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通用)2014高考語文一輪 課時專練(十八) 散文閱讀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課標通用)2014高考語文一輪 課時專練(十八) 散文閱讀二(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14高考語文一輪課時專練(新課標通用):(十八)散文閱讀二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稻草人耿立父親把稻草人立在田野里的時候,他十分激動。時當黃昏,他望著夕陽下稻草人所指的方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稻草人單腿獨立在深邃的麥田里,我驀然覺得它和父親有點酷肖兄弟。然而,稻草人不言語,稻草人什么時候喧嘩過呢?它們從不睡眠,也不考慮吃喝,當農人回家的時候,它們不回家;當收割的日子臨近,它們也就支離破碎了!沒人理解稻草人僵硬手指所指的方向,就像沒人理解父親一樣。春天的時候,父親用陳年的稻草、繩索捆綁稻草人,他對我說,用不了幾十年,稻草人在大地上怕要消遁了。我未置可否,當麥子快要黃熟的時候,我?guī)е蹲?/p>
2、去查看稻草人,回來向生病的父親匯報。那也是黃昏,一個一個的稻草人在風中揮動著僵硬的手臂,像是鞭笞著什么。從遠遠的地方望去,就見一群一群的鳥兒在麥地上空不停地盤桓、尋找,宛似一幫無家可歸的落魄子弟。我得承認,父親捆綁的稻草人簡直完美無缺,它們真實畢肖地做恐怖和威嚇狀。有一種鳥兒,每年麥季的時候,都要從家鄉(xiāng)的這塊平原經(jīng)過,它們并不美麗,但是平原上一年才能見到一次。那些鳥兒望著稻草人,久久不敢涉足,它們盤桓著、盤桓著,最后只能無奈地向遠方飛去。侄子從地上抓起一枚土塊,狠狠地向稻草人擲去,他說,稻草人混蛋我回家告訴父親,麥子長勢不錯,鳥兒也不去禍害。父親聽后很憂郁,他說,保不定。春天父親扎制稻草人時,
3、侄子曾偷偷地毀掉幾個,父親很惱火,他說:“不喜歡土地的人,才不喜歡稻草人。”麥子臨熟的幾日,每到黃昏,我都要到麥田巡查,然后向父親報告麥子和稻草人的消息。一天,侄子偷偷地問我,你知道鳥兒到哪里去了嗎?我搖搖頭。侄子說,鳥兒不在平原上停留了,平原上的人可惡,鳥兒讓稻草人嚇跑了!過了一會兒,侄子告訴我,他不能讓鳥兒在平原上不吃一點兒東西就走。我有點好笑,對侄子說,人應該感恩稻草人才對,它們保護了糧食和土地,難道人不應該熱愛糧食和土地?“我熱愛糧食,我也熱愛鳥兒,它們每年才在平原歇息一次,能消耗多少麥子?”侄子說,“我怕有一天,一睜開眼,平原上再也見不到鳥兒啦”到了晚上,侄子出去了,許久沒歸,不知什
4、么時辰,父親在屋里很急地喚我:天空怎么發(fā)紅呢?父親的房子正對著麥田,他見夜空里火的光芒正燎燎地飛向天際,一堆、兩堆、三堆我驀然有所警悟,立馬向麥田跑去,麥田里的火焰漸漸地萎弱了,稻草人化為一團灰燼。翌日,我和侄子站在黃熟的麥田里,父親來了,他撫摸一下侄子的前額,然后閉上眼睛,說,稻草人去了,以后也不會有了。我有點惶惑,沒有了稻草人,還有誰來指點生活的方向、溫飽的方向呢?與稻草人握別,大地沉默不語。1縱觀全文,說說“我驀然覺得它和父親有點酷肖兄弟”中的“酷肖”的具體表現(xiàn)。答:_2文中畫線句子描寫稻草人和鳥兒,請分析其表現(xiàn)特色。答:_3文中侄子說,“我熱愛糧食,我也熱愛鳥兒,它們每年才在平原歇息一
