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第6課《阿長與山海經(jīng)》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版.doc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第6課《阿長與山海經(jīng)》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第6課《阿長與山海經(jīng)》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第6課《阿長與山海經(jīng)》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版 一、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紀實性文章選材、組材的特點。 2.了解文學作品中的細節(jié)描寫。 3.了解先抑后揚的寫作手法。 (二)能力目標: 1.提高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2.提高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 3.提高分析語言中蘊含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感悟親情的能力。 二、重點、難點: 1.選取典型事例真實、生動、傳神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 2.重點研讀課文中阿長買《山海經(jīng)》的部分。 3.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三、考情分析: 1.掌握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文章內容的方法。 2.準確把握阿長是一個怎樣的人,體會作者“不虛美、不隱惡”的真實寫人的主張。 四、重點解讀分析 (一)導入 讀孟郊的《游子吟》,感悟親情。 游子吟 唐樂府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游子吟》以一個兒子的身份寫出了母愛這種世間最無私、最偉大的感情。或許我們并不是每時每刻都能意識到,在平淡的生活中其實蘊藏著許多愛的細節(jié)。多年以后,回首往昔,我們才體會到那種“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無奈心情。就連魯迅先生這樣偉大的文豪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魯迅先生紀念他兒時的保姆——長媽媽而撰寫的散文《阿長與〈山海經(jīng)〉》,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至愛真情。 (二)課前熱身 1.掌握重點字詞 擄( )去 震悚( ) 惶( )急 瘡( )疤( ) 詰( )問 懼憚( ) 粗拙( ) 疏( )懶 駭( ) 2.作家、作品介紹。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他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fā)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是現(xiàn)代世界文壇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16部。另外還翻譯了俄國作家果戈里的《死魂靈》、前蘇聯(lián)作家法捷耶夫的《毀滅》等作品。 魯迅逝世后,不少中外文豪為他撰寫了挽聯(lián),其中,下面兩幅最為著名: (1)著作最嚴謹,豈徒中國小說史; 遺言猶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 (蔡元培挽魯迅) (2)譯書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 先生已經(jīng)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 (斯諾與姚莘農合挽魯迅) 《阿長與〈山海經(jīng)〉》是一篇情思雋永、蘊涵深刻的佳作。在這篇文章里,魯迅通過對幼時保姆長媽媽以及她為“我”買《山海經(jīng)》一書的有關情景的追憶,細膩而饒有風趣地表現(xiàn)了“我”對長媽媽的認識過程,贊頌了勞動人民的優(yōu)秀品質,表達了作者深切的懷念之情。 (三)課文梳理 1.整體感知,并思考問題。 (1)課文圍繞長媽媽寫了哪幾件事?重點寫的是哪件?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 (2)你從這些事中,看出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有怎樣的變化? (3)課文題目為什么稱長媽媽為“阿長”? 明確:(1)課文圍繞阿長寫了:喜歡“切切察察”的毛病,擺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厭惡的種種規(guī)矩,關于“長毛”的故事,給我買《山海經(jīng)》。其中重點寫的是買《山海經(jīng)》一事。因為通過買《山海經(jīng)》一事,表達出作者對長媽媽的敬意和懷念,最能突出文章的主題,所以重點詳寫。 (2)對于她那些不好的習慣,“我”開始是“憎惡”“討厭”的;當聽到阿長講長毛的故事后,“我”對阿長產生了敬意——“卻不料她還有這樣的神力”;但當阿長謀死“我”的隱鼠之后,“我”對她的敬意突然消失了;當?shù)弥L媽媽買來“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經(jīng)》時,“我”對她產生了新的敬意,認為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3)本文前一部分多用抑筆,對阿長既是“不大佩服”、“討厭”、又是“不耐煩”、“麻煩”,倘用“媽媽”稱呼,名不符實;將“阿長”與《山海經(jīng)》連接,看似矛盾,卻令人好奇;用“阿”字有親昵的意味,符合作者當時已經(jīng)是四十六歲的中年人的口氣。 