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實驗三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課件.ppt
《2019年度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實驗三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度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實驗三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課件.ppt(3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二章相互作用 實驗三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過好雙基關 1 實驗原理互成角度的兩個力F1 F2與另外一個力F 產(chǎn)生相同的效果 看F1 F2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的合力F與F 在實驗誤差允許范圍內是否相同 2 實驗器材木板 白紙 圖釘若干 橡皮條 細繩 彈簧測力計兩個 三角板 刻度尺 3 實驗步驟 1 用圖釘把一張白紙釘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 2 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兩個細繩套 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 使橡皮條伸長 結點到達某一位置O 如圖1甲所示 3 用鉛筆描下結點O的位置和兩個細繩套的方向 并記錄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 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 4 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 通過細繩套把橡皮條的結點拉到與前面相同的位置O 記下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F 和細繩的方向 如圖乙所示 5 比較F 與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得的合力F 看它們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是否相同 圖1 1 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1 將兩只彈簧測力計調零后水平互鉤對拉過程中 讀數(shù)相同 可選 若不同 應另換或調校 直至相同為止 2 使用時 讀數(shù)應盡量大些 但不能超出范圍 3 被測力的方向應與軸線方向一致 4 讀數(shù)時應正對 平視刻度 2 注意事項 1 位置不變 在同一次實驗中 使橡皮條拉長時結點的位置一定要相同 是為了使合力的作用效果與兩個分力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這是利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2 角度合適 用兩個彈簧測力計鉤住細繩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時 其夾角不宜太小 也不宜太大 以60 100 之間為宜 3 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條彈性限度內形變應盡量大一些 細繩套應適當長一些 便于確定力的方向 4 統(tǒng)一標度 在同一次實驗中 畫力的圖示選定的標度要相同 并且要恰當選定標度 使力的圖示稍大一些 3 誤差分析 1 誤差來源 除彈簧測力計本身的誤差外 還有讀數(shù)誤差 作圖誤差等 2 減小誤差的辦法 實驗過程中讀數(shù)時眼睛一定要正視彈簧測力計的刻度盤 要按有效數(shù)字位數(shù)要求和彈簧測力計的精度正確讀數(shù)和記錄 作圖時使用刻度尺 并借助于三角板 使表示兩力的對邊一定要平行 研透命題點 例1 2017 全國卷 22 某探究小組做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實驗 將畫有坐標軸 橫軸為x軸 縱軸為y軸 最小刻度表示1mm 的紙貼在水平桌面上 如圖2 a 所示 將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軸上的B點 位于圖示部分之外 另一端P位于y軸上的A點時 橡皮筋處于原長 1 用一只測力計將橡皮筋的P端沿y軸從A點拉至坐標原點O 此時拉力F的大小可由測力計讀出 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 b 所示 F的大小為 N 基礎考點自主悟透 解析由題圖 b 可知 F的大小為4 0N 4 0 圖2 答案 解析 2 撤去 1 中的拉力 橡皮筋P端回到A點 現(xiàn)使用兩個測力計同時拉橡皮筋 再次將P端拉至O點 此時觀察到兩個拉力分別沿圖 a 中兩條虛線所示的方向 由測力計的示數(shù)讀出兩個拉力的大小分別為F1 4 2N和F2 5 6N 用5mm長度的線段表示1N的力 以O為作用點 在圖 a 中畫出力F1 