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級科學下冊 用水測量時間1教案 教科版.doc
《2019-2020年五年級科學下冊 用水測量時間1教案 教科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2020年五年級科學下冊 用水測量時間1教案 教科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五年級科學下冊 用水測量時間1教案 教科版 一、教材簡析: 第一部分:古代的水鐘。 教科書畫了三幅水鐘的圖,說明了兩種類型的古代水鐘,主要是幫助學生理解古人是怎樣利用流水的滴漏來計時的。可以讓學生解釋這些水鐘是怎樣利用滴漏來計時的。這樣就可以引出下面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對滴漏進行觀察和研究。 第二部分:滴漏實驗。 教科書首先讓學生估計并觀察從300毫升水中緩慢流出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時間。在瓶子中裝300毫升水,觀察并記錄從瓶中漏出100毫升水需要的時間。通過實驗學生們會發(fā)現(xiàn),如果孔的大小不改變,同樣流完100毫升水所需的時間是相同的(約1分鐘左右)。 緊接著第二個活動是同樣的瓶子裝水,觀察從300毫升水中,漏出10毫升、50毫升水分別需多少時間。這個活動,同樣希望重復(fù)多次。如果忽略觀測的各種誤差,從300毫升水中流出10毫升水的時間,大致相當于流完100毫升水的十分之一;流掉50毫升水的時間差不多也是流完100毫升水的一半。至此,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利用流水是可以幫助我們“模糊”計時的。 教科書安排了第三個活動——推測并觀察流完杯中全部的300毫升水需多少時間。通過觀測,很顯然流完全部的300毫升水的時間要大大超出僅流掉前100毫升水時間的3倍。而且,用肉眼也能很清楚地觀察到,當瓶中的水越來越多時,水流越來越小,最后甚至會斷斷續(xù)續(xù)呈滴狀。 水流的速度是在不斷地變化的,那用水怎么計時啊?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去關(guān)注古人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他們是怎樣讓水保持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帶著這樣的問題,孩子們自然會再次關(guān)注古代的水鐘,他們會找相應(yīng)的資料去了解古人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 二、教學背景: 在研究圭表與日晷后,學生會發(fā)現(xiàn)太陽光影之所以能夠被用來計時,是因為太陽光影是有規(guī)律地運動著的。他們開始意識到能夠用作計時工具的事物必須是有規(guī)律運動著的??墒翘栫娭荒馨滋焓褂?,晚上怎么計時呢?這一課將組織學生去探索如何用流水來計時,研究古人計時用的水鐘,以及不同的計時方法。教科書將介紹學生認識兩種水鐘,一種是泄水型水鐘,另一種是受水型水鐘。在這一課中,學生將觀察滴漏,推測并測量在瓶子中積聚10毫升和50毫升水分別需要的時間。通過本課的學習要使學生初步了解和認識利用滴漏計時的原理。 三、教學設(shè)計 教 學 目 標 科學概念 在一定的裝置里,水能保持以穩(wěn)定的速度往下流,人類根據(jù)這一特點制作水鐘用來計時。 過程與方法 記錄100毫升水緩慢地流完需要多少時間。 根據(jù)100毫升水流完需要的時間,推測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的水流完需要的時間。 初步理解流水為什么能夠用來計時,以及存在的問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認識到細心觀察的重要性。 發(fā)展研究計時工具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仔細認真的觀測滴漏實驗。 難點:引導學生正確完成第一次滴漏實驗操作。 教 學 準 備 教具 學具 說明與提醒 多媒體 一個能容納300毫升水的塑料瓶子,一個量筒,鐵架臺,一個透明水杯,秒表。 瓶蓋上扎的小孔以直徑2毫米左右為宜。 教學流程 介紹古代水鐘引出滴漏實驗。 滴漏實驗探究滴漏規(guī)律。 利用滴漏規(guī)律探求古代水鐘奧秘。 活動設(shè)計 基礎(chǔ)設(shè)計 個性設(shè)計 一、引入 我們前面研究了日晷、圭表等古代計時器,你知道古人還用什么來計時?(流水) 對,用水來測量時間(課件出示課題),這就是水鐘,我們來見識一些古代水鐘。(課件顯示水鐘圖片) 古代大概有幾種水鐘?(受水型水鐘、泄水型水鐘) 怎么使用的?(學生看書上資料,回答)(課件顯示受水型水鐘、泄水型水鐘及其用法) 古人怎么會想到用流水來計時的?流水與時間有什么聯(lián)系或相似之處? 流水有規(guī)律嗎?