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背誦》教案.doc
《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背誦》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語文六年級下冊《古詩詞背誦》教案.doc(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古詩詞復(fù)習七步詩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領(lǐng)悟?qū)W習古詩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含義。過程與方法自讀古詩,初步感知;匯報交流,理解詩意;品讀欣賞,理解悟情;指導背誦,拓展延伸。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表達詩人對兄弟相逼、骨肉相殘的悲憤,揭露了封建社會的腐朽本質(zhì)。教學重點理解詩句內(nèi)容,體會詩中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教學時間: 1課時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揭示新課曹植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文人。曹植的兄長曹丕,取代東漢稱帝后,忌妒弟弟的才學。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七步的時間內(nèi)做一首詩,做不出就殺頭。曹植聰明過人,在七步內(nèi)做了這首詩,曹丕沒能得逞。板書課題,齊讀。解題:“七步詩”是在走七步路時間以內(nèi)做成的詩,曹丕命令兄弟曹植在這個很短的時間內(nèi)作出一首詩,否則就殺頭,于是,曹植就作出了這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作者簡介: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時期曹魏詩人、文學家,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后謚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后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的評價。二、自讀古詩,初步感知自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正確。根據(jù)注釋理解詩的大致意思。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與同桌交流。三、匯報交流,理解詩意檢查誦讀情況。 個別讀。教師根據(jù)時機進行范讀。多種形式誦讀。交流對古詩的理解情況。先說說注釋中的字義解釋,再補充。注釋字義:持:用來。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狀食物。漉:過濾。菽:豆。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作羹。萁:豆類植物脫粒后剩下的莖。釜:鍋。燃:燃燒。泣:哭泣。本:原本,本來。煎:煎熬。相煎:指互相殘害。何:何必。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的意思。詩句之意:鍋里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汁來作羹。豆莖在鍋底下燃燒,豆子在鍋里哭泣。豆子和豆莖本來是同條根上生出來的,豆莖煎熬豆子又何必這樣急迫呢?三、品讀欣賞,理解悟情。品讀前四句:這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的這一日常生活現(xiàn)象。曹植以什么自喻?用什么比作曹丕?(豆;萁。)“泣”是怎樣的修辭?(曹植以“豆”自喻,擬人化的“泣”字,充分而又確切地表達作者的悲傷和痛苦。)品讀后四句:這兩句是誰在質(zhì)問誰?(作者筆鋒一轉(zhuǎn),集中書法了自己內(nèi)心的悲憤,他顯然是在質(zhì)問曹丕:我與你本是同胞兄弟,為什么要如此苦苦想逼呢?寫法領(lǐng)悟:借物抒情。前四句寫物,后兩句抒情。概括中心:七步詩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表達詩人對兄弟相逼、骨肉相殘的悲憤,揭露了封建社會的腐朽本質(zhì)??偨Y(jié)學法: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讀詩句,悟詩情。四、指導背誦,拓展延伸指導學生背誦。拓展:課外搜集曹植的詩并全面了解其人。2.鳥鳴澗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 了解詩句的意思,體味詩句所描繪的意境。 用文字描繪“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钡那榫啊?過程與方法 初讀詩文,整體感知;自主合作,感知詩意;賞讀詩文,體味清幽。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詩人內(nèi)心的安寧和對大自然的喜愛。教學重點 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教學時間 1課時教學流程 一、披題導入,激發(fā)興趣 揭題:今天,我們再學一首古詩。這首詩就像的音樂一樣,清新、雅致,恬靜、幽美,題目叫鳥鳴澗(板書)。 齊讀課題,解題。 澗就是指夾在兩山間的流水。題目之意:鳥兒在山中鳴叫。 作者簡介:王維(701761),唐代大詩人,字摩詰,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縣)人。開元九年以狀元及第,任大樂丞,因故被貶濟州司倉參軍。張九齡為宰相,提拔他為右拾遺,轉(zhuǎn)監(jiān)察御史。安史之亂中,為叛軍所俘,授以偽職。長安、洛陽收復(fù)后,被降職太子中允,后升為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他深于佛學,熟悉佛教經(jīng)典。有一部維摩詰經(jīng),是佛教中智者維摩詰和弟子們講學的書,王維欽佩維摩詰的辯才,故拆開了他的名字,給自己命名為維,而字曰摩詰。王維多才多藝,除作詩外,又精通繪畫、音樂、書法。能以繪畫、音樂之理通于詩,達到了詩情畫意完美結(jié)合的高度藝術(shù)境界。有王右丞集,存詩400余首。 他的山水詩造詣極高,鳥鳴澗是他山水詩的代表作,蘇軾就曾經(jīng)夸他的詩“詩中有畫”,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品這首詩,賞這幅畫。 二、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多讀幾遍,讀通順,注意詩句的停頓。 指名讀,讀后點評。 齊讀。 這首詩你們都讀正確了,讀通順了,同學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弊x了這么幾遍,你知道這首古詩寫的是什么時候呢?