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政治《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教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年高一政治《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教案 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一政治《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教案 新人教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一政治《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教案 新人教版 (一)知識目標 1、識記貨幣的本質、基本職能、價格、紙幣等概念。 2、理解貨幣產生的必然性、兩種基本職能的原因與區(qū)別、商品流通的含義、紙幣與貨幣的關系、紙幣發(fā)行規(guī)律。 3、運用貨幣知識說明如何正確對待金錢。 (二)能力目標 1、從具體材料入手,逐步學會從感性到理性,從現(xiàn)象到本質的能力。 2、用紙幣知識認識假幣的違法性,提高辨別假幣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確立與市場經(jīng)濟相適應的商品貨幣觀念,樹立正確地金錢觀,正確地認識金錢、使用金錢。 ★教學重點 理解貨幣的本質及其基本職能、紙幣。 ★教學難點 紙幣。 ★教學方法 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回顧、討論,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動都離不開金錢,提出問題:金錢就是經(jīng)濟學中的貨幣,本節(jié)課將從貨幣的產生與本質、貨幣的職能、紙幣等方面去了解貨幣,從而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 學生活動:通過教師引導,回憶生活活動,感知生活離不開金錢,從而引發(fā)探究欲望和興趣。 (二)進行新課 一、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 1、貨幣的本質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仔細閱讀第一段,同時提出問題:要了解貨幣,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價值 商品使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討論,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樣的東西才能成為商品? 學生活動:思考課本上第2頁的兩個問題,討論后作出進行點評。 商品必須是勞動產品,不是勞動產品不叫商品;勞動產品只有用來交換才是商品。 判斷是否是商品的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勞動產品;二是用于交換。 教師活動:商品既然是勞動產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類勞動,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勞動叫商品的價值。 (2)、貨幣的產生與本質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思考,購買商品是需要貨幣的,商品和貨幣是不是一起產生的? 學生活動:學生就所提問題展開討論,并發(fā)表見解, 教師活動:針對學生的見解作點評,對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 貨幣的產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教師活動: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了解貨幣的產生過程,并思考第3頁三個思考題。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最初的商品交換是物物直接交換,隨著交換的擴大,交換的難度越來越大。因為交換成功必須是交換雙方都需要對方的商品。在交換中人們發(fā)現(xiàn),某種商品大家都樂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換成它,在用它去換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換兩次就成功了。于是,這種大家都樂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從商品中分離出來,成為商品交換的中間媒介,我們把它叫做一般等價物。 在歷史上,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很多,后來,一般等價物又發(fā)生了變化呢?請看課本。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找出問題。 教師活動: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 人們固定的用金銀而不是其他商品來充當一般等價物。這是為什么?(引導學生找出金銀的特點)。 教師總結:當人們固定的用金銀充當一般等價物的時候,我們就把金銀這種商品叫做貨幣。因此,貨幣就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 教學過渡:貨幣產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換中起什么作用呢?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 教師活動:總結點評。