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5第三單元第9課《說“木葉”》教學設計.doc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5第三單元第9課《說“木葉”》教學設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5第三單元第9課《說“木葉”》教學設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說木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質(zhì),進而提高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2.了解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相對穩(wěn)定性特點,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悟力。 3.能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及獲得的能力分析詩歌同類現(xiàn)象。 4.創(chuàng)設美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詩的熱情,使學生感受我們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淀,喚起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中國古典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 難點: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詩中“木葉”的藝術特征而實質(zhì)是談詩歌語言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詩歌的語言形象往往和它在現(xiàn)實中的意義不同,例如: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李白《靜夜思》: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月下獨酌》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蘇軾《水調(diào)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 總結(jié)得出:月亮——思念之情 從中,我們可以得知,在詩歌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不少形象由于表達情感和使用范圍的穩(wěn)固,使之形成了相對固定的審美習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章,相信大家學過之后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二、快速閱讀課文,勾畫出重要句子,思考:文章結(jié)構(gòu)思路如何? 明確: 1、(1-3)“木葉”為詩人所鐘愛。(現(xiàn)象) 鐘愛——木葉=樹葉<木葉——落木(關鍵在一個“木”字) 2、(4-6)“木”被人喜歡的原因。(特征及原因) 兩個藝術特征:1、含有落葉的因素(暗示性);2、有微黃和干燥之感,帶來疏朗的秋天氣息。 3、(7)總結(jié):“木葉”與“樹葉”在概念上相差無幾,藝術形象上的差別幾乎是一字千里。(總結(jié)) 三、問題探究: 1、古詩中為什么用“木”不用“樹”? 明確:因為“木”含有落葉的因素,有“疏朗”和“枯黃”的暗示內(nèi)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樹”則沒有。 2、理解:“‘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落下的絕不是碧綠柔軟的葉子,而是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我們仿佛聽見了離人的吧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睘槭裁醋x者看到古詩中的“此景”,就會知道古人的“此情”呢? 明確: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澳救~”、“落葉”其意象沒有離開一個“愁”字。時令到秋,一年快完,古人由此聯(lián)想感嘆:人到中年,一生將逝。古代文人進入中年或暮年,或因壯志未酬、抱負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難就,或因身處逆境、窮途末路,或因羈留異地、倍感思親,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對肅殺、蕭索、冷落的秋景,凄然悲涼之情隨之而生(觸秋景而生悲情),看到“木葉”、“落木”,就會想到詩中主人公的頹然之貌,悲愴之情。 3、思考:為什么“木”就有了這種暗示呢? 比較:“木”和“樹”的區(qū)別: “木”—木頭、木料—樹干(疏朗)—落葉—秋天—離愁別緒—悲 “樹”—繁密葉子—濃蔭(綿密)—不是秋天—不是離愁別緒—不悲 “木葉”:是疏朗與綿密的交織; “落木”:以“木”代“葉”洗凈葉的繁密,更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意。 明確:可見,“木”之所以有了那樣的暗示性內(nèi)涵,全是由“傳統(tǒng)”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傳統(tǒng)”呢,從文學上來說,尤其是從詩歌的“意象”上來講,這個“傳統(tǒng)”就是歷代詩人們的詩句所夠成的文化氛圍,即一句句詩中的意象賦予了該意象的暗示性內(nèi)涵,如果屈原最初不用“木”,而要說“洞庭波兮樹葉下”又會如何呢? 四、理解本文的寫作目的,把握詩歌語言的特點;分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思考:本文僅僅是為了介紹“木葉”的藝術特征嗎?寫“木葉”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確:是為了闡述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 提問:作者又是如何闡釋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的呢? 