(春夜)詩人王維在春夜看到了那些景物呢?(花、山、月、鳥、澗) 的確,詩人在詩中寫花落、山空、月出、鳥鳴、澗水流,這些景物融合在一起的春夜有什么特點呢?請你到詩中把這個合適的字找出來。(靜) 三、自主合作,感知詩意 學生自主感知詩的大體意思,并與同位交流一下。 集體交流詩句之意。 字義:澗:夾在兩山間的流水。閑:安靜。空:空寂、空空蕩蕩。時:時而,偶爾。鳴:啼叫。驚:驚動,驚擾。閑:安靜。 詩句之意:春天的夜晚,人們都安靜下來,桂花不知不覺地凋落,春夜寂靜無聲,山中顯得特別空寂。月亮出來了,驚動了正在棲息的小鳥,山澗中時而傳出一陣陣清脆的啼叫。 四、賞讀詩文,體味清幽 第一行:人閑桂花落 這首詩寫的是春天的夜晚,是一個靜靜的夜晚。就在這樣的一個夜晚,桂花輕輕柔柔地飄落了。同學們看過桂花嗎?長什么樣子?小小的,細細的桂花落在地上聲音響嗎?聲音小到都聽不到,但王維卻在那個夜晚聽到了。 這桂花落地的簌簌聲告訴我們什么呢?(不作答)我們寫教室很靜,靜到什么程度?(讓學生自由說,老師不評價)靜到一根繡花針落地的聲音都聽得見。那詩人寫桂花落地的聲音都聽得見,是為了告訴我們什么呢? 夜是這樣的靜,但不僅因為夜靜,更因為看風景的人心靜,所以,王維他還是感受到盛開的桂花悄然落地的聲音??纯础叭碎e”兩個字,它正是告訴我們王維的心靜。是啊,王維身處沒有戰(zhàn)亂,安定統(tǒng)一的盛唐,而他自己此時隱居風景秀麗的藍田輞川,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悠閑自在,淡泊名利,所以他說自己是 人閑。 指導朗讀把桂花落地地輕柔、舒緩展現(xiàn)出來。(指名讀) 第二行:夜靜春山空 聽著這桂花落地的簌簌聲,王維才發(fā)覺夜是多么靜啊!真是夜靜春山空。這里風景如畫,白天,山澗中陽光燦爛,鳥語花香,游人踏青,動物們自由自在真是熱鬧非凡。漸漸地,漸漸地,白天的喧鬧消失殆盡,游人散去了,動物們都進入夢鄉(xiāng)了,山林也空閑下來了,整座山就像睡著了一樣,靜靜的,靜靜的如果此時,你也站在這座春山面前,你會用什么詞語,什么句子來形容?(靜)詩人是如何描述這靜的呢?(靜得詩人覺得好像整座山什么都沒有了,空蕩蕩的。) 指導朗讀,讀出這樣的畫面。 第三、四行: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引讀: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月出,月從哪出來呢?(云)怎樣的云?(薄薄的幾片云)是一輪明月從云層中鉆出來,皎潔柔和的月光一下子傾瀉在山澗中,睡夢中的鳥兒于是(指名回答)(鳥兒以為天亮了,睜開朦朧的睡眼,啾啾叫著。) “時鳴”怎樣叫呢?是叫了幾聲,就停了,過一會又叫幾聲,又停了,咦?不是寫夜靜嗎?怎么會寫鳥鳴聲呢?(這就是一種反襯手法,以動襯靜。古人就說“鳥鳴山更幽”) 指名朗讀,齊讀。 朗讀背誦整首詩 王維的詩如此之美,他只用了二十個字。這正體現(xiàn)了古詩語言的凝練美?,F(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讀這首詩,讀得時候要把自己當成詩人,想象那屢屢桂香飄溢,悠悠鳥鳴傳蕩,齊 我們讀的時候,要想到王維山水詩的特點:詩中有畫。再齊讀。 試著背一背。 歸納主題:鳥鳴澗這首詩通過描繪夜晚山中空寂幽靜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山中春景的喜愛之情。 表達手法:這首詩主要寫春山夜靜。花落,月出,鳥鳴,都是動的,作者用的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收到“鳥鳴山更幽”的藝術(shù)效果。(前兩句重要寫“動”,后兩句主要寫“靜”。)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 拓展:同樣是歌頌明月,王維用“靜”來表達,其實,古往今來,一輪明月曾經(jīng)讓無數(shù)文人墨客揮毫潑墨,今天就讓我們在來欣賞一首李白的月下獨酌。自讀,指名讀,齊讀。同樣是月夜,同樣是獨自一人,李白感受到的是什么呢?(大概說詩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說出孤獨。) 作業(yè): 背誦并默寫古詩鳥鳴澗。 寫一寫“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钡那榫啊?芙蓉樓送辛漸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能默寫古詩。 理解整首詩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詩的意思,抓住“冰心”“玉壺”理解詩人不會因橫遭謗議貶謫而改變志氣的決心。 情感態(tài)與價值觀度 體會詩人不會因橫遭謗議貶謫而改變志氣的決心,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 感悟詩人冰清玉潔的高尚情操。教學時間 :1課時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入,揭示課題 復(fù)習:離別這種情感自古有之,與友人分別時或是表達朋友間的深情厚誼,或是表白自己的心志,這種種的離情別緒都凝聚在這字字凝練的古詩中。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哪些送別詩? 揭題:今天,我們在學習一首唐代詩人王昌齡寫的一首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板書課題,齊讀。 解題:學習古詩,應(yīng)從題目入手,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么? “芙蓉樓”是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的城樓?!八汀笔撬蛣e的意思?!靶翝u”是詩人的一位朋友。題目的意思是:在芙蓉樓送別好友辛漸。 作者簡介: 王昌齡(698-756年)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漢族。盛唐著名邊塞詩人,擅長寫七言絕句,后人譽王昌齡為“七絕圣手”。他的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diào)高昂,充滿了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稱王龍標,有“詩家天子王江寧”之稱,存詩一百七十余首,作品有王昌齡集。 寫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于開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齡當時離京赴江寧(今南京市)丞任,辛漸是他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后在此分手。這詩原題共兩首,這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另一首為“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云深。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說的是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時的情景。 