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課堂實錄
《《短文兩篇》課堂實錄》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短文兩篇》課堂實錄(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短文兩篇》課堂實錄執(zhí)教:沈國華學生:杭州灣初級中學 八(5 )班時間:第一課時, 2017-9-11 周一 第二課時,2017-9-12 周二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師:今天我們來學習兩篇短文(板書:短文兩篇),一篇叫《答謝中書書》,另一篇叫《記承天寺夜游》(板書兩篇文章的題目)。《答》文是陶弘景寫的,《記》文是蘇軾寫的(板書兩位作者)。關于這兩位作者,由誰能介紹一下?生:陶弘景是南北朝時期的人,被稱為“山中宰相”。蘇軾就是蘇東坡,北宋時期人,蘇洵、蘇軾、蘇轍“三蘇”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師:咱先來看陶弘景其人(屏顯:陶弘景,南北朝時期的思想家、醫(yī)學家和文學家。陶弘景遠離塵世,隱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陰陽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氣象。梁武帝繼位后,他“禮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兇吉、祭祀、征討大事,朝廷都要派人進山向他請教,故稱他為“山中宰相”。)由一生讀介紹。師:陶弘景是南北朝時南朝人,蘇軾是北宋時期人,這兩人生活年代相隔六七百年,人生際遇更是大相徑庭,然而,你感山水.之靈秀,我寄風物于情懷,他們的文章“有緣千年來相會”,共同出現(xiàn)在我們的課文中。《答》文 68 字,《 記》文 85 字,可謂字字珠璣,清音幽韻?,F(xiàn)在就讓我們來享受美文,美景,美情!二、析題師:咱先來看兩個題目,《答謝中書書》,兩個“書”,有誰能解釋?生:“中書”是官名,謝中書就是謝征,他曾當過中書舍人。第二個“書”是指書信。師:“答”可以理解為——生:答復,回復。師:合起來就是——生:答復謝中書的書信。師:看來這是一封書信,還是回信。古人的書信也叫“尺牘”或“信札”,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古代的文人把談山論水、品詩析文作為一件雅事,寫信的時候也喜歡描繪一番,寄寓情懷。再來看《記承天寺夜游》,這題目中的關鍵詞是哪一個?生:“游”。師:“游”,表明這是一篇游記。誰能說說什么叫游記?生:游記就是將旅途所見所聞所感描述下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情感的一種文體。師:從這個題目中還可以看出哪些信息?生:游的地點是在承天寺,游的時間是晚上。.師:字面上明擺著的。生:感覺有點特別,寺廟里有什么好游的?還在晚上?那能看到什么樣的風景呢?師:唔,字背后暗藏著的。異常事,必有異常人;異常人,必有異常情。我們真想一探究竟??!三、初讀課文師:接下來是朗讀時光,請同學們自由地把兩篇短文讀上兩三遍,然后回味、觀察一番:這兩篇文章在朗讀節(jié)奏和句式上有什么不同?(屏顯:朗讀時光 回味、觀察兩篇文章在朗讀節(jié)奏和句式上有什么不同?)生自由朗讀。師(手指屏幕示意):現(xiàn)在來說說剛才的問題。生:《答》文有很多四字短語,還有兩個長短句,讀起來句式整齊,朗朗上口,富有韻律;《記》文句子有長有短,讀起來富于變化,高低錯落。生:讀《答》文時聲音洪亮,讀《記》文時聲音低沉?!洞稹肺挠嘘杽傊溃队洝肺挠嘘幦嶂?。師:這是就朗讀時的語氣、感覺而言的,很原始,很可貴。很想聽聽同學們的集體朗讀,不過,在集體朗讀之前,還得對幾個字正正音。大家看屏幕。