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一輪復(fù)習(xí)人教版:第7講+東亞—日本 中亞+課件

上傳人:xinsh****encai 文檔編號(hào):27288176 上傳時(shí)間:2021-08-17 格式:PPT 頁(yè)數(shù):42 大?。?.35MB
收藏 版權(quán)申訴 舉報(bào) 下載
2019屆一輪復(fù)習(xí)人教版:第7講+東亞—日本 中亞+課件_第1頁(yè)
第1頁(yè) / 共42頁(yè)
2019屆一輪復(fù)習(xí)人教版:第7講+東亞—日本 中亞+課件_第2頁(yè)
第2頁(yè) / 共42頁(yè)
2019屆一輪復(fù)習(xí)人教版:第7講+東亞—日本 中亞+課件_第3頁(yè)
第3頁(yè) / 共42頁(y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yè)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2019屆一輪復(fù)習(xí)人教版:第7講+東亞—日本 中亞+課件》由會(huì)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屆一輪復(fù)習(xí)人教版:第7講+東亞—日本 中亞+課件(42頁(yè)珍藏版)》請(qǐng)?jiān)谘b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二單元世界地理第7講東亞日本中亞 考點(diǎn)導(dǎo)航學(xué)習(xí)目標(biāo)1.東 亞 的 位 置 、 范 圍 、 東 西 地 理特 征 的 差 異 。2.日 本 的 地 理 位 置 , 地 形 與 氣 候特 征 、 工 業(yè) 、 農(nóng) 業(yè) 、 經(jīng) 濟(jì) 發(fā) 展 特征 及 文 化 特 色 。3.中 亞 的 位 置 、 范 圍 、 自 然 和 人文 地 理 特 征 。 1.能 夠 在 地 圖 上 準(zhǔn) 確 指 出 東 亞 、 中 亞 的 范圍 、 主 要 的 國(guó) 家 、 地 形 區(qū) 、 主 要 的 河 流 與湖 泊 。2.熟 知 東 亞 和 中 亞 的 氣 候 分 布 特 點(diǎn) , 會(huì) 分 析東 亞 和 中 亞 氣 候 的 成

2、因 及 區(qū) 域 差 異 。3.能 夠 結(jié) 合 區(qū) 域 地 圖 分 析 日 本 、 中 亞 地 理 環(huán)境 特 點(diǎn) 及 與 經(jīng) 濟(jì) 發(fā) 展 的 關(guān) 系 。 東亞日本 1東亞 (1)位 置 : 位 于 _東 部 , _西 側(cè) 。(2)范 圍 : 在 圖 中 填 出 除 我 國(guó) 外 的 代 表 的 國(guó) 家 。(3)沿 海 和 內(nèi) 陸 的 差 異亞 洲 太 平 洋 沿 海 內(nèi) 陸范 圍 中 國(guó) 北 方 和 南 方 地 區(qū) , 朝 鮮 、 韓 國(guó) 、日 本 中 國(guó) 西 北 和 青 藏 地 區(qū) 、 蒙 古地 形 以 _、 丘 陵 為 主 , 日 本 多 山 以 山 地 、 高 原 、 盆 地 為 主氣 候

3、_氣 候 和 亞 熱 帶 季 風(fēng) 氣 候 _氣 候 、 高 原 氣 候經(jīng) 濟(jì) 工 農(nóng) 業(yè) 發(fā) 達(dá) , 人 口 、 城 市 眾 多 以 _為 主 , 經(jīng) 濟(jì) 欠 發(fā) 達(dá)平 原 溫 帶 季 風(fēng) 溫 帶 大 陸 性 畜 牧 業(yè) 2日本 (1)位 置 : 經(jīng) 緯 度 位 置 : 大 部 分 位 于 125 E 150 E,25 N 45 N之 間 。 海 陸 位 置 : 在 圖 中 填 出 A、 B所 代 表 的 水 域 , 以 G_海 峽為 界 與 韓 國(guó) 為 鄰 。 (2)范 圍 : 由 C_、 D_、 E_、F_4個(gè) 大 島 和 數(shù) 千 個(gè) 小 島 及 周 圍 海 域 組 成 。朝 鮮 北 海