5、次,能消耗多少麥子?”“我怕有一天,一睜開眼,平原上再也見不到鳥兒啦”從全文結構看,這段話有什么作用?答:_4文中父親說,“用不了幾十年,稻草人在大地上怕要消遁了”“稻草人去了,以后也不會有了”。請分析這兩句話的深刻含意。答:_5本文寫了與稻草人有關的故事,請?zhí)骄科渲械纳羁桃馓N。答:_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紅葉歸處是秋風查干自古至今,紅葉有著無盡的話題。每每讀到有關紅葉的文字,我便心動,不由自已地沉浸于哲理的思考。 有一年在京郊紅螺寺,我真真切切地讀到了一片元寶楓葉內心的獨白。那正是十月末的一天,天空一片高藍,遠山近嶺到處是燃燒的紅葉在秋風中靜默,使人不由想起禪氣這個詞。我仰頭去讀高巖
6、上的一樹紅葉,猛然,其中一片碩大的從高處安然飄落,不帶一絲憂傷,仿佛是一位遠游的行僧,在欣欣然歸來。楓葉紅透,似一襲袈裟,在秋陽下閃著奇異的光芒。我想到了去西天取經(jīng)的那位高僧,和他的白馬。這樣的時刻,恰有一聲聲晚鐘從紅螺寺高墻里傳了出來,像是迎賓曲。葉落歸根,就該是這樣的氛圍。葉落,是一種美好莊嚴的過程,是一種天律,不可違背,也不可抵觸。有時,人不如紅葉。它們那種面對凜冽秋風時的坦然和睿智,不能不叫人深思。在歲月漫漫中,甚至連小小動物都去勇敢地面對生與死。我觀察多年,從來沒有見到一只自然死亡的鳥。而人類就有些不同,首先想的是長命百歲,甚或萬歲。那些帝王將相活著時作威作福,死后也不叫百姓安寧。人
7、是萬物之靈,卻不知順從自然規(guī)律,一見死神就亂了方寸,這是一種很可悲的心態(tài)。有一年深秋,我們到二郎山深處的喇叭河風景區(qū)采風游覽,這里天然小路曲曲彎彎,一直沿著山下的河流,伸向曠野和原始。河水清澈,似一條玉液在靜靜地流。爬上一處高地,遠眺近目,夕陽依依,諸峰相銜,山上山下都是斑斕的夢境。金黃和火紅,使人目不暇接神魂顛倒。是夜,山月當空。一陣山風拂過,樹木花草奪人魂魄的清香,不但醉倒了山客,也引來了一大群高大的水鹿。它們如約而至,來舔喇叭河賓館為它們準備的硝。離我們只有百米之距,它們仍有些許警覺,但很安靜,以它們發(fā)藍的眸子,看著我們。我一時興起,給這些不速之客唱起一首又一首的蒙古民歌。其中一只,顧不
8、得舔硝,豎耳聆聽,同游者笑著說,你終于在這蠻野之地遇上知音了。沒錯,它一定聽懂了我的歌聲,并且體會了其中的內涵。天人合一,絕非僅僅是理想,只要人類懷有一顆慈悲之心。不料,這一天的后半夜猛然間刮起了山風,氣勢逼人,似排山倒海。我心中起憂,擔心紅葉的命運,久久不能入睡。晨五時,夢中有了幻聽,聽到了鐘聲由遠而近,轟然而優(yōu)雅。我披衣而起,抓起相機便匆匆出得門去。山風有些冷,但安靜了許多,俯仰之間,滿眼都是落葉,像一地微微挪動的落霞。它們落得安然飄得富有詩意,竟無半點憂傷,躺成了一山的哲思,憂郁的我,卻成了多余。驚愕之余,我終于有了一些禪悟。自然萬物,原本沒有高低優(yōu)劣之分,只是人類給自己戴上了一副有色眼
9、鏡,讀不到事物的本色罷了。淡淡的山霧中,我站在秋風中的山野,終于明白:人或者說我自己,是弱智者,而非萬物之靈。眼下,躺了一山的紅紅落葉,正在完成一種交接儀式,生與死,在這里只是一個概念而非實質。我有幸列席這樣的一次儀式,不知不覺中提升了自己的一點點高度,并且讀到自己靈魂的色澤,也正在由灰變紅。紅葉歸處是秋風,擁有秋風的萬物有福了。(選自中國作家網(wǎng),有刪改)6文章第段說:“每每讀到有關紅葉的文字,我便心動,不由自已地沉浸于哲理的思考。”結合全文,談談作者有哪些“哲理的思考”?請分條簡要概括。答:_7文章描寫紅葉,為什么在第段寫到“一大群高大的水鹿”?答:_8在第段,文章說:“讀到自己靈魂的色澤,
