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專題04 化學平衡圖像練習.doc
《2019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專題04 化學平衡圖像練習.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專題04 化學平衡圖像練習.doc(5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專題04 化學平衡圖像1某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zhì)的量的A和B,一定溫度下發(fā)生反應A(g)xB(g)2C(g),達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時間段,分別改變反應的一個條件,測得容器中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反應速率分別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30 min40 min 間該反應使用了催化劑B. 反應方程式中的x1,正反應為吸熱反應C. 30 min 時降低溫度,40 min 時升高溫度D. 30 min時減小壓強,40 min時升高溫度【答案】D【解析】分析:由圖象可以知道,30 min40 min之間,反應速率降低了,平衡不移動,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瞬時降低,催化劑不能改變濃度,故不能是溫度變化,而是降低了壓強;由開始到達到平衡,A、B的濃度減少的量相同,由此可以知道x=1。則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40min時,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且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平衡向逆向進行,應是升高溫度,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以此解答該題。詳解:A. 由圖象可以知道,30 min40 min只有反應速率降低了,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瞬時降低,反應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不能是溫度變化,而是降低了壓強,故A錯誤;B.由開始到達到平衡,A、B的濃度減少的量相同,由此可以知道x=1,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則增大壓強平衡不移動,40 min時,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且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平衡逆向移動,應是升高溫度,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故B錯誤;C.降低溫度,平衡發(fā)生移動,則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故C錯誤;D.由圖象可以知道,30 min時只有反應速率降低了,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瞬時降低,反應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故不能是溫度變化,而是降低了壓強,40 min時,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且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平衡向逆向進行,應是升高溫度,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由圖甲可知,升高溫度醋酸鈉的水解程度增大B. 由圖乙可知,a點的數(shù)值比b點的數(shù)值大C. 由圖丙可知,反應是吸熱反應D. 由圖丁可知,反應金剛石,石墨,的焓變【答案】A【解析】分析:升高溫度醋酸鈉溶液的pH增大,故其水解程度增大;只與溫度有關(guān);T2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較大,故T2溫度較高,C的平衡時的體積分數(shù)較小,故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金剛石,石墨,是放熱反應,由蓋斯定律可知,。詳解:A. 由圖甲可知,升高溫度醋酸鈉溶液的pH增大,故其水解程度增大,A正確;B.只與溫度有關(guān),a點的數(shù)值與b點的數(shù)值相等,B不正確;C. 由圖丙可知,T2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較大,故T2溫度較高,C的平衡時的體積分數(shù)較小,故反應是放熱反應,C不正確;D. 由圖丁可知,反應金剛石,石墨,是放熱反應,由蓋斯定律可知,D不正確。本題選A。3工業(yè)上常用一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生甲醇。一定條件下,在體積為VL的密閉容器中,CO(g)+2H2(g) CH3OH(g),下圖表示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的反應過程。關(guān)于該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反應達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K增大B. 工業(yè)生產(chǎn)中溫度越低,越有利于甲醇的合成C. 