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的重要性與審計風險.ppt
《審計的重要性與審計風險.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審計的重要性與審計風險.ppt(6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五章審計重要性與審計風險,第一節(jié)審計重要性第二節(jié)審計風險,學習目的與要求通過本章內容學習,要求學生掌握審計風險的概念和模型,明確檢查風險與實質性程序的關系,把握審計重要性的概念及特征,理解并掌握重要性的運用。,本章重點1.審計風險的概念及模型;2.審計重要性的概念及特征;3.重要性和審計風險的關系4.重要性與審計證據(jù)的關系5.重要性的運用本章難點1.如何控制審計風險2.重要性的運用,第一節(jié)審計的重要性,一、重要性的概念二、重要性的運用三、審計重要性的評估標準四、計劃審計工作時對重要性的評估五、評價審計結果時對重要性的考慮六、重要性與審計風險的關系七、重要性與審計證據(jù)的關系八、與管理層和治理層的溝通,(一)重要性定義,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1221號-重要性中對重要性的定義是:重要性取決于在具體環(huán)境下對錯報金額和性質的判斷。如果一項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影響財務報表使用者依據(jù)財務報表作出的經(jīng)濟決策,則該項錯報是重大的。簡單而言,重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的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程度在特定環(huán)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審計后的報表不可能做到100%正確,也就是說,如果審后的報表中存在的錯漏報,無論從金額還是性質上,都不影響報表使用人的判斷決策,那它就是不重要的,反之就是重要的。故CPA在編制審計計劃時,就要考慮,該錯漏報在什么程度時就不影響報表使用人的判斷決策,什么情況下就會影響。如果找到了這個分水嶺,這個分界點,那CPA就可以把審計后的報表中含有的錯漏報定在這個點上,定在這個上限上,只要錯漏報未達到這個點,就不會影響報表使用人的判斷決策,那這個上限實際上就是重要性水平。,一、重要性的概念,(二)重要性的特征1.重要性概念中的錯報包含漏報。2.重要性包括對數(shù)量和性質兩個方面的考慮。所謂數(shù)量方面,是指錯報金額的大小,性質方面則是指錯報的性質。3.重要性概念是針對會計報表的使用者決策而言的。重要性既包括金額也包括性質,但最終落腳點是數(shù)量,重要性水平說的是金額,重要性水平越高,報表中允許的錯漏報金額越大,則審計計劃可簡單些,反之則相反,對CPA而言,重要性水平越高,錯漏報金額越大,審計計劃就越簡單,審計證據(jù)就越少。,4.重要性離不開特定的環(huán)境。重要性的判斷離不開企業(yè)的經(jīng)營規(guī)模,所處的行業(yè)等環(huán)境。5.對重要性的評估需要職業(yè)判斷。不同的注冊會計師在確定同一被審計單位重要性水平時也會不一樣。需要注意的是,僅從數(shù)量角度考慮,重要性水平只是提供了一個門檻或臨界點。在該門檻或臨界點之上的錯報就是重要的;反之,該錯報則不重要。,二、重要性的運用,(一)需要運用重要性的情況在審計過程中,需要運用重要性的情況有兩種:一是制定審計計劃階段,在確定審計程序、時間和范圍時,二是報告階段,在評價審計結果時。(二)審計過程中運用重要性的原因1.為了提高審計效率。2.為了保證審計質量。抽樣審計下,審計人員對未審計部分是否公允地反映了企業(yè)的經(jīng)濟業(yè)務活動要承擔一定的風險,而風險的大小與重要性的判斷有關。3.審計人員應當合理確定重要性。如果重要性原則運用不當,影響審計效率;或者得出錯誤結論,導致審計風險過大影響審計效果。,重要性水平的運用,編制審計計劃時初步判斷重要性水平,評價審計結果時所考慮的重要性水平,會計報表層,評價審計結果時所運用的重要性水平,錯漏報的匯總數(shù)(已發(fā)現(xiàn)+推斷),匯總數(shù)對審計結果的影響,匯總數(shù)超過重要性水平,賬戶交易層,匯總數(shù)接近重要性水平,三、審計重要性的評估標準,注冊會計師應當從數(shù)量和性質兩個方面考慮重要性。(一)從數(shù)量方面考慮重要性1.一般來說金額大的錯報或漏報比金額小的錯報或漏報更重要;2.小金額錯報或漏報的累計,可能會對財務報表產(chǎn)生重大影響,審計人員應該對此予以特別的關注。(二)從性質方面考慮重要性重要性的質量特征是指錯報或漏報的性質,通常被稱為重要項目。在許多情況下,某項錯報或漏報從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但從性質方面考慮卻是重要的,如:,1錯報對用于評價被審計單位財務狀況、經(jīng)營成果或現(xiàn)金流量的有關比率的影響程度。本來是虧損變?yōu)榱擞鹊?,即使金額再小也是重要的。2.涉及舞弊與違法行為的錯報或漏報。3錯報對某些賬戶余額之間錯誤分類的影響程度,這些錯誤分類影響到財務報表中應單獨披露的項目。4相對于注冊會計師所了解的以前向報表使用者傳達的信息(例如,盈利預測)而言,錯報的重大程度。5錯報對信息漏報的影響程度。6錯報對于已審計財務報表一同披露的其他信息的影響程度,該影響程度能被合理預期將對財務報表使用者做出經(jīng)濟決策產(chǎn)生影響。