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聽聽那冷雨》教學實錄北師大版.doc
《八年級語文上冊《聽聽那冷雨》教學實錄北師大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語文上冊《聽聽那冷雨》教學實錄北師大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教學資料參考范本八年級語文上冊聽聽那冷雨教學實錄 北師大版撰寫人:_時 間:_起始師:“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每次讀到李清照的這首詞,我總感覺特別親切,因為這里包含著我的名字。上個禮拜,我跟我的學生說下周要到麗水(lshu)上課,他們認為我讀錯了,應該是lshu,理由是這里有秀山麗水嘛,可是查了現(xiàn)代漢語詞典,仍是lshu,所以他們就讓我?guī)е@個問題來請教你們,這個字該怎樣讀?生:紛紛說應該讀lshu。師:謝謝你們,真是一字之師啊。那么為什么這樣讀呢? 生:不知道。師:是啊,每個地方的名字都有著歷史的印記,默默地等待著我們去發(fā)現(xiàn)。我會把同學們的答案轉告給瑞安中學的同學,同時也讓他們不僅要關注家鄉(xiāng)的今天和明天,也要更多地關注家鄉(xiāng)的人文和歷史?;顒右唬郝犅犛曷暎醪襟w驗師:下面咱們一起來靜靜地傾聽,(播放雨聲音頻)聽聽,這,是什么聲音?生:雨的聲音。師:讓我們閉上眼睛,再來聽聽雨聲,它讓你想起了什么?生(1):我想起在一個下雨天,媽媽送傘給我,雨勾起我溫馨的記憶。生(2):這是煩惱的雨。我不喜歡雨。一下雨,我騎車很不方便,雨透過我的雨衣,把我整個人全打濕了,有一次我還因此得了重感冒。生(3):我發(fā)現(xiàn)很多愛情故事就發(fā)生在浪漫的雨中。生(4):這是悲傷的雨。一聽到雨,我就想起我外公去世的日子。地濕濕的,我踩著泥濘上山,雨打在我的臉上,和著我的淚水。我忘不了那一天。師:是啊,同學們,聽著淅瀝的雨聲,很多生活片段驀地浮上心頭,勾起我們的種種感受。雨聲中有我們對生活的回憶,有我們的精神天空?;顒佣浩纷x美文,體驗“聽雨”感受師:大家一定想知道余光中先生聽聽那冷雨有什么感受吧?我們先來找一找課文具體描寫聽雨感受的段落。生:自讀,圈劃。師(請同學發(fā)言):你來說說集中在哪幾段?生:集中在第五到第十段。師:讓我們圍繞“聽雨”,來品讀第510段,具體體驗作者對聽雨的豐富而復雜的感受。請每位同學都選取自己最有感觸的一段或幾句話,投入地讀。生:自由讀。師:有人說,文字是聲音的漏斗,它留下了白紙上的黑字,把表達情感的聲音給漏掉了?,F(xiàn)在咱們還語言以聲音,用你們的聲音傳達出作者的情感吧!生:大聲讀。師:請大家推薦同學讀。生(1):朗讀第五段中的句子: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凄涼,凄清,凄楚,于今在島上回味,則在凄楚之外,再籠上一層凄迷了,饒你多少豪情俠氣,怕也經(jīng)不起三番五次的風吹雨打。 師:你為什么對這幾句最有感觸?生(1):大陸上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都給人凄清的感覺,這幾句又是對比,寫了在島上聽雨的感受比大陸上更凄迷。師:“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這樣的情景你看到過嗎?為什么此景讓人產(chǎn)生這樣的體驗?生(1):我想起李清照聲聲慢里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在黃昏時分,空院子里很寂靜,細雨很小,可是打在梧桐上點點滴滴卻那么清晰,更突出了寂靜、寂寞、凄涼的感覺。師:哦,那么,這個“滴”,這個“打”,最能表達情感的。而情感又是層層加深的,由“凄涼”“凄清”,“凄楚”,遠離大陸,只能在島上回味聽大陸的秋雨,更添了一層“凄迷”惆悵了。那么應該怎樣讀呢?(老師接著也讀了這句,重音放在“滴”“打”“凄涼,凄清,凄楚”“籠”“凄迷”。)請你再試著讀一便,把這種意境、情感讀出來。生(1):朗讀。生(2):朗讀第五段中的句子:一打少年聽雨,紅燭昏沉。再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三打白頭聽雨僧廬下,這更是亡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師:我們聽到你讀到“亡宋之痛”時加重了語氣,為什么?生(2):我想,余光中是游子,他離開大陸來到臺灣,和那個“亡宋之痛”是很相似的,也是最沉痛的,所以這里我讀得很重。師:不錯,蔣捷的詞最能引起作者的共鳴,是作者的寫照?。ǔ鍪净脽羝┪页錾谀暇?,為了逃避戰(zhàn)爭,我和母親倉惶告別南京,也告別整個大陸。這一別就是半個世紀。到20xx年的時候,我才重回石頭城。后來我從臺北又到美國,到了一個我完全陌生的社會和文化之中。鄉(xiāng)愁對于我就是一種記憶。 再聽雨聲,滄桑哀痛之感不免油然而生。