500反應達到平衡時,該反應的反應速率是v(H2)= mol/(Lmin)D. 300反應達到平衡后,若其他條件不變,將容器體積擴大為2VL,c(H2)減小【答案】D【解析】分析:A.依據(jù)圖象分析,先拐先平,溫度高甲醇物質(zhì)的量減小,說明正向反應是放熱反應; B、溫度越低,反應速率越小;C、甲醇和氫氣速率之比等于1:2,依據(jù)速率概念計算;D、擴大體積相當于減小壓強,平衡逆向進行,但體積增大平衡后氫氣濃度減小詳解:A、由圖象分析,溫度越高,甲醇的物質(zhì)的量越小,說明溫度越高平衡逆向進行,平衡常數(shù)減小,故A錯誤;B. 溫度過低,反應速率太小,不利于甲醇的合成,故B錯誤;C. 500反應達到平衡時,甲醇和氫氣速率之比等于1:2,用氫氣物質(zhì)的量濃度減少表示該反應的反應速率是v(H2)=2mol/(Lmin),故C錯誤;D、300反應達到平衡后,若其他條件不變,將容器體積擴大為2VL,平衡左移,但體積增大平衡后氫氣濃度減小,故D正確;答案選D。4下列關(guān)于各圖像的解釋或結(jié)論正確的是A. 圖甲表示常溫下向2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滴加pH1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隨NaOH溶液體積的變化關(guān)系B. 圖乙表示2SO2(g)+O2(g)2SO3(g) H0的平衡常數(shù)K與溫度和壓強的關(guān)系C. 圖丙表示一定條件下的合成氨反應,N2的起始量恒定時,NH3的平衡體積分數(shù)隨H2起始體積分數(shù)的變化,圖中a點N2的轉(zhuǎn)化率等于b點D. 圖丁表示反應 2SO2O2 2SO3,t1 時刻降低溫度符合圖示變化【答案】D【解析】分析:A.醋酸是弱酸,pH3的醋酸溶液比pH11的NaOH溶液濃度大的多,a點時二者反應,醋酸過量,溶液呈酸性;B.平衡常數(shù)K只與溫度有關(guān),和壓強無關(guān);C.圖象分析可以知道,隨氫氣體積分數(shù)增大,平衡正向進行氨氣平衡體積分數(shù)增大,但隨氫氣量的增大超過平衡移動量的增大,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會減小,但增大氫氣的濃度,氮氣轉(zhuǎn)化率增大;D.由圖象看以看出在t1時正反應速率減小,與圖象相符。詳解:A.醋酸是弱酸,部分電離,pH3的醋酸溶液比pH11的NaOH溶液濃度大的多,a點時二者等體積反應,醋酸過量,溶液呈酸性,故A錯誤;B.平衡常數(shù)K只與溫度有關(guān),和壓強無關(guān),所以B選項是錯誤的;C.增大氫氣的濃度,提高氮氣的轉(zhuǎn)化率,所以隨H2起始體積分數(shù)增大,N2的轉(zhuǎn)化率增大,即a點N2的轉(zhuǎn)化率小于b點,所以C選項是錯誤的;D.降低體系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與圖象相符,故D正確。所以D選項是正確的。5反應:2X在不同溫度和壓強下的產(chǎn)物Z的物質(zhì)的量和反應時間t的關(guān)系如下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據(jù)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可知,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則達到平衡用的時間越少,曲線的斜率越大,故有:T1T2;根據(jù)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可知,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大,則達到平衡用的時間越少,曲線的斜率越大,先拐先平壓強大,故有:P1P2,溫度越高Z物質(zhì)的量越少說明升溫平衡逆向進行,正反應為放熱反應,H0;本題選A。6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 甲 乙 丙 丁A. 圖甲表示常溫下稀釋pH均為11的MOH溶液和NOH溶液時pH的變化,由圖可知溶液的堿性:MOHNOHB. 圖乙表示常溫下0.100 0 molL1醋酸溶液滴定20.00 mL0.100 0 molL1 NaOH溶液的滴定曲線C. 圖丙表示反應CH4(g)H2O (g)CO(g)3H 2(g)的能量變化,使用催化劑可改變EbEa的值D. 圖丁表示反應2CO(g)2NO(g)N2(g)2CO2(g),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改變起始CO的物質(zhì)的量,平衡時N2的體積分數(shù)變化,由圖可知NO的轉(zhuǎn)化率cba【答案】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對圖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涉及強弱電解質(zhì)的稀釋,中和滴定,能量變化和化學平衡。詳解:A、因為稀釋能促進弱堿的電離,所以稀釋pH均為11的MOH溶液和NOH溶液時pH變化大的堿性強,所以堿性:MOH0。下列各圖中正確的是【答案】D【解析】分析:根據(jù)方程式可知正反應是吸熱的體積增大的可逆反應,結(jié)合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和平衡狀態(tài)的影響分析判斷。詳解:A、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進行,C的濃度增大,A錯誤;B、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進行,A的轉(zhuǎn)化率增大。增大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進行,A的轉(zhuǎn)化率降低,B錯誤;C、增大壓強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C錯誤;D、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進行,C的質(zhì)量分數(shù)增大。