F2的圖示 然后按平行四邊形定則畫出它們的合力F合 解析畫出力F1 F2的圖示 如圖所示 答案見解析圖 F合的大小為 N F合與拉力F的夾角的正切值為 若F合與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實驗所允許的誤差范圍之內 則該實驗驗證了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解析用刻度尺量出F合的線段長約為20mm 所以F合大小為4 0N F合與拉力F的夾角的正切值為tan 0 05 答案 解析 4 0 0 05 變式1 2015 山東理綜 21 某同學通過下述實驗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實驗步驟 將彈簧秤固定在貼有白紙的豎直木板上 使其軸線沿豎直方向 如圖3所示 將環(huán)形橡皮筋一端掛在彈簧秤的秤鉤上 另一端用圓珠筆尖豎直向下拉 直到彈簧秤示數(shù)為某一設定值時 將橡皮筋兩端的位置標記為O1 O2 記錄彈簧秤的示數(shù)F 測量并記錄O1 O2間的距離 即橡皮筋的長度l 每次將彈簧秤示數(shù)改變0 50N 測出所對應的l 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圖3 找出 中F 2 50N時橡皮筋兩端的位置 重新標記為O O 橡皮筋的拉力記為FOO 在秤鉤上涂抹少許潤滑油 將橡皮筋搭在秤鉤上 如圖4所示 用兩圓珠筆尖成適當角度同時拉橡皮筋的兩端 使秤鉤的下端達到O點 將兩筆尖的位置標記為A B 橡皮筋OA段的拉力記為FOA OB段的拉力記為FOB 圖4 完成下列作圖和填空 1 利用表中數(shù)據(jù)在圖5的坐標紙上畫出Fl圖線 根據(jù)圖線求得l0 cm 解析作出Fl圖象 如圖甲所示 求得直線的截距即為l0 可得l0 10 0cm 答案見解析圖10 0 9 8 9 9 10 1均正確 圖5 答案 解析 2 測得OA 6 00cm OB 7 60cm 則FOA的大小為 N 若OA 6 00cm OB 7 60cm 則橡皮筋的彈力為F k x 50 6 00 7 60 10 00 10 2N 1 80N則此時FOA F 1 80N 答案 解析 1 80 1 70 1 90均正確 3 根據(jù)給出的標度 在圖6中作出FOA和FOB的合力F 的圖示 解析FOB FOA 1 80N 兩力的合力F 如圖乙所示 答案見解析圖 圖6 答案 解析 4 通過比較F 與 的大小和方向 即可得出實驗結論 解析FOO 的作用效果和FOA FOB兩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F 是FOA FOB兩個力的合力 所以通過比較F 和FOO 的大小和方向 可得出實驗結論 答案 解析 FOO 變式2 2015 安徽理綜 21 在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實驗中 某同學用圖釘把白紙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 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點 兩個細繩套系在橡皮條的另一端 用兩個彈簧測力計分別拉住兩個細繩套 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 使橡皮條伸長 結點到達紙面上某一位置 如圖7所示 請將以下的實驗操作和處理補充完整 1 用鉛筆描下結點位置 記為O 2 記錄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和F2 沿每條細繩 套 的方向用鉛筆分別描出幾個點 用刻度尺把相應的點連成線 圖7 3 只用一個彈簧測力計 通過細繩套把橡皮條的結點仍拉到位置O 記錄測力計的示數(shù)F3 解析此步驟中應記錄此時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結合 2 的操作 3 中橫線應填寫 沿此時細繩 套 的方向用鉛筆描出幾個點 用刻度尺把這些點連成直線 答案 解析 沿此時細繩 套 的方向用鉛筆描出幾個點 用刻度尺 把這些點連成直線 4 按照力的圖示要求 作出拉力F1 F2 F3 5 根據(jù)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1和F2的合力F 6 比較 的一致程度 若有較大差異 對其原因進行分析 并作出相應的改進后再次進行實驗 解析要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需要比較F和F3的大小 方向是否一致 故 6 中橫線應填寫F和F3 答案 解析 F和F3 實驗拓展創(chuàng)新的兩種方法以本實驗為背景 以實驗中操作的注意事項 誤差來源設置條件 或通過改變實驗條件 實驗儀器設置題目 1 對實驗原理的理解 實驗方法的遷移 命題點二實驗拓展創(chuàng)新 能力考點師生共研 2 實驗器材的改進 例2某小組為了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設計了如圖8甲所示的實驗 在一個半圓形刻度盤上安裝兩個可以沿盤邊緣移動的拉力傳感器A B 圖8 兩傳感器的掛鉤分別系著輕繩 輕繩的另一端系在一起 形成結點O 并使結點O位于半圓形刻度盤的圓心 在O點掛上重G 2 00N的鉤碼 記錄兩傳感器A B的示數(shù)F1 F2及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 1 2 