(屏顯:讀準加點字的字音 與(yù)其奇者 無與(yǔ)為樂 相與(y ǔ) 藻荇( zǎoxìng))生讀字詞。.師:現(xiàn)在請大家一起來讀兩篇短文,《答謝中書書》,起——生齊讀兩文。師:果真《答》文響亮,《記》文低沉;《答》文爽直,《記》文曲折;《答》文深烈,《記》文淡定。那么,兩位文章大家筆下景致如何?兩篇風格迥異之作因何納入同一篇課文之中?讓我們一篇一篇地學,通過深入一步的學習,尋求不一樣的感覺,領略不一樣的風采。四、學習《答謝中書書》1、疏通文意師:先請同學們結合注釋,把文章疏通一遍。生自讀,疏通。師:我們來看這幾個句子(屏顯:翻譯下列句子的意思,特別注意加點字的意思:曉霧將歇,猿鳥亂鳴(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猿、鳥此起彼伏地鳴叫著。歇,消散。亂,隨意。) 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夕陽快要落山了,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躍出水面。欲,快要,將要。) 實是欲界之仙都(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 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與,參與,這里指欣賞、領悟的意思。))2、梳理結構師:請大家給這篇文章分一下層次。.生:三層,第一層第一句,以感慨發(fā)端:“山川之美,古來共談” ;中間四句具體描繪秀美的山川景色;末兩句又以贊美和感慨收束。師:“山川之美,古來共談”,與友人品賞山林,談論詩文,是古人一大雅事。這里相共談者,指的是那些有高雅情趣的人。具體來說,陶弘景現(xiàn)在就和誰談著?生:謝中書謝征。生:陶弘景信是寫給謝中書的,跟謝中書談著山水,但是,他的內(nèi)心里,其實還跟謝靈運談著,因為他后面還說到康樂公。師:作者正是將謝中書當作能夠談山論水的朋友,同時也期望與古往今來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作者和朋友談山水,山水怎樣?若要用一個詞來說就是——生:美。生:仙都。師:仙都,就是仙境,美到極致,就是人間仙境,這兩詞其實是相通的,還過,如果讓我們選其一的話,還是哪個詞更妥當?生:美,因為這個詞在總起句,而“仙都”呢,是美極了的一種贊美。先言其美,再贊其為仙都,是一種前后照應,使文章渾然一體。3、品賞美景師:作者寫到哪些景?.生:高峰,清流,石壁,青林,翠竹,曉霧,猿鳥,夕日,沉鱗。師:全是山川之景?。∽髡邔懢暗臅r候,緊抓特點,只用寥寥數(shù)語,可謂惜墨如金,言簡意豐,想要盡情感受景之美,得發(fā)揮我們的想像力。請同學們挑其中的一幅畫面,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和語言儲備,展開想像的翅膀,用自己的話來描繪一番,并把它寫下來。學生獨立描繪。師巡視,觀察,點撥。用時約七分鐘。師:請把你的筆下美景展示一番。生:仰望高山,巍然聳立,直插霄漢,白云在山頂繚繞;俯察溪流,蜿蜒曲折,清澈透明,游魚在水底嬉戲。師:這景繪得好,好在點明視角的變化;好在受到陶弘景的影響,也用上四字短語了!生:兩岸的山崖石壁上,各種色彩交相輝映,顯得斑斕多姿;山上呢,一年四季都是青蔥的樹林,翠綠的竹叢,一陣風吹過,“嘩嘩”響,令人覺得那么地生機勃勃。師:仿佛石頭也會說話,竹林也會唱歌。緊承前面一位同學的描繪,就視角而言,這些當為平視所得。生:清晨,太陽出來了,薄霧漸漸地將要消散,猿啊鳥啊這些自然界的精靈舒展舒展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引著脖子此起彼伏地啼著叫著。傍晚,太陽在西山將要落下去,潛游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感受生命的歡愉。.