4、道 本 州 四 國(guó) 九 州 (3)自 然 地 理 特 征 海 陸 輪 廓 : 海 岸 線 _, 多 優(yōu) 良 海 港 , 有 利 于 漁 業(yè) 、 造船 業(yè) 、 海 上 運(yùn) 輸 業(yè) 的 發(fā) 展 。 地 形 : 以 _為 主 , 平 原 面 積 狹 小 。 氣 候 : 海 洋 性 強(qiáng) , 北 部 為 _氣 候 , 南 部 為_(kāi)氣 候 。 資 源 : 礦 產(chǎn) 資 源 貧 乏 , 水 能 資 源 和 森 林 資 源 豐 富 。曲 折 山 地 和 丘 陵 溫 帶 季 風(fēng) 亞 熱 帶 季 風(fēng) (4)人 文 地 理 特 征 工 業(yè) : 集 中 分 布 于 _。 主 要 工業(yè) 區(qū) 有 a_工 業(yè) 區(qū) , b名

5、古 屋 工 業(yè) 區(qū) , c_工 業(yè)區(qū) , d_工 業(yè) 區(qū) , e北 九 州 工 業(yè) 區(qū) 。 農(nóng) 業(yè) : 農(nóng) 作 物 以 _為 主 , 科 技 水 平 高 ; 漁 業(yè) 發(fā) 達(dá) 。太 平 洋 沿 岸 和 瀨 戶 內(nèi) 海 沿 岸 京 濱 阪 神 瀨 戶 內(nèi) 海 水 稻 1東亞季風(fēng)氣候的形成 (1)成 因 : 東 亞 背 靠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大 陸亞 歐 大 陸 , 面 向 世 界 上最 大 的 大 洋太 平 洋 , 海 陸 熱 力 性 質(zhì) 差 異 十 分 顯 著 , 因 此 形 成 了世 界 上 著 名 的 季 風(fēng) 氣 候 區(qū)東 亞 季 風(fēng) 區(qū) 。 冬 季 大 陸 北 部 的 西 伯 利 亞

6、 和 蒙 古 一 帶 形 成 強(qiáng) 大 的 冷 高 壓 , 太 平洋 上 形 成 低 壓 , 于 是 寒 冷 氣 流 從 西 伯 利 亞蒙 古 吹 向 太 平 洋 , 形成 西 北 季 風(fēng) 。 受 此 影 響 下 , 東 亞 大 部 分 地 區(qū) 低 溫 少 雨 。 夏 季 亞 洲 內(nèi) 陸 形 成 熱 低 壓 , 太 平 洋 上 氣 溫 升 高 較 慢 , 形 成高 壓 , 暖 濕 氣 流 從 太 平 洋 、 印 度 洋 吹 向 亞 洲 大 陸 , 形 成 偏 南風(fēng) , 即 夏 季 風(fēng) 。 此 時(shí) 東 亞 近 海 地 區(qū) 降 水 豐 沛 , 到 西 北 內(nèi) 陸 降水 量 逐 漸 減 少 。 2日本

7、的工業(yè)分布及變化(1)太 平 洋 沿 岸 工 業(yè) 帶 的 形 成日 本 工 業(yè) 集 中 分 布 在 太 平 洋 沿 岸 和 瀨 戶 內(nèi) 海 沿 岸 與 以 下 因 素有 關(guān) : 地 形 : 日 本 以 山 地 、 丘 陵 為 主 , 平 原 僅 分 布 在 沿 海 地 區(qū) 。 資 源 : 日 本 本 土 礦 產(chǎn) 資 源 短 缺 , 為 了 發(fā) 展 經(jīng) 濟(jì) 需 從 國(guó) 外 進(jìn)口 礦 產(chǎn) 資 源 。 經(jīng) 濟(jì) : 日 本 的 對(duì) 外 貿(mào) 易 在 經(jīng) 濟(jì) 中 的 比 重 較 大 , 這 和 其 國(guó) 內(nèi)消 費(fèi) 有 限 , 產(chǎn) 品 依 賴 出 口 有 關(guān) 。結(jié) 合 上 面 的 因 素 , 日 本 將 工