10、也正在由灰變紅?!薄盎摇焙汀凹t”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變化過程?答:_9文章第段和第段都寫到了鐘聲,兩者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在內容的表達上各有什么作用?答:_10文中作者先稱“人是萬物之靈”,文末卻說人“非萬物之靈”。對這種看似矛盾的表述,談談你的理解和認識。答:_2014高考語文一輪課時專練(新課標通用):(十八)1父親像稻草人一樣,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平平凡凡;但又堅守崗位,任憑風吹雨打,又顯得極其不平凡。他們是值得尊敬,值得敬仰的人。解析 此題考查考生對重要詞語的理解能力以及對文章要點的歸納能力。做題時,要從全文的角度加以綜合考慮,要著力找到“父親”與“稻草人”的相似點。2擬人,比喻,變換
11、視角,表現(xiàn)稻草人的“盡職盡責”,鳥兒的無奈無助。解析 此題考查分析作品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分析表現(xiàn)手法是有規(guī)律的,以本題為例,要求分析描寫句的表現(xiàn)手法,描寫的要求就是準確、鮮明、形象、生動,這就離不開修辭手段的使用;既然是描寫,就會有個觀察角度的問題;最后再考慮表達的效果。3強調侄子富有愛心,表現(xiàn)侄子有著不同于傳統(tǒng)的觀念、認識,與上文父親的“憂郁”、侄子 “擲土塊”時的言行等相照應,為下文侄子燒毀稻草人做鋪墊。解析 此題考查分析作品結構的能力,考查語句的作用。語句在文中的作用取決于它在文中所處的位置,文中侄子的話出現(xiàn)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不是過渡,也不是揭示主旨的句子,因而應考慮“前后呼應”,照應上文
12、,開啟下文。結合上下文,不難看出這種作用。另外,這是人物語言,還應考慮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作用。4新生代對土地的情感日漸淡薄、依賴感削弱,父親感到隱憂;傳統(tǒng)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等在新生代身上難以傳承,父親感到落寞;“稻草人”即將從大地上消遁而永不再有,父親感到無奈。解析 此題考查分析文中語句的豐富含意的能力。理解這兩句話的含意,要結合上下文了解父親說話的背景,第一句話前面有這么一句話“沒人理解稻草人僵硬手指所指的方向,就像沒人理解父親一樣”,可見現(xiàn)代人們對稻草人的冷漠,表達了父親的擔憂,也傳達出父親內心的落寞;第二句話出現(xiàn)在侄子燒毀稻草人后,新生一代對稻草人的冷漠讓父親感到一種深深的無奈。5父親倚重稻
13、草人:反映了上輩人對土地、糧食感情深厚,而這種情感卻得不到后輩的理解。侄子焚毀稻草人:體現(xiàn)新生代具有眾生平等的觀念和率真善良、敢想敢做的品格。稻草人存廢問題:表現(xiàn)三代人在思想認識、生存觀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異。我的“惶惑”:顯示一貫依賴土地生存的農村人在社會轉型時期,一時找不到生活方向的復雜心理。解析 此題考查探究能力,要求學生探討作品的豐富意蘊。作品的意蘊隱含在作品的要素中,這是一篇寫人敘事散文,人物的言行舉止則體現(xiàn)了人物不同的思想情感,分析不同的人物對同一件事物的不同做法和看法,則是探究作品意蘊的重要角度;其次,要分析作品所展示的問題,來把握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這也是探究作品意蘊的角度。6葉
