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裝式典型結(jié)構(gòu)復合模設計
49頁 16000字數(shù)+論文說明書+16張CAD圖紙【詳情如下】
上模座.dwg
下模座.dwg
倒裝式典型結(jié)構(gòu)復合模設計開題報告.doc
倒裝式典型結(jié)構(gòu)復合模設計說明書.doc
凹凸模.dwg
凹凸模固定板.dwg
凹模.dwg
凹模固定板.dwg
卸料板.dwg
墊板.dwg
外文翻譯--模具的發(fā)展.doc
大小沖頭.dwg
導套.dwg
導柱.dwg
打桿.dwg
推件塊.dwg
推板.dwg
模具裝配圖.dwg
零件圖及排樣圖.dwg
摘要 3
ABSTRACT 4
前言 5
第一章 沖裁件工藝性分析 6
1.1材料選擇 6
1.2工件結(jié)構(gòu)形狀 6
1.3尺寸精度 7
第二章 沖裁工藝方案的確定 9
第三章 模具結(jié)構(gòu)形式的確定 11
第四章 模具總體設計 12
4.1模具類型的選擇 12
4.2操作與定位方式 12
4.2.1操作方式 12
4.2.2定位方式 12
4.3卸料、出件方式 12
4.3.1卸料方式 12
4.3.2出件方式 13
4.4確定送料方式 13
4.5確定導向方式 13
第五章 模具工藝參數(shù)確定 14
5.1排樣設計與計算 14
5.2搭邊值的確定 14
5.3進距與條料寬度計算 16
5.3.1送料進距A 16
5.3.2條料寬度B計算 16
第六章 計算沖壓力與壓力機的初選 18
6.1沖裁力 的計算 18
6.2卸料力 的計算 19
6.3頂件力 的計算 19
6.4總的沖壓力F的計算 20
6.5 壓力機的初選 20
第七章 模具壓力中心的確定 22
第八章 沖裁模間隙的確定 23
8.1沖裁間隙Z 23
8.2沖裁間隙分析 23
9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計算 26
9.1刃口尺寸計算的基本原則 26
9.2刃口尺寸的計算 27
9.2.1沖孔凸、凹模計算: 27
9.2.2落料凸、凹模計算: 29
第十章 主要零部件的設計 31
10.1工作零件的設計與計算 31
10.1.1凹模的結(jié)構(gòu)設計和外形尺寸計算 31
10.1.2沖孔凸模的結(jié)構(gòu)設計和外形尺寸計算 33
10.1.3凸凹模的設計和外形尺寸計算 34
10.1.4工作零件材料的選用 36
10.1.5卸料部分的設計 36
10.1.6定位零件的設計 37
10.1.7推件裝置的設計 39
10.2 橡膠的選用 39
10.3模架及其他結(jié)構(gòu)零件的設計 40
10.3.1模架的選用 41
10.3.2導柱、導套的選用 41
10.3.3上、下模座的選用 42
10.3.4模柄的選用 42
10.3.5螺釘、銷釘?shù)倪x用 42
第十一章 校核模具閉合高度及壓力機有關參數(shù) 43
11.1閉合高度的計算 43
11.2沖壓設備的選定 43
第十二章 模具零件圖 44
第十三章 模具總裝圖 45
結(jié)論 47
致謝 48
參考文獻 49
摘要
本文首先介紹了沖壓模具、模具CAD技術(shù)、三維模型及運動仿真技術(shù)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前景,選用了三維設計軟件Pro/Engineer。通過對零件的結(jié)構(gòu)和尺寸精度的分析,比較幾種不同沖壓工藝方案的優(yōu)缺點。采用了復合模一次將沖孔、落料以及外形沖出,模具結(jié)構(gòu)型式采用倒裝式復合模。推件裝置采用典型的打桿打料板式的剛性推件裝置,卸料裝置采用彈性卸料板。選用后置雙導柱高精度模架,然后確定了模具的總體結(jié)構(gòu)。最后根據(jù)沖壓手冊及相關的模具設計手冊進行沖裁力、壓力中心、模具工作部分、模具各零部件尺寸的計算及設計。
在有關的設計及計算完成之后,應用三維設計軟件Pro/Engineer建立模具各個零部件的三維模型,然后根據(jù)要求進行零件裝配,零件裝配好以后,進行裝配體的干涉檢查,確定裝配體中各零件之間是否存在干涉。
關鍵詞:模具設計;拆裝;三維模型;CAD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the stamping die, die CAD technology,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and motion simul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spect, sele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software Pro / Engineer. Part of the structure and dimension precision analysis, comparison of several different stamping process scheme. The compound die punching, blanking time and shape out, die structure using compound die. Pushing the device using a typical bar material plate rigid pushing the device, discharge device adopts elastic unloading board. Selection of post-built double guide column high precision mold, and then determine the die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stamping and die design manual punching power, the center of pressure, working parts of die, mould parts size calculation and design.