,1.評估的目的在計劃審計工作時,注冊會計師應當確定一個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發(fā)現(xiàn)在金額上重大的錯報。2.評估時考慮的主要因素(1)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的了解;(2)審計的目標,包括特定報告要求;(3)財務報表各項目的性質及其相互關系;(4)財務報表項目的金額及其波動幅度。,四、計劃審計工作時對重要性的評估,3.重要性水平層次的考慮(1)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評估評估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目的:對財務報表發(fā)表意見時確定財務報表是否公允反映。評估方法:注冊會計師通常先選擇一個恰當?shù)幕鶞?,再選用適當?shù)陌俜直瘸艘栽摶鶞?,從而得出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評估基準:有許多匯總性財務數(shù)據(jù)可以用作確定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基準,例如,總資產(chǎn)、凈資產(chǎn)、銷售收入、費用總額、毛利、凈利潤等。,選擇百分比:注冊會計師通常運用職業(yè)判斷合理選擇百分比,據(jù)以確定重要性水平。比如:對于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yè),來自經(jīng)常性業(yè)務的稅前利潤或稅后凈利潤的5%,或總收入的0.5%;對于非盈利組織,費用總額或總收入的0.5%;對于共同基金公司,凈資產(chǎn)的0.5%。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評估確定注冊會計師應當確定一個恰當(非最低)的重要性水平作為整個財務報表層次的水平。但從謹慎的角度考慮,一般選擇最低的。,(2)認定層次重要性水平確定1)可容忍錯報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認定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稱為可容忍錯報??扇萑体e報的確定以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評估為基礎。它是在不導致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的情況下,注冊會計師對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確定的可接受的最大錯報。2)確定認定層次重要性水平時要考慮的因素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的性質及錯報的可能性;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的重要性水平與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關系。,4.對計劃階段確定的重要性水平的調整(1)調整的必要性在審計執(zhí)行階段,隨著審計過程的推進,注冊會計師應當及時評價計劃階段確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否仍然合理,并根據(jù)具體環(huán)境的變化或在審計執(zhí)行過程中進一步獲取的信息,修正計劃的重要性水平,進而修改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2)調整的方法1)如有可能,通過擴大控制測試范圍或實施追加的控制測試,降低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錯報風險水平;2)通過修改計劃實施的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降低檢查風險。,五、評價審計結果時對重要性的考慮,(一)評價審計結果時所運用的重要性水平審計人員評價審計結果時所運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與編制審計計劃時所確定的重要性水平不一致。1.評價審計結果時所運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不同于編制審計計劃時所確定的重要性水平。這可能是因為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也可能是通過實施審計程序審計人員對被審計單位有了進一步的了解。2.如果評價審計結果時所運用的重要性水平大大低于編制審計計劃時評估的重要性水平,審計人員應當重新評估所執(zhí)行的審計程序是否充分,是否需要追加或擴大審計程序,收集更多的審計證據(jù),以降低審計風險。,重要性水平對審計工作的影響,(二)評價錯報的影響1.匯總尚未更正錯報匯總尚未更正錯報包括已經(jīng)識別的具體錯報和推斷誤差。(1)已經(jīng)識別的具體錯報已經(jīng)識別的具體錯報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能夠準確計量的錯報,包括下列兩類:對事實的錯報。