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物理總復(fù)習(xí) 勻速圓周運動講與練配套課時作業(yè) 新課標(biāo)》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0高考物理總復(fù)習(xí) 勻速圓周運動講與練配套課時作業(yè) 新課標(biāo)(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課時作業(yè)12 勻速圓周運動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8×8′=64′)
圖1
1.如圖1所示,a、b是地球表面上不同緯度上的兩個點,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個球體,a、b兩點隨地球自轉(zhuǎn)做勻速圓周運動,這兩個點具有大小相同的( )
A.線速度 B.角速度
C.加速度 D.軌道半徑
解析:地球上各點(除兩極點)隨地球一起自轉(zhuǎn),其角速度與地球自轉(zhuǎn)角速度相同,故B正確;不同緯度的地方各點繞地軸做勻速圓周運動,其半徑不同,故D不正確;根據(jù)v=ωr,a=rω2可知,A、C不正確.
答案:B
圖2
2.如圖2所示為A、B兩質(zhì)點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加
2、速度隨半徑變化的圖象,其中A為雙曲線的一個分支,由圖可知( )
A.A物體運動的線速度大小不變
B.A物體運動的角速度大小不變
C.B物體運動的線速度大小不變
D.B物體運動的角速度與半徑成正比
解析:對于物體A有aA∝,與a=相比較,則vA大小不變,所以A物體的線速度大小不變.對于物體B有aB∝r,與a=rω2相比較,則ωB不變,故選項A正確.
答案:A
圖3
3.如圖3所示,將完全相同的兩小球A、B用長為L=0.8 m的細(xì)繩懸于以v=4 m/s向右運動的小車頂部,兩小球與小車前后豎直壁接觸,由于某種原因,小車突然停止,此時懸線中張力之比FB∶FA為(g=10 m/s2
3、)( )
A.1∶1 B.1∶2
C.1∶3 D.1∶4
解析:當(dāng)車突然停下時,B不動,繩對B的拉力仍等于小球的重力;A向右擺動做圓周運動,則突然停止時,A點所處的位置為圓周運動的最低點,由此可以算出此時繩對A的拉力為FA=mg+m=3mg,所以FB∶FA=1∶3,C正確.
答案:C
圖4
4.如圖4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支架質(zhì)量為M,支架頂端用細(xì)繩拴著的擺球質(zhì)量為m,現(xiàn)將擺球拉至水平位置,然后釋放,擺球運動過程中,支架始終不動,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釋放瞬間,支架對地面壓力為(m+M)g
B.在釋放瞬間,支架對地面壓力為Mg
C.?dāng)[球到達最
4、低點時,支架對地面壓力為(m+M)g
D.?dāng)[球到達最低點時,支架對地面壓力為(3m+M)g
解析:剛釋放時,繩對支架沒有作用力,故支架對地面的壓力等于支架重力;擺球到達最低點時,設(shè)其速度為v,由動能定理得mgL=mv2①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F-mg=m②
由①②式得F=3mg.對支架,由平衡條件得
FN=Mg+3mg.
答案:BD
圖5
5.在光滑的圓錐漏斗的內(nèi)壁,兩個質(zhì)量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別緊貼著漏斗在水平面內(nèi)做勻速圓周運動,其中小球A的位置在小球B的上方,如圖5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A球的速率大于B球的速率
B.A球的角速度大于B球的角速度
C
5、.A球?qū)β┒繁诘膲毫Υ笥贐球?qū)β┒繁诘膲毫?
D.A球的轉(zhuǎn)動周期大于B球的轉(zhuǎn)動周期
圖6
解析:此題涉及物理量較多,當(dāng)比較多個量中兩個量的關(guān)系時,必須抓住不變量,而后才能比較變量.先對A、B兩球進行受力分析,兩球均只受重力和漏斗給的支持力FN.如圖6所示,對A球據(jù)牛頓第二定律:
FNAsinα=mg①
FNAcosα=m=mωA2rA②
對B球據(jù)牛頓第二定律:
FNBsinα=mg③
FNBcosα=m=mωB2rB④
由兩球質(zhì)量相等可得FNA=FNB,C項錯.
由②④可知,兩球所受向心力相等.
m=m,因為rA>rB,所以vA>vB,A項正確.
mωA2rA=mωB
6、2rB,因為rA>rB,所以ωA<ωB,B項錯誤.
又因為ω=,所以TA>TB,D項是正確的.
答案:AD
圖7
6.如圖7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中,點A和B分別是兩個同軸塔輪上的點,A、B、C分別是三個輪邊緣的點,且RA=RC=2RB,則三質(zhì)點角速度和線速度的關(guān)系分別為(皮帶不打滑)( )
A.ωA∶ωB∶ωC=1∶2∶1,vA∶vB∶vC=1∶2∶1
B.ωA∶ωB∶ωC=2∶2∶1,vA∶vB∶vC=2∶1∶1
C.ωA∶ωB∶ωC=1∶2∶2,vA∶vB∶vC=1∶1∶2
D.ωA∶ωB∶ωC=2∶2∶1,vA∶vB∶vC=1∶2∶2
解析:因皮帶不打滑,傳動帶上各
7、處線速度大小相同,故vB=vC,因A、B在同一圓盤上,故角速度相等,即ωA=ωB,再由線速度與角速度的關(guān)系式v=ωr,因RA=2RB,有vA=2vB,又RC=2RB,有ωB=2ωC,將各式聯(lián)系起來可知B正確.