(學生討論,答:流水的速度是固定的) 果真如此嗎?讓我們來揭開古人水鐘的神秘面紗。 二、新授 1.猜測自制水鐘中裝300毫升水,使100毫升水緩緩流入量筒,你覺得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2.討論使用“水鐘”要注意什么呢? 引導: 怎么灌水?(用手堵住小孔) 怎么可以讀數(shù)準確?(視線與液面凹面底部與刻度齊平) 做實驗時“水鐘”的放置要注意什么?(放于鐵架臺上,放平)) 3.學生實驗(出示實驗提示) 用手抵住滴水口,松手同時按下秒表。 視線與量筒中液面凹面底部齊平。 等液面底部與100刻度對齊時按下秒表。 反復(fù)測三次記錄數(shù)據(jù)。 4.匯報:有何發(fā)現(xiàn)?(三次數(shù)據(jù)差不多) 那么能否說明流水的速度是固定的? 5.猜測使20毫升水緩緩流入燒杯,你覺得大約需要多少時間?使50毫升水緩緩流入燒杯,你覺得大約需要多少時間?(課件出示問題) 6.(學生實驗,匯報) 流20毫升水所需的時間差不多是流100毫升水的五分之一嗎?流50毫升水所需的時間差不多是流100毫升水的一半嗎?是否更加說明流水的速度是固定的嗎? 7.猜測流完所有的300毫升水,你覺得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討論實驗設(shè)計方案。 8.學生實驗,匯報:和我們的猜想一樣嗎?能說明流水的速度是固定的嗎? 討論原因。(水位下降,水壓下降,水流速度變慢) 9.討論如何使水按固定速度下流? (學生討論,設(shè)計,畫圖,匯報) (教師可引導學生看古人的受水型水鐘設(shè)計圖) (使水面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高度)。 我們的水鐘水流得很快,一會就流完了,只能計幾分鐘的時間,如何可以計更長的時間? (學生討論,匯報:將孔變小,使它一滴一滴往下流。) (出示一滴一滴往下流滴水的水鐘)回去后能否制作一個每分鐘滴 60滴水的滴漏? 三、總結(jié) 今天你有何收獲?還想知道什么?回去后繼續(xù)研究 四、作業(yè) 《作業(yè)本》。 水鐘的資料。 水鐘在我國古代又叫做 “刻漏”,是根據(jù)滴水的等時性原理來計時的。滴水計時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特殊容器記錄水漏完的時間(泄水型),另一種是底部不開口的容器,記錄它用多少時間把水接滿(受水型)。我國的水鐘,最先是泄水型的,后來發(fā)展成泄水型與受水型同時并用。 刻漏主要由幾個銅水壺組成,所以又叫 “ 漏壺 ” 。除了最底下的那個,每個壺的底部都有一個小眼。水從最高的壺里,經(jīng)過下面的各個壺滴到最低的壺里,滴得又細又均勻。最低的壺里有一個銅人,手里捧著一支能夠浮動的木箭,壺里水多了,木箭浮起來,根據(jù)它上面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時間了。 板書設(shè)計 課外活動 制作一個每分鐘滴 60滴水的滴漏? 生成預(yù)見 由于滴水孔的大小不一,全班很難統(tǒng)一滴完水的時間,教師最好事先調(diào)試好滴水孔的大小,盡量使數(shù)據(jù)接近,便于一起討論。 課堂評估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級科學下冊 用水測量時間2教案 教科版 教材分析: 《用水測量時間》是教科版五年級下冊“時間”單元第四課。古人計時的方法有很多,學生在原有認知上,作出一系列的想象,猜測水鐘報時的方法。教材中畫了三只兩種類型的古代水鐘圖,幫助學生理解怎樣利用流水來計時。而這只是在思維上的一些考慮,實踐中水是怎樣計量時間的呢?教材利用“滴漏實驗”,使學生親身經(jīng)歷流水計量時間這一活動。在活動中充分展開思維進行推斷與預(yù)測,并進行驗證,意識到推測要根據(jù)原有的經(jīng)驗與認識,而不是隨意的猜想。怎樣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通過學生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認識到控制水滴漏出的快慢主要與孔的大小、水位的高低有關(guān)。并且知道我們?nèi)丝梢詻Q定在同樣的時間里做多少事情,但時間的快慢我們是不能控制的。 “構(gòu)建起水的流動在一定條件下,具有等時性的特點,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合理的推測與驗證,水位不同將影響水的流速”是本堂課設(shè)計中的重點內(nèi)容。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在一定的條件下,水的運動具有等時性,水流的速度與水位等條件有關(guān)。古人利用流水來進行計時。 