14、落,是一種美好莊嚴的過程,是一種天律,不可違背,也不可抵觸。只要人類懷有一腔慈悲之心,就能天人合一。自然萬物,沒有高低優(yōu)劣之分。人非萬物之靈,人要順從生與死的自然規(guī)律。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的能力。根據(jù)題意,可篩選出第二段“葉落,是一種美好莊嚴的過程,是一種天律,不可違背,也不可抵觸”,第四段“是萬物之靈,卻不知順從自然規(guī)律,一見死神就亂了方寸,這是一種很可悲的心態(tài)”,第五段“天人合一,絕非僅僅是理想,只要人類懷有一腔慈悲之心”,第六段“自然萬物,原本沒有高低優(yōu)劣之分,只是人類給自己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鏡,讀不到事物的本色罷了”,第七段“生與死,在這里只是一個概念而非實質”等句子
15、整合概括。7一群水鹿的出現(xiàn),表明喇叭河風景區(qū)不僅有迷人的紅葉,也有美麗的動物,襯托環(huán)境優(yōu)美。“我”縱情歌唱,水鹿聆聽,為“天人合一,絕非僅僅是理想”的觀點做鋪墊。突出了全文主題“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深化了文章立意。(關鍵詞:“襯托”“鋪墊” “突出”“深化”)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作品表現(xiàn)手法,探討作者創(chuàng)作意圖,賞析作品形象,賞析作品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能力。文章的主體形象是紅葉,寫紅葉和寫水鹿一樣是為了表達作者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8“灰”是指山風刮起后,作者對紅葉命運的擔憂和憂郁?!凹t”是指意識到躺了一山的落葉完成的是生命的儀式的交接,作者心中的坦然和釋然。(能答出“擔憂和憂郁”到“坦
16、然和釋然”的感情變化過程也可)解析 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根據(jù)題意,可聯(lián)系第段和第段“我心中起憂,”“驚愕之余,我終于有了一些禪悟”,“我站在秋風中的山野,終于明白”等句子,理解作者的情感。9(1)第段的鐘聲是紅螺寺里傳出的鐘聲,是實寫;第段的鐘聲是作者的幻覺,是虛寫。(2)第段的鐘聲是以實寫實,主要是襯托京郊的靜默和紅葉飄落過程中的莊嚴的場面,七段的鐘聲是以虛寫虛,借夢中的幻覺虛寫紅葉在山風中的飄落過程。解析 本題考查的是對散文表現(xiàn)手法的賞析以及對散文語言的品味賞析能力,做這道題時,要重點關注文章段和第段都寫到鐘聲的有關內容,注意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
17、以及它們在描寫中所起的作用。10看似矛盾的表述,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人與自然關系認識的深化,人由凌駕于自然之上到與自然萬物平等相處,這種認識是可貴的。第一處,“萬物之靈”是作為紅葉的對立物出現(xiàn)的,他以帝王將相為代表,卻沒有表現(xiàn)出“萬物之靈”的坦然和睿智。第二處,作者直接否定了人是“萬物之靈”,他觀察紅葉飄零等自然景觀,悟到自然萬物原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生與死,是一種天律,不可違背。紅葉飄落,萬物有福。解析 本題考查對作品表現(xiàn)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根據(jù)文意,作者對人類在自然中的地位的認識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因而應首先認定作者的觀點并不矛盾,進而根據(jù)作者思考的過程闡釋并不矛盾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