答案:B
圖8
7.如圖8所示,某種變速自行車有六個飛輪和三個鏈輪,鏈輪和飛輪的齒數(shù)如下表所示.前后輪直徑為660 mm,人騎自行車行進速度為4 m/s時,腳踩踏板做勻速圓周運動的角速度最小值約為( )
名稱
鏈輪
飛輪
齒數(shù)N/個
48
38
28
15
16
18
21
24
28
A.1.9 rad/s B.3.8 rad/s
C.6.
8、5 rad/s D.7.1 rad/s
解析:車行進速度與前、后車輪邊緣的線速度相等,故后輪邊緣的線速度為4 m/s,后輪的角速度
ω=v/R= rad/s≈12 rad/s.
飛輪與后輪為同軸裝置,故飛輪的角速度ω1=ω=12 rad/s.
飛輪與鏈輪是用鏈條連接的,故鏈輪與飛輪線速度相同,所以ω1r1=ω2r2,r1、r2分別為飛輪和鏈輪的半徑,輪周長L=NΔL=2πr,N為齒數(shù),ΔL為兩鄰齒間的弧長,故r∝N,所以ω1N1=ω2N2.
又踏板與鏈輪同軸,腳踩踏板的角速度ω3=ω2,則ω3=,要使ω3最小,則N1=15,N2=48,
故ω3= rad/s=3.75 rad/
9、s≈3.8 rad/s.
答案:B
圖9
8.質(zhì)量為m的石塊從半徑為R的半球形的碗口下滑到碗的最低點的過程中,如果摩擦力的作用使得石塊的速度大小不變,如圖9所示,那么( )
A.因為速率不變,所以石塊的加速度為零
B.石塊下滑過程中受的合外力越來越大
C.石塊下滑過程中受的摩擦力大小不變
D.石塊下滑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始終指向球心
解析:由于石塊做勻速圓周運動,只存在向心加速度,大小不變,方向始終指向球心,D對,A錯;由F合=F向=ma向知合外力大小不變,B錯;又因石塊在運動方向(切線方向)上合力為零,才能保證速率不變,在該方向重力的分力不斷減小,所以摩擦力不斷
10、減小,C錯.
答案:D
二、計算題(3×12′=36′)
9.(2020·廣州模擬)如圖10用細(xì)線吊著一個小球,使小球在水平面內(nèi)做半徑為R的勻速圓周運動;圓周運動的水平面與懸點的距離為h,與水平地面的距離為H.若細(xì)線突然在A處斷裂,求小球在地面上的落點P與A的水平距離.
解析:設(shè)小球在水平面內(nèi)做半徑為R的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為v
根據(jù)F向=m有
mgtanθ=mg=m
則v=R
若細(xì)線突然在A處斷裂,小球以速度v做平拋運動,在地面上落點P的位置與A處的切線在同一豎直平面上,設(shè)與A處的水平距離為x;則有
H=gt2 x=vt
解得x=R .
11、
答案:R
圖12
10.質(zhì)點P以O(shè)為圓心做半徑為R的勻速圓周運動,如圖12所示,周期為T.當(dāng)P經(jīng)過圖中D點時,有一質(zhì)量為m的另一質(zhì)點Q受到力F的作用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為使P、Q兩質(zhì)點在某時刻的速度相同,則F的大小應(yīng)滿足什么條件?
解析:速度相同包括大小相等和方向相同,由質(zhì)點P的旋轉(zhuǎn)情況可知,只有當(dāng)P運動到圓周上的C點時P、Q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才相同,即質(zhì)點P轉(zhuǎn)過周(n=0,1,2,3,…),經(jīng)歷的時間t=T(n=0,1,2,3,…),
質(zhì)點P的速率為v=.
在同樣的時間內(nèi),質(zhì)點Q做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應(yīng)達到v,由牛頓第二定律及速度公式得v=t,
聯(lián)立以上三式,解得
12、F=(n=0,1,2,3,…).
答案:F=(n=0,1,2,3,…)
圖13
1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一根輕繩系著一個質(zhì)量為3 kg的小球以10 m/s的速度繞O點做勻速圓周運動,半徑為4 m,若運動到A點,突然將繩再放長4 m,繩繃緊后小球轉(zhuǎn)入到另一軌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求:
(1)小球從放繩開始到運動到O點另一側(cè)與AO兩點共線的B點所用的時間;
(2)在B點繩子所受到的拉力.
圖14
解析:(1)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突然放繩則小球以原有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到C,在C點繩突然拉直,則x=8 m,沿繩方向的速度vy突變?yōu)?,而小球?qū)⒁詖x做勻速圓周運動,到達B點.
由幾何關(guān)系可知:
s1=AC==4 m
∠AOC=60°=π/3,t1== s
θ=∠BOC=120°=2π/3
在C點,由矢量三角形可知:
vx=vcos60°=v/2=5 m/s
t2== s= s
t總=t1+t2= s+ s=4.04 s
(2)在B點,則有F==9.375 N.
答案:(1)4.04 s (2)9.37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