2.找出線索: 散文的“神不散”說的是主題集中。寫散文時要放得開,但是要受到中心思想的制約,所以還要收得攏。在閱讀散文時,要注意抓住文章的線索,理清全篇的層次結構,理解全篇的思想內容。本文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為線索的。 全文線索清晰,在結構上決不是平鋪直敘,而是經(jīng)過精心構思的。作者欲揚先抑,寫知道阿長謀害了“我”的隱鼠時,感情上是“憎惡”她的;對于阿長的平常舉動,“我實在不大佩服她”;對于阿長所懂得的許多規(guī)矩,“我”也是“不耐煩”的;盡管在阿長給“我”講長毛的故事時,“我”也曾對她“發(fā)生過空前的敬意”,但那后來也“逐漸淡薄”了;直到阿長給“我”買了《山海經(jīng)》,才真正“使我發(fā)生新的敬意了”,甚至連“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文章最后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結束,表達了作者對阿長的深切懷念之情。 3.探究作者選擇材料和安排材料的特點 思考:文題是“阿長與《山海經(jīng)》”,而文中卻寫了幾件似和《山海經(jīng)》無直接聯(lián)系的事,原因是什么? 記敘文的中心是作者通過記敘人和事而體現(xiàn)出來的對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貫穿著文章始終,是文章的靈魂。作者是根據(jù)中心思想來選擇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文中詳寫了三件事:阿長讓“我”過元旦時吃福橘的做法,令“我”感到“古怪”。講長毛的故事時說到她的作用,令“我”驚異“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阿長買《山海經(jīng)》,更使“我”相信“她確有偉大的神力”。阿長以其“深不可測”的神秘影響了“我”,激發(fā)了“我”強烈的好奇心。同樣,“我”渴慕《山海經(jīng)》也是因為書的內容不同一般,有“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其神秘怪異的內容激發(fā)了“我”強烈的好奇心。阿長、《山海經(jīng)》以及“我”印象深刻的三件事都是統(tǒng)一在表現(xiàn)兒童對未知、神秘事物有著強烈好奇心這一核心之內的。 4.簡析過渡與照應在本文結構中所起的作用。 過渡和照應是記敘文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過渡,是連接段落、層次之間的紐帶。一般來說,內容上的轉折、敘述中的總分、行文中的起訖都要安排過渡。文章中有許多過渡性語句,如“但是她懂得許多規(guī)矩”,“然而我有一時也對她發(fā)生過空前的敬意”,“但當我哀悼隱鼠,給它復仇的時候,一面又在渴慕著繪圖的《山海經(jīng)》了”等。文中也有過渡性段落,如“這種敬意……我懼憚她什么呢!”這些過渡使文章能夠很自然地由一件事寫到另一件事,行文緊湊,結構嚴謹,渾然一體。照應,是指文章有些內容前后呼應,前面講了,后面也有對應。文中照應的例子很多。照應不是重復,而是對前文內容的補充,前后映襯,加深讀者的印象。如文中在開頭寫道“也終于不知道她姓什么”,后文是這樣照應的,“我終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經(jīng)歷;僅知道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孀”。通過照應強調了阿長的不被人重視,地位低下。 5.課文內容的再思考 (1)文中略寫的部分可否刪去? 記敘文的詳略安排,是根據(jù)中心來確定的。對表現(xiàn)中心意思有較大的作用,為了突出重點,就要詳細描述;與中心意思有些關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寫得簡略些,詳略配合得當,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達中心意思。略寫往往是記敘文中的烘托部分,沒有略寫,文章內容就會顯得呆板,線索就會不清,情節(jié)也就不連貫。如果說詳寫是紅花,略寫就是不可缺少的綠葉。如文中略寫的“我”不大佩服阿長的三件事就起到了豐富文章內容,更完整地刻畫阿長這個人物形象,增強文章的真實性的作用。所以不能刪去。 (2)文章開頭寫阿長名字由來的目的是什么? 阿長之所以有這個名字,只是因為她的前任叫這個名字,而大家又叫慣了,這并非是她真的叫這個名字。久而久之,她的真名倒無人記得了。作者這樣寫,形象地刻畫出阿長這個不被人重視、地位低下的勞動人民形象。此外,以寫名字的由來開頭,還能起到使讀者對阿長有個總的印象,從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的作用。 (3)對比魯迅對阿長前后的感情變化。說說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這是一種什么寫法? 明確:使描寫的人物形象給人意外的驚喜和驚嘆,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可感、鮮明突出。這種先貶低后贊揚的寫法就叫欲揚先抑。 文章自始至終就一直在刻畫阿長對孩子關心愛護的品質:從她“不許我走動”到吃福橘的祝福和“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鉆過去的”道理及后來買《山海經(jīng)》都充分體現(xiàn)出來。所以雖然她饒舌、多事,有許多令人生煩的規(guī)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熱心、樂于助人、關心愛護孩子;有無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點,但更有著淳樸、善良、仁慈的美德??傆^全文,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后來發(fā)生“新的敬意”,到最后發(fā)出深沉的祝福。用了先抑后揚的表現(xiàn)手法來刻畫阿長這一封建社會的普通勞動婦女形象,刻畫出了一個淳樸熱情、善良仁慈、關愛小孩的長媽媽形象,抒發(fā)了作者對長媽媽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懷念。 