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1章 開啟化學之門 1.3 怎樣學習和研究化學同步練習 滬教版.doc
《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1章 開啟化學之門 1.3 怎樣學習和研究化學同步練習 滬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1章 開啟化學之門 1.3 怎樣學習和研究化學同步練習 滬教版.doc(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1章 第3節(jié) 怎樣學習和研究化學 [范圍:第1章 第3節(jié) 怎樣學習和研究化學 建議用時:25分鐘] 一、選擇題 1.xx蘇州下列化學儀器對應的名稱書寫正確的是( ) 圖4-K-1 2.在對呼出的氣體進行探究前,小明同學根據(jù)生物學知識提出:呼出氣體中的水蒸氣可能比空氣中的多。這句話屬于科學探究中的哪一環(huán)節(jié)( ) A.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shè) C.制訂計劃 D.表達與交流 3.下列化學符號和名稱一一對應的是( ) A.氫元素——H2 B.氧氣——O C.五氧化二磷——5O2P D.氨氣——NH3 4.xx無錫在xx年無錫市化學實驗操作考查中,發(fā)現(xiàn)如下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 圖4-K-2 5.xx義烏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圖4-K-3 6.xx沈陽下列符合化學實驗安全要求的是( ) A.易燃易爆藥品放在火源附近 B.隨意丟棄實驗室剩余的藥品 C.向燃著的酒精燈里添加酒精 D.實驗中要特別注意保護眼睛 7.實驗結(jié)束后,下列儀器的放置方法正確的是( ) 圖4-K-4 8.某同學用量筒量取液體,讀數(shù)時,第一次仰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shù)為19 mL,倒出部分液體后,又俯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shù)為11 mL,則倒出液體體積( ) A.等于8 mL B.小于8 mL C.大于8 mL D.無法判斷 9.規(guī)范操作是實驗成功的保證。下列圖示的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圖4-K-5 二、填空題 10.檢查如圖4-K-6所示裝置氣密性的步驟為:(1)把導氣管的一端浸入水中;(2)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導氣管口有______________;(4)移開手后,導氣管內(nèi)______________,說明氣密性良好。 圖4-K-6 11.指出下列操作的錯誤。 圖4-K-7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掌握化學實驗中常用儀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開展化學學習和研究。請寫出正確的儀器名稱及操作。 (1)貯存固體藥品的儀器是____________。 (2)用于夾持燃燒鎂條的工具是____________。 (3)加熱時常墊在玻璃儀器與熱源之間的用品是______________。 (4)玻璃導管插入帶孔橡皮塞時,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轉(zhuǎn)動插入。 (5)玻璃儀器洗滌干凈的標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實驗探究題 13.張梅同學在做完“銅綠性質(zhì)研究實驗”后,要填寫如下實驗報告,請協(xié)助她完成。 [實驗目的] 探究銅綠的性質(zhì)。 [實驗用品] (略) [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記錄] (1)觀察銅綠的顏色和狀態(tài)等物理性質(zhì):銅綠呈______色。 (2)將銅綠粉末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別加到兩支試管中。 (3)用__________向一支試管中逐滴滴加稀鹽酸,觀察到銅綠____________,溶液為______色,同時有大量__________產(chǎn)生。 (4)將另一支試管在酒精燈的______焰上加熱(注意:加熱時要先________加熱后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綠色粉末逐漸變成______色,試管口有__________出現(xiàn)。 [結(jié)論] 銅綠具有的化學性質(zh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探究] 小欣同學查閱資料后得知:銅綠在加熱時還會產(chǎn)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請幫她設(shè)計一個實驗證明在加熱過程中產(chǎn)生了二氧化碳。 1.xx南京能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的儀器是( ) A.漏斗 B.量筒 C.試管 D.燒杯 2.xx巴中下列圖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圖4-K-8 3.xx邵陽在xx年邵陽市初中化學實驗操作技能考試中,某同學抽到“試題三:給液體加熱”,考試結(jié)束時,老師發(fā)現(xiàn)他使用的試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 A.試管口對著自己或他人 B.液體的量超過試管容積的 C.沒有擦干試管外壁的水便開始加熱 D.先用外焰均勻加熱,再固定位置加熱 4.xx廣東節(jié)選做實驗時要嚴格遵守實驗室規(guī)則。請寫出圖4-K-9中這些同學做化學實驗時的違規(guī)行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三點)。 圖4-K-9 [達標鞏固] 1.C 2.B 3.D 4.B 5.D 6.D 7.D 8.C [解析] 仰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shù)為19 mL,則此時量筒內(nèi)液體的實際體積大于19 mL;倒出部分液體后,俯視凹液面最低處讀數(shù)為11 mL,則此時量筒內(nèi)液體的實際體積小于11 mL;綜合分析可知,倒出的液體體積大于8 mL。 9.C 10.(2)用手緊握試管外壁 (3)氣泡冒出 (4)形成一段液柱 11.A.不能把鼻孔湊到瓶口去聞氣體的氣味 B.量筒不能用于配制溶液 C.膠頭滴管不能伸入試管內(nèi) D.瓶塞不能正放在桌面上 12.(1)廣口瓶 (2)坩堝鉗 (3)石棉網(wǎng) (4)用水潤濕 (5)儀器內(nèi)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3.[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記錄] (1)綠 (2)藥匙 (3)膠頭滴管 逐漸溶解(或消失) 藍 氣泡 (4)外 均勻 對準藥品部位集中 黑 小水滴 [結(jié)論] ①能與稀鹽酸反應,放出氣體 ②加熱能分解 [實驗探究] 用帶有導管的單孔橡皮塞塞緊試管,將導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中,觀察石灰水是否變渾濁。 [直擊中考] 1.C 2.C [解析] 托盤天平用于粗略稱量藥品的質(zhì)量,能準確到0.1 g,不能精確到0.01 g,且稱量時藥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量筒量程選擇的依據(jù)有兩點:一是保證量取一次,二是量程要與液體的取用量最接近。 3.C [解析] 試管在加熱的過程當中發(fā)生破裂,主要原因是試管受熱不均勻造成的,如試管外壁有水、沒有用外焰加熱、沒有預熱等。 4.在實驗室吃東西;手持試管加熱;在實驗室追逐嬉戲(或用濕手插接電源;衣服放在實驗桌上等)-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1章 開啟化學之門 1.3 怎樣學習和研究化學同步練習 滬教版 九年級 化學 上冊 開啟 怎樣 學習 研究 同步 練習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338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