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測量 100 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時間的活動過程,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推測和驗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合作學習可以提高效率,細致的態(tài)度可以減少工作誤差;感受古人的聰明才智。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測量100 毫升水慢慢流完需要多少時間的活動過程,構(gòu)建起水的流動具有等時性的特點,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合理的推測與驗證。 教學難點: 讓學生充分展開其思維,根據(jù)原有的經(jīng)驗與認識進行合理的推測。 教學準備: 課件、每個小組一個鐵架臺、一個漏杯、一個量筒、兩個量杯、適量的水、滴管、電子表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一、觀看錄像,情境引入 欣賞自然界流水現(xiàn)象的錄像。思考:流水與時間有什么相似之處嗎? 引入課題:用水測量時間 二、 滴漏實驗 (一)挑戰(zhàn)一:測量積聚100毫升需要多少時間 1.學生試測 簡介器材,提出要求。 學生試測后,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交流分析,體驗實驗的操作需要細致,需要相互合作。 2.實測,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 3.做出解釋:相同的水量,相同的杯子,相同的孔,所用的時間基本相等。 (二)挑戰(zhàn)二:積聚20、40、60毫升分別需要多少時間 1.推測分別積聚20、40、60毫升的水,分別需要多少時間? 小組討論,填寫記錄單 交流:推測結(jié)果,并說明推測的依據(jù)。 2.交流實驗方法 3.學生實驗,完成記錄單 4.表達與交流;水流的速度與水位的高低有關(guān) (三)理解古人水鐘的計時原理 1.古人也是用我們今天這樣的水鐘來計算時間的嗎? 2.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嗎? 3.出示水鐘圖,師生共同解釋水鐘計時的原理 三、課外延伸 設(shè)計制作一個每分鐘滴60滴水的水鐘。 試教體會: 在本課試教中,主要有兩點教學體會。 1.關(guān)于如何幫助學生形成觀念性概念的思考。本課在活動設(shè)計中,對教材的兩個活動做以下改進,一是由于水具有表面張力,在一個容器里,完全流完100毫升的水是比較困難的,在教學中,學生不但沒有建構(gòu)起水的運動具有等時性的觀念,反而是形成了水的運動是不等時的的觀念。我的改進是:在容器里盛多于100毫升的相同水位的水,通過積聚100毫升水的時間的活動,這樣,就比較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第二是根據(jù)100毫升的水推測和驗證10毫升、50毫升的水所需時間,我們將測量點改為20毫升、40毫升、60毫升,使數(shù)據(jù)更加直觀,便于學生推測、計算和分析。在活動中,學生展開思維,并用實驗驗證,水不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滴。而古人克服了這些困難,發(fā)明了水鐘。 2.如何有機滲透科學史的教育。在本堂課的試教中,我把古人利用水的運動規(guī)律制作水鐘的這一發(fā)現(xiàn)過程,讓學生在課堂上經(jīng)歷。首先讓學生欣賞小錄像,引發(fā)了學生對流水能進行計時的原認知,古人可能也就是觀察到自然界流水的規(guī)律而得到原型啟發(fā)的。在經(jīng)歷測量積聚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時間的過程中,建構(gòu)起“在一定的條件下,水的流動具有等時性”的概念,所以可以用水來測量時間。在這個基礎(chǔ)上,推測與驗證分別積聚20、40、60毫升水需要多少時間。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發(fā)現(xiàn)了與古人同樣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這樣的裝置中,水流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從而讓學生想辦法,也是與古人同樣的辦法—讓水位保持相同,解決了先快后慢這個問題,最終設(shè)計制作了其中一種水鐘。也直接導向下一節(jié)課“制作水鐘”。-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9-2020年五年級科學下冊 用水測量時間1教案 教科版 2019 2020 年級 科學 下冊 測量 時間 教案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5510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