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物理總復(fù)習(xí)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實驗三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課件.ppt
《2019版高考物理總復(fù)習(xí)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實驗三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版高考物理總復(fù)習(xí)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實驗三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課件.ppt(3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實驗三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誤差分析 1 誤差來源除彈簧測力計本身的誤差外 還有讀數(shù)誤差 作圖誤差等 2 減小誤差的方法 1 結(jié)點O 定位O點時要力求準確 同一次實驗中橡皮條拉長后的O點必須保持不變 2 拉力 用彈簧測力計測拉力時要使拉力沿彈簧測力計軸線方向 應(yīng)盡量使橡皮條 彈簧測力計和細繩套位于與紙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內(nèi) 兩個分力F1 F2間的夾角 不要太大或太小 3 作圖 在同一次實驗中 選定的標(biāo)度要相同 嚴格按力的圖示要求和幾何作圖法作出平行四邊形 求出合力 注意事項操作不忘 三 二 一 用兩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的 三記錄 記錄兩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 兩細繩方向和結(jié)點O的位置 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的 二記錄 記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和細繩方向 及 一注意 結(jié)點O的位置必須在同一位置 等 熱點一教材原型實驗 例1 某同學(xué)做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的實驗如圖1甲所示 其中A為固定橡皮條的圖釘 O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jié)點 OB和OC為細繩 圖乙是在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 圖1 1 如果沒有操作失誤 圖乙中的F與F 兩力中 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2 本實驗采用的科學(xué)方法是 A 理想實驗法B 等效替代法C 控制變量法D 建立物理模型法 3 實驗時 主要的步驟是 A 在桌上放一塊方木板 在方木板上鋪一張白紙 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方木板上 B 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點 在橡皮條的另一端拴上兩條細繩 細繩的另一端系著繩套 C 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繩套 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 使橡皮條伸長 結(jié)點到達某一位置O 記錄下O點的位置 讀出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D 按選好的標(biāo)度 用鉛筆和刻度尺作出兩只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1和F2的圖示 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 E 只用一只彈簧測力計 通過細繩套拉橡皮條使其伸長 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記下細繩的方向 按同一標(biāo)度作出這個力F 的圖示 F 比較F 和F的大小和方向 看它們是否相同 得出結(jié)論 上述步驟中 有重要遺漏的步驟的序號是 和 遺漏的內(nèi)容分別是 和 解析 1 由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至O點的拉力一定沿AO方向 而兩根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至O點的拉力 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兩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合力 由于誤差的存在 不一定沿AO方向 故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2 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兩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它們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替代 故選項B正確 3 根據(jù)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實驗的操作規(guī)程可知 有重要遺漏的步驟的序號是C E 在C中未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 E中未說明是否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同一位置O 