增大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進行,C的質(zhì)量分數(shù)降低,D正確,答案選D。9如圖所示為密閉容器中反應C(s)+H2O(g)CO(g)+H2(g) H0達到平衡后,由于條件改變而引起正、逆反應速率的變化以及平衡移動的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起始反應物為CO和H2B. 改變條件后平衡逆向移動C. 新平衡時CO的濃度比原平衡小D. 改變的條件是增大壓強【答案】C【解析】分析:A項,起始正反應速率為0,起始反應物為CO和H2;B項,改變條件后逆正,平衡逆向移動;C項,由于改變條件后正、逆反應速率都加快且逆正,所以改變的條件是增大壓強,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新平衡時CO的濃度比原平衡大;D項,由于改變條件后正、逆反應速率都加快且逆正,所以改變的條件是增大壓強。詳解:A項,起始正反應速率為0,起始反應物為CO和H2,A項正確;B項,改變條件后逆正,平衡逆向移動,B項正確;C項,由于改變條件后正、逆反應速率都加快,改變的條件不可能是增大濃度,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氣體分子數(shù)增大的吸熱反應,改變條件后逆正,改變的條件不可能是升高溫度或使用催化劑,則改變的條件是增大壓強,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新平衡時CO的濃度比原平衡大,C項錯誤;D項,由于改變條件后正、逆反應速率都加快且逆正,所以改變的條件是增大壓強,D項正確;答案選C。10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X并發(fā)生反應:2X(g)Y(g),溫度T1、T2下X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c(X)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M點的正反應速率正小于N點的逆反應速率逆B. T2下,在0t1時間內(nèi),(Y)=mol/(Lmin)C. M點時再加入一定量X,平衡后X的轉(zhuǎn)化率減小D. 該反應進行到M點放出的熱量小于進行到W點放出的熱量【答案】D【解析】分析:用“先拐后平”法,T1優(yōu)先T2出現(xiàn)拐點,T1達到平衡時間短、速率快,則T1T2;T2平衡時c(X)小于T1,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該反應的H0;利用圖像上的數(shù)據(jù)和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計算(Y);平衡后再加入一定量X,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X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增大。詳解:用“先拐后平”法,T1優(yōu)先T2出現(xiàn)拐點,T1達到平衡時間短、速率快,其它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則T1T2;T2平衡時c(X)小于T1,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逆反應為吸熱反應,該反應的H0。A項,M點是T1時的平衡點,正(M)=逆(M),N點是T2時的不平衡點,N點時的逆反應速率小于T2平衡時的逆反應速率,由于T1T2,T2平衡時的反應速率小于T1平衡時的反應速率,M點的正反應速率正大于N點的逆反應速率逆,A項錯誤;B項,T2下,0t1時間內(nèi)(X)=mol/(Lmin),不同物質(zhì)表示的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Y)=(X)=mol/(Lmin),B項錯誤;C項,M點時再加入一定量X,相當于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后X的轉(zhuǎn)化率增大,C項錯誤;D項,該反應的正反應為放熱反應,W點消耗X的物質(zhì)的量大于M點,該反應進行到M點放出的熱量小于進行到W點放出的熱量,D項正確;答案選D。11對反應2A(g)2B(g)3C(g)D(?),下列圖象的描述正確的是A. 依據(jù)圖,若t1時升高溫度,則HP2D. 依據(jù)圖,物質(zhì)D是固體或液體【答案】B【解析】分析:針對圖,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改變的條件為溫度和壓強,且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平衡右移,則該反應為體積減小的吸熱反應;針對圖,壓強大的反應速率快,反應先達平衡,所用時間較短,但是反應物百分含量不變,所以該反應為反應前后體積不變,物質(zhì)D是氣態(tài);據(jù)此解答。詳解:依據(jù)圖,若t1時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且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平衡右移,則H0,A錯誤;依據(jù)圖,若t1時增大壓強,正逆反應速率均增大,且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平衡右移,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則D是固體或液體,B正確;依據(jù)圖,壓強大的,反應先達平衡,所用時間較短,因此P1v(逆)B. b點反應放熱53.7 kJC. 