8、業(yè) 布 局 在 太 平 洋 沿 岸 和 瀨 戶 內(nèi) 海沿 岸 , 可 大 大 節(jié) 省 運(yùn) 輸 費(fèi) 用 , 收 到 明 顯 的 經(jīng) 濟(jì) 效 益 。 (2)工 業(yè) 分 布 變 化 的 特 點(diǎn) 工 業(yè) 向 南 、 北 分 散 。 20世 紀(jì) 60年 代 中 期 以 后 , 日 本 原 有 工業(yè) 帶 已 經(jīng) 發(fā) 展 到 飽 和 狀 態(tài) , 供 水 、 用 地 緊 張 , 而 工 業(yè) 化 落 后地 區(qū) 卻 由 于 勞 動(dòng) 力 豐 富 、 地 價(jià) 便 宜 、 自 然 環(huán) 境 好 , 對(duì) 于 新 工業(yè) 建 設(shè) 反 而 具 有 更 大 的 吸 引 力 。 因 此 日 本 工 業(yè) 布 局 出 現(xiàn) 了 工業(yè) 分

9、散 的 傾 向 。 例 如 , 九 州 島 已 成 為 日 本 新 興 的 電 子 工 業(yè) 基地 , 被 稱 為 “ 硅 島 ” , 就 是 這 種 傾 向 的 反 映 。 產(chǎn) 業(yè) 向 國(guó) 外 轉(zhuǎn) 移 。 日 本 從 20世 紀(jì) 70年 代 開(kāi) 始 提 出 調(diào) 整 產(chǎn) 業(yè)結(jié) 構(gòu) 的 設(shè) 想 , 從 勞 動(dòng) 、 資 源 密 集 型 逐 步 轉(zhuǎn) 為 知 識(shí) 、 技 術(shù) 密 集型 。 進(jìn) 入 80年 代 , 加 快 了 以 電 子 技 術(shù) 、 生 物 技 術(shù) 和 新 材 料 為重 點(diǎn) 的 高 技 術(shù) 產(chǎn) 業(yè) 的 發(fā) 展 。 勞 動(dòng) 密 集 型 和 資 源 密 集 型 工 業(yè) 逐漸 向 東 亞 其 他

10、 國(guó) 家 和 東 南 亞 國(guó) 家 轉(zhuǎn) 移 。 例1 下圖是東亞部分地區(qū)示意圖,圖中甲、乙、丙三地緯度大致相同。讀 圖 , 回 答 (1) (2)題 。 (1)下 列 氣 候 特 征 中 , 三 地 差 異 最 明 顯 的 是 ( )A 氣 溫 年 較 差 B 降 水 量 的 季 節(jié) 變 化C 夏 季 風(fēng) 的 風(fēng) 向 D 高 溫 期 與 多 雨 期 的 時(shí) 間(2)日 本 1月 0 等 溫 線 與 北 緯 38 緯 線 基 本 吻 合 , 而 中 國(guó) 東 部地 區(qū) 1月 0 等 溫 線 與 北 緯 33 緯 線 基 本 吻 合 , 說(shuō) 明 ( )A 日 本 地 形 以 山 地 為 主 , 中 國(guó)

11、 東 部 以 平 原 為 主B 日 本 1月 南 北 溫 差 小 , 中 國(guó) 東 部 1月 南 北 溫 差 大C 日 本 受 冬 季 風(fēng) 影 響 小 , 中 國(guó) 東 部 受 冬 季 風(fēng) 影 響 大D 日 本 1月 晴 朗 天 氣 多 , 中 國(guó) 1月 日 照 時(shí) 間 短 解析:第(1)題,甲、乙、丙緯度大致相同,甲地氣候大陸性強(qiáng),氣溫年較差大,乙地大陸性較弱,氣溫年較差較小,丙地是具有海洋性的季風(fēng)氣候,氣溫年較差最小,三地的氣溫年較差差異明顯,A正確。三地都是季風(fēng)氣候,降水季節(jié)變化明顯,差異不大,B錯(cuò)誤。都位于東亞地區(qū),夏季風(fēng)的風(fēng)向相同,C錯(cuò)誤。高溫期與多雨期時(shí)間相同,D錯(cuò)誤。第(2)題,冬季

