消化系統(tǒng)影像學PPT課件
《消化系統(tǒng)影像學PPT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消化系統(tǒng)影像學PPT課件(10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消化系統(tǒng)影像學,1,消化系統(tǒng) Digestive system,消化系統(tǒng) 消化管 Alimentary tract 消化腺 digestive gland,2,食管正常影像解剖,食管為一肌肉管道,于第6頸椎水平與咽部相連,下端相當于第10-11胸椎水平與賁門相連,分為頸、胸、腹三段 狹 窄 食管于咽部相連處 通過膈肌裂孔處 壓 跡 主動脈弓壓跡 左主支氣管壓跡 左心房壓跡,3,食管正常影像解剖,食管粘膜皺襞表現為710條纖細縱行的平行條紋狀影 食管蠕動 第一蠕動波:由下咽動作激發(fā),使鋇劑快速下行,數秒種進入胃腔 第二蠕動波:由食物團對食管壁的壓力引起,常始于主動脈弓水平 第三收縮波:是食管環(huán)狀肌的局限性不規(guī)則收縮性運動形成波浪狀或鋸齒狀邊緣 膈壺腹:深吸氣時膈下降,食管裂孔收縮,常使鋇劑于膈上方停頓,形成食管下端膈上約4.5cm的一過性擴張,呼氣時消失,4,正常食管線表現,5,正常胃的解剖,胃有兩壁、兩緣和兩口;分胃底、胃體、胃竇三部分及胃小彎、胃大彎 胃大彎和胃小彎的邊緣光滑整齊,呈一條連續(xù)的曲線,稱為邊緣線。,6,正 常 胃 的 分 型,無力型,7,胃的正常X線表現,8,粘膜皺壁,粘膜溝,9,十二指腸,十二指腸介于胃和空腸之間,全程呈C形,將 胰頭包繞其中,又稱為十二指腸曲。自近而遠分為球部、降部、橫部和升部。,10,十二指腸X線表現,11,空腸與回腸,國人小腸總計約有5-7米長,空腸與回腸之間沒有明確的分界,一般將空、回腸全長的近側2/5稱空腸,遠側3/5稱回腸。 空腸大部分位于左上中腹部,常顯示為羽毛狀影像;回腸腸腔略小,常顯示為充盈像,輪廓光整。,12,小腸正常X線表現,13,大腸,全長約1.5米,繞行于腹腔四周,分為盲腸、闌尾、結腸、直腸和肛管,結腸分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和乙狀結腸。 雙重對比造影時于粘膜面可以見到無數條微細的淺溝,稱為無名溝或無名線。,14,正常結腸線表現,15,檢查方法 Methods of examination,透視 Fluoroscopy 攝影 Radiography消化道 造影 膽 道血 管,16,檢查方法 Methods of examination,CT Computed Tomography 平 掃 nonenhanced CT 增強掃描 contrast enhanced CT scan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平 掃 nonenhanced MRI 增強掃描 contrast enhanced MRI MRCP 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17,檢查方法 Methods of examination,超聲 Ultrasound ERCP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DSA Digital Subtration Angiography,18,消化管造影檢查,造影劑 陽性造影劑:硫酸鋇、碘劑 陰性造影劑:空氣 造影方法 傳統(tǒng)的鋇劑造影法:壓迫法、充盈法、粘膜法 氣鋇雙重對比造影:雙重造影,19,消化管造影檢查,檢查前準備 禁食、禁水6小時 結腸造影和排便造影需要清潔腸道 避免口服含有重金屬的藥物:鉍劑、鈣劑 活動性出血一般應于出血停止一周后再檢查,20,消化管造影檢查,常用檢查位置 食道造影:咽部至賁門 上消化道造影: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腸和 近段空腸 小腸造影:包括空、回腸 結腸造影:包括全結腸 排便造影:主要觀察直腸、肛管的形態(tài)和功能,21,基本病變 General pathological findings,22,輪廓的改變 outline changes,龕 影 niche 憩 室 diverticulum 充盈缺損 filling defect,23,龕影,24,龕 影,25,憩 室,26,充盈缺損,27,粘膜的改變 Mucosal changes,粘膜破壞 destrction 粘膜皺襞平坦 flattening 粘膜皺襞增寬和迂曲 widening and