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語文 詩歌鑒賞題材類專項提升 專題03 贈友送別詩(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年高三語文 詩歌鑒賞題材類專項提升 專題03 贈友送別詩(含解析)(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專題03 贈友送別詩
一.贈友送別詩概說
送別詩,即人們送行時表達離別之情的詩歌,是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詩歌中最常見的題材之一。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fā)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shù)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shè)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恒的主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考究中國送別詩產(chǎn)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交通不便、通訊滯后、社會混亂等,另外,離別的具體緣由亦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原因:或為拜師游學(xué),或為求取功名,或為生活所迫,或為仕途奔走,或為建功立業(yè),或為戰(zhàn)爭充軍,或為遭遣貶謫,不得不遠走異域,都使人“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2、
2. 送別詩的形式標志:標題中往往有“送”、“別”等字樣。
二. 送別詩的典型意象:
地點意象:長亭、南浦、古道、渡口、陽關(guān)、灞橋等
時間意象:黃昏、傍晚、月夜等
景物意象:芳草、楊柳、笛聲、遠山、酒、船、歌等。
1.夕陽、日暮、月夜?!獣r
送別詩中常出現(xiàn)傍晚月夜等時間意象。這是因為憂傷的情感和蒼茫的暮色相協(xié)調(diào),暮色最能勾起他們游子的離情別緒。另外,月也是思鄉(xiāng)的典型意象。
2.長亭、勞勞亭、謝亭、灞陵亭、南浦。(送別地)
長亭:古時在城外驛道旁每隔十里設(shè)一長亭,五里設(shè)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別。往往在亭中設(shè)酒餞行,所以長亭也就成了一個抒寫離情別緒的意象。后來“長亭”成為送別
3、地的代名詞。
勞勞亭:三國時期東吳時建,位于南京,離建康古城大約十五里。在古漢語中,勞勞表示非常憂傷。勞勞亭的由來,是借用樂府民歌《孔雀東南飛》中“舉手長勞勞,兩情同依依。”的詩句之意。自東吳后,故人即以此為送別點。
謝亭:又叫謝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他曾在這里送別朋友范云,后來謝亭就成為宣城著名的送別之地。
灞陵亭:在長安東南三十里處,那里原有一條灞水,又因漢文帝葬在那里,遂稱灞陵,唐代時人們送朋友出長安,常在那里分手。
南浦:“南浦”即南面的水濱,是著名的水濱送別地。古人水邊送別并非只有在南浦,但由于長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為水邊送別之地的一個專名了。
4、也是一個表離情別緒的意象,多用于水邊送行。
3.楊柳,草,酒——物
楊柳:“柳”者,“留”也,二者諧音,因而折柳送別有挽留、惜別、不舍之意。古人送別時折柳相贈,所以楊柳便成了一個離情別緒的意象。
草:草隨時序而流轉(zhuǎn),易于觸動久別的憂思。綿綿不盡、無處不生的春草,喻離別的愁緒,讓人看到離情的生生不息。
酒:古人離別多設(shè)宴餞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將意”。
4.勞歌、離歌、驪歌、陽關(guān)三疊
勞歌:本指勞勞亭送客時唱的歌,后成為送別的代稱。
驪歌:即離歌,離別時唱的歌。
陽關(guān)三疊。在詩歌中常寄予思鄉(xiāng)及離別的情感。
5.寒蟬、陽關(guān)、古道、西風(fēng)等也都是與離別有關(guān)的意象。
三. 贈友送別詩的
5、基本情感主題:
1. 對友人的不舍與留戀、惜別之情,朋友間的真摯友誼;例: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2. 對友人的祝愿與勉勵:例:莫道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3. 對友人或自己前途艱險的擔(dān)憂:通過對別后情境的想象,表達出詩人對友人此行或自己未來的擔(dān)憂之情。例: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王昌齡《送魏二》
4. 坦陳心志或抒發(fā)感慨:詩人多在艱難困厄之際,借詩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志,借送別言志?;蚴窃陔x別之意中滲透著作者的身世際遇和人生感慨。這一類送別詩,以送別為題,但實際目的是借送別表達自己的志向或感慨。例: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
6、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需要指出的是送別詩中可能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友人要離開而作者去送友人,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也可能是詩人自己要離開而友人來送自己,例如柳永的《雨霖鈴》。
四.贈友送別詩的常見藝術(shù)手法
1.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guī)﹃?,青山獨歸遠。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2. 想象、虛實結(jié)合:將眼前之景與虛想之景結(jié)合起來描寫,在時空跳躍中拓展境界,抒寫心懷。在送別詩中,詩人在實寫眼前之景外,還常常想象分別后的場面,通過虛寫別后之景,更添此刻分別之愁。
今宵酒醒
7、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柳永《雨霖鈴》
3. 反襯、以樂景寫哀情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fēng)雨下西樓。許渾《謝亭送別》
4. 比喻、擬人等:
寒雨連江夜入?yún)?,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炬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二首(其二)》
【專項提升】
1.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送韓揆之江西①
李季蘭
相看指②楊柳,別恨轉(zhuǎn)依依。萬里西江③水,孤舟何處歸?