二、初讀詩文,初步感知 自讀,讀準確,讀流利。 借助注釋想想詩句的大體意思。 多種形式朗讀。 三、自主交流,理解詩意 自主理解字義: 寒雨:寒冷的雨。連江:滿江。吳:三國時的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平明:清晨??停褐感翝u。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的山為楚山。孤:獨自,孤單一人。洛陽: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一片冰心在玉壺:冰在玉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的純潔。 交流詩句之意:昨夜,秋雨綿綿灑滿吳地江天。清晨送走友人只留下孤獨的楚山。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向你問起我,就請轉(zhuǎn)告他們:我的心依然像玉壺中的冰一樣純潔。四、品讀詩文,賞析感悟 品讀前兩句詩 請大家默讀前兩行,看看都寫到了哪幾種景物?(雨:什么時候下起了什么樣的雨?江:江面上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山:在作者眼里楚山什么樣的?詩中還暗含著兩個人物) “連”“入”兩個動詞寫“寒雨”表現(xiàn)一種怎樣的氣氛?(“連”“入”兩個動詞寫“寒雨”的綿綿不斷和無聲無息,渲染出離別時的暗淡氣氛。)“楚山孤”表達作者怎樣是情感?(表達詩人離開朋友時的強烈的凄冷孤寂感。) 前兩行有一對表示時間的詞語:“夜和平明”,王昌齡一共寫了兩首,這首是天亮時在芙蓉樓送別辛漸時所作,另外一首描繪的是是前一天夜里兩人在芙蓉樓里飲酒話別時的情景。(出示第一首詩) 師:窗外秋雨綿綿,芙蓉樓內(nèi)二人相對而坐,飲酒道別,這此情此景,給你一種什么感覺?(凄涼,憂愁)。這種情感凝聚在詩中的哪個字中?(孤)帶著這種感覺,再讀前兩行。 師:王昌齡才華橫溢,官至縣蔚,后來因事被貶滴嶺南,在北返長安時在江寧縣任職,在江寧數(shù)年,又遭人詆毀,再次被貶為龍標縣蔚,龍標鎮(zhèn)非常偏僻,曾有許多的官員被貶于此地。他一生生壯志未酬,與好友分別,心中怎能不孤單,苦悶?zāi)兀?品讀后兩句詩 讀一讀這兩句詩,說說你的感受。(詩人還在寫自己的離愁別恨嗎?詩人筆鋒一轉(zhuǎn),從凄冷孤寂中振作起來,表明自己的信念。) 抓字眼:詩人沒有再過多地抒發(fā)離愁別緒,而是借辛漸向遠在洛陽的親友表明自己的信念。那么,詩人是想表明自己的什么呢?(不因兩次被貶而改變自己冰清玉潔的品質(zhì)。即高潔清廉。)哪些字詞告訴了你詩人的信念? 冰心:從字面可以解釋為?詩人想用他說明什么? 玉壺:玉壺是什么樣子的呢?(里里外外晶瑩剔透,潔白無瑕) 歸納主題:芙蓉樓送辛漸這首詩通過送別友人的表白,不僅烘托詩人送別時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現(xiàn)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表明詩人永葆高潔清廉品質(zhì)的崇高氣節(jié)。 表達手法:全詩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蘊藉,韻味無窮。 指導背誦。 五、拓展總結(jié) 人生自古重離別,你還知道哪些送別詩? 總結(jié):人生自古傷離別??墒墙裉斓碾x別不正預(yù)示著明天的重逢嗎?只要我們心中都有彼此,只要我們懂得堅持,只要我們學會珍惜,我們的離別將不再是悲傷。江畔獨步尋花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歌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自學古詩,初步感知;賞析品讀,領(lǐng)悟情感;誦背詩文,拓展延伸。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陶冶愛美情操,激發(fā)對春天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陶冶愛美情操,激發(fā)對春天的熱愛之情。教學時間 1課時教學過程一、談話導課,激發(fā)興趣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說說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 春天是一個鮮花爛漫、充滿生機活力的季節(ji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描寫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作者簡介:這首詩的作者是誰?你了解他么?(交流杜甫資料)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漢族,河南鞏縣(今鞏義市)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詩人,世稱“詩圣”,現(xiàn)實主義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原籍湖北襄陽,生于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后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jié)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一生寫詩1500多首,詩藝精湛,被后世尊稱為“詩圣”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與杜牧是遠房宗親,同為晉朝滅孫吳的大將杜預(yù)之后裔(杜甫為杜預(yù)二十世孫)。 創(chuàng)作背景:761年(唐肅宗上元二年)詩人杜甫在飽經(jīng)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jié),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 解題: 江畔:江邊。獨步尋花:一個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題目的意思是:詩人在江邊一個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二、自學古詩,初步感知朗讀古詩:自讀個別讀齊讀 結(jié)合注釋同位間相互說說你對詩句的理解。 交流理解情況。 字義: 黃四娘:杜甫住成都草堂時的鄰居。蹊:小路。壓枝低:把花枝壓彎了腰。留連:舍不得離開。時時:時常。自在:自由自在。嬌:可愛的。恰?。盒稳蔌B叫聲音和諧動聽。啼:(某些鳥獸)叫。 詩句之意: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上開滿了繽紛的鮮花,千朵萬朵鮮花把枝條都壓得低垂了。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和諧動聽,美妙無比。 三、賞析品讀,領(lǐng)悟情感 賞讀前兩行句:黃四娘家花滿螇,千朵萬朵壓枝低。 指名讀,齊讀。 讀了這一句你知道了什么?哪些詞寫出了黃四娘家的花多? 師:第一行點明了尋花的地點。