tortuosity 粘膜皺襞糾集 converging 胃微皺襞異常:胃小溝和胃小區(qū)形態(tài)異常,28,粘膜破壞,29,粘膜增寬、迂曲,30,粘膜糾集,31,管 腔 的 改 變 lumina changes,管腔狹窄 narrowing 炎癥、腫瘤、外壓、粘連、先天性 管腔擴張 dilatation 遠端狹窄、緊張力降低,32,管腔狹窄及擴張,33,功能性改變 Function changes,張 力 tention 蠕 動 peristalsis 排 空 empty 分泌功能 excretion,34,急腹癥 the acute abdomen,腸梗阻 胃腸道穿孔,35,腸梗阻,機械性 由于腸管內、外的原因造成腸腔的狹窄、梗阻 動力性 由于神經、血供等原因造成腸蠕動消失、腸內容物通過障礙,在功能上等同于場管狹窄、梗阻,36,腸梗阻,病理特征 消化管內的異常積氣、積液和消化管粘膜水腫、肥厚 X線表現 腹部平片表現為胃或腸曲的擴張、氣液平面和消化管粘膜增厚 消化管內積氣可分為普遍性和局限性,37,腸梗阻,38,腸梗阻,39,胃腸道穿孔,病因:消化道潰瘍,腫瘤及炎癥性病變 影像表現 腹腔內游離氣體 橫膈與肝臟或橫膈與胃壁之間的新月性氣體低密度影 CT可發(fā)現少量腹腔游離氣體 腹部的局限性積氣一般提示腹腔內存在膿腫,氣體可積聚在腹膜腔的解剖間隙中,也可局限在腹部器管內,40,游離氣體,41,消化道穿孔,42,食管靜脈曲張,食管靜脈曲張是門脈高壓的重要并發(fā)癥,肝硬化時發(fā)生率約80%90%胃左靜脈 門靜脈奇靜脈食管靜脈 上腔靜脈 半奇靜脈,43,食管靜脈曲張,影像表現 粘膜皺襞增寬、迂曲,呈串珠狀或蚯蚓狀充盈缺損 蠕動存在、但減弱 食管張力降低,管腔擴張,44,45,食管癌,食管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好發(fā)于4070歲的男性,起源于食管粘膜,多為鱗狀上皮癌,46,食管癌病理,早期食管癌:病變只侵及粘膜和粘膜下層,無淋巴結轉移,分為平坦型、糜爛型、斑塊型和乳頭狀 中晚期食管癌:病變已侵及肌層或外膜,有淋巴結轉移,分為髓質型、增生型、潰瘍型和縮窄型,47,食管癌影像表現,早期食管癌 粘膜局限性增粗、扭曲、中斷或消失 小充盈缺損 小龕影 局限性管壁僵硬,48,食管癌影像表現,中晚期食管癌 粘膜皺襞破壞、消失、中斷 充盈缺損 不規(guī)則龕影 管腔狹窄 管壁僵硬,蠕動消失,49,50,潰瘍病,由胃酸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胃腸壁的自身消化、潰爛所致,呈類圓形,邊緣整齊,有水腫和粘膜聚集,可深達肌層 胃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51,胃潰瘍,直接征象 龕影:多見于胃小彎,切線位呈乳頭狀、錐形或其他形狀;正位表現為圓形鋇斑或圓環(huán)狀 粘膜線:橫貫龕影口部一條寬約12mm的光滑整 齊的透亮線 項圈征:龕影口部的透明帶,寬約0.51cm,象一個項圈 狹頸征:龕影口部明顯狹小,如一狹長的頸 粘膜糾集:均勻,到達龕影口部邊緣,逐漸變窄,52,胃潰瘍,間接征象 痙攣性改變:胃壁上的凹陷,出現在潰瘍對側 胃液分泌增加 胃蠕動增強或減弱,張力增高或減低,排空加速或減慢,53,54,55,56,57,十二指腸潰瘍,直接征象 龕影 球部變形:山字形、三葉形、葫蘆形 間接征象 球部激惹征:表現為鋇劑到達球部后迅速被排出 幽門痙攣 胃分泌增多,58,59,復合性潰瘍:胃和十二指腸同時發(fā)生潰瘍 多發(fā)潰瘍:胃或十二指腸內多個潰瘍,60,胃癌,好發(fā)于4060歲,男女之比約23:1,可發(fā)生在任何部位,以胃竇、胃小彎和賁門區(qū)常見 早期胃癌是指腫瘤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層,而不論其大小或有無轉移 中晚期胃癌指癌組織侵及肌層及其以下者,61,早期胃癌病理分型,隆起型(型):高度超過5mm以上 淺表型( 型): 淺表隆起型, a 淺表平坦型, b 淺表凹陷型, c 凹陷型( ):凹陷深度超過5mm,62,中晚期胃癌病理分型,蕈傘型:菜花樣、息肉樣腫塊 浸潤型:沿胃壁浸潤,境界不清,侵犯廣泛時稱皮革胃 潰瘍型:潰瘍大而不規(guī)則,63,中晚期胃癌X線表現,胃腔內充盈缺損:形狀不規(guī)則,可有龕影 胃腔狹窄 胃壁僵硬 胃粘膜皺襞平坦、消失、中斷 龕影: 形狀不規(guī)則 位于胃輪廓內 環(huán)堤,64,環(huán)堤:潰瘍型胃癌龕影周圍繞以寬窄不等的透明帶 半月綜合征:惡性潰瘍及其周圍的環(huán)堤,65,中晚期胃癌CT表現,胃腔內腫塊影 