12、等溫線與緯線走向一致,與地形無(wú)關(guān),A錯(cuò)誤。兩國(guó)冬季的南北溫差大小,與0等溫線的分布緯度無(wú)關(guān),B錯(cuò)誤。日本距冬季風(fēng)源地遠(yuǎn),受冬季風(fēng)影響小,0等溫線分布緯度高;中國(guó)東部距冬季風(fēng)源地較近,受冬季風(fēng)影響大,0等溫線分布緯度較低,C正確。日本冬季降水比中國(guó)多,晴朗天氣少,日照時(shí)間短,D錯(cuò)誤。 答案:(1)A (2)C 讀 日 本 山 河 分 布 示 意 圖 及 富 山 市 氣 溫 和 降 水 季 節(jié) 分 布 示 意 圖 ,讀 圖 完 成 1、 2題 。 1 富 山 市 的 氣 候 類 型 為 ( )A 地 中 海 氣 候 B 溫 帶 海 洋 性 氣 候C 溫 帶 季 風(fēng) 氣 候 D 亞 熱 帶 季 風(fēng)

13、氣 候2 關(guān) 于 富 山 市 降 水 特 征 及 其 成 因 敘 述 正 確 的 是 ( )A 冬 季 降 水 豐 富 , 處 于 冬 季 風(fēng) 迎 風(fēng) 坡B 降 水 季 節(jié) 分 配 較 均 勻 , 常 年 受 西 風(fēng) 影 響C 夏 季 降 水 較 少 , 與 氣 壓 帶 風(fēng) 帶 季 節(jié) 移 動(dòng) 有 關(guān)D 降 水 總 量 豐 富 , 常 年 受 赤 道 低 氣 壓 控 制 解析:第1題,日本是海洋性的季風(fēng)氣候,由氣候類型圖可看出,富山受海洋影響,年降水分配較均勻;氣溫年較差較小,最低氣溫大于0,是海洋性的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第2題,富山市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主要位于日本島的西側(cè),冬季西北風(fēng)從大陸吹來(lái)時(shí)

14、經(jīng)過(guò)日本海,攜帶了大量水汽,在島嶼的西側(cè)形成地形雨,富山市處于冬季風(fēng)迎風(fēng)坡。答案:1.D 2.A (2019應(yīng)城一中模擬)日本鳥(niǎo)取沙丘能實(shí)現(xiàn)人們領(lǐng)略沙漠風(fēng)情的愿望。鳥(niǎo)取沙丘東西長(zhǎng)約16千米,南北寬約2.4千米。鳥(niǎo)取沙丘降水較多,適合草木生長(zhǎng)。當(dāng)?shù)卣疄榱吮Wo(hù)該“沙漠”下了很大的力氣。據(jù) 此 完 成 3、 4題 。 3 導(dǎo) 致 鳥(niǎo) 取 沙 丘 形 成 的 主 要 動(dòng) 力 因 素 可 能 是 ( )A 東 北 信 風(fēng) B 盛 行 西 風(fēng)C 夏 季 風(fēng) D 冬 季 風(fēng)4 當(dāng) 地 政 府 “ 下 了 很 大 的 力 氣 ” 最 有 可 能 是 指 ( )A 從 外 地 運(yùn) 沙 B 持 續(xù) 除 草C 修

15、 筑 防 浪 堤 D 植 樹(shù) 種 草 解析:第3題,日本地處中緯度地區(qū),不受東北信風(fēng)影響;該國(guó)以季風(fēng)氣候?yàn)橹鳎饕怯捎诤j憻崃π再|(zhì)差異造成的,基本不受盛行西風(fēng)控制;地形以丘陵山地為主,中部高、兩側(cè)低,鳥(niǎo)取沙丘位于山地的北側(cè),處于夏季風(fēng)的背風(fēng)坡,不是沙丘形成的主要?jiǎng)恿?;日本冬季盛行西北風(fēng),可以將海邊沙灘的沙粒吹向鳥(niǎo)取形成沙丘。第4題,根據(jù)日本氣候類型及其特點(diǎn),結(jié)合鳥(niǎo)取沙丘所處位置可知,鳥(niǎo)取沙丘位于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區(qū),降水較多,適合草木生長(zhǎng),保護(hù)該“沙漠”必須持續(xù)除草,人們才能領(lǐng)略沙漠風(fēng)情。答案:3.D 4.B 1中亞自然地理概況中亞地區(qū) (1)地 理 位 置 : 大 體 位 于 35 N 55

