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題目: 橢圓規(guī)設計及制造
院 系: 機械工程學院
專 業(yè):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學 號:
姓 名:
指導教師:
年 12月
開題報告填寫要求
1.開題報告作為畢業(yè)設計(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此報告應在指導教師指導下,由學生在畢業(yè)設計(論文)工作前期內完成,經指導教師簽署意見及所在專業(yè)學術團隊審查后生效。
2.開題報告內容必須按教務處統(tǒng)一設計的電子文檔標準格式(可從教務處網頁上下載)填寫并打?。ń勾蛴≡谄渌埳虾蠹糍N),完成后應及時交給指導教師簽署意見。
3.開題報告字數應在1500字以上,參考文獻應不少于12篇(不包括辭典、手冊,其中外文文獻至少2篇,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不做硬性要求),文中引用參考文獻處應標出文獻序號,“參考文獻”應按照國標GB 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的要求書寫。
4.指導教師意見和所在教學單位意見用黑墨水筆書寫,并親筆簽名。
5.年、月、日的日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書寫,例:“2010年11月26日”或“2010.11.26”。
1.畢業(yè)設計(論文)題目背景、研究意義及國內外相關研究情況。
題目背景:
橢圓規(guī)屬于一種畫橢圓的工具,適用于教學、工程制圖、工程制造以及需要畫橢圓的地方。只要已知橢圓的長軸、短軸、焦距三個量中的兩個量,即可準確畫出具有準確焦點位置的橢圓?,F代機械設計中,為了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為了快速地占領市場,實現企業(yè)效益,必須要使用快速的設計方法?,F代公司機械設計過程中,很多都使用三維軟件進行設計,并進行調試,使設計出的橢圓規(guī)機構結構簡單,轉動靈活,方便,減少設計周期,降低設計成本。
研究意義:
一直以來,對于機械專業(yè)類的學生和崗位來說,繪圖是必不可少的經常性工作。對于一般的直線、圓弧或圓,利用直尺、圓規(guī)即可馬上繪制,但在繪制橢圓的時候,一般的作法是利用“四弧連接原理”,借助圓規(guī)繪制、甚至徒手繪圖,可以近似畫出來,但畢竟最近似的也不光滑而且難看又費時。如果有橢圓繪圖儀,就可以方便地進行橢圓繪制,而且光滑好看。于是便產生了橢圓規(guī)的構思和設想,橢圓規(gu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繪圖精致美觀。橢圓規(guī)機構具有制作簡單,使用方便,畫出來的橢圓精確等特點,非常適合橢圓類圖紙的繪制。本課題應用性強,知識面覆蓋較廣,并且來自生活,所以容易激發(fā)研究興趣,產品使用前景廣闊。
國內外研究情況:
橢圓規(guī)有著廣泛的應用,但其作圖頗為繁瑣,且不易準確.多年來國內外有不少人從事這方面的探討和研究。?本設計實用新型具有制作簡單、使用方便、畫出來的橢圓精確、應用領域廣等特點。?
橢圓規(guī)機構的設計制作涉及原理設計、結構設計及機械加工制造等多方面專業(yè)知識,通過對常用結構件或裝置的分析,可以檢驗學生對本專業(yè)相關基礎專業(yè)知識掌握情況,學會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綜合知識應用能力,通過獨立完成設計內容,為未來就業(yè)打下一定基礎。橢圓規(guī)機構的設計主要是其零部件的設計制作,所制作零件應符合造價低廉、設計及制作簡易等條件,以便適用于設計繪圖等作業(yè)。
?
2.本課題的主要內容和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或措施。
主要內容和思路:
1、考慮到橢圓規(guī)的應用,計算橢圓上各點的方程及橢圓的離心率;
2、以動力學和運動學的理論知識為依據,本設計決定采用連桿的連接方式完成橢圓規(guī)的設計,所設計的連桿機構能夠畫出不同離心率的橢圓;
3、考慮到連桿的設計方式為連桿機構,支架的設計必須滿足連桿連接的基本需求;
4、專業(yè)基礎知識、機械制圖、機械設計等的相關知識、繪制出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圖紙并完成總裝配圖1張,關鍵零件圖若干張;
5、橢圓規(guī)零部件制作及組裝。
主要研究方法:
1、到圖書館或網上查閱相關資料,確定設計方案;
2、總結動力學和運動學的理論知識計算;
3、整體設計橢圓規(guī)的裝配圖及零件圖;
4、按圖加工實物,實測繪圖效果。
主要
3.預期成果形式。
1、繪制橢圓規(guī)二維裝配圖及主要零部件圖,不少于三張,需有一張手繪圖;
2、完成橢圓規(guī)實物的制作;
3、撰寫畢業(yè)論文,不少于8000字;
4、制作畢業(yè)答辯的PPT。
4.本課題的重點及難點,前期已開展的工作。
本課題重點及難點:
1.熟悉橢圓規(guī)的工作原理,整理設計思路,確定設計方案;
2.材料結構參數的選擇與計算;
3.橢圓規(guī)裝配圖和零件圖。
目前開展的工作:
閱讀文獻資料,整理思路,確定橢圓規(guī)的設計方案。
主要參考文獻:
【1】. 陸玉.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北京: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5.
【2】. 呂燁.機械工程材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鄒慧君.機械原理課程設計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
【4】. 王春燕,陸鳳儀.機械原理.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0.
【5】. 濮良貴,紀名剛.機械設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尚文浩.自動機械設計.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3.5.
【7】. 孟憲源.現代機構手冊.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4.6.
【8】. 吳宗澤,羅圣國.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 消智清.機械制造基礎.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1.
【10】.吳宗澤.機械結構設計.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8.
【11】.Aguilar R J,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M].Englewood; CliffN.J.1973[12]Thomas peters.Tolerance fitting and technology of measuring.Publishing house of the mechanical industry 1999.1
【12】.Thring,M.W.,Laithwaith,E.R.,How to Invent.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77.
5.指導教師意見(對課題的深度、廣度及工作量的意見)。
指導教師: 年 年 月 日
6.學術團隊審查意見:
學術團隊負責人:
年 月 日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