湓城④潮不到,夏口⑤信應(yīng)稀。唯有衡⑥陽雁,年年來去飛。
【注】①一作“送閻伯鈞往江州”。②指,一
8、作“招”。③西江,一作“江西”。長江在武昌一段稱為西江。④湓城:在今江西,是韓揆要去之地。⑤夏口:今武昌。⑥衡,一作“隨”。
(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首聯(lián)與《詩經(jīng)·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一樣運用了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
B.頷聯(lián)寫詩人佇立江邊,目送朋友的孤舟遠去,并想象友人走到千里之外的情形,不由感慨萬千。
C.頸聯(lián)寫詩人想象別后的情景:朋友一去,只怕音信阻絕,再難聯(lián)絡(luò),其情感意蘊耐人尋味。
D. 尾聯(lián)寫只有衡陽雁年年來來回回地飛,表達了詩人對大雁自由的向往,希望能隨大雁陪伴在友人身旁。
【答案】C
(2)從全詩來看,本詩
9、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6分)
【答案】前四句表達了詩人送別朋友時依依不舍之情,后四句抒發(fā)詩人擔(dān)憂朋友一去而不返,音訊全無,只有衡陽雁年年飛來飛去的惆悵之情。
【解析】理解詩人的情感,要注意詩詞中詩人使用的意象和表達情感的詞語?!皸盍边@一意象,是送別詩中常用的意象之一?!皠e恨”是分別的依依不舍之情?!颁猿浅辈坏?,夏口信應(yīng)稀”詩人想象分別之后,友人生活的環(huán)境和兩個人音信稀少,只有大雁空飛。表達出對友人的擔(dān)憂。
本詩是一首典型的表達對友人思念的作品,借楊柳來表達惜別之情,通過想象友人別后情形,虛實結(jié)合來表現(xiàn)對友人的深情。
2.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題目。
書情寄上蘇州韋使君兼呈
10、吳縣李明府(注)
崔 峒
數(shù)年湖上謝浮名,竹杖紗巾遂稱情。云外有時逢寺宿,日西無事傍江行。
陶潛縣里看花發(fā),庾亮樓中對月明。誰念獻書來萬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這首詩作于崔峒晚年,其時,崔峒在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屬于閑官。詩題中的“韋使君”指韋應(yīng)物。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竹杖紗巾”是隱者裝束,這一句是說作者如隱者般逍遙自在地生活,亦遂平生之愿。
B.前兩聯(lián)寫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引出了頸聯(lián)對兩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寫。
C.頸聯(lián)運用了典故,將李明府比作陶潛,將韋應(yīng)物比作庾亮,夸贊他們的雅潔。
D.最后一聯(lián)寫作者不愿從萬里之外給君王獻書
11、,因為君王深居禁宮無法收到。
【答案】D
【解析】D項,對最后一聯(lián)有曲解,最后一聯(lián)是作者的訴苦,是埋怨自己上書,君王卻不能賞識自己。
(2)詩歌題為“書情”,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哪些感情?請簡要概括。(6分)
【答案】
他們做官,不說政績怎樣,而說看花、對月,這樣寫主要是對他們“吏隱”生活的向往;“君王深在九重城”作者怨自己運氣不好,怨君王深居禁中,不能賞識自己的才干。
3.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各題。
送魏萬之京
李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
關(guān)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1)下面對
12、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3分)
A. 首聯(lián)上句說魏萬離去,下句“微霜初渡河”寫出深秋時節(jié)蕭瑟的氣氛。
B. 頷聯(lián)運用倒裝手法,先寫“鴻雁”“云山”,然后寫“愁里聽”“客中過”,描繪了送別時的場景。
C. 頸聯(lián)“催”字用得精妙,本來是寒氣使樹變色,但寒不可見而樹色可見,好像是樹色把寒氣催來的。
D. “催寒近”“向晚多”既是對“樹色”“砧聲”的主觀感受,又暗示歲月不待、年華易老之意。