這類錯報產(chǎn)生于被審計單位收集和處理數(shù)據(jù)的錯誤,對事實的忽略或誤解,或故意舞弊行為。涉及主觀決策的錯報。這類錯報產(chǎn)生于兩種情況:一是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會計估計值的判斷差異,二是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選擇和運用會計政策的判斷差異,由于注冊會計師認為管理層選用會計政策造成錯報,管理層卻認為選用會計政策適當,導致出現(xiàn)判斷差異。,(2)推斷誤差推斷誤差是注冊會計師對不能明確、具體地識別的其他錯報的最佳估計數(shù)。包括:通過測試樣本估計出的總體的錯報減去在測試中發(fā)現(xiàn)的已經(jīng)識別的具體錯報。通過實質性分析程序推斷出的估計錯報。,2.評價匯總尚未更正錯報的影響(1)基本觀點:注冊會計師需要在出具審計報告之前,評估尚未更正錯報單獨或累積的影響是否重大。(2)如果尚未更正錯報匯總數(shù)低于重要性水平如果尚未更正錯報匯總數(shù)低于重要性水平,對財務報表的影響不重大,注冊會計師可以發(fā)表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3)如果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shù)超過重要性水平如果尚未更正錯報匯總數(shù)超過了重要性水平,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可能是重大的,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通過擴大審計程序的范圍或要求管理層調整財務報表降低審計風險。,(4)如果已識別但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shù)接近重要性水平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該匯總數(shù)連同尚未發(fā)現(xiàn)的錯報是否可能超過重要性水平,并考慮通過實施追加的審計程序,或要求管理層調整財務報表降低審計風險。注意:在任何情況下,注冊會計師都應當要求管理層就已識別的錯報調整財務報表。如果管理層拒絕調整財務報表,并且擴大審計程序范圍的結果不能使注冊會計師認為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shù)不重大,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出具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錯報匯總數(shù)對審計工作的影響,六、重要性與審計風險的關系,審計人員應當考慮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存在的反向關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審計風險就越??;重要性水平越低,審計風險就越大。這里所說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指的是金額的大小。重要性與審計風險為何會成反向關系,有的同學總不明白。例如,總資產(chǎn)是1000萬元,第一種情況:報表層重要性水平為100萬元,未發(fā)現(xiàn)錯報為50萬元;第二種情況:重要性水平是10萬元,未發(fā)現(xiàn)錯報為50萬元。,七、重要性與審計證據(jù)的關系,(一)審計證據(jù)與重要的具體審計項目就性質而言,越是重要的審計項目,審計人員就越需要獲取充分的審計證據(jù)以支持審計結論和意見;對于不太重要的審計項目,審計人員可以減少審計證據(jù)的數(shù)量。(二)重要性水平與審計證據(jù)之間呈反向關系重要性水平越低,應獲取的審計證據(jù)越多。,既然重要性水平是由CPA制定的,而其與審計風險又存在著反向關系,審計中,CPA能否把重要性水平定的高高的,從而來降低審計風險?答案是絕對不允許,因為重要性是站在報表使用人角度,由CPA做的專業(yè)判斷,不是CPA說多少就是多少。,思考題,重要性、審計證據(jù)、審計風險三者之間的關系,重要性,審計風險,審計證據(jù),反向,反向,同向,重要性水平與審計證據(jù)呈反向關系,重要性水平高,允許錯漏報大,所需審計證據(jù)就少,反之則多;審計風險與審計證據(jù)的關系,二者是正向關系,一個項目的審計風險低,則對審計證據(jù)的要求就低;現(xiàn)在要解決的是重要性與審計風險的關系,二者仍然是反向,重要性水平高,允許的錯報大。什么時候會發(fā)生審計風險,就是審后的報表中的錯報金額超過重要性水平,而審計時未發(fā)現(xiàn),從而簽發(fā)了不恰當審計意見,才會出現(xiàn)審計風險。,八、與管理層和治理層的溝通,(一)溝通的要求如果注冊會計師識別出由于舞弊或錯誤而導致的重大錯報,應當考慮與管理層和治理層溝通。討論其原因與影響。對于已識別的錯報,不論其金額是否重大,注冊會計師都應當要求管理層更正。(二)保留溝通記錄和獲取管理層聲明CPA應當保留溝通記錄,并從管理層那里獲取關于未更正錯報不重要的書面聲明。