胃壁局限性或彌漫增厚 腫塊上不規(guī)則凹陷,66,蕈傘型胃癌,突入胃腔內的息肉狀或蕈傘狀腫塊,67,68,69,浸潤型胃癌,彌漫浸潤胃壁各層,70,71,潰瘍型胃癌,有潰瘍的癌性腫塊, 也稱為惡性潰瘍,72,73,胃良性潰瘍與惡性潰瘍X線鑒別診斷,良性潰瘍 惡性潰瘍 龕影位置 胃輪廓外 胃輪廓內 龕影形狀 圓形、橢圓形 不規(guī)則 龕影周圍 粘膜線、項圈征、狹頸征 環(huán)堤、指壓跡充缺 及口部 粘膜糾集達龕影口 粘膜中斷、破壞 附近胃壁 柔軟,有蠕動波 僵硬,無蠕動,74,結腸癌,主要為腺癌,大體病理分為增生型、浸潤型、潰瘍型、混合型 好發(fā)于中老年男性,70%分布在直腸和乙狀結腸,75,影像表現,腸腔內充盈缺損:不規(guī)則 腸管狹窄 腸壁僵硬 粘膜皺襞破壞、消失 龕影,76,消化腺:肝、胰腺,77,檢查方法,超聲 CT MRI MR 胰膽管造影(MRCP) 經內窺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 DSA,78,79,80,肝細胞癌,肝細胞癌是常見的肝臟原發(fā)惡性腫瘤,男性多于女性,4050歲好發(fā),約80%左右的患者合并肝硬化。,81,肝細胞癌,病理特點 腫瘤具有膨脹性和浸潤型生長方式,形成不同的大體形態(tài)??捎欣w維被膜,并常見腫瘤內出血和壞死,少有鈣化。轉移方式以血行轉 移為主要途徑,其次為淋巴轉移。常見的肝外轉移部位為肺,其次為腎上腺、骨、腎臟及腦。易侵犯門靜脈、肝靜脈,形成瘤栓、動-門脈短路。還可侵犯膽管。,82,肝細胞癌,病理大體分型(1979年) 塊狀型:腫塊直徑5cm以上,超過10cm稱為巨塊型,又分為單塊狀、多塊狀和塊狀融合型結節(jié)型:癌結節(jié)在5cm以下,又分單結節(jié)、多結節(jié)和結節(jié)融合型彌漫型:無數1cm左右的癌結節(jié)分布于全肝,83,肝細胞癌CT表現,平掃 肝右葉多見 類圓形或分葉狀 大小不等 密度不均,可見更低密度影 邊緣可以光整,被膜呈環(huán)狀低密度帶,84,肝細胞癌CT表現,增強掃描-快進快出 動脈期腫瘤明顯強化 門脈期密度減低 延遲掃描變?yōu)榈兔芏?被膜可表現為環(huán)狀強化,85,肝海綿狀血管瘤,肝海綿狀血管瘤為最常見的肝良性腫瘤,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以3050歲多見,女性多于男性,86,肝海綿狀血管瘤病理特點,多為單發(fā) 大小不等 圓形、卵圓形 可發(fā)生于肝臟任何部位 與周圍肝實質分界清楚 由大小不等的血竇組成,87,肝海綿狀血管瘤CT表現,平掃 低密度,較均勻 大小不等 單發(fā)多見 圓形、卵圓形 邊緣較清楚,88,肝海綿狀血管瘤CT表現,增強掃描漸進性強化 早期:病灶邊緣強化 門脈期、靜脈期:強化區(qū)向心性擴大,未強化區(qū)逐漸變小 延遲:變?yōu)榫鶆蚋呙芏龋哂谥車螌嵸|,89,90,肝海綿狀血管瘤MRI表現,圓形、卵圓形 邊緣較清楚 T1WI:均勻低信號 增強掃描與CT相似 多回波T2WI:隨著TE延長,信號逐漸增高 重T2WI:明顯高信號,“燈泡征”,91,92,肝囊腫,由小膽管叢擴張演變而成,囊壁內襯以分泌漿液的上皮細胞,分為單純性囊腫和多囊肝,一般無癥狀。 CT表現 平掃:圓形、邊緣光整、密度均一、CT值在0+20Hu之間 增強:病灶無強化,93,94,胰腺癌,胰腺癌為常見的胰腺惡性腫瘤,根據其發(fā)生部位分為胰頭癌、胰體癌、胰尾癌和全胰癌,以胰頭癌最多見,約占60% 70%,95,胰腺癌,病理特點 多來源于導管上皮。少數發(fā)生于腺泡,約90%為腺癌,與周圍結構分界不清,腫瘤易出血、壞死及形成囊狀空腔。,96,胰腺癌影像學表現,消化道造影 胃的異常 十二指腸 雙邊征 反“3”征 十二指腸曲擴大,97,胰腺癌影像學表現,CT表現 直接征象 腫塊:密度不均、邊緣不清、突出于胰腺外 間接征象 “雙管征”:膽管、胰管擴張 增強掃描 腫塊不強化,而血管及周圍正常胰腺實質強化,98,99,胰腺癌影像學表現,MRI表現 局部腫塊 膽管、胰管擴張 血管侵犯 胰周浸潤 淋巴結轉移,100,101,102,103,-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消化系統(tǒng) 影像 PPT 課件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相關搜索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399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