【答案】B
【解析】頷聯(lián)是想象友人此行途中的見聞,屬于虛寫。頷聯(lián)也是虛寫,是李頎以自己的心情來體會對方。兩句推想中,詩人平生感慨,盡在不言之中?!按吆薄跋蛲矶唷绷鶄€字相對,暗
13、含著歲月不待,年華易老之意。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4. 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9分)
滿江紅·贛州席上呈太守陳季陵侍郎[注]
辛棄疾
落日蒼茫,風(fēng)才定、片帆無力。還記得、眉來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遠近,佳人已卜歸消息。便歸來、只是賦行云,襄王客。
些個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憶。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過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頭白。笑江州、司馬太多情,青衫濕。
【注】陳季陵罷職辭行,辛棄疾在宴席上作此詞贈之。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上片的景物描寫有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的特點,其中實
14、景是眼前的蒼茫落日、一葉孤舟,虛景是記憶中的水光山色。
B、“眉來眼去”寫山水的美好,詞人使用擬人的手法把無生命的山水寫得有生命有感情,以樂景寫哀情,表達了濃重的離愁別緒。
C、“倦客不知身遠近,佳人已卜歸消息”中,“倦客”是對罷職者的委婉說法,此處是指陳季陵;而此時佳人也離開詞人,二人均有難言的悲情。
D、本詞除了在景物描寫上獨具匠心外,還大量使用了議論的寫作手法,如上片中“風(fēng)才定、片帆無力”,下片中的“過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頭白”就是議論句。
【答案】B
【解析】A項“動靜結(jié)合”錯誤,上片的景物描寫沒有使用這種手法。C項“佳人也離開詞人,二人均有難言的悲情”錯誤,應(yīng)該是佳
15、人離陳季陵而去,使之痛苦不堪。D項上片中“風(fēng)才定、片帆無力”不是議論句。
(2)這首詞的下片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5.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題目。(9分)
虞美人
舒亶①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云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臺,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①舒亶:宋神宗時任御史中丞,獲罪罷官,寫此詞寄贈江南友人公度。②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陸凱與范曄是好友,陸凱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長安給范曄,并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
(1)對這首詞的理
16、解和賞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牵? )(3分)
A、上片的前兩句寫詩人日暮登樓所見,寥寥幾筆,由下及上地勾勒出一幅蒼茫的畫卷。
B、本詞用字精妙,“芙蓉落盡天涵水”中“涵”字寫出了天空蒼茫、水天一色的特點。
C、“貼云寒”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雙燕背飛的心理感受,更寄寓了詩人內(nèi)心的凄涼。
D、此詞上片主寫景,下片主言情,用語清婉雅麗,情真意切,不失為贈答詞中的佳作。
【答案】C.
【解析】不是擬人手法,“貼云寒”,狀飛行之高,高處生寒,由聯(lián)想而得。著一“寒”字,又從視感而轉(zhuǎn)化為一種心理感受,暗示著離別的悲涼況味?!昂北砻鎸懱鞖?,實指詩人心境。
(2)本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現(xiàn)的?請結(jié)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