這里語速應逐漸減慢,“江闊云低”、“亡宋之痛”更應放慢語速,表現(xiàn)的是人生不同階段聽雨的感受。放慢就更能突出這種情感。請你再試一試。生(2):朗讀。生(3):朗讀第十段中的句子:雨是一種回憶的音樂,聽聽那冷雨,回憶江南的雨下得滿地是江湖下在橋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濕布谷咕咕的啼聲,雨是潮潮潤潤的音樂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師:你讀起來感覺很難一口氣讀下來。這是什么原因?生(3):因為句子太長了,沒有標點。師:是的。那么請另一位同學讀慢點,把停頓讀出來。生(4):朗讀。師:好的,現(xiàn)在再請你去掉標點,再讀一遍。比較一下,這樣讀效果有什么不同?生(4):朗讀。這么不加停頓一口氣讀下來,感覺對江南的雨的回憶很多很快。生(5):寫出對江南雨的深情回憶,讀出作者沉浸在回憶中的惆悵和感傷?;顒尤航Y合全文,體驗文化的鄉(xiāng)愁師:在這里余光中聽綿綿的春雨,聽瀟瀟的秋雨,也聽狂野的夏雨,聽大陸的雨,也聽臺北的雨。余光中為何一概要用“冷”字來形容自己聽到的雨呢?生:“冷”不是客觀的感覺,而是主觀的感覺。雖然寫于春寒料峭的時候,但回憶中的雨也很美好。越美好回憶是越感傷。作者借雨這個意象營造了一種惆悵凄迷的意境,表達了鄉(xiāng)愁。師:不錯,在中國文化中“雨”總是表達鄉(xiāng)愁的一個典型的載體。如“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xiāng)萬里心”,“鄉(xiāng)愁漸生燈影外,客情多在雨聲中”。而余光中先生的名字更是與“鄉(xiāng)愁”聯(lián)系在一起。我們很熟悉他的詩歌鄉(xiāng)愁。生:背鄉(xiāng)愁。師:這首詩歌中,強調了地理的距離而引起的鄉(xiāng)愁。地理上的鄉(xiāng)愁是人之常情,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多情自古傷離別,但是做為一個詩人、作家,他在文章中表達的情感就更為豐富了。同學們,下面我們再來結合全文的其他段落,比如第14段和最后2段,去體會余光中先生在雨中品出的還有什么。同桌一起學習,大家找其中一段重點體會,并來填空造句:“那冷雨里有”。同桌頭碰頭交流一下,確定用最貼切的語言來形容。(出示幻燈片)那冷雨里有 。 生:匯報。第1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對故鄉(xiāng)母親的孺慕。第2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對美麗中文的熱愛。第3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對古中國歷史的遐想。第4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對中國文化的熱愛。第11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對漸漸消失的古文明的隱憂。師:是啊,“鄉(xiāng)愁”有不同的層次,地理上的鄉(xiāng)愁是人之常情,而更高層次的,則是文化的鄉(xiāng)愁,對文化傳承的認同。而在這里,冷雨,觸發(fā)他對故鄉(xiāng)的神思,對人生的喟嘆,對文化之源的懷想。正如余光中說的:(出示幻燈片) 一個讀書人的鄉(xiāng)愁是把空間加上去,乘上時間,乘上文化的記憶,乘上滄桑感,這種鄉(xiāng)愁就是立體的。對于個人只有小小的回憶,幾十年而已,但是整個民族有幾千年的記憶,那些記憶變成典故,變成神話,變成歷史滲透在你的精神里,你走到哪兒會帶到哪兒,所謂的秦魂漢魄、宋魂唐魄就在你的身體里。 當有一天,我們展翅高飛,離開家鄉(xiāng),走向更廣闊的世界。那個時候,當有人向你詢問麗水的讀音,那時侯你會想起什么?生:想起故鄉(xiāng)的一草一木,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還有“麗水三寶”青瓷、寶劍、石雕。生:還有黃帝文化、廊橋文化、畬族文化,劉基和湯顯祖。師:是啊,故鄉(xiāng)是我們的文化之根,精神的歸宿。不管我們走到哪兒,這種立體的鄉(xiāng)愁伴隨著我們?,F(xiàn)在讓我們聽聽羅大友的鄉(xiāng)愁四韻,我們也許會有更深的體會。(播放音頻,出示幻燈片)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鄉(xiāng)愁的滋味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血一樣的海棠紅 沸血的燒痛 是鄉(xiāng)愁的燒痛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樣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鄉(xiāng)愁的等待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母親一樣的臘梅香 母親的芬芳 是鄉(xiāng)土的芬芳 生:齊讀。 