師:作者選擇早晚兩個最讓動物們快活的時刻,抓住最能體現(xiàn)自由快活的猿鳥啼鳴、潛魚競躍來寫,這就叫抓住事物的特點。面對如此美景,作者不由得發(fā)出怎樣的感慨?生: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師:實是欲界之仙都。這實在是人間仙境?。∵@樣的感慨順理成章,引我們深思的是最后一句,寫到了康樂公,康樂公何許人?生: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師:僅憑課本下方的注釋似乎簡單了些,請同學們翻開作業(yè)本,P58,第 5 題,這里有關于謝靈運的四則材料,請同學們閱讀后,探究陶弘景在《答謝中書書》文末談及謝靈運的原因。生讀,思考,在作業(yè)本上答題。五分鐘后交流。生:謝靈運開創(chuàng)了山水詩,描繪的山水清麗曼妙,備受后世山水詩人們的尊重;陶弘景來到謝靈運曾涉足的山水勝地,寫了“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一句,既表達了自己對謝靈運的敬仰之情,又表現(xiàn)了自己熱愛山水、陶冶性情的志趣。生:“未復有”,也看出陶弘景對世人不能欣賞這樣的奇麗風光感到惋惜。生:其實也有自己能賞到景之美的一種自得,以及與謝靈運比肩之意。生:寫到謝靈運,也與第一句中的“古來共談”相呼應。師:說到這里,我們還得記起一個與本文有關的人,誰?生:謝中書謝征。.師:對,謝征,謝中書,陶弘景這信是寫給他的,陶弘景為什么會在給謝征的信中說這些呢?咱們得好好了解謝征這個人。(屏顯:謝中書即謝征,出身名門,為謝眺的從侄孫,深得梁武帝蕭衍之倚重,“年位尚輕,而任遇已重?!保┻@樣一位鋒芒早露、官運亨通的晚輩(謝小陶 44 歲),其驕矜自負自不待言。如果用信中的話來說,謝征就屬于哪一類人?生:鳶飛戾天者,經(jīng)綸世務者。師:陶弘景摒棄客套直抒胸臆的答書,愈益顯出他這位“山中宰相”的氣度。4、背誦課文師:現(xiàn)在我們來試著當堂背誦這篇文章,先想想,有哪些方法可以讓我們更快地記住它?生:總分總結構,前后照應。生:具體寫景部分都是四字句,有兩個規(guī)律,一個是視角變化,有仰視、俯視、平視;一個是時間變化,前三句是一年之中,后一句是一天之中。師:好,借助這些方法背誦。生背書。師:咱們以集體背誦來結束這堂課。生齊背。五、作業(yè)1、全程助學第一課時。.2、自己疏通《記承天寺夜游 》。第二課時六、學習《記承天寺夜游》1、預習檢查師:先來看看大家預習得怎樣(屏顯:翻譯下列句子,注意加點字意思:月色入戶 相與步于中庭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生:月光照進門里。戶,門。生:一起在院子里散步。相與,一起。生:灑在庭院里的月光像積水一樣空靈澄澈,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錯縱橫,大概是竹柏的影子吧。交橫,交錯縱橫。生:只是缺少像我倆這樣的閑人罷了。師:再請同學們齊讀課文,希望在朗讀里能讀出你對文意的理解。生齊讀。2、波瀾起伏師: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這原本是一個很平常的夜,蘇軾也是閑來無事,解衣欲睡,可是,月色給他帶來了一個不平常的夜。這其中的心潮起伏,有誰能解?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出蘇軾的心緒,讀出蘇軾的心境。生自由讀。約用時七分鐘。.師:那天晚上,蘇軾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賞月的?生:喜悅的心情,“欣然起行”,蘇軾看到月色入戶,心生喜悅。生:孤獨,“念無與為樂者”,可見,蘇軾缺少知音。生:悠然,“相與步于庭中”,與朋友一起庭院散步,悠閑自得。生:沉迷,“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倍汲撩缘疆a(chǎn)生錯覺,把竹柏影認作水草。