“花滿蹊”是說繁花將銷路都蓋住了,連成了片,“千朵萬朵”形容數(shù)量之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的,把枝條都壓彎了。第二行是對上句“滿”字的具體化。 賞讀前兩行句: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指名讀,齊讀。 什么樣的蝴蝶怎么飛舞?黃鶯的叫聲怎么樣?它好像在說什么?(留連花朵的蝴蝶不停地在花叢中上下追逐著、戲鬧著。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宛轉(zhuǎn)動人,好像在說:這里多美呀!詩人認為蝴蝶在為自己跳舞。) 師:第三行側(cè)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末句是說詩人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因詩人心情愉快,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在為自己歌唱。這兩行的寫法是移情于物的手法。 寫法:前兩行為靜態(tài)描寫,后兩行由靜轉(zhuǎn)動,移情于物。 歸納主題: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幅萬紫千紅、繁花似錦的春景圖,抒發(fā)了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表現(xiàn)了詩人對幸福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四、誦背詩文,拓展延伸學生誦背。自畫詩境。石灰吟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詩中“千錘萬鑿、若等閑、渾不怕、清白”等詞的意思。 能用自己的話來解釋古詩。體會石灰歷經(jīng)艱辛卻不改變其本色的形象。 過程與方法 朗讀古詩,初步感知;讀懂古詩,理解詩意;賞析古詩,升華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不畏艱難、不怕犧牲、正義凜然的崇高品質(zhì)。教學重點 能用自己的話來解釋古詩。體會石灰歷經(jīng)艱辛卻不改變其本色的形象。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不畏艱難、不怕犧牲、正義凜然的崇高品質(zhì)。課前準備搜集有關(guān)于謙的資料。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識、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產(chǎn)過程等。教學時間 1課時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作者 板書課題石灰吟,齊讀。 簡介于謙學生根據(jù)搜集的資料自己說一說對作者的了解。老師概括小結(jié):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6日)號節(jié)庵,字廷益,浙江錢塘人,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漢族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是永樂年間進士。傳說這是于謙12歲時的作品。釋題:看題目你覺得這是一首寫什么的詩嗎?理解“吟”(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有吟詠、稱頌的意思)師小結(jié):題目的意思就是:吟詠石灰。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看看到底贊頌了石灰的什么? 二、朗讀古詩,初步感知學生自由讀一讀:讀通讀順讀出韻味。指名試讀,老師、學生相機更正、強調(diào)。 齊讀。 借助注釋,同桌間說說詩句的大體意思。 三、讀懂古詩,理解詩意 自主朗讀,弄懂字詞的意思和詩句之意。 交流理解情況 字義:千錘萬鑿:無數(shù)次的錘擊開鑿。錘,錘擊。鑿,開鑿。焚燒:燒毀,燒掉。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等閑:平常。清白:指高尚節(jié)操。 詩句之意:經(jīng)過千錘萬鑿從深山里開采出來的石頭,對烈火的焚燒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懼怕,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世間。 四、賞析古詩,升華情感 賞析第1、2句: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千錘萬擊”、“烈火焚燒”表現(xiàn)什么?(主要表現(xiàn)了石灰的制造過程的艱辛、困難重重。)這兩句是贊頌石灰的什么呢?讀了這兩句詩有何感受呢?(生自由說說)師:首句寫開采石灰?guī)r的艱難困苦,表明石灰從出世時就經(jīng)受考驗。第二句寫了石灰在燒制過程中要經(jīng)過烈火的煅燒。面對嚴峻的考驗,卻能夠從容自若,處之泰然?!傲一鸱贌迸c“若等閑”,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襯托出石灰的頑強。 那我們應(yīng)該如何讀這兩句詩呢?(指導朗讀) 賞析第3、4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讀了這兩句你有什么感受?(這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guān)。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指導讀。 你覺得作者僅僅是在贊揚石灰嗎?(不是)那你覺得他是在寫誰呢?(自己) 師:這首詩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寫照,更是詩人于謙人生的追求。他不畏權(quán)貴的品格和清白高潔的節(jié)操永留人間,后人永遠崇敬他、懷念他,這首石灰吟也因于謙而被傳誦不絕,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概括主題:石灰吟這首詩通過吟詠石灰,表現(xiàn)了詩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詩人用什么方法寫出這種情感呢?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詩篇。(前兩句“狀物”,后兩句“喻人”。)詩中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方法,形象生動,語言也鏗鏘有力。 五、布置作業(yè) 朗讀背誦古詩。 學了這首古詩后,你有什么感受?請寫一寫。竹石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理解詩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巖、千磨萬擊、堅勁、任爾”等詞。能用自己的話解釋竹石,體會竹子立場堅定、決不動搖、不向困難低頭的品質(zhì)。 