明確:這種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yǎng)的詩人們正在于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詩歌的語言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和啟示性。 討論:課文所闡釋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卻擬題為“說‘木葉’”,若改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你以為如何? 明確:標題若擬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變,它可能就要從理論的角度來論述,就會寫成一篇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論文。而標題擬為“說‘木葉’”,就可以把深奧的文學理論滲透于有關“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化深奧為簡單,化抽象為形象,既體現(xiàn)了作者的科學態(tài)度,也契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 五、思考同類文學現(xiàn)象,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了解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相對穩(wěn)定性特點,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悟力。 師:詩歌的語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諸言外。因此,我們在鑒賞詩歌的時候,不僅要品嘗言內(nèi)的意思,而且要品嘗言外意味。 師:我國古典詩歌中,有許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盛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xiàn)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請同學們注意一下,有時候,詩人把同一意象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里,使之表現(xiàn)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愛桃花,寫過一首詠桃詩:“禁苑春暉麗,花蹊綺樹裝。綴條深淺色,點露參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風共一香。如何仙嶺側(cè),獨秀隱遙芳?!倍鸥s說“輕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貶得一錢不值。再如毛澤東和陸游的兩首《卜算子詠梅》,就境界迥異。 五、小結(jié):同學們,我們生長在一個詩的國度里,詩是祖先留給我們寶貴遺產(chǎn),更是我們的驕傲。希望同學們在今天品味詩句的審美體驗之后,能更加熱愛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讀詩,學詩,愛詩,成為一個個有激情,有修養(yǎng)的小詩人。 六、布置作業(yè):古代詩歌中寫“梅”的不勝枚舉,所表現(xiàn)的感情不盡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幾首,請再找出一些,寫一篇鑒賞性小論文。 教學反思: 今天教授《說木葉》一課,自己認為文章思路清晰,但看了反饋本后發(fā)現(xiàn)問題較大,文章一上來先提出,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木葉”較“樹葉”常見,并且有很多佳作傳世;接著分析之所以不用“樹葉”是詩歌語言凝練的需要;然后仔細論述“木葉”一詞“木”字的兩個藝術特征,分別是“木”本身是含有落葉意味,“木”有干燥的意味,而這些加在一起最適合表現(xiàn)那種“清秋”的季節(jié)特征。 我設計的教學過程是,首先學生自讀課文然后復述課文,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整體感知;然后讓學生找到“木葉”一詞之所以用得好的原因,也即找到“木”的兩個藝術特征;第三步再引導學生得出這兩個藝術特征其實都是有“木”這個字眼聯(lián)想出來的,也就是說在進行詩歌鑒賞的時候要充分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最后解決一下“木葉”和“落木”的區(qū)別問題,但是學生給出的反饋是,一是覺得沒意思,二是覺得思路不清晰。 關于第一個問題,我覺得沒有必要進行過多的反思,我不能也不應該把每一節(jié)課都上的趣味橫生,首先我不具備這樣的能力,其次,語文課應該有他本身那種語文味,而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有語文味的敏感性,換句話說我不能為了迎合學生把課設計的沒有語文味。第二個問題,我想主要還是出在整體感知的環(huán)節(jié)上,近年來因為對教材的鉆研更深了,所以對于整體感知這個環(huán)節(jié)就特別在意,覺得非常重要。首先如果沒有這個環(huán)節(jié),那么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將會是非常浮泛的,不管你加進去多少非文本的讓學生感興趣的東西都是失敗的;其次,如果教師不深入研讀文本,那么就談不上上好這節(jié)課,尤其是整體感知這個環(huán)節(jié)。就這節(jié)課來說,我給了學生大約10分鐘的時間讓他們看書,接下來也通過探尋“木”的兩個藝術特征再次回歸到了文本上,但是這個環(huán)節(jié)總有些粗糙,粗糙在哪呢?一是給的時間少,二是問題問得不夠吸引學生,等于說我只給學生兩次閱讀文本的機會。還有一個文本本身存在的問題,因為這篇課文引到的詩歌特別多,而且還有很多詩意不容易讀懂,所以學生容易陷進弄懂這些詩歌意思的迷霧里里,把重點放在讀這些詩而不是弄懂作者所要分析的內(nèi)容上;另外,有些詞,比如“空闊”“疏朗”“感情飽滿”“綿密”這些中國藝術評論獨有的詞語給學生理解文本加大了難度。 在我自己來看,一是應當給全文做個總結(jié);二是應該仔細分析文中的一些詩句用了“木葉”后到底好在哪,這樣的話可能會不那么枯燥,學生接受起來會更容易些。-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說“木葉” 人教版 高中語文 必修 第三 單元 木葉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926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