生:感慨,“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師:喜悅、孤獨、悠然、沉迷、感慨,形似平凡的一次夜游,何以引發(fā)蘇軾心緒如此的波瀾起伏?咱們還是得知人論世,因為特定的人生經(jīng)歷會造就特定的人物性格、特定的心理反應。(屏顯:蘇軾的一生屢遭貶謫,歷經(jīng)八州,身行萬里,但始終釋然安然。蘇軾因反對王安石變法,主動自請外任,被貶職,任杭州通判,遷知密州、移知徐州。元豐二年(1079 年),因“烏臺詩案”罪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相當于現(xiàn)代民間的自衛(wèi)隊副隊長),有名無實。此文寫作于貶謫黃州期間。)了解了蘇軾的生平經(jīng)歷后,咱們來談談對蘇軾把自己稱為“閑人”的理解。生:蘇軾原本解衣欲睡,可見他晚上沒有公文要批閱,沒有客人要應酬,很清閑。生:所找的人也是住一寺廟里的張懷民,閑人和閑人作伴。.生:這個“閑人”,其實心思復雜而微妙,有被貶的悲涼,賞月的欣喜,和好友相與的欣慰,更有一種對生活的豁達超脫。七、兩文比較師:學到這里,老師最想問的一個問題是,編者為什么會把這篇文章和《答謝中書書》編在一起的?它們倆有什么聯(lián)系???請同學們再溫故一遍,探討兩篇短文的聯(lián)系點。生:都是寫景的。生:蘇軾是“閑人”,陶弘景也是閑人。生:都有知音。師:現(xiàn)在咱們就這幾點,來作深入一步的思考。老師拋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陶弘景筆下之景和蘇軾筆下之景給人的感覺有何異同?第二個問題,陶弘景也是一個閑人,蘇軾也是一個閑人,他們的“閑人”一樣嗎?請同學們小組討論這兩個問題。學生小組討論。用時約三分鐘。師:無可否認,無論是陶弘景的秀山麗水,還是蘇軾的庭院月光,都給我們以美的享受。不過,其中的感受卻是不盡相同,哪位同學來說說?生:陶弘景筆下的景氣象宏大,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空間上無所不包,時間上從古到今,從一年四季到一天之內(nèi)。而蘇軾只寫晚上的月色,還是一個寺廟里的庭院里的,是一個特定時間特定地點,感覺郁悶多了。.生:陶弘景筆下之景,山秀水麗,動靜相襯,聲色俱備,美不勝收;蘇軾筆下之景就顯得單調許多,就寫月色,還沒出現(xiàn)一個月,讓人覺得幽暗曲折,挺折磨人。師:景中含情,情由心生。我想,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與作者的心境有關吧。生:陶弘景是閑人,但是,他的閑是與蘇軾不同的,他其實是得意的,因為那時的皇上是器重他的,是他自己不愿意出山,即使他不出去,他還是“山中宰相”,他給得意中的謝征寫信,又引一生得意的謝靈運為知音,所以盡情抒寫對山水的贊美之情;蘇軾是有自己的抱負的,可是他得罪了皇上,得罪了權臣,在失意之中,與失意人張懷民一起,連賞月的地點都顯得有些凄涼,是一個寺廟。師:是啊,心不同,景不同。不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蘇軾人生坎坷,但精神高貴,他能在如此不得志境遇中,能保持一顆淡定超然之心,于月夜中,于承天寺里,與好友“閑庭信步”,欣賞美麗月色,更引得世人之敬重。八、課堂小結師:兩篇短文,兩種境遇,兩種風光,一樣精彩,可謂“片言敵萬語,尺素羅千里”,讓我們領略自然之美麗,感受人生之灑脫。《短文兩篇》,真好!九、作業(yè)1、背誦兩篇短文。2、做好全程自助第二課時。.3、做好語文作業(yè)本中的練習。2017/9/21 周四晚上寫好-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短文 課堂實錄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453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