催化劑效果最佳的反應是D. c點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4/3(mol-2L-2)【答案】A【解析】a要達到平衡,CO2的轉(zhuǎn)化率增大,反應正向進行,所以 v(正)v(逆),故A正確;b點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參加反應的CO2小于1mol,反應放熱小于53.7 kJ,故B錯誤;相同溫度下,反應最快,所以催化劑效果最佳的反應是,故C錯誤;c點CO2的轉(zhuǎn)化率是 , ,K=8/3(mol-2 L-2),故D錯誤。14如圖是可逆反應A+2B2C+3D的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隨外界條件改變(先降溫后加壓)而變化的情況,由此推斷錯誤的是A. 正反應是放熱反應B. A、B一定都是氣體C. D一定不是氣體D. C可能是氣體【答案】B【解析】根據(jù)圖像,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所以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故A正確;根據(jù)圖像,加壓后平衡正向移動,反應前氣體系數(shù)和大于反應后氣體系數(shù)和,所以A、B中至少有一種是氣體,故B錯誤;根據(jù)圖像,加壓后平衡正向移動,反應前氣體系數(shù)和大于反應后氣體系數(shù)和,若D是氣體,則不可能反應前氣體系數(shù)和大于反應后氣體系數(shù)和,故C正確;根據(jù)圖像,加壓后平衡正向移動,反應前氣體系數(shù)和大于反應后氣體系數(shù)和,若A、B、C都是氣體,D是非氣體,則反應前氣體系數(shù)和大于反應后氣體系數(shù)和,故D正確。15下圖是恒溫下H2(g)+I2(g)2HI(g)+Q(Q0)的化學反應速率隨反應時間變化的示意圖,t1時刻改變的外界條件是A. 升高溫度B. 增大壓強C. 增大反應物濃度D. 加入催化劑【答案】C【解析】從題干給的圖示得出0-t1時間內(nèi)是建立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過程,t1以后改變條件,原平衡被破壞,在新的條件下重新建立平衡,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同時增大(增加的起點與原平衡不重復),且H2(g)+I2(g) 2HI(g)+Q(Q0)是放熱反應,逆反應增大的倍數(shù)大于正反應,即逆反應的曲線在上方,A選項錯誤;增大壓強,對H2(g)+I2(g) 2HI(g)+Q(Q0)平衡不移動,但濃度增大,正逆反應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即應該新平衡曲線是高于原平衡的一條直線,B選項錯誤;增加反應物濃度,正反應速率應該瞬間提高,而生成物濃度瞬間不變,其逆反應速率與原平衡相同,增加反應物濃度,平衡正向移動,正反應曲線在上方,C正確;加入催化劑能夠同等程度改變正逆反應速率,即是高于原平衡的一條直線,D錯誤;正確答案C。16汽車尾氣凈化的主要反應原理為2NO(g)+2CO(g)2CO2(g)+N2(g)。將1.0 mol NO、0.8 mol CO充入2 L恒容密閉容器,分別在T1和T2下測得n(CO2)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該反應是吸熱反應B. T1時,K=0.9C. T2時,02s內(nèi)的平均反應速率v(N2)=0.075 mol/(Ls)D. T1時,向平衡體系中加入1 mol NO,再次平衡時NO轉(zhuǎn)化率大于40%【答案】C【解析】A. 根據(jù)圖像,T1T2,升高溫度,n(CO2)減少,平衡逆向移動,正反應是放熱反應,故A錯誤;B. T1時,2NO(g)+2CO(g)2CO2(g)+N2(g)起始(mol) 1 0.8 0 0反應(mol) 0.4 0.4 0.4 0.2平衡(mol) 0.6 0.4 0.4 0.2K=,故B錯誤;CT2,02s內(nèi)的平均反應速率v(CO2)=0.15mol/(Ls),v(N2)=v(CO2)=0.075 mol/(Ls),故C正確;D. 根據(jù)B的計算,T1時,NO的轉(zhuǎn)化率=40%,向平衡體系中加入1 mol NO,NO轉(zhuǎn)化率減小,故D錯誤;故選C。17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A. 圖1表示向氨水中通入HCl氣體,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B. 圖2表示不同溫度下水溶液中H+和OH-濃度變化的曲線,圖中溫度T2T1C. 圖3可表示pH相同的NaOH溶液與氨水稀釋過程的pH變化,其中曲線a對應氨水D. 圖4表示同一溫度下,在不同容積的容器中進行反應2BaO2(s)2BaO(s)+O2(g),O2的平衡濃度與容器容積的關(guān)系【答案】C【解析】向氨水中通入HCl氣體,生成氯化銨為強電解質(zhì),則溶液的導電能力增強,當氨水完全反應后,繼續(xù)通HCl,溶液的導電增強,A錯誤;水的電離過程為吸熱過程,升高溫度,平衡右移,水電離產(chǎn)生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濃度均增大,所以圖中溫度T2aB. 壓強大小順序: P1P2P3C. 當混合氣的密度不變時反應達到了平衡D. 其他條件不變,增大起始投料,可提高乙烯轉(zhuǎn)化率【答案】D【解析】A.a、b點溫度相同,則a、b兩點平衡常數(shù)相等即b=a,故A錯誤;B.該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增大壓強乙烯的轉(zhuǎn)化率增大,則壓強大小順序:P1P20B. 圖中Z的大小為a3bC. 圖中X點對應的平衡混合物中n(H2O)/n(CH4)=3D. 溫度不變時,圖中X點對應的平衡在加壓后(CH4)減小【答案】A【解析】A項,由圖可知,溫度越高,平衡時CH4的體積分數(shù)越小,表明正反應吸熱,H0,故A項正確;B項,CH4物質(zhì)的量一定的情況下,Z越大,H2O(g)物質(zhì)的量越大,平衡越向右移動,CH4轉(zhuǎn)化率增大,平衡時CH的體積分數(shù)越小,則,故B項錯誤;C項,反應起始,和按反應,平衡時二者比例一定不為3,故C項錯誤;D項,溫度不變時,壓強增大,平衡逆向移動,增大,故D項錯誤。