答案 1 F 2 B 3 CE C中應(yīng)加上 記下兩條細繩的方向 E中應(yīng)說明 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同一位置O 變式訓(xùn)練1 完成以下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實驗的幾個主要步驟 圖2 1 如圖2甲 用兩只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細繩套 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 使橡皮條伸長 記下結(jié)點O的位置 兩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F1 F2以及兩細繩套的方向 2 如圖乙 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鉤住細繩套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 記下細繩套的方向 如圖丙中的c 讀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 3 如圖丙 按選定的標(biāo)度作出了F1 F2的圖示 請在圖丙中 按同樣的標(biāo)度作出力F的圖示 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 F2的合力F 4 若F 與F 則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到驗證 解析 2 如題圖乙 用一只彈簧測力計鉤住細繩套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同一位置O 記下細繩套的方向 由圖示彈簧測力計可讀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 4 0N 3 作出力F的圖示如圖所示 根據(jù)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作出F1 F2的合力F 如圖所示 4 若有F 與F在誤差范圍內(nèi)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 則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到驗證 答案 2 同一位置O4 0N 3 見解析 4 在誤差范圍內(nèi)大小相等 方向相同 熱點二實驗拓展創(chuàng)新實驗拓展創(chuàng)新的兩種方法以本實驗為背景 以實驗中操作的注意事項 誤差來源設(shè)置條件 或通過改變實驗條件 實驗儀器設(shè)置題目 1 對實驗原理的理解 實驗方法的遷移 例2 2018 昆明市教學(xué)質(zhì)量檢測 某學(xué)生實驗小組設(shè)計了一個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的實驗 裝置如圖3甲所示 在豎直放置的木板上部附近兩側(cè) 固定兩個力傳感器 同一高度放置兩個可以移動的定滑輪 兩根細繩跨過定滑輪分別與兩力傳感器連接 在兩細繩連接的結(jié)點O下方懸掛鉤碼 力傳感器1 2的示數(shù)分別為F1 F2 調(diào)節(jié)兩個定滑輪的位置可以改變兩細繩間的夾角 實驗中使用若干相同的鉤碼 每個鉤碼質(zhì)量均為100克 取g 9 8m s2 圖3 1 關(guān)于實驗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實驗開始前 需要調(diào)節(jié)木板使其位于豎直平面內(nèi)B 每次實驗都必須保證結(jié)點位于O點C 實驗時需要記錄鉤碼數(shù)量 兩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和三細繩的方向D 實驗時還需要用一個力傳感器單獨測量懸掛于O點鉤碼的總重力 2 根據(jù)某次實驗得到的數(shù)據(jù) 該同學(xué)已經(jīng)按照力的圖示的要求畫出了F1 F2 請你作圖得到F1 F2的合力F 只作圖 不求大小 并寫出該合力不完全豎直的一種可能原因 解析 1 實驗開始前 需要調(diào)節(jié)木板使其位于豎直平面內(nèi) 以保證鉤碼重力等于細線中的拉力 選項A正確 該裝置每次實驗不需要保證結(jié)點位于O點 選項B錯誤 實驗時需要記錄鉤碼數(shù)量 兩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和三細繩的方向 選項C正確 懸掛于O點鉤碼的總重力可以根據(jù)鉤碼的質(zhì)量得出 不需要力傳感器測量 選項D錯誤 2 利用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和F2的合力F 該合力方向不完全在豎直方向的可能原因是定滑輪有摩擦 木板未豎直放置等 答案 1 AC 2 如解析圖所示定滑輪有摩擦 木板未豎直放置等 回答出一項合理答案即可 1 彈簧測力計掛在繩套1上豎直向下拉橡皮筋 使橡皮筋的結(jié)點到達O點處 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 變式訓(xùn)練2 某實驗小組用一支彈簧測力計和一個量角器等器材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設(shè)計了如圖4所示的實驗裝置 固定在豎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的直邊水平 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量角器的圓心O的正上方A處 另一端系繩套1和繩套2 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圖4 2 彈簧測力計掛在繩套1上 手拉著繩套2 緩慢拉橡皮筋 使橡皮筋的結(jié)點到達O處 此時繩套1沿0 方向 繩套2沿120 方向 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 