過程與方法 初讀詩文,自主感知;讀懂古詩,理解詩意;品讀賞析,領(lǐng)悟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不向惡劣環(huán)境和世俗低頭,堅忍不拔、剛毅正直的胸襟。教學重點 體會竹子立場堅定、決不動搖、不向困難低頭的品質(zhì)。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表露的詩人不向惡劣環(huán)境和世俗低頭,堅忍不拔、剛毅正直的胸襟。教學時間 1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詩題 談話: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古詩是一位畫家寫的,他同時還是一位書法家、文學家。他就是清代的鄭燮。關(guān)于鄭燮,你了解多少?(學生自由談,可以介紹有關(guān)故事) 寫過“難得糊涂”(原意是“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早年家貧,中進士,曾任山東范縣、濰縣知縣,后因幫助縣民訴訟得罪地方豪紳而罷官(辭行前,百姓跪請挽留,板橋當即題詩:“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做魚竿”說他兩袖清風回揚州吟詩作畫去了,表現(xiàn)得十分坦蕩、灑脫) 故事:一天,鄭板橋聽說鎮(zhèn)江江心有座焦山,風景優(yōu)美,栽了許多竹子。于是他每天逛竹林,攤開紙作畫,畫上留下了許許多多竹的形象。那一竿竿墨竹翠莖蔥蔥,枝葉扶疏,配上一兩塊清奇古怪的石頭,題上幾句妙趣橫生的詩文,讓人耳目一新。 介紹作者:鄭燮,字克柔,號板橋,又號理庵,江蘇興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途訐P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三絕中又有三真:真氣、真意、真趣。畫擅蘭竹,其蘭竹深得人們的喜愛和推崇。 板書課題,齊讀。 提問:是寫“竹”還是寫“石”?(竹石:扎根在石縫中的竹子。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 二、初讀詩文,自主感知自由朗讀,讀通讀準,注意停頓,和節(jié)奏。 指名朗讀,齊讀。同桌交流:借助注釋,根據(jù)自己理解,說說詩文所寫。 三、讀懂古詩,理解詩意 再讀古詩。 理解字意: 咬:在這首詩里指的是緊緊扎根在土里。咬定:比喻根扎得結(jié)實,像咬著青山不松口一樣。立根:扎根,生根。原:本來,原本。破巖:破裂的巖石。磨:折磨,挫折。擊:打擊。堅勁:堅韌、剛勁。任:任憑。爾:你。 理解詩句: 竹子咬住了青山就決不肯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巖石縫之中。歷經(jīng)千萬次磨煉更加堅韌不拔,任憑你東西南北來的狂風。 四、品讀賞析,領(lǐng)悟情感 品讀前兩句 “咬”字極為有力,體會到什么?(充分表達了勁竹的堅韌不拔性格) “破巖”是什么?體會竹子的生長環(huán)境的艱險、貧瘠。 前兩句寫竹子的根在山巖中扎根牢固,暗語什么?(暗語作者堅守人生宗旨不改變。) 指導朗讀,表現(xiàn)竹子生長環(huán)境的艱險、貧瘠。 品讀后兩句 竹子不屈服于哪些?在交流中理解“千磨萬擊”“東西南北風”。 除了風吹雨打,竹子還會遇到什么折磨?(風吹、雨淋、霜凍、雪落,這就是千磨萬擊!) 后兩句寫竹子歷經(jīng)磨難之后,照樣堅韌不拔,又暗語什么?(暗語作者歷經(jīng)人生的磨難艱險而操守更堅定。) 指導朗讀。 歸納主題:竹石這首詩通過描寫竹子扎根在巖石縫中的堅忍不拔的性格,表現(xiàn)了詩人堅定頑強、不畏艱險,剛正不阿的品質(zhì)。表達手法:這首詠物詩,采用了借物喻人、詠物明志(也即借物言志)的寫法。(前兩行“狀物”,后兩句“抒情”。)五、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鄭燮的繪畫多選竹、蘭、梅、菊,其中尤其以竹與蘭畫得最多,最好。現(xiàn)在你明白鄭燮為何如此喜歡畫竹,為何還在畫上留下這一首題畫的竹石詩呢?(小結(jié):詩言志) “花中四君子梅蘭竹菊”有竹,“歲寒三友竹松梅”也有竹。古人有許多喜歡竹子的,比如有一位大詩人這樣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說這話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 推薦閱讀鄭燮的另一首竹詩:竹(清鄭燮) 一節(jié)復(fù)一節(jié),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背誦、默寫竹石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在品詞析句中感受古詩詞的藝術(shù)魅力,提高欣賞水平。 過程與方法 初讀古詩,初步感知;再讀古詩,理解詩意;賞析悟情,體會寫法;課外研讀,提高積累。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強烈的愛國的熱情。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 品詞析句,提高對古詩的欣賞水平。教學方法 以讀促悟,悟中品讀。教學準備 搜集相關(guān)的背景資料。教學時間 1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揭示課題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詩人,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篇。他的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稱為詩史,他也被稱作侍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古詩。 板書詩題,齊讀詩題。 這首詩寫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亂的叛軍頭目史朝義兵敗自殺,河南河北相繼收復(fù),詩人聽到這消息后寫了這首詩。 解題:這首詩的題目是什么意思? 聞:聽說。官軍:指唐王朝的軍隊。收:收復(fù)。 意思是:聽說唐王朝的軍隊收復(fù)了河南河北。 簡介背景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寫的,也是他生平第一首快詩,也就是在他最高興的時候?qū)懴碌?。此詩寫?63年,安史之亂的頭目史朝義(史思明)的兒子兵敗自殺,他的部下紛紛投降;河南河北相繼收復(fù),“安史之亂”從此結(jié)束。杜甫在四川聽到這一消息后寫下了這首充滿歡樂之情的七言律詩。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自己自由朗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難讀的地方多讀兩遍。(學生放聲自由朗讀,教師在一旁巡視,了解學生的讀書情況。) 指名讀一讀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請其他同學注意認真地傾聽。聽后請同學們評一評,他讀得怎么樣?(師強調(diào)“即”不要讀成“既”,“裳”是輕聲字?!捌拮印笔侵阜蛉撕秃⒆樱瑒t“子”讀為“z”。) 齊讀。 交流初讀后的感受,提出疑問。 