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3課 送東陽馬生序》學案

上傳人:艷*** 文檔編號:111978779 上傳時間:2022-06-21 格式:DOC 頁數(shù):6 大?。?3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江蘇省東臺市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3課 送東陽馬生序》學案_第1頁
第1頁 / 共6頁
江蘇省東臺市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3課 送東陽馬生序》學案_第2頁
第2頁 / 共6頁
江蘇省東臺市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3課 送東陽馬生序》學案_第3頁
第3頁 / 共6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江蘇省東臺市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3課 送東陽馬生序》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省東臺市八年級語文上冊《第23課 送東陽馬生序》學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此資料由網(wǎng)絡收集而來,如有侵權請告知上傳者立即刪除。資料共分享,我們負責傳遞知識。第二十三課送東陽馬生序教案【學習目標】1、學習積累常用文言詞語。2、掌握對比的寫作手法。3、學習古人“勤且艱”的好學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求學態(tài)度?!局攸c難點】1.學習作者勤勉學習,不怕吃苦的品格;2. 抓住本文的對比手法,領會文章內(nèi)容,體會這種寫法的表達效果;【學習過程】一、基礎知識1、給加點字注音。嗜學( ) 怠( ) 叩問( ) 綺秀( )2、查找資料,簡介作者。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1、文章第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2、與作者讀書時相比,現(xiàn)今太學生的讀書條件怎樣? 3、本文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三、精讀課文,局部研

2、討4、文章是如何寫出自己學習時的困難條件的?請引用原文的關鍵詞語或者句子回答。 5、作者寫出了學習時極為艱苦的條件,目的是什么? 6、根據(jù)課文,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作者求學時候的情景。四、課內(nèi)精讀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回答問題。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堂,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

3、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叵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1. 本段選自課文 作者_,_朝人。2. 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有誤的一項是( )A. 余因得遍觀群書。 B. 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C.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D.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3.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援疑質(zhì)理 2)俟其欣

4、悅3)媵人持湯沃灌 4)燁然若神人4. 下面句子“以”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是( )例:余故道而學之難以告之A. 無從致書以觀 B. 計日以還 C. 人多以書假余 D. 以衾擁覆5.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談自己刻苦求學的經(jīng)歷的?6.作者談這些求學經(jīng)歷的目的是什么?7. 翻譯下面的文言句子。(1)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養(yǎng)不若人也。(2)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五、拓展延伸(一)你知道哪些古人刻苦學習的故事?(二)作者家貧嗜學,樂以忘憂,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當代中學生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學習態(tài)度和從師尊師方式?六、達標測試(一)給下列句中的加點字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漢字1天大寒

5、,硯( )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di( )。2或遇其叱( )du( ),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 )其欣悅,則又請焉。3負篋曳( )x( )行深山巨谷中。4足膚jn( )裂而不知。5媵( )人持湯沃( )灌,以qn( )擁覆,久而乃和。(二)解釋句中的加點詞1余幼時即嗜學 2以是人多以一書假余 3益慕圣賢之道 4未嘗稍降辭色 5故余雖愚 6卒獲有所聞 (三)選擇題1選出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 ) A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常到有書的人家去借,親手用筆抄錄,算好日子盡快回家。)B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嘗試著跑到百里之外,捧著經(jīng)書向同鄉(xiāng)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

6、) C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有時遇到他斥責,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jié)更加周到,一句話也不敢多說。) D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旅店服侍的人,拿熱湯灌給我喝了,再用被子給我蓋上,很久才暖和起來。) 2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弗之怠”,按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應該為“弗怠之”。 B“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表明作者害怕和假人師、假名人一起游玩。 C“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這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很謙虛,同時也表明他的學習取得了成功,對后學有勉勵作用 D“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這里的“中”指“心中”、“內(nèi)心”?!窘虒W后記】第二十三課送東陽馬生序當

7、堂檢測主備人:朱海清 2020年2月20日一、課文內(nèi)容理解1、文章從幾個方面表現(xiàn)了作者的求學之苦和用心之專?2、“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边@句話有何表達效果?3、從幾方面概括作者求學時的客觀條件?4、太學生的優(yōu)越條件,表現(xiàn)在那些方面?/5、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寫作手法是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6、應怎樣看待學習條件與學習好壞之間的關系?7、本文揭示了怎樣的道理?8、本文是寫給馬生的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寫自己求學的事?二、開放性試題1、和作者當年的學習條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優(yōu)越的地方?結合本文,說說現(xiàn)代中學生讀書應

8、有怎樣的苦樂觀。2、作者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下刻苦學習精神對你有什么啟發(fā)?結合自己實際談一下。3、課外積累。古人刻苦求學的事跡。(古人苦學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們刻苦學習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要從他們的事跡中獲取勤奮學習,立志上進的動力。)4、你從作者的讀書經(jīng)歷中悟出了哪些學習秘訣?5、你覺得“先達”對弟子“未嘗稍降辭色”的態(tài)度可取嗎?為什么?第二十三課送東陽馬生序當堂檢測參考答案1、*幼年得書之難,借書抄錄,讀書的艱難;成年從師的艱難;求學生活條件的艱難表現(xiàn)作者求學之勤苦;求師艱難,畢恭畢敬,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決心。/2、2、*用反襯的手法,寫老師的嚴厲是為了突出作者求師的誠懇,生動地表現(xiàn)了

9、他的虔誠和恭敬的態(tài)度。突出了他求師的艱難。3、路途:遙遠艱難。衣著:破舊不能御寒。飲食:每日兩頓,毫無滋味。4、有書可讀,有師可問,無奔走之勞,無凍餒之患。5、對比,增強說服力,突出中心。6、答:學習條件不好,仍然能學習好,像宋濂那樣;學習條件好,卻不一定序、學得好,像某些“太學生”那樣。學習條件好壞對學習能夠有所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學習成功關鍵是長期堅持“勤且堅”專心致志,這是宋濂起身體會,也是古今學有所成的人的共同體會。7、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8、作者現(xiàn)身說法(以自己的切身體會勉勵馬生勤奮學習),增強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二、3、東周時代,

10、蘇秦讀書欲睡錐刺骨。西漢,孫敬晝夜苦讀,以繩系頭懸屋梁。西漢,匡衡勤學無燭鑿壁偷光讀書。晉朝,車胤(yn)囊螢讀書。晉,孫康家貧,映雪讀書。(古人苦學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們刻苦學習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要從他們的事跡中獲取勤奮學習,立志上進的動力。) 4、我的感悟:學習要勤奮,求師應誠心,求學須不斷克服并戰(zhàn)勝困難。 5、我的看法:(1)不可取。師生關系應該是民主平等關系,老師應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與學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長。這樣才能有利于我們的學習和成長。(2)可取。我認為“先達”的“未嘗稍降辭色”并非不尊重學生,而是一種更負責的尊重。因為只有“嚴師”,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質(zhì)的學子。同時,尊重師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