3 根據(jù)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計算繩套1的拉力為 4 比較 即可初步驗證 5 只改變繩套2的方向 重復(fù)上述實驗步驟 6 將繩套1由0 方向緩慢轉(zhuǎn)動到60 方向 同時繩套2由120 方向緩慢轉(zhuǎn)動到180 方向 此過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結(jié)點在O處不動 保持繩套1和繩套2的夾角120 不變 關(guān)于繩套1的拉力大小的變化 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填選項前的序號 A 逐漸增大B 先增大后減小C 逐漸減小D 先減小后增大 1 2017 河南模擬 某同學(xué)找到一條遵循胡克定律的橡皮筋并利用如下實驗器材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 刻度尺 三角板 鉛筆 細繩 白紙 釘子 質(zhì)量不同的小重物若干 木板 實驗方案如下 甲乙圖5 將橡皮筋的兩端分別與兩條細繩相連 測出橡皮筋的原長 將橡皮筋一端細繩用釘子固定在豎直木板上的A點 在橡皮筋的中點O用細繩系住重物 使重物自然下垂 如圖5甲所示 將橡皮筋的另一端細繩固定在豎直木板上的B點 如圖乙所示 1 為完成本實驗 下列還必須測量的物理量為 填選項前字母 A 小重物的質(zhì)量B 細繩的長度C 圖甲中OA段橡皮筋的長度D 圖乙中OA和OB段橡皮筋的長度 2 在完成本實驗的過程中 必須注意的事項是 填選項前字母 A 橡皮筋兩端連接的細繩長度必須相同B 圖乙中A B兩點必須等高C 圖乙中連接小重物細繩必須在OA OB夾角的角平分線上D 記錄圖甲中O點的位置和OA的方向E 記錄圖乙中O點的位置和OA OB的方向 3 若釘子位置固定 利用現(xiàn)有器材改變實驗效果 可采用的方法是 解析 1 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 要測量拉力可以通過測量橡皮筋的長度和原長 得到橡皮筋的伸長量 根據(jù)拉力大小與伸長量成比例作力的圖示 故選C D 2 橡皮筋連接的細繩要稍微長些 并非要求等長 A錯誤 圖乙中A B兩點不用必須等高 B錯誤 圖乙中連接小重物的細繩可以在OA OB夾角的角平分線上 也可以不在 C錯誤 圖甲中O點的位置和OA的方向不需要記錄 D錯誤 需要記錄圖乙中O點的位置和OA OB的方向 E正確 3 在釘子位置不變的情況下 要改變實驗效果 只有改變小重物的質(zhì)量 故可采用的方法是更換小重物 答案 1 CD 2 E 3 更換小重物 2 小白用如圖6所示的裝置驗證 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其部分實驗操作如下 1 請完成下列相關(guān)內(nèi)容 圖6 a 在木板上記下懸掛兩個鉤碼時彈簧末端的位置O 如圖甲所示 b 卸下鉤碼 然后將兩繩套系在彈簧下端 用兩彈簧測力計將彈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O 記錄細繩套AO BO的方向及兩彈簧測力計相應(yīng)的讀數(shù) 圖乙中B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 N c 小白在坐標(biāo)紙上畫出兩彈簧拉力FA FB的大小和方向如圖丙所示 請你用作圖工具在丙圖中坐標(biāo)紙上作出FA FB的合力F d 已知鉤碼的重力 可得彈簧所受的拉力F如圖丙所示 e 最后觀察比較F和F 得出結(jié)論 2 本實驗采用的科學(xué)方法是 A 理想實驗法B 控制變量法C 等效替代法D 建立物理模型法 答案 1 11 40圖見解析 2 C 解析b 圖中B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11 40N c 圖線如圖所示 3 2017 全國卷 22 某探究小組做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實驗 將畫有坐標(biāo)軸 橫軸為x軸 縱軸為y軸 最小刻度表示1mm 的紙貼在水平桌面上 如圖7 a 所示 將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軸上的B點 位于圖示部分之外 另一端P位于y軸上的A點時 橡皮筋處于原長 1 用一只測力計將橡皮筋的P端沿y軸從A點拉至坐標(biāo)原點O 此時拉力F的大小可由測力計讀出 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 b 所示 F的大小為 N 2 撤去 1 中的拉力 橡皮筋P端回到A點 現(xiàn)使用兩個測力計同時拉橡皮筋 再次將P端拉至O點 此時觀察到兩個拉力分別沿圖 a 中兩條虛線所示的方向 由測力計的示數(shù)讀出兩個拉力的大小分別為F1 4 2N和F2 5 6N 用5mm長度的線段表示1N的力 以O(shè)為作用點 在圖 a 中畫出力F1 F2的圖示 然后按平行四邊形定則畫出它們的合力F合 F合的大小為 N F合與拉力F的夾角的正切值為 若F合與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實驗所允許的誤差范圍之內(nèi) 則該實驗驗證了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圖7 解析 1 由圖 b 可知 F的大小為4 0N 2 畫出力F1 F2的圖示 如圖所示 答案 1 4 0N 2 見解析 4 00 05-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9版高考物理總復(fù)習(xí)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實驗三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課件 2019 高考 物理 復(fù)習(xí) 第二 實驗 驗證 平行四邊形定則 課件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5733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