20某溫度時,在一個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物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X+Y2ZB. 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保持不變表明該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C. 平衡時,體系的壓強是開始時的1.8倍D. 平衡時,Y的體積分數(shù)為50【答案】C【解析】由圖象可以看出,反應中X、Y的物質(zhì)的量減小,Z的物質(zhì)的量增多,則X、Y為反應物,Z為生成物,且n(X):n(Y):n(Z)=0.3mol:0.1mol:0.2mol=3:1:2,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X+Y2Z,故A正確;反應前后氣體質(zhì)量不變,物質(zhì)的量減小,根據(jù) ,平均摩爾質(zhì)量是變量,平均摩爾質(zhì)量保持不變,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正確;恒溫恒容,壓強比等于系數(shù)比,壓強是開始時的 0.9,故C錯誤;平衡時,Y的體積分數(shù)為50,故D正確。21在密閉容器中,反應X2(g)Y2(g) 2XY(g) H0達到甲平衡。在僅改變某一條件后,達到乙平衡,對此過程的圖像分析正確的是( )A. 圖是加入適當催化劑的變化情況 B. 圖是升高溫度的變化情況C. 圖是增大壓強的變化情況 D. 圖是擴大容器體積的變化情況【答案】B【解析】反應X2(g)+2Y2(g)2XY(g)H0,正反應為體積減小的放熱的反應。A加入催化劑,正、逆反應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動,圖像與實際不相符,故A錯誤;B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到達平衡時間縮短,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平衡時XY2的含量減小,圖像與實際相符,故B正確,C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加快,到達平衡時間縮短,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平衡時XY2的含量增大,但圖像中乙到達平衡時XY2的含量較小,與實際不符,故C錯誤;D擴大體積,壓強減小,正逆反應速率都降低,平衡向逆反應,逆反應速率降低較少,圖像中平衡不移動,圖像與實際不相符,故D錯誤;故選B。22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A. 圖甲表示t1時刻增加反應物濃度后v(正)和v(逆)隨時間的變化B. 圖乙表示反應N2(g)+3H2(g)2NH3(g)H0在兩種條件下物質(zhì)能量隨反應過程的變化C. 圖丙表示25時,用0.1mol/L鹽酸滴定20mL0.1mol/L氨水時,溶液pH隨加入鹽酸體積的變化D. 圖丁表示的反應正反應是吸熱反應【答案】A【解析】A. 增加反應物濃度,正反應速率突然增大,生成物濃度不變,因此逆反應速率不變,與圖像吻合,故A正確;B. N2(g)+3H2(g) 2NH3(g)H0C. 丙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醋酸溶液的滴定曲線D. 根據(jù)圖丁,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加入NaOH調(diào)節(jié)pH至34【答案】A【解析】A、根據(jù)甲圖像,隨著溫度的升高,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根據(jù)勒夏特列原理,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故A正確;B、根據(jù)乙圖像,T2先達到平衡,說明T2T1,溫度越高,C的體積分數(shù)越小,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進行,即H1,故C錯誤;D、加入NaOH溶液調(diào)節(jié)pH,引入新的雜質(zhì)Na,應加入CuO等,故D錯誤。24在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發(fā)生如下反應:2A(g)+B(?)2C(g)+D(g),C的體積分數(shù)(C%) 隨時間的變化趨勢符合右下圖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E點的v(逆)大于F點的v(正)B. 若在F點時給容器加壓,達新平衡時C的濃度將增大C. 若給容器加熱,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將增大D. 恒溫恒容下達平衡后,向容器中再加入2molA和1molB,A的轉(zhuǎn)化率不發(fā)生改變【答案】B【解析】E點時,反應正在向右進行,所以v(正)v(逆),而F點為反應達到平衡時的速率v(正)=v(逆),所以E點的v(逆)小于F點的v(正),A錯誤;根據(jù)圖像2可知,壓強P1 P2,現(xiàn)在增大壓強,C%減小,平衡左移,但因為容器的體積縮小,所以達新平衡時C的濃度比原來還是增大,B正確;由圖像可知溫度T1 T2 ,由T1 T2,相當于降溫,C%增大,平衡右移,正反應為放熱反應,若給容器加熱,平衡左移,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將減小,C錯誤;恒溫恒容下達平衡后,向容器中再加入2molA和1molB,相當于加壓過程,平衡左移,A的轉(zhuǎn)化率減小,D錯誤;正確選項B。25工業(yè)上用丁烷催化脫氫側(cè)備丁烯:C4H10(g)CH4(g)+H2(g)(正反應吸熱)。將丁烷和氫氣以一定的配比通過填充有催化劑的反應器(氫氣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劑),反應的平衡轉(zhuǎn)化率、產(chǎn)率與溫度、投料比有關(guān)。