,一、審計風險的概念二、審計風險模型三、審計風險的控制四、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的程序,第二節(jié)審計風險,一、審計風險的概念,審計風險是指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或漏報,而注冊會計師審計后發(fā)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對審計風險大家應從兩個方面去把握:一是審計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事務所只要接受委托,客觀上就存在著報表中有重大錯漏報而未被發(fā)現(xiàn)的可能性,這是永遠存在的,是客觀的;二是注冊會計師只要接受委托,就要考慮被審計事項可接受的審計風險有多高,即CPA能夠接受的發(fā)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也就是CPA愿意或者是能夠接受的報表中含有重大錯漏報而未被發(fā)現(xiàn)的可能性有多高。,實際中,審計風險一般在2%-5%之間,不會超過5%。一般而言,客觀上存在的審計風險較高,而注冊會計師能夠接受的審計風險較低,二者之間差距越大,就需要越加詳細的審計程序,減少這種差距,將客觀上高高的審計風險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即成為可接受的審計風險,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CPA執(zhí)行審計程序的過程。審計風險(客觀存在)可接受的審計風險(但永不為零),二、審計風險模型,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一)重大錯報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是指財務報表在審計前存在重大錯報的可能性。注冊會計師應當從財務報表層次和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包括披露)認定層次考慮重大錯報風險。1、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與財務報表整體存在廣泛聯(lián)系,它可能影響多項認定。此類風險通常與控制環(huán)境有關,如管理層缺乏誠信;也可能與其他因素有關,如經(jīng)濟蕭條等。,2、注冊會計師應當評估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并根據(jù)既定的審計風險水平和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確定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注意:重大錯報風險是被審計單位的風險,與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是否存在、是否有效有關,是注冊會計師無法控制的。但審計人員通過研究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可以對被審計單位重大錯報風險高低進行評估,但是卻不能改變他的真實水平。通過確定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以便將檢查風險以及總體風險降低至可接受水平。,3、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又可分為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1)固有風險固有風險是指假設不存在相關的內部控制,某一認定發(fā)生重大錯報的可能性,無論該錯報單獨考慮,還是連同其他錯報構成重大錯報。(2)控制風險控制風險是指某項認定發(fā)生了重大錯報,無論該錯報單獨考慮,還是連同其他錯報構成重大錯報,而該錯報沒有被企業(yè)的內部控制及時防止、發(fā)現(xiàn)和糾正的可能性。,(二)檢查風險1.概念:檢查風險是指某一認定存在錯報,該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是重大的,但注冊會計師未能發(fā)現(xiàn)這種錯報的可能性。2.檢查風險的確定根據(jù)審計風險模型,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注冊會計師通過風險評估程序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評估重大錯報風險(用x表示),在既定的審計風險水平下,檢查風險(用y表示)為:即y=k/x,可見檢查風險(y)是由重大錯報風險(x)確定的。例如,假設針對某一認定,注冊會計師將可接受的審計風險水平設定為5%,注冊會計師實施風險評估程序后將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為25%,則根據(jù)這一模型,可接受的檢查風險為20%。,.檢查風險的控制根據(jù)y=k/x,注冊會計師應當合理設計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并有效執(zhí)行審計程序,以控制檢查風險。檢查風險實際上就是實質性程序未能發(fā)現(xiàn)重大錯、漏報的可能性。應該說,CPA做的實質性程序越詳細,抽取的樣本量越多,檢查風險就越低,反之則高;故檢查風險的高低是CPA能控制的,CPA所作的審計程序的詳細程度就會影響到檢查風險的高低,CPA抽取的樣本量越大,多做實質性程序,則檢查風險就可能小些。