通過反復(fù)地讀詩,你的腦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覺?誰來說一說? 質(zhì)疑。 三、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指名再讀,讀出詩人高興、喜悅的心情來。 借助注釋,自主弄懂字詞之意和詩句之意。 交流字詞理解情況。 聞:聽說。收:收復(fù)。官軍:指唐王朝的軍隊。河南河北:泛指黃河以南以北地區(qū),相當于今河南、河北、山東一帶。劍外:劍門關(guān)之外,即今四川劍南一帶。指詩人當時所在的四川。薊北:今河北省北部。當時為安、史叛軍根據(jù)地。初聞:剛聽說。涕淚:鼻涕和眼淚。這里指因喜極而淚下。卻看:再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漫:隨意地,胡亂地。漫卷:胡亂卷起。(唐朝一般沒有裝訂成冊的書籍,文字大都寫在紙卷上,所以收拾書籍,就要卷起。)喜欲狂:高興得簡直要發(fā)狂。欲:將要,簡直要。放歌:放聲歌唱。須:須要??v酒:縱情飲酒。青春:指春天的景物。作者想象春季還鄉(xiāng),旅途有宜人景色相伴。即:就。巴峽:地名,在今重慶市東的嘉陵江上。巫峽:地名,在今四川省巫山縣東。襄陽:地名,在今湖北省襄樊市。洛陽:在河南省。(杜甫有田園在洛陽。) 交流詩句之意: 劍外忽然傳來收復(fù)薊北的消息,剛剛聽到這個喜訊,我的涕淚就灑滿了衣裳。再看看夫人和孩子,哪還有一絲的憂傷?我胡亂地把詩書一卷,高興得簡直要發(fā)狂。白天放聲高歌還要痛飲美酒,趁著這明媚的春光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故鄉(xiāng)。于是,就放舟從巴峽穿過巫峽,順流而下,一過襄陽,就一直奔回洛陽。 四、賞析悟情,體會寫法 第一、二句是寫詩人聽到收復(fù)薊北的消息時的心情。“忽”字寫出了喜訊來得突然。“涕淚”寫出了什么?(驚喜的程度。從這淚中可以看出詩人是多么渴望國家的統(tǒng)一?。。?第三、四句中告訴我們詩人和家人聽到勝利的喜訊后情緒 怎樣的變化?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杜甫“喜若狂”的心情?(從“涕淚滿衣裳”“放歌”“ 縱酒”“ 青春作伴”“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等詞句可以看出。)這抒發(fā)詩人怎樣的心情?(抒發(fā)了詩人無比歡快的心情。) 第五、六句是把詩人內(nèi)心的狂喜之情進一步渲染和升華?!胺鸥琛薄?縱酒”能讓 你體會到什么?(寫出了詩人當時如癡如狂的情態(tài)。不僅因為詩人自己結(jié)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為從此祖國可以重歸統(tǒng)一,人民可以免受戰(zhàn)亂之苦,表達了作者深厚的愛國憂民之情) 第七、八句“即從穿”“便下向”寫出詩人同到收復(fù)失地的消息后,急切返鄉(xiāng)的異常歡快的心情和強烈的愛國熱情。這里用了哪些地名?(劍巴峽、巫峽、襄陽、洛陽)有何作用?(因為貫穿了詩人的喜悅之情,并不使人感到絲毫的累贅,相反,使人讀來感到格外真切。這是詩人愛國熱情的自然流露。) 師小節(jié):“放歌”“ 縱酒”寫“喜若狂”的“狂”態(tài);“還鄉(xiāng)”則寫“喜若狂”的狂想。“巴峽、巫峽、襄陽、洛陽”這四個地方之間都有多么漫長的距離,而一用“即從”“穿”“便下”“向”貫穿起來,就出現(xiàn)了疾速飛馳的畫面,一個接一個從眼前一閃而過。詩人聞訊而喜,盼歸急切的心情躍然紙上。 歸納中心: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通過描寫詩人忽聞叛軍已平的捷報,急于奔回老家的心情,抒發(fā)了詩人強烈的愛國熱情。 補充: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七律詩,其中第三、四兩句,五、六兩句講究對仗。這里,“卻看妻子愁何在”與“慢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與“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對仗十分嚴謹工整,又極其貼切自然。 五、課外研讀,提高積累 同學們學詩的興致這樣高,老師為大家再推薦杜甫寫的另外一首詩歌春望,希望同學們運用剛才的學詩方法,好好研讀一下,作為課外積累。己亥雜詩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朗讀背誦并默寫己亥雜詩。 聯(lián)系作者寫作背景,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過程與方法 讀好詩句,整體把握,誦讀賞析,領(lǐng)悟情感,拓展延伸。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希望社會變革和期待人才輩出的強烈愿望。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體會情感。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激發(fā)興趣 以前我們學的詩多是唐宋時期的作品,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距今僅一百多年,清代龔自珍的一首詩。 板書課題:己亥雜詩,指名讀課題,解釋詩題。師述:中國古代用天干地支紀年法,本詩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這一年龔自珍辭官南下,一路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錄成315首日記體組詩。因為都寫于己亥年,所以將這315首詩都稱為(讀課題)己亥雜詩。 這一年,正是鴉片戰(zhàn)爭的前一年,曾經(jīng)強盛的大清帝國行將沒落。腐朽的清政府對外卑躬屈膝,對內(nèi)大肆打壓,官吏貪污腐敗,百姓民不聊生。這時候,龔自珍寫下了我們要學的這首詩。這是第220首。 作者簡介:龔自珍,號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當局排擠,48歲那年憤然辭官南歸。他詩、文、詞各體兼長,并精通經(jīng)學、文字學和史地學。文章奧博縱橫,自成一家。行文獨具風格,于蘊藉中洋溢著激情,于客觀描述中寄托著深意,詩歌瑰麗奇肆,成就尤大。有龔定庵全集。 二、讀好詩句,整體把握 自由讀詩:讀準字音,停頓正確地讀順詩句。借助注釋或工具書,試理解詩句的意思。 看看通過自學,能讀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記號,一會提出大家共同研究。 指名讀,齊讀,練讀。(糾正字音與停頓) 匯報交流。 交流對字義的理解: 九州:中國。生氣:生氣勃勃的局面。恃(sh):依靠。風雷:疾風迅雷般的社會變革。喑(yn):啞。萬馬齊喑:比喻社會政治毫無生氣。究:終究,畢竟。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重:重新。抖擻:振作精神。拘:拘泥,束縛。降:降生。 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要使中國生氣勃勃,就得依靠像風雷激蕩般的社會變革。社會政治毫無生氣,終究是一種悲哀。