6.語言品味,方法借鑒。 本文的語言有的含義深刻,有的詼諧幽默,有的感情濃烈,如果細細品味,你將會感受到無窮妙趣。 例1:“這實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驚異。我一向只以為她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jié)罷了,卻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從此對于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似乎實在深不可測;夜間的伸開手腳,占領全床,那當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應該我退讓?!? 這是“我”聽了長媽媽給“我”講了長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應的一段文字,作者以兒童的心理來認識長媽媽的“偉大神力”,實際上是對長媽媽的愚昧迷信用一種苦笑進行諷刺。整段文字寓莊于諧,增添了幽默風趣之感。 例2:“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 這是對長媽媽能做成“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的“偉大神力”的贊嘆,是對孩子的關心愛護和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的歌頌。 作者在刻畫長媽媽的形象時,采用了多種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動、鮮明。你能分析一下嗎? A、傳神的描寫: ①細節(jié)描寫:如寫長媽媽是個普通勞動婦女,作者除簡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來歷外,著重選擇了兩個生動的細節(jié):一是她在“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么事”的時候,還要“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lián)u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長媽媽質樸、略帶粗野的性格在這些細節(jié)中被刻畫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處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②本文中對人物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別具特色。如元旦時,她教“我”說恭喜的話和吃福橘的情節(jié),作者通過“伸出……按住……惶急……”“搖……笑……塞……”這些動作和“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恭喜恭喜!”這些充滿歡欣和熱情的語言寫出了她真誠的祈求,表現(xiàn)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③心理描寫,突出中心。如當長媽媽買回了《山海經(jīng)》后,“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這個心理活動,寫出了“我”的吃驚。正是這種吃驚,引起了“我”的另一心理活動——對長媽媽產生了“新的敬意”,從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B、對比、映襯法: 本文中將“叔祖”與長媽媽進行了對比,突出了長媽媽對“我”的熱情和關心,《山海經(jīng)》的模樣和“寶書”進行對比映襯,突出“寶”的特殊意義。視“長媽媽”給“我”買書的偉大神力為“寶”,視《山海經(jīng)》的內容為“寶”。 C、先抑后揚法:使描寫的人物形象給人意外的驚喜和驚嘆,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可感,鮮明突出。這種寫法可以使文章有層次,跌宕起伏。 (四)幫你小結: 在這篇回憶性散文里,魯迅以飽含深情的筆觸集中記敘長媽媽給他留下的兒時印象,把長媽媽這個人物寫得栩栩如生。這是生活中真實的阿長,都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事實。盡管阿長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作者卻寫得十分親切自然,讀者從阿長身上看到了那種難能可貴的純樸和直率。《山海經(jīng)》是作者“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他將對長媽媽的感激變成永久的懷念,以濃情的筆墨為長媽媽的在天之靈祝?!? (五)想象創(chuàng)新 我們假設阿長現(xiàn)在還健在,她讀了魯迅這篇文章,會對魯迅說什么? 請同學們緊扣課文內容與人物性格特征,放飛想象的翅膀,賦予人物新的時代特色,代長媽媽說些話。 舉例:哥兒啊,我雖無名無姓,但經(jīng)你一寫,現(xiàn)在也成了名人了,可是你說我無名無姓,生得黃胖而矮倒也罷了,怎么連頸上的灸瘡疤也寫進去了呢?說我規(guī)矩多、煩瑣、迷信也就罷了,那時誰不迷信啊?可是你,怎么連我睡相不好這種私事都寫進去了呢?特別是給你講長毛故事時,講的將我們擄去后,讓我們脫下褲子站在墻頭,大炮就放不出來,你也照實寫下來了,你不怕人笑話我還怕人笑話呢!-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阿長與山海經(jīng) 2019-2020年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單元第6課阿長與山海經(jīng)教學設計 人教新課標版 2019 2020 年級 語文 上冊 第二 單元 山海經(jīng) 教學 設計 新課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3318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