16、N, 屬 于 北 溫 帶 ; 地 處_中 部 。(2)地 形 : 以 丘 陵 、 平 原 為 主 。(3)河 流 與 湖 泊 : 內(nèi) 流 河 主 要 有 A_、 B_, 外流 河 主 要 有 C_河 ; 湖 泊 主 要 有 D里 海 、E_、 F_, 均 為 內(nèi) 流 湖 。 亞 歐 大 陸 阿 姆 河 錫 爾 河 額 爾 齊 斯 咸 海 巴 爾 喀 什 湖 2中亞人文地理概況(1)主 要 國(guó) 家 : 除 世 界 上 最 大 的 內(nèi) 陸 國(guó) _外 ,還 有 土 庫(kù) 曼 斯 坦 、 _、 塔 吉 克 斯 坦 、 吉 爾 吉 斯 斯 坦 。(2)農(nóng) 作 物 分 布 : 種 植 業(yè) 主 要 分 布 在

17、 北 部 、 西 部 平 原 , 如 小 麥主 要 分 布 在 _北 部 , 棉 花 主 要 分 布 在 圖 蘭 平原 、 阿 姆 河 、 錫 爾 河 流 域 , 這 里 是 世 界 第 三 大 產(chǎn) 棉 地 , 烏 茲別 克 斯 坦 有 “ _”之 稱 。(3)礦 產(chǎn) 分 布 : 石 油 主 要 分 布 在 _沿 岸 , 煤 主 要 分 布在 哈 薩 克 斯 坦 北 部 、 吉 爾 吉 斯 斯 坦 , 鐵 、 銅 主 要 分 布 在_中 部 。 哈 薩 克 斯 坦 烏 茲 別 克 斯 坦 白 金 之 國(guó) 里 海 哈 薩 克 斯 坦 哈 薩 克 斯 坦 (4)亞 歐 大 陸 橋 : 東 起 B_

18、, 西 至 A_。連 云 港 鹿 特 丹 東 西 部 中 亞 1中亞干旱氣候特征的成因(1)位 置 因 素 :中 亞 深 居 世 界 最 大 的 大 陸亞 歐 大 陸 內(nèi) 部 , 海 洋 上 的 水 汽 難以 到 達(dá) 。 所 以 中 亞 地 區(qū) 的 氣 候 特 點(diǎn) 是 冬 冷 夏 熱 , 降 水 稀 少 ,常 年 干 燥 , 使 當(dāng) 地 呈 現(xiàn) 出 一 片 干 旱 、 半 干 旱 的 環(huán) 境 。(2)地 形 因 素 :中 亞 地 形 以 丘 陵 、 平 原 為 主 , 平 坦 開(kāi) 闊 。 這 種 地 形 特 征 有 利于 地 面 吸 熱 、 輻 射 , 并 導(dǎo) 致 蒸 發(fā) 量 增 大 , 所

19、以 地 形 助 長(zhǎng) 了 旱情 。 (3)周 邊 氣 候 環(huán) 境 :中 亞 深 居 內(nèi) 陸 , 處 在 北 有 溫 帶 草 原 氣 候 , 南 有 高 原 氣 候 和 高山 氣 候 的 環(huán) 抱 中 , 正 南 還 靠 近 亞 熱 帶 草 原 氣 候 和 沙 漠 氣 候 ,所 以 周 邊 氣 候 環(huán) 境 對(duì) 中 亞 調(diào) 溫 調(diào) 濕 不 利 , 加 劇 了 干 旱 性 。(4)中 亞 的 植 被 :中 亞 的 植 被 特 點(diǎn) 是 林 木 稀 少 , 以 溫 帶 草 原 、 荒 漠 為 主 , 所 以中 亞 植 被 涵 養(yǎng) 水 源 、 調(diào) 溫 調(diào) 濕 的 功 能 十 分 微 弱 。 (5)中 亞 的