用力的圖示法即可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 當F1 1 00N F2 1 50N 1 45 2 30 時 請在圖乙中用力的圖示法作圖 畫出兩繩拉力的合力F 并求出合力F N 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先畫出力的標度 根據(jù)題中所給的數(shù)據(jù) 利用平行四邊形定則畫出力的圖示并求合力F 2 01N 答案如圖所示 2 01 1 97 2 05 答案 解析 2 該組同學在實驗中 將傳感器A固定在某位置后 再將傳感器B從豎直位置的P點緩慢順時針旋轉 得到了一系列B傳感器的示數(shù)F2和對應的角度 2 作出了如圖丙所示的F2 2圖象 由圖丙可知A傳感器所處位置的角度 1 答案 解析 變式3某同學嘗試用橡皮筋等器材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他找到兩條相同的橡皮筋 遵循胡克定律 和若干小重物 以及刻度尺 三角板 鉛筆 細繩 白紙 釘子 設計了如下實驗 將兩條橡皮筋的一端與細繩連接 結點為O 細繩下掛一重物 兩橡皮筋的另一端也都連有細繩 實驗時 先將一條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細繩固定在墻上的釘子A上 另一條橡皮筋任其下垂 如圖9甲所示 再將另一條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細繩固定在墻上的釘子B上 如圖乙所示 圖9 1 為完成實驗 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a 兩橡皮筋的另一端連接的細繩a b長度要相同b 要測量橡皮筋的原長c 要測量圖甲和圖乙中橡皮筋的長度d 要記錄圖甲中結點O的位置及過結點O的豎直方向e 要記錄圖乙中結點O 的位置及過結點O 的豎直方向 解析首先應明白該實驗的實驗原理 即用橡皮筋的伸長量來表示彈力的大小 所以實驗中一定要測橡皮筋的長度 而沒必要關心細繩a b的長度 選項b和c中的操作是需要的 為了確保力的合成的等效性 需要記錄題圖乙中結點O 的位置及過結點O 的豎直方向 選項e中的操作是必需的 答案 解析 2 對該實驗 兩條相同的橡皮筋 的要求的理解正確的是 a 橡皮筋的材料和原長相同即可b 橡皮筋的材料和粗細相同即可c 橡皮筋的材料 原長和粗細均要相同 解析為了能用橡皮筋的伸長量表示彈力大小 滿足F kx 應讓k值相同 即橡皮筋的材料 粗細 原長均要相同 選項c正確 答案 解析 變式4小明通過實驗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 1 實驗記錄紙如圖10所示 O點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長到的位置 兩彈簧測力計共同作用時 拉力F1和F2的方向分別過P1和P2點 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筋時 拉力F3的方向過P3點 三個力的大小分別為 F1 3 30N F2 3 85N和F3 4 25N 請根據(jù)圖中給出的標度作圖求出F1和F2的合力 答案見解析圖 F合 4 6 4 9N都算對 解析作出的圖示如圖所示 圖10 答案 解析 2 仔細分析實驗 小明懷疑實驗中的橡皮筋被多次拉伸后彈性發(fā)生了變化 影響實驗結果 他用彈簧測力計先后兩次將橡皮筋拉伸到相同長度 發(fā)現(xiàn)讀數(shù)不相同 于是進一步探究了拉伸過程對橡皮筋彈性的影響 實驗裝置如圖11所示 將一張白紙固定在豎直放置的木板上 橡皮筋的上端固定于O點 下端N掛一重物 用與白紙平行的水平力緩慢地移動N 在白紙上記錄下N的軌跡 重復上述過程 再次記錄下N的軌跡 兩次實驗記錄的軌跡如圖12所示 過O點作一條直線與軌跡交于a b兩點 則實驗中橡皮筋分別被拉伸到a和b時所受拉力Fa Fb的大小關系為 Fa Fb 圖11圖12 答案 解析 解析重物受力情況如圖所示 由于重力不變 兩次實驗時 橡皮筋拉力FT的方向相同 故水平拉力F大小相等 即Fa Fb 3 根據(jù) 2 中的實驗 可以得出的實驗結果 填寫選項前的字母 A 橡皮筋的長度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 兩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時 橡皮筋第2次的長度較長C 兩次被拉伸到相同長度時 橡皮筋第2次受到的拉力較大D 兩次受到的拉力相同時 拉力越大 橡皮筋兩次的長度之差越大 解析根據(jù)題圖可知 選項B D正確 選項A C錯誤 答案 解析 4 根據(jù)小明的上述實驗探究 請對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提出兩點注意事項 答案橡皮筋拉伸不宜過長 選用新橡皮筋 或 拉力不宜過大 選用彈性好的橡皮筋 換用彈性好的彈簧 答案 解析 解析橡皮筋拉伸不宜過長 選用新橡皮筋等可減小誤差-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年度高考物理一輪復習 第二章 相互作用 實驗三 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課件 2019 年度 高考 物理 一輪 復習 第二 實驗 驗證 平行四邊形定則 課件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5690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