我奉勸天公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于一種規(guī)格,為人間降下各種各樣有用的人才。 三、誦讀賞析,領(lǐng)悟情感 指導誦讀。 賞析第一、二句: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比喻)表現(xiàn)了一種怎樣的局面?(寫出了都是死氣沉沉的局面,以及改變這一局面的有效途徑。) 師:詩的前兩句用了兩個比喻,寫出了詩人對當時中國形勢的看法?!叭f馬齊喑”比喻在腐朽、殘酷的反動統(tǒng)治下,思想被禁錮,人才被扼殺,到處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現(xiàn)實狀況?!帮L雷”比喻新興的社會力量,比喻尖銳猛烈的改革。從大處著眼、整體著眼、大氣磅礴、雄渾深邃的藝術(shù)境界。 賞析第三、四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個年代“拘”著什么“格”嗎?(清朝的死板、單一、陳舊的八股科舉制度來選拔人才,用“四書五經(jīng)”禁錮人們的思想)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陳舊的制度,選拔任用各個方面的人才。 師:詩的后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傳誦的名句。詩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現(xiàn)了他熱烈的希望,他期待著優(yōu)秀杰出人物的涌現(xiàn),期待著改革大勢形成新的“風雷”、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現(xiàn)實,更憧憬未來、充滿理想。它獨辟奇境,別開生面,呼喚著變革,呼喚未來。 概括中心:己亥雜詩這首詩通過描寫當時社會政治死氣沉沉的狀況,表達了詩人希望社會變革和期待人才輩出的強烈愿望。 感悟?qū)懽鞣椒ǎ骸皠?chuàng)景抒情”,這樣的表達方法與我們常見的“借景抒情”“觸景生情”既相通又相異,也表現(xiàn)出龔自珍極高的藝術(shù)成就。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 拓展:出示己亥雜詩第5首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作業(yè):誦讀默寫。浣溪沙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蘇軾有關(guān)的文學常識。 反復(fù)朗誦,品味用詞的凝煉,學習即景抒懷的寫作手法。 過程與發(fā) 反復(fù)吟誦,討論交流,品味賞析,領(lǐng)悟情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詞中所表現(xiàn)的作者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教學重點 體會詞中所表現(xiàn)的作者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學習即景抒懷的寫作手法。教學時間 1課時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江水的東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華只有一次一樣,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曾使古今無數(shù)人為之悲嘆。那么,蘇軾又是以怎樣的精神狀態(tài)來面對生活中的變故呢?讓我們隨著蘇軾的筆觸一起走進浣溪沙去尋找答案。 板書課題,齊讀。 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紗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沙(“沙”或作“紗”),分上下兩闋。 簡介作者: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lǐng)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創(chuàng)作背景: 元豐五年(1082)三月,詞人謫居黃州期間作的一首游記詞?!盀跖_詩案”后,蘇軾被貶黃州,在城東一個叫東坡的地方墾荒耕種,自號東坡居士,物質(zhì)生活也比較艱苦。但他能抱著“但令人飽我愁無”的態(tài)度,不計較個人的得失,這首浣溪沙就表現(xiàn)出了他對人生抱著樂觀的態(tài)度,沒有因為仕途受挫而消極沉淪。 二、讀懂詞文,理解詞意 自由朗讀,借助拼音讀準確,注意節(jié)奏。 檢查朗讀情況,評價指導。 借助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弄懂大體意思。 集體交流對詞文的理解情況: 交流對字詞的理解: 蘄水:縣名,今湖北浠水縣。浸:泡在水中。瀟瀟:形容雨聲。子規(guī):布谷鳥。無再少:不能回到少年。尚:還。白發(fā):老年。唱黃雞:感到時光的流逝。因黃雞可以報曉,表示時光的流逝。 交流對詞意的理解: 游歷蘄水清泉寺,清泉寺臨近蘭溪,溪水向西流去。山腳下蘭草嫩芽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間的沙路清凈無泥,傍晚細雨瀟瀟,寺外傳來布谷鳥的啼叫聲。 誰說人生只會變老,不能再回到年少?門前流水還能向西奔流呢!不必煩惱嘆年老感慨時光的流逝。 三、品讀賞析,體會情感 指導誦讀。 理解小序:詞前小序,交代溪水的流向,為“門前流水尚能西”一句作鋪墊。 品讀上闋: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边@兩句既點出游清泉寺的時令,也點明了蘭溪之名的由來?!笆捠捘河曜右?guī)啼”既照應(yīng)了前面對溪水、沙路的描寫,又烘托了一種凄冷的環(huán)境。 提問:概括上闋的主要意思?(上闋描寫清泉寺的幽雅風光和環(huán)境。)上闋寫景,描繪了哪三幅畫面?這些畫面渲染出一派怎樣的春景?(描繪了溪邊蘭草、松間沙路、雨中杜鵑三幅畫面。蘭花發(fā)出了短短的嫩芽,浸在漲滿了水的小溪里,松林間一塵不染的沙路,黃昏時瀟瀟細雨聲中杜鵑在啼叫,渲染出一派爽人耳目、沁人心脾、優(yōu)美潔凈的春景,又帶有作者當時絲絲落寞之情。) 品讀下闋: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眱删湟苑磫柶穑越栌骰卮?,光陰猶如晝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東奔駛,一去不復(fù)返,青春對人只有一次,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然而詞人面對著眼前“溪水西流”,卻產(chǎn)生了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為什么不可以重新?lián)碛星啻耗耆A呢?人生之“再少”,這是說應(yīng)保持一種年輕的樂觀的心態(tài)。因為人并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人能改變的,僅僅是對這個世界的態(tài)度和看法?!靶輰装l(fā)唱黃雞”則唱出呼喚青春的人生之歌,用不著為白發(fā)蒼顏而嘆氣。