20、水 資 源 :干 旱 氣 候 條 件 下 , 旱 情 的 緩 解 全 靠 地 面 水 資 源 。 而 中 亞 地 區(qū)水 資 源 不 足 且 分 布 不 均 , 現(xiàn) 有 水 資 源 日 趨 減 少 , 常 年 鬧 “ 水荒 ” 。 若 沒(méi) 有 相 應(yīng) 的 措 施 , 中 亞 的 旱 情 會(huì) 越 來(lái) 越 嚴(yán) 重 。 2中亞的油氣資源及其對(duì)我國(guó)的影響(1)中 亞 油 氣 資 源 的 現(xiàn) 狀中 亞 蘊(yùn) 藏 著 豐 富 的 石 油 、 天 然 氣 資 源 。 據(jù) 能 源 專 家 估 計(jì) , 即使 不 把 里 海 石 油 計(jì) 算 在 內(nèi) , 中 亞 也 是 僅 次 于 中 東 和 西 伯 利 亞的 世 界

21、 第 三 大 石 油 儲(chǔ) 積 區(qū) 。 中 亞 大 部 分 的 油 氣 資 源 蘊(yùn) 藏 在 哈薩 克 斯 坦 、 土 庫(kù) 曼 斯 坦 和 烏 茲 別 克 斯 坦 等 國(guó) 和 臨 近 里 海 水 域 。中 亞 地 區(qū) 油 氣 資 源 豐 富 , 但 人 口 稀 少 , 工 業(yè) 在 國(guó) 民 經(jīng) 濟(jì) 中 所占 比 重 較 低 , 能 源 需 求 不 大 , 因 而 出 口 潛 力 巨 大 。 哈 薩 克 斯坦 石 油 產(chǎn) 量 的 90%、 土 庫(kù) 曼 斯 坦 油 氣 生 產(chǎn) 的 90%供 出 口 。 (2)與 中 亞 能 源 合 作 是 我 國(guó) 能 源 戰(zhàn) 略 的 必 然 選 擇中 亞 地 區(qū) 的 油

22、 氣 資 源 豐 富 并 且 出 口 潛 力 巨 大 , 獲 取 這 一 地 區(qū)的 油 氣 資 源 可 以 增 加 我 國(guó) 能 源 安 全 的 系 數(shù) , 保 證 能 源 供 給 來(lái)源 的 地 緣 多 樣 化 , 降 低 運(yùn) 輸 成 本 , 獲 得 穩(wěn) 定 而 豐 富 的 能 源 供給 , 也 能 加 強(qiáng) 與 中 亞 地 區(qū) 的 經(jīng) 濟(jì) 聯(lián) 系 。 因 此 , 加 強(qiáng) 與 中 亞 的能 源 合 作 是 我 國(guó) 能 源 戰(zhàn) 略 的 必 然 選 擇 。 例2 下圖中的巴爾喀什湖,以湖水東部咸西部淡著稱于世。讀 圖 回 答 (1) (2)題 。 (1)不 屬 于 巴 爾 喀 什 湖 對(duì) 該 地 區(qū)

23、起 的 作 用 的 是 ( )A 東 部 農(nóng) 業(yè) 發(fā) 展 的 重 要 灌 溉 水 源B 縮 小 周 邊 地 區(qū) 的 氣 溫 變 化C 阻 礙 沙 漠 擴(kuò) 展 的 重 要 屏 障D 提 供 較 為 豐 富 的 魚(yú) 類 產(chǎn) 品(2)甲 河 入 湖 口 的 三 角 洲 比 乙 河 入 湖 口 更 為 明 顯 , 主 要 原 因 是( )A 甲 河 下 游 地 勢(shì) 平 坦B 乙 河 沿 途 植 被 覆 蓋 良 好 C 甲 河 流 量 更 大D 乙 河 入 湖 口 較 深 解析:第(1)題,巴爾喀什湖東部水咸,不能作為灌溉水源;水域面積較大,對(duì)于調(diào)節(jié)當(dāng)?shù)貧夂?、阻礙沙漠?dāng)U展有重要作用;該湖水質(zhì)條件的差異為