后記今天上完課文,是如釋重負。前些日子,我寢食難安,我問自己最多的是兩個問題:第一,什么是活動體驗?第二,哪篇課文適合活動體驗教學? “慢慢走請欣賞”這個標題讓我想起一件事。我們學校攝影協(xié)會的成員在一個周末到山上看紅楓。之前,我讀過一些寫楓葉的詩句,我能分析詩句寫出了楓葉的什么特點用了什么手法,但是從來沒看過摩挲過楓葉。那天,我們沿著山麓蜿蜒而上,轉過一個拐角,就遠遠看到大片紅的或黃的楓樹出其不意地閃現(xiàn)在眼前。走近了,片片紅葉翩翩落下,我們就踩在由落葉鋪成的小路上,落葉還很干燥,發(fā)出簌簌的聲音?;厝ブ?,我把這個過程講給我的學生聽,但是我從他們的表情上看不到感動。于是我想,體驗應該是用自己的生命來驗證事實,感悟生命,留下印象。體驗到的東西使得我們感到真實,使我們可以隨時回想起曾經(jīng)親身感受過的生命歷程。我還認為,通過聯(lián)想比通過分析更容易讓人產(chǎn)生體驗。像我這樣年紀的人一般很喜歡齊秦的歌,當我們聽著那些老歌,往往會感動會嘆惋。我們不需要經(jīng)過分析,也不可能分析他的歌詞中采用了什么寫法,而是這些歌詞喚起了我們的回憶,喚起了我們曾經(jīng)的體驗,于是我們體驗到了齊秦的體驗。當然,除了直接的生活體驗,也可聯(lián)系間接的閱讀體驗,比如閱讀過的詩文都可幫助我們體驗。像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是學生是不大容易體驗的。單單一個“雨”,令余光中先生“走入霏霏而想入菲菲”,也使我想起我的漸行漸遠的青春年華,想起曾經(jīng)站在他鄉(xiāng)天底下遙想親人的情景,甚至想起了撐著雨傘站在燈紅酒綠的麗江古鎮(zhèn)上的茫然。但是學生處于少年聽雨的階段,他們一般也沒有經(jīng)歷過鄉(xiāng)愁,尤其是學生對中國文學的素養(yǎng)不是很高,是不是能夠走進去呢?我想我被余光中引領跟他一起去聽雨,并不是因為我和余光中具有同樣的生活閱歷和文學素養(yǎng),其實每個人的心中都能聽出什么的。作為一個人對于鄉(xiāng)土的懷戀,作為一個中國人,對中國文字和文學天生的親近,這種情感是潛藏在內心深處的,關鍵是如何激發(fā)出來。這種情況下,活動就顯得很有必要了。在我看來,語文課的活動應是語文的活動,聽說讀寫等等。其中閱讀是最好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真正親近文字,從文字本身感受作者的情緒,如果有充分的時間慢慢地讀,我相信學生是能從文字中讀出作者豐富的情感的,因為余光中先生善于把文字壓縮、捶扁、拉長、磨利,把它拆開又拼攏,折來且疊去,也就是說語言的形式已經(jīng)很好地表達了他的內容。特別是這篇文章是很適合朗讀。句子的長短,句子的標點符號,疊詞的使用等等,都在聲音上直接給人一種獨特的感受。比如聲聲慢為什么學生容易體驗到李清照的哀愁和痛苦,并不是學生有這種生活體驗,而且文字的形式和表達有特色,朗讀中能充分體會。其次,聯(lián)想也是一個很好的活動,聯(lián)系自己的閱讀體驗,如梧桐雨;聯(lián)系作者生平,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都可以使對文本的體驗更加深刻一些。另外,造句也是一個活動,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進行提煉,在對文字的選擇與比較之中,他能理解作者所想講的最深層次的意思。于是,他可能忽然明白了,原來余光中先生所表達的鄉(xiāng)愁是深層次的文化的鄉(xiāng)愁。這其實就是哲學解釋學中所提倡的游戲,游戲的基本規(guī)范就是要滿足游戲的精神輕松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和成功的喜悅的精神并滿足游戲者等。學生在忘我的造句之中,他其實已經(jīng)加入與余光中的談話之中并將對話進行下去了。于是,在結尾聽著鄉(xiāng)愁四韻時,余光中的詞在視覺上,羅大右的聲音在聽覺上,進一步深化體驗。這已經(jīng)是一篇節(jié)選文字,其實刪掉的部分,語言平易些,也明白些,好象走平路,容易讓人慢慢地走著,比較從容地讀著從而有所感受。現(xiàn)在的文字有詩歌的味道,語言處處是陌生化的形式,應接不暇,如果先有比較深的體驗,需要更多的文學修養(yǎng),更充分的時間涵詠。其實有些段落甚至都可以上一節(jié)課。是不是專門讀幾段更容易讓學生有體驗呢?心里有很多的困惑,課堂有很多的不足,有待專家同仁不吝賜教,指點迷津。6 / 6-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聽聽那冷雨 年級 語文 上冊 聽聽 教學 實錄 北師大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3089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