檢查風險取決于審計程序設計的合理性和執(zhí)行的有效性。注冊會計師通常無法將檢查風險降低為零,其原因為:一是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中往往采用抽樣審計的方法,通常并不對所有的交易、賬戶余額和列報進行檢查;二是注冊會計師可能選擇了不恰當?shù)膶徲嫵绦颍蚴菍徲嫵绦驁?zhí)行不當,或是錯誤解讀了審計結論。,(三)檢查風險與重大錯報風險的反向關系由審計風險模型可知,審計風險是可接受的審計風險,是已經(jīng)定好的,一個審計項目,無論是報表層還是賬戶余額層,可接受的審計風險是確定的,如為5%,則認為所有報表層和賬戶余額層的審計風險均是5%,故審計風險可以說是一定的,由于審計風險是一定的,故檢查風險的評估基礎就操縱在重大錯報風險手中,重大錯報風險的高低就確定了檢查風險的大小。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基礎越低,則檢查風險越高,反之則可降低檢查風險,故二者成反相關系。在既定的審計風險水平下,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之間存在著反向關系。,三、審計風險的控制,注冊會計師應當通過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獲取充分、適當?shù)膶徲嬜C據(jù),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這是控制審計風險的總要求。,四、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的程序,(一)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與總體應對措施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過程中,注冊會計師應當確定,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是與特定的某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的認定相關,還是與財務報表整體廣泛相關,進而影響多項認定。如果是后者,則屬于財務報表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如管理人員的品行和能力,管理人員遭受的異常壓力,財務人員的變動情況等會影響整個報表項目,而折舊的計提、費用的攤銷等指影響具體的項目。,注冊會計師應當針對評估的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確定下列總體應對措施:1向項目組強調在收集和評價審計證據(jù)過程中保持職業(yè)懷疑態(tài)度的必要性。2分派更有經(jīng)驗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審計人員,或利用專家的工作。3提供更多的督導。4在選擇進一步審計程序時,應當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審計單位管理層預見或事先了解。5對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做出總體修改。,(二)根據(jù)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進一步審計程序1.進一步審計程序的內涵和總體要求進一步審計程序相對風險評估程序而言,是指注冊會計師針對評估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包括披露,下同)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的審計程序,包括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2.設計進一步審計程序時的考慮因素(1)風險的重要性。風險的重要性是指風險造成的后果的嚴重程度。風險的后果越嚴重,就越需要注冊會計師關注和重視,越需要精心設計有針對性的進一步審計程序。(2)重大錯報發(fā)生的可能性。(3)涉及的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和列報的特征。(4)被審計單位采用的特定控制的性質。(5)注冊會計師是否擬獲取審計證據(jù),以確定內部控制在防止或發(fā)現(xiàn)并糾正重大錯報方面的有效性。,(三)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對評估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影響當出現(xiàn)以下情況之一時,審計人員就應當將被審計單位錯報風險評估為高水平,從而盡量降低檢查風險以使總體審計風險處于可以接受的水平。1.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失效。2.審計人員難以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評估。3.審計人員不準備進行控制測試。如果同時出現(xiàn)下列情況,審計人員不應當將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為高水平:1.