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A. 由圖甲可知,x小于0.1B. 由圖乙可知,丁烯產(chǎn)率先增大后減小,減小的原因是氫氣是產(chǎn)物之一,隨著n(氫氣)/n(丁烷)增大,逆反應速 率減小C. 由圖丙可知產(chǎn)率在590之前隨溫度升高面增大的原因可能是溫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動D. 由圖丙可知,丁烯產(chǎn)率在590之后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為丁烯高溫分解生成副產(chǎn)物【答案】B【解析】A. 正反應體積增大,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則丁烯的平衡產(chǎn)率減小,由圖甲可知,x小于0.1,A正確;B. 氫氣濃度增大,逆反應速率增大,B錯誤;C. 正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由圖丙可知產(chǎn)率在590之前隨溫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溫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動,C正確;D. 由圖丙可知,丁烯產(chǎn)率在590之后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為丁烯高溫分解生成副產(chǎn)物,D正確,答案選B。26向兩個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均充入1mol的A2和2mol的B2發(fā)生反應:A2(g)+2B2(g)2AB2(g) H。維持兩個容器的壓強分別為p1和p2,在不同溫度下達到平衡,測得平衡時AB2的體積分數(shù)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已知:圖中、點均處于曲線上;IV點不在曲線上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點和點反應速率相等 B. IV點時反應未到達平衡v(正)p2, 點比點溫度高、壓強大,所以反應速率點大于點,故A錯誤;IV點對應的溫度下,達到平衡AB2的體積分數(shù)減小,反應逆向進行,所以IV點時反應未到達平衡v(正)Ksp(CuS)B. 圖乙表示pH=2的甲酸與乙酸溶液稀釋時的pH變化曲線,則酸性:甲酸乙酸C. 圖丙用0.1000 molL-lNaOH溶液滴定25.00 mL鹽酸的滴定曲線,則 c(HCl)=0.0800 mol L-1D. 圖丁表示反應N2(g)+3H2(g) 2NH3(g)平衡時NH3體積分數(shù)隨起始n(N2)/n(H2)變化的曲線,則轉(zhuǎn)化率:A(H2)=B(H2)【答案】D【解析】A. 由圖甲FeS和Cu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可知,在CuS的飽和溶液中,離子濃度較小,所以,Ksp(FeS) Ksp(CuS),A正確;B. 由圖乙可知,pH=2的甲酸與乙酸溶液加水的量相同時,甲酸的pH變化較大、而乙酸的pH變化較小,說明乙酸在稀釋過程中電離平衡移動較明顯,所以甲酸酸性強于乙酸,B正確;C. 由圖丙可知,用0.1000 molL-lNaOH溶液滴定25.00 mL鹽酸,消耗標準液的體積為20.00mL,所以, c(HCl)=0.0800 mol L-1,C正確;D. 由圖丁可知,A、B兩點對應的平衡時NH3體積分數(shù)相同,但是A點n(N2)/n(H2)小于B點,所以,A(H2)BB. A、B反應溫度相同,但容積不同,且容積:ABC. a,b,c三點對應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bcaD. t2-t3時間段內(nèi),A、B兩容器中平均反應速率相等【答案】A【解析】A. 向A、B兩個恒容密閉容器中分別加入等量的X,根據(jù)圖像,A容器建立平衡需要的時間短,反應速率快,若A、B容積相同,反應溫度不同,則溫度:AB,故A正確;B. 向A、B兩個恒容密閉容器中分別加入等量的X,根據(jù)圖像,A容器建立平衡需要的時間短,反應速率快,若A、B反應溫度相同,但容積不同,則容積:AB,故B錯誤;C. 向A、B兩個恒容密閉容器中分別加入等量的X,發(fā)生X的分解反應,該反應為氣體體積增大的反應,a,b,c三點分解的X的物質(zhì)的量bca,則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bca,氣體的質(zhì)量不變,對應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bca,故C錯誤;D. 根據(jù)圖像,A容器建立平衡需要的時間短,反應速率快,t2-t3時間段內(nèi),A、B兩容器中平均反應速率AB,故D錯誤;故選A。31現(xiàn)有下列三個圖像:下列反應中全部符合上述圖像的反應是A. N2(g) + 3H2(g) 2NH3(g) H0C. 2HI(g) H2(g) + I2(g) H0D. 4NH3(g) + 5O2(g) 4NO(g) + 6H2O(g) H0;由圖象2可得,增大壓強,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增大,對于全部是氣體的反應,說明平衡向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方向移動,同時,升高溫度,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減小,說明氣體分子數(shù)增大的方向是吸熱反應;由圖象3可得,增大壓強,逆 正,平衡逆向移動,則正向是氣體體積增大的,綜上所述,該反應的正向是氣體體積增大的吸熱反應。所以正確答案為B。