這就是貨幣的職能問題。 2、貨幣的基本職能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看教材第3-5頁,看看貨幣有哪兩種基本職能?分別是什么意思?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找出問題。 教師活動:總結講評。 (1)、貨幣有兩種基本職能,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就是作為衡量商品價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價值,也就是包含的人類勞動多少用金銀表示出來。 提出問題:金銀為什么成為價值尺度,衡量商品價值大??? 教師點評:因為金銀是商品,有價值,可以與商品價值作比較。 用金銀表示出來的商品價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價格。平時我們說某種商品多少錢,就是指商品的價格。舉例:一件衣服標價50元。 需要說明的是,貨幣在執(zhí)行價值尺度時,不需要現(xiàn)實貨幣,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即可。 (3)、流通手段。 教師活動:同學們看教材第4頁,思考這種商品交換活動與直接的無物交換有什么不同?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找出問題。 教師活動:總結講評。 在直接的物物交換中,賣和買兩個過程是同時進行的,不可以分開的。貨幣產生后,商品交換是以貨幣為中間媒介進行的,交換活動分成賣和買兩個過程,賣和買在時間上、空間上都可以分開。想一想生活中的交換活動是不是這樣? 這種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商品――貨幣――商品。 教師點撥:在商品流通中,貨幣發(fā)揮了什么作用?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中間媒介,這種作用或者叫職能,叫做流通手段。 教師點撥:在商品流通中,貨幣能否是觀念中的貨幣,而不用現(xiàn)實貨幣?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貨幣執(zhí)行流通手段必須是現(xiàn)實貨幣,因為它是財富的代表。 教師活動:同學們看教材第5頁一二自然段內容,思考:貨幣產生后的商品交換方式,給商品生產者帶來什么樣的威脅? 學生活動:思考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商品流通中,由于買賣是分開的,生產者只有賣出商品,付出的勞動才能得到補償,否則,就會虧損,甚至破產倒閉。因此,生產者必須為購買者著想,生產適銷對路、質量好的商品。 教師活動:同學們想想,貨幣可以交換一切商品,是不是流通中的貨幣數(shù)量越多越好? 教師點評:不是的。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與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與貨幣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4)、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等職能。 教師活動:同學們,現(xiàn)代經(jīng)濟生活中,貨幣除了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兩種基本職能外,還有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等職能。大家可以看課本第5頁,了解一下。 3、紙幣 教學過渡:貨幣是用金銀充當?shù)?,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買賣商品卻是使用的紙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們就學習紙幣的有關知識。 (1)紙幣的產生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6頁第一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什么是紙幣?紙幣為什么能代替金屬貨幣執(zhí)行流通手段職能?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找出問題。 教師點評:紙幣是由國家發(fā)行的,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因為在商品流通中,人們只關心貨幣能否帶來價值相等的商品,不關心它本身是否足值,所以,可以用貨幣符號――紙幣,代替它執(zhí)行流通手段職能。這樣就產生了紙幣。 教師活動:既然國家有權發(fā)行貨幣,是否可以隨意決定紙幣的發(fā)行數(shù)量呢? (2)紙幣的發(fā)行規(guī)律 紙幣的發(fā)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發(fā)行過多會引起物價上漲,;發(fā)行過少,阻礙流通。生活中出現(xiàn)的通貨膨脹、通貨緊縮現(xiàn)象,往往是與貨幣發(fā)行違反發(fā)行規(guī)律有重要關系。 (3)制造假幣是違法行為 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6-7頁,說明刑法中的這些規(guī)定對你有什么啟示?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探索問題。 教師引導:通過學習這些規(guī)定,應該明確:制造假幣是一種違法行為,應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幣在我國經(jīng)濟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愛護人民幣是每個公民的責任;要提高鑒別假幣的能力。 (三)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jié)內容講述了貨幣的有關常識,主要知識框架如下: (四)實例探究 單項選擇題 1、2010年 8月8日,甘肅舟曲發(fā)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國家緊急調撥救災物資運往災區(qū)。這里的“救災物資” A.是商品,因為它是供人們消費的 B.是商品,因為它是勞動產品 C.不是商品,因為它不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 D.不是商品,因為它沒有用于交換 2、貨幣的本質是 A.商品 B.等價物 C.一般等價物 D.金銀 3、貨幣充當一般等價物和它出現(xiàn)以前的一般等價物的區(qū)別是 A.以前的是商品,現(xiàn)在的不是商品 B.以前的是不固定,現(xiàn)在的是固定的 C.以前的是固定的,現(xiàn)在的是不固定的 D.以前不是商品 ,現(xiàn)在的是商品 4、價值尺度是貨幣的基本職能之一,在執(zhí)行這一職能時,貨幣是 A.現(xiàn)實的貨幣 B.觀念中的貨幣 C.一種價值符號 D.價值不變的特殊商品 5、小李用1999元人民幣購買了一臺電視。在這次購買活動中1999元人民幣 ①執(zhí)行價值尺度職能 ②執(zhí)行流通手段職能 ③必須是現(xiàn)實的貨幣 ④可以是觀念中的貨幣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王先生在某4S店看中了一輛標價為13.5萬元的轎車,經(jīng)討價還價,王先生支付12.8萬元買下該車。對此說法正確的是 A.13.5萬元是現(xiàn)實的貨幣,充當價值尺度職能 B.支付的12.8萬元是現(xiàn)實的貨幣,充當價值尺度職能 C.13.5萬元是觀念的貨幣,充當價值尺度職能 D.13.5萬元和支付的12.8萬元都充當流通手段職能 7、商品流通過程中實際需要的貨幣數(shù)量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 ①待售商品數(shù)量 ②商品價格水平 ③居民貨幣擁有量 ④貨幣流通速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甲同學認為,人民幣是我國發(fā)行的,所以只要多發(fā)行人民幣,就可以解決資金不足這一突出問題。乙同學認為,人民幣發(fā)行多了可能會引起通貨膨脹,所以人民幣發(fā)行越少越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認識到人民幣屬于紙幣,是由國家發(fā)行的,因此甲觀點是正確的 ②乙看到了人民幣發(fā)行過多可能會引起通貨膨脹 ③甲乙都沒有認識到紙幣的發(fā)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既不能超過限度,也不能低于限度 ④乙沒有認識到人民幣發(fā)行過少會直接阻礙商品流通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課余作業(yè) 人們用1000千克大米交換一兩黃金,這種交換活動是不是商品流通?為什么? ★教學體會 學生剛剛從初中踏入高中,無論在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都不夠成熟。雖然對商品和貨幣有一定的接觸,但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客觀認識。我在講授這一課題時按照教學內容的邏輯性和教學過程的主體性要求,借助多媒體演示,通過故事啟迪、場景設置,學生探討、教師引導等教學與活動策略,引導學生分析、探究、學習與認知。本課時的教學重是貨幣的本質、基本職能,紙幣;教學難點是貨幣的本質、紙幣。通過展示世界各國的貨幣圖片引入新課,讓學生討論這些貨幣是用來什么的,從而引入新課,引出商品;進而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商品?并舉出現(xiàn)實中的例子:買來的毛衣和媽媽親手為你織的毛衣哪一個是商品,它們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思考得出商品必須滿足的兩個基本條件:用于交換和勞動產品。然后轉移提問:現(xiàn)在買東西要用錢買,歷史上是一直如此嗎?轉到商品交換的發(fā)展歷程,分析貨幣產生的必然性以及貨幣的本質——一般等價物。這個地方是教學的難點,因此語言的設計要相當巧妙,便于啟迪學生的邏輯思維。但是,這對于一個新教師而言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一定的功力積累才能處理的非常好,因此我在第一個班上課時這個地方處理的還不是特別好,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個班上課時,就有意的調整這里的用語,以便能起到更好地引導作用。貨幣職能的地方并不難理解,我兩個例子:超市里商品下面貼的標簽和買東西的時候交的錢分別執(zhí)行的是什么職能,由此使學生把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區(qū)分開。紙幣那里也是一個難點,而且是讓我覺得是自己處理的不是特別好的地方,紙幣只是貨幣符號,沒有價值,不能代替貨幣執(zhí)行價值尺度的職能。這里不應該太深入展開的,因為學生很容易迷惑,混淆,而我在這里卻進行了展開,很多學生進入誤區(qū),以后會注意在新授課時,不對這一部分作深入展開,先點到為止。把學生主要的精力轉移到下一個知識點: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 2019-2020年高一政治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教案 新人教版 2019 2020 年高 政治 揭開 貨幣 神秘 面紗 教案 新人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6224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