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可能是有效的,相關內部控制可能能夠防止、發(fā)現(xiàn)或糾正重大錯報或漏報。2.審計人員準備進行控制測試。,(四)控制測試與錯報風險的進一步評估審計人員如果準備信賴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就應當實施控制測試程序,以進一步評估其錯報風險。對內部控制的評價適當與否,直接影響到實質性程序的適當性。如果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太高,將使注冊會計師可能沒有執(zhí)行足夠的實質性程序,進而導致審計“無效果”;相反,如果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評價水平太低,注冊會計師將執(zhí)行比所需要的還要多的實質性程序,進而使審計的實質性程序“無效率”。,(五)實質性程序與重大錯報風險的最終評估1.終評結果初評結果追加審計程序2.終評結果大體相當于初評結果比較理想3.終評結果初評結果不影響審計風險,但影響審計的效率。,(六)檢查風險對確定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的影響不論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評估結果如何,注冊會計師都應當對重要賬戶或交易類別進行實質性程序。而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的確定,最終要取決于重大錯報風險所確定的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山邮艿臋z查風險越低,實質性程序越詳細。檢查風險與實質性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的關系如下表所示:,課堂練習,一、單項選擇題1.在對財務報表進行分析后,確定資產(chǎn)負債表的重要性水平為200萬元,利潤表的重要性水平為100萬元,則A注冊會計師應確定的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為()。A.100萬元B.150萬元C.200萬元D.300萬元【答案】A【解析】根據(jù)審計準則第1221號第十一條的規(guī)定,注冊會計師應選擇100萬元作為財務報表層重要性水平。因為重要性與審計風險存在反向關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審計風險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審計風險越高注冊會計師就應執(zhí)行更充分的審計測試,目的是將審計風險降低至可接受水平。,2.在對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進行初步評價后,A注冊會計師確定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為低水平,則選擇實質性程序的策略應為()。A.以分析程序為主B.以實質性分析程序為主C.以細節(jié)測試為主D.以分析程序和細節(jié)測試為主【答案】C【解析】注冊會計師確定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為低水平時,應以細節(jié)測試為主。,3.在對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進行初步評價后,A注冊會計師確定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為低水平,則確定實質性程序時間的策略應為()。A.以資產(chǎn)負債表日前審計和資產(chǎn)負債表日審計為主B.以資產(chǎn)負債表日前審計和資產(chǎn)負債表日后審計為主C.以資產(chǎn)負債表日審計和資產(chǎn)負債表日后審計為主D.將資產(chǎn)負債表日前審計、資產(chǎn)負債表日審計與資產(chǎn)負債表日后審計相結合【答案】C【解析】注冊會計師確定可接受的檢查風險水平為低水平時,其實質性程序時間應以資產(chǎn)負債表日或資產(chǎn)負債表日后審計為主。,4.注冊會計師在評價錯報影響時應匯總錯報不包括()。A.對事實的錯報B.推斷誤差C.涉及主觀決策的錯報D.已調整錯報【答案】D【解析】匯總錯報時,被審計單位已做調整的錯報就不應包括了。,5重要性取決于在具體環(huán)境下對錯報金額和性質的判斷。以下下關于重要性的理解不正確的是()。A.重要性的確定離不開具體環(huán)境B重要性包括對數(shù)量和性質兩個方面的考慮C.重要性概念是針對管理層決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D.對重要性的評估需要運用職業(yè)判斷【答案】C【解析】重要性概念是針對財務報表使用者決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不是針對管理層決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二、多選題1在評價審計結果時,如果被審計單位尚未調整的錯報或漏報的匯總數(shù)超過重要性水平,注冊會計師應當采取的措施包括()。A.擴大審計程序B.擴大控制測試C.提請管理層調整財務報表D.