32對于可逆反應N2(g)+3H2(g) 2NH3(g)Hp1)溫度對反應的影響平衡體系中增加N2濃度對反應的影響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示意圖【答案】C【解析】A、根據(jù)平衡圖像的特點,先拐先平數(shù)值大,則P1P2,而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所以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增大,平衡時P1曲線應在P2的上方,錯誤;B、溫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動,氮氣的轉(zhuǎn)化率降低,錯誤;C、增加氮氣的濃度,則反應物的濃度增大,而生成物的濃度不變,所以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不變,平衡正向移動,正確;D、有催化劑的反應速率比無催化劑的反應速率快,達到平衡的時間短,錯誤,答案選C。33下列敘述與圖象對應符合的是A. 對于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N2(g)3H2(g) 2NH3(g) 在t0時刻充入了一定量的NH3,平衡逆向移動B. 對于反應2A(g)B(g)C(g)D(g)H p1,T1 T2C. 該圖象表示的化學方程式為:2A=B3CD. 對于反應2X(g)3Y(g) 2Z(g)H p1,將曲線b和c做對比可以知道溫度T1 T2,B是正確;根據(jù)圖象可以知道,A為反應物,B和C為生成物,在時反應達平衡,A、B、C的濃度的變化量分別為、和,故A、B、C的計量數(shù)之比為,因為此反應最后達平衡,故為可逆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AB3C,C錯誤;從圖象可以知道,溫度T升高,y降低;而對于反應2X(g)3Y(g) 2Z(g)H 0,升高溫度,平衡左移,Y的百分含量升高,故y不能表示Y的百分含量,D錯誤;正確選項 B。34工業(yè)上以CO為原料生產(chǎn)二甲醚的反應為:3H2(g)3CO(g) CH3OCH3(g)CO2(g) Ha kJmol-1 T時,起始時在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H2和CO,實驗內(nèi)容和結(jié)果如下表和下圖所示。實驗序號容器體積起始物質(zhì)的量達平衡時放出熱量H2CO2L8mol8mol494 kJ2L4mol4mol(1)上述反應平衡常數(shù)K的表達式為_。(2)由題意可知,a_,b_1(填“”、“”或“”)。(3)實驗中,反應前10 min內(nèi)的平均速率v(H2)_。(4)下列條件能使上述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_ (填寫序號字母)。a及時分離出CH3OCH3氣體b保持容器的容積不變,再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c適當升高溫度 d保持容器的容積不變,充入1 mol 氦氣(5)T時,若容器中含1 molL-1 H2、2 molL-1 CO、2 molL-1 CH3OCH3、3 molL-1 CO2,則此時v正_v逆(填“”、“”或“”)?!敬鸢浮?)-247 【解析】分析:(1)根據(jù)化學平衡和平衡常數(shù)概念書寫表達式,圖象分析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降低,平衡正向進行;(2) 實驗中, 3H2(g)3CO(g) CH3OCH3(g)CO2(g) Ha kJmol-1 ,起始(mol) 8 8 0 0變化(mol) 6 6 2 2平衡(mol) 2 2 2 2反應放出的熱與物質(zhì)的量成正比,則有:2:(-494)=1:a,解得a=-247 ;實驗和實驗相比,等溫等容,反應物濃度減半,相當于減小壓強,平衡左移,所以實驗達到平衡時,CH3OCH3(g)的物質(zhì)的量比1要小,即b1;(3)根據(jù)化學反應速率V=計算二氧化碳表示的反應速率,結(jié)合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計量數(shù)之比計算氫氣反應速率;(4)根據(jù)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平衡影響因素的理解,移動原理的分析判斷.(5)根據(jù)濃度商和平衡常數(shù)相對大小判斷。詳解:(1)3H2(g)3CO(g) CH3OCH3(g)CO2(g)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圖象分析反應是放熱反應,溫度降低,平衡正向進行,平衡常數(shù)增大;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 ;(2) 實驗中, 3H2(g)3CO(g) CH3OCH3(g)CO2(g) Ha kJmol-1 ,起始(mol) 8 8 0 0變化(mol) 6 6 2 2平衡(mol) 2 2 2 2根據(jù)反應熱定義有:2:(-494)=1:a,解得a=-247 ;實驗和實驗相比,等溫等容,反應物濃度減半,相當于減小壓強,平衡左移,所以實驗達到平衡時,CH3OCH3(g)的物質(zhì)的量比1要小,即b1;(3)圖表數(shù)據(jù)分析計算二氧化碳化學反應速率實驗中,反應前10 min內(nèi)的平均速率v(H2)0.3molL-1min-1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0.3molL-1min-1 ;(4)根據(jù)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因素,平衡影響因素的理解,移動原理的分析判斷;下列條件能使上述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a.及時分離出CH3OCH3氣體,生成物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平衡正向進行,故a錯誤;b.保持容器的容積不變,再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相當與增大壓強,反應速率增大,平衡正向進行,所以b選項是正確的;c.