On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is completed,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software Pro / Engineer established mold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assembly parts, parts assembly later, for assembly interference checking, determine the components of the assembly between the existence of interference.
Key words: Die Design for disassembly; three-dimensional model; CAD;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工業(yè)產(chǎn)品的品種和數(shù)量的不斷增加,更新?lián)Q代的不斷加快,在現(xiàn)代制造業(yè)中,企業(yè)的生產(chǎn)一方面朝著多品種、小批量和多樣式的方向發(fā)展,加快換型,采用柔性化加工,以適應不同用戶的需要;另一方面朝著大批量,高效率生產(chǎn)的方向發(fā)展,以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和生產(chǎn)規(guī)模來創(chuàng)造更多效益,生產(chǎn)上采取專用設備生產(chǎn)的方式。模具做為高效率的生產(chǎn)工具的一種,是工業(yè)生產(chǎn)中使用極為廣泛與重要的工藝裝備。采用模具生產(chǎn)制品和零件,生產(chǎn)效率高,可實現(xiàn)高速大批量的生產(chǎn);節(jié)約原材料,實現(xiàn)無切屑加工;產(chǎn)品質(zhì)量穩(wěn)定,具有良好的互換性;操作簡單,對操作人員沒有很高的技術(shù)要求;利用模具批量生產(chǎn)的零件加工費用低;所加工出的零件與制件可以一次成形,不需進行再加工;能制造出其它加工工藝方法難以加工、形狀比較復雜的零件制品;容易實現(xiàn)生產(chǎn)的自動化的特點。
第一章 沖裁件工藝性分析
工件簡圖:如圖1-1所示
生產(chǎn)批量:大批量
材料: 08F
工件長度:80mm
工件厚度:2mm
工件精度:IT14級
結(jié)論
本文闡述了倒裝式復合沖壓模具設計的全過程。在畢業(yè)設計過程中,我遵循沖壓工藝的基本理論和沖壓模具的設計步驟,利用CAD,PRO/E設計軟件,進行了沖壓的倒裝復合模具的設計,完成的具體工作如下:
1、收集相關資料,確定材料及類型。
2、計算相關參數(shù)。
3、繪制零件圖。
以PEO/E和AUOTOCAD為工具,進行沖壓件的模具設計,大大提高了模具設計的效率,充分體現(xiàn)了三維和二維制圖軟件的靈活和高效。
計算機技術(shù)為機械設計領域帶來了新的理念和方法,也促進了沖壓模具設計和制造手段的進步。我相信:將計算機三維設計運用于沖壓模具的設計和制造是模具設計制造技術(shù)發(fā)展的必然,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shù)進行模具CAD/CAM系統(tǒng)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這次的畢業(yè)設計融入了我大學四年的全部知識,比如有《機械制圖》、《機械制造基礎》、《模具加工工藝》、《沖壓模具及工藝》、《數(shù)控編程與制造》、《CAD/CAM》等重要課程,讓我們把這些課程完美的結(jié)合在一起。
致謝
首先,我們應感謝在設計過程中老師的精心指導,在此要向老師致以最崇敬的感謝!老師總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為我們解答設計過程中的疑問,在審方案階段,梁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地給我們細心講解,以消除我們的盲點。在這里,我們要一并感謝模具教研室的其他老師,以及那些在無意間幫助過我們的老師和同學,謝謝你們。
幾個月心血此時凝聚在這本厚厚的設計書中,我頗感激動。它是我這幾個月在畢業(yè)設計中共同協(xié)作,努力克服困難的見證。它記錄了我這幾個月的生活,也見證了我大學的最后時光。這次設計是我第一次進行全面和系統(tǒng)的設計,難免會有疏漏和不足之處,可能存在計算不夠準確,圖紙質(zhì)量不高等問題,還有許多細節(jié)未做到及時處理,請各位老師指正,以幫助我不斷提高,不斷進步。我們相信通過這次全面系統(tǒng)的設計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各位老師的不斷點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一定會做到更好。
參考文獻
[1]劉力主編.機械制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2]楊占堯主編.沖壓模具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翁其金主編.冷沖壓技術(shù)[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2000
[4]許發(fā)樾主編.模具標準應用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7
[6]閻其鳳主編.模具設計與制造[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2000
[7]鄧明主編.實用模具設計簡明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5]甄瑞麟主編.模具制造工藝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2005
[8]翁其金主編.沖壓工藝與沖模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出版.1999.
[9]張錚主編.模具設計與制造實訓指導[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出版.2000
[10]沈?qū)W勤.李世維主編.極限配合與技術(shù)測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1]王甫茂.李正鋒主編.機械制造基礎[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