發(fā)表保留意見【答案】A、C【解析】如果被審計單位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shù)超過重要性水平,注冊會計師應擴大審計程序故應選A;注冊會計師如果擴大審計程序后仍發(fā)現(xiàn)被審計單位存在超過重要性水平的錯報時,一定要建議被審計單位調整財務報表,所以應選C。,2注冊會計師在確定計劃的重要性水平時,需要考慮以下主要因素()。A.對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的了解B.審計的目標,包括特定報告要求C.財務報表各項目的性質及其相互關系D.財務報表項目的金額及其波動幅度【答案】A、B、C、D【解析】教材有明確文字表述。,3.注冊會計師評價錯報影響時匯總的尚未更正錯報包括()。A已經(jīng)識別的具體錯報B審計差異C已調整錯報D推斷誤差【答案】A、D【解析】審計準則第1221號第十三條,教材有明確文字表述。,4金額不重要的錯報從性質上看有可能是重要的。注冊會計師在判斷錯報的性質是否重要時應該考慮的具體情況包括()。A錯報掩蓋收益或其他趨勢變化的程度B錯報對財務報表中列報的分部信息的影響程度C錯報對增加管理層報酬的影響程度D錯報是否與涉及特定方的項目相關【答案】A、B、C、D【解析】教材歸類了從性質方面考慮重要性的情形。,三、判斷題1在計劃審計工作時,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導致財務報表發(fā)生重大錯報的原因,并應當在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huán)境的基礎上,確定一個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即首先為財務報表層次確定重要性水平,以發(fā)現(xiàn)在金額上重大的錯報。()【答案】【解析】審計準則第1221號第六條,教材有明確文字表述。,2在審計執(zhí)行階段,隨著審計過程的推進,注冊會計師應當及時評價計劃階段確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否仍然合理,并根據(jù)具體環(huán)境的變化或在審計執(zhí)行過程中進一步獲取的信息,修正計劃的重要性水平,進而修改進一步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答案】【解析】審計準則第1221號第十二條,教材有明確文字表述。,3如果尚未更正錯報匯總數(shù)低于重要性水平,對財務報表的影響不重大,注冊會計師可以發(fā)表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答案】4在任何情況下,注冊會計師都應當要求管理層就已識別的錯報調整財務報表。如果管理層拒絕調整財務報表,并且擴大審計程序范圍的結果不能使注冊會計師認為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shù)不重大,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出具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答案】,四、簡答題簡述注冊會計師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shù)對審計程序或審計意見的影響?!敬鸢浮孔詴嫀熢诔鼍邔徲媹蟾嬷?,評估尚未更正錯報單獨或累積的影響是否重大。具體地說:(1)如果尚未更正錯報匯總數(shù)低于重要性水平,對財務報表的影響不重大,注冊會計師可以發(fā)表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2)如果尚未更正錯報匯總數(shù)超過了重要性水平,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可能是重大的,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通過擴大審計程序的范圍或要求管理層調整財務報表降低審計風險。在任何情況下,注冊會計師都應當要求管理層就已識別的錯報調整財務報表。如果管理層拒絕調整財務報表,并且擴大審計程序范圍的結果不能使注冊會計師認為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shù)不重大,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出具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3)如果已識別但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shù)接近重要性水平,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該匯總數(shù)連同尚未發(fā)現(xiàn)的錯報是否可能超過重要性水平,并考慮通過實施追加的審計程序,或要求管理層調整財務報表降低審計風險。,本章結束,-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審計 重要性 風險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11529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