反應是放熱反應,適當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增大,平衡逆向進行,故c錯誤;d.保持容器的容積不變,充入1 mol 氦氣,平衡不動,故d錯誤;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5) 3H2(g)3CO(g) CH3OCH3(g)CO2(g) 起始(mol) 8 8 0 0變化(mol) 6 6 2 2平衡(mol) 2 2 2 2容器容積為2L,則平衡濃度均為1mol/L,平衡常數(shù)K=1,若容器中含1 molL-1 H2、2 molL-1 CO、2 molL-1 CH3OCH3、3 molL-1 CO2,則QC= 0.75v逆。35CO、CO2是化石燃料燃燒的主要產(chǎn)物。(1)將含0.02 molCO2和0.01molCO的混合氣體通入有足量Na2O2固體的密閉容器中,同時不斷地用電火花點燃,充分反應后,固體質(zhì)量增加_g。(2)已知1500時,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CO2(g)CO(g)+O(g)。反應過程中O(g)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圖1 所示,則02 min 內(nèi),CO2的平均反應速率 (CO2)=_。 (3)在某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CO2(g)2CO(g)+O2(g),1molCO2在不同溫度下的平衡分解量如圖2 所示。恒溫恒容條件下,能表示該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有_ (填字母)。 ACO 的體積分數(shù)保持不變B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C容器內(nèi)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保持不變D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CO 的濃度等于生成CO2的濃度分析圖2,若1500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且容器體積為1L,則此時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_(計算結(jié)果保留1 位小數(shù))。 向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CO2(g),發(fā)生反應:2CO2(g)2CO(g) +O2(g),測得溫度為T時,容器內(nèi)O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隨時間的變化如曲線II 所示。圖中曲線I 是相對于曲線II僅改變一種反應條件后c(O2)隨時間的變化,則改變的條件是_;a、 b兩點用CO濃度變化表示的凈反應速率關(guān)系為a(CO)_(填“”“”或“=”) b( CO)。(4)科學家還研究了其它轉(zhuǎn)化溫室氣體的方法,利用下圖所示裝置可以將CO2轉(zhuǎn)化為氣體燃料CO。該裝置工作時,N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若導線中通過電子為a mol,則M極電解質(zhì)溶液中H改變量為_mol。【答案】 0.84g 310-7molL-1min-1 AC 3.210-8molL-1 升溫 CO2+2e-+2H+=CO+H2O 0【解析】分析:(1)Na2O2與CO2反應:2CO2+2Na2O2=2Na2CO3+O2,電火花不斷引燃,發(fā)生反應:2CO+O22CO2,整個過程相當于CO+Na2O2=Na2CO3,由于加入足量的Na2O2固體,則反應后的氣體只能為O2;(2)根據(jù)化學反應速率的定義和化學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對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求解(3)根據(jù)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特點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根據(jù)圖示數(shù)據(jù),利用化學平衡計算的“三段式”和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定義進行計算;根據(jù)化學平衡圖像特點:“先拐先平”和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進行判斷;(4)根據(jù)該裝置中,電子流向知,M是負極,N是正極,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詳解:(1)根據(jù)分析,Na2O2固體增加的質(zhì)量相當于是CO的質(zhì)量,根據(jù)碳元素守恒,所以n(CO)=0.03mol,m(CO)=0.03mol28g/mol=0.84g,正確答案:0.84g;(2)根據(jù)圖像2min內(nèi)O的濃度增大0.610-6mol/L,則二氧化碳減小0.610-6mol/L,則v(CO2)=c/t=0.610-6molL-1/2min=310-7molL-1-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9年高考化學一輪復習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專題04 化學平衡圖像練習 2019 年高 化學 一輪 復習 化學反應 速率 化學平衡 專題 04 圖像 練習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6310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