24、多樣魚(yú)類生存提供了條件。第(2)題,甲河為伊犁河,來(lái)自大西洋的水汽受天山阻擋,使得伊犁河上游降水較多,比乙河流量大,更利于三角洲的形成。答案:(1)A (2)C 中亞地區(qū)的環(huán)境問(wèn)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主要環(huán)境問(wèn)題產(chǎn)生的原因解決措施荒漠化人為原因過(guò)度農(nóng)耕、過(guò)度放牧導(dǎo)致植被破壞退耕還林還草,規(guī)定合理載畜量,合理用水,發(fā)展節(jié)水農(nóng)業(yè),構(gòu)筑防護(hù)林體系過(guò)度用水導(dǎo)致湖泊減少,一些綠洲廢棄不合理灌溉導(dǎo)致土壤鹽漬化加重自然原因深居內(nèi)陸。降水稀少多大風(fēng) 下 圖 為 世 界 某 區(qū) 域 略 圖 。 完 成 5、 6題 。 5 甲 、 乙 、 丙 三 地 的 典 型 植 被 依 次 是 ( ) A 荒 漠 、 草 原 、 荒

25、 漠 B 森 林 、 草 原 、 荒 漠 C 森 林 、 高 山 草 甸 、 荒 漠 D 草 原 、 草 原 荒 漠 、 荒 漠 6 丁 地 降 水 量 及 主 要 水 汽 來(lái) 源 組 合 , 正 確 的 是 ( ) A 大 于 300 mm; 大 西 洋 B 大 于 300 mm; 印 度 洋 C 小 于 300 mm; 北 冰 洋 D 小 于 300 mm; 印 度 洋 解析:第5題,根據(jù)圖的相關(guān)信息可知圖示區(qū)域?yàn)橹衼喌貐^(qū),氣候干旱是其基本特征。從圖中年等降水量線的分布來(lái)看,甲地降水在300毫米左右,乙、丙的降水量都在300毫米以下,而且丙地比乙地更少,故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草原

26、、草原荒漠、荒漠。第6題,丁的東南方向是海拔較高的山地,正處在來(lái)自大西洋濕潤(rùn)氣流的迎風(fēng)坡上,降水相對(duì)較多。再?gòu)膱D上的年等降水量線的分布來(lái)看,丁的降水量處在300毫米以上。答案:5.D 6.A 下 圖 示 意 某 湖 7000年 來(lái) 的 湖 面 變 遷 狀 況 , 該 湖 多 年 平 均 降 水量 95 mm, 蒸 發(fā) 量 1315 mm。 讀 圖 完 成 7、 8題 。 7 圖 中 信 息 反 映 出 ( ) A 古 湖 泊 地 勢(shì) 北 緩 南 陡 , 地 帶 性 植 被 為 溫 帶 荒 漠 B 湖 泊 變 遷 最 快 的 時(shí) 期 是 距 今 7000 距 今 5700年 C 湖 泊 含 鹽

27、量 增 大 , 對(duì) 周 圍 環(huán) 境 調(diào) 節(jié) 作 用 減 弱 D 距 今 7000年 時(shí) , 湖 泊 南 北 最 大 距 離 約 為 150千 米 8 該 地 在 土 地 利 用 過(guò) 程 中 引 發(fā) 的 主 要 環(huán) 境 問(wèn) 題 是 ( ) 破 壞 森 林 導(dǎo) 致 水 土 流 失 過(guò) 度 開(kāi) 墾 導(dǎo) 致 土 地 荒 漠 化 引 水 灌 溉 導(dǎo) 致 土 壤 鹽 堿 化 沿 湖 圍 墾 導(dǎo) 致 降 水 量 減 少 A B C D 解析:第7題,根據(jù)經(jīng)緯度判斷該地區(qū)為中亞地區(qū),植被為溫帶荒漠,據(jù)湖面變化情況可判斷古湖泊地勢(shì)北陡南緩,湖泊變遷最快的時(shí)期是20世紀(jì)50年代到80年代。湖泊面積縮小,含鹽量增大,對(duì)環(huán)境調(diào)節(jié)作用減弱。距今7000年時(shí),湖泊南北最大距離不到110千米(緯度相差不到1)。第8題,該地森林較少,降水較少,水土流失較弱。湖泊多為咸水湖,不能?chē)鷫òl(fā)展種植業(yè)。而不合理的農(nóng)業(yè)活動(dòng)會(huì)導(dǎo)致土地荒漠化和土壤鹽堿化。答案:7.C 8.B

展開(kāi)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wú)特殊說(shuō)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yè)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méi)有圖紙預(yù)覽就沒(méi)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guān)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hào):ICP2024067431號(hào)-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hào)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wù)平臺(tái),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qǐng)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