表現(xiàn)了詞人在貶謫期間樂觀豁達的精神狀態(tài)。 師: 中國的主要河流都是由西向東,因為西面地勢高。李白有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北砻嬲f的是水,暗指時間,所以,下句就說“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碧K軾所寫的清泉寺的流水是現(xiàn)今的浠河,此河發(fā)源白蓮河(解放前稱“百里險”),在清泉寺的東面,自東向西流經(jīng)清泉寺(今湖北浠水清泉鎮(zhèn)境內(nèi))至蘭溪入長江。這是地理環(huán)境的實寫。其二是,過去人們寫人生易老如東流之水。今觀水能西流,那么人生不是可再少嗎?這是作者即景所感而抒之。也即蘇軾見門前流水向西,突發(fā)奇想,覺得時間可以倒轉(zhuǎn),自己可以回到少年時期。 概括下闋主要意思?(下闋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發(fā)感慨和議論,抒發(fā)老當益壯、奮發(fā)進取的思想感情。) 歸納中心:浣溪沙這首詞通過描寫清泉寺的幽雅風光和環(huán)境,詞人即景抒懷,表現(xiàn)了詩人老當益壯、執(zhí)著生活、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寫作手法:即景抒懷(也即“觸景生情”,但有區(qū)別。),上闋寫景,下闋抒懷。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 練習: 描述以下句子表現(xiàn)的畫面,說出其中包含了怎樣的人生感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對美好晚景的戀惜和對時光易逝的感慨。)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對美好事物的留連,對時光易逝的悵惋,對美好事物重現(xiàn)的希望。) 過去大家讀過的詩篇,還有哪些老人保持了這種心態(tài)? 53歲的曹 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48歲的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這是一些多么可敬的老人??!太原有晉祠,晉祠有一處著名的景物:難老泉。讀著這些催人奮進、永不言老的詩篇,我們仿佛聽到難老泉流淌在中國古老的文學殿堂里,發(fā)出了悅耳的泉聲,輕扣著人們的心扉。 作業(yè): 背誦默寫全詞。 積累蘊含人生哲理的詩詞句五條。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有感情地朗讀,能準確流暢地背誦詩詞,大體把握詞意。 想象詩詞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感受詩詞的魅力。 過程與方法 讀通詞文,初步感知;再讀詞文,理解大意;精讀賞析,品悟詞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詞人對好友歸鄉(xiāng)與家人團聚的美好祝愿,及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教學重點 在反復(fù)誦讀中讀出詞的韻律美,品味作者融情于景之妙。教學時間 1課時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入,揭示新課 誰能背誦一首離別詩?(渭城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孟浩然之廣陵)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由南宋詞人王觀寫的一首送別詞。 板書課題,齊讀,解題。 “卜算子”是詞牌名,它標明了詞的調(diào)子,詞牌的名稱有很多,如漁歌子、蝶戀花、菩薩蠻等等。不同的詞牌有不同的調(diào)子。在這首詞中“卜算子”這個詞牌與詞的內(nèi)容沒有直接聯(lián)系?!八王U浩然之浙東”是這首詞的題目。鮑浩然,詩人的朋友。之,去、到。浙東:浙江的東南部,鮑浩然的家就在那里。題目的意思是,送別好友鮑浩然到浙東。 作者簡介: 王觀,宋朝人,(10351100年)字通叟,如皋(今屬江蘇)人。王安石為開封府試官時,擢置高等,仁宗嘉祐二年(1057)進士。神宗熙寧中,曾以將仕郎守大理寺丞,知揚州江都縣事。在任時作揚州賦,神宗閱后甚喜,大加褒賞。又撰揚州芍藥譜 1卷。后官至翰林大學士。相傳曾奉詔作清平樂“黃金殿里”詞一首,描寫宮廷生活,高太后認為褻瀆了神宗趙頊,第二天便被罷職,遂自號逐客,最后為一介平民。其詞學柳永,情景交融,生動風趣,近于俚俗,卻又謔而不虐。 有冠柳集 1卷,宋代有長沙書肆百家詞本,早佚。近人劉毓盤、趙萬里均有輯本。全宋詞錄詞16首,斷句1則。全宋詞補輯又增補12首。 二、讀通詞文,初步感知 自讀,借助注音讀正確,讀流利,讀出節(jié)奏。 指名讀,生評價。(注意讀出節(jié)奏,斷句,押韻,誦讀的形式。) 范讀,齊讀。 再讀,同桌讀。 三、再讀詞文,理解大意 請你們再讀詩詞,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找出詞中描寫的景物,用筆圈出來。生自由交流。 交流對字詞的理解: 水是眼波橫: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c)起的眉毛。眉眼盈盈處:山與水交匯處。才始:剛剛。若:如果。 交流對詞意的理解: 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問朋友要去哪里呢?是去那山水交匯的地方。剛剛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弱國你到江南趕上了春天,千萬要把春光留住。 四、精讀賞析,品悟詞情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詞中有畫,讓我們輕輕的讀讀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這樣美得畫面使你想到哪些寫景的成語?作者又是用什么手法給我們展現(xiàn)了這幅美麗的山水圖的? 指導朗讀。面對如此美景,你此時的內(nèi)心是怎樣的?用朗讀來表達你的內(nèi)心感受吧!生讀,生評價。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師:這美麗的景色到底在哪里呢? 小結(jié):詩人運用了巧妙的比喻把自然山水化為有情之物。讓我們感受到了江南美麗的景色。(板書:景) 讓我們用朗讀再現(xiàn)這一美麗景色。生感情朗讀。 師小結(jié)上闋:上闋運用了比喻、設(shè)問的修辭手法,把江南秀麗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極富有人-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32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古詩詞背誦 語文 六年級 下冊 古詩詞 背誦 教案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1226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