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級物理全冊《13.1 電是什么》教學設計 滬科版.doc
《2019-2020年九年級物理全冊《13.1 電是什么》教學設計 滬科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九年級物理全冊《13.1 電是什么》教學設計 滬科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九年級物理全冊《13.1 電是什么》教學設計 滬科版 設計理念: 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景,抓住對學生在探究過程應具備的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讓學生體會在探究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樂趣,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樂趣,讓學生體會"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基本理念。 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物理》(上??萍及妫┚拍昙壍?2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從實驗探究中,領會物體帶電的概念,知道電荷的種類和電荷間相互作用規(guī)律。能通過“交流與討論”認識驗電器,通過觀察能說出驗電器各部分的名稱。能通過“試一試”歸納驗電器怎樣檢驗物體是否帶電及帶電多少。 2.過程與方法:嘗試根據(jù)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對問題的成因提出猜想。對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現(xiàn)的實驗結果進行推測與假設。在實驗探究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歸納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探究過程中,讓學生明白實驗的過程和推理的邏輯性,教育學生學會與別人合作。 學情與教材分析 : 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生不僅在生活中已積累了大量與電有關的感性認識,而且在生活中也有了與電有關的常識。盡管有這些前期的經(jīng)驗積累,但是對于“電是什么?”大多數(shù)學生并不清楚。本節(jié)教材內(nèi)容包括電與我們的生活、兩種電荷,并通過信息窗、交流與討論、加油站等欄目介紹民摩擦起電、靜電感應、驗電器等知識,本節(jié)的內(nèi)容較為簡單,但這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是今后學習電學的基礎,是揭開電的神秘的第一步,學好本節(jié)能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如后面電流方向的判斷、電源能夠提供電流等都必須以這節(jié)的內(nèi)容為依據(jù),因此本課是進一步學習后續(xù)內(nèi)容的前提,這個前提的掌握與否是實現(xiàn)電學教學目標的基礎,本課教學不可忽視。 教學準備: 玻璃棒兩根、橡膠棒兩根、絲綢一塊、毛皮一塊、鐵架臺兩個、驗電器一個、碎屑若干、塑料棒一根、長頭發(fā)若干、帶有水龍頭的水桶。 學生實驗:塑料梳子一把、直尺、鉛筆、圓珠筆、毛皮、玻璃棒兩根、橡膠棒兩根、絲綢一塊、鐵架臺兩個、驗電器一個。 教學過程: 一、 播放錄像,引入新課 播放電在我們生活中的各種應用,并給人類帶來了很多方便,電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電。提出問題:既然電對我們來說是不可缺少的,那么什么是電呢? 二、 摩擦起電,歸納結論 1、 提出問題:通常我們可以采取什么辦法使物體帶電?(學生思考、回答)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想到摩擦可以起電、可能想到給物體通電、可能想到接觸帶電等。教師可以從生活中加以舉例(用梳子梳頭發(fā)、冬天晚上脫毛衣有聽到聲音和看到小火光等加以引導)。 〔設計意圖〕:目的是讓學生能利用身邊的器材進行實驗探究,通過思考、觀察后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實驗、檢驗,得出結論。它對于學生提出問題習慣的養(yǎng)成,動手實驗、觀察比較、歸納總結能力的提高以及探究精神、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都有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利用手中的器材探究摩擦起電現(xiàn)象。 3、 教師巡視觀察指導。(學生以組為單位,動手做實驗) 4、 教師歸納總結各小組實驗情況,并引導學生總結結論。(回答實驗情況,并歸納結論) 結論:一些物體被摩擦后,能夠吸引輕小物體。人們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物體帶了“電”,或者說帶了電荷 5.教師提問:在日常生活中,你體會到摩擦起電現(xiàn)象嗎?請舉例說明。(學生思考回答)教師用兩個小實驗加以驗證。 教師演示:摩擦過的塑料棒靠近水流,水流的軌跡會發(fā)生變化來驗證摩擦起電。 教師演示:摩擦過的塑料棒靠近一長頭發(fā),發(fā)現(xiàn)頭發(fā)被吸引來驗證摩擦起電。 三、 電荷的種類和相互作用規(guī)律 1、 提出問題:自然界中有幾種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與綢子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是否相同?(學生猜想)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想到有很多種電荷 2、 指導學生依據(jù)教材圖13-7進行實驗探究。(學生動手實驗、認真觀察) 〔設計意圖〕:兩根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時,它們之間會發(fā)生相互排斥的現(xiàn)象、兩根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互靠近時,它們之間會發(fā)生相互排斥的現(xiàn)象、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互靠近時,它們之間會發(fā)生相互吸引的現(xiàn)象,讓學生形成兩種電荷的概念。 3、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按照實驗順序進行實驗,并歸納實驗結論。(學生思考歸納實驗現(xiàn)象) 4、 教師歸納各小組實驗情況,并引導學生總結結論。 結論: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和被絲綢摩擦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不 同。 5、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明確正、負電荷的規(guī)定和電荷間相互作用規(guī)律,(學生閱讀課本、明確概念、觀察實驗、加深認識) 6、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信息窗并介紹摩擦起電的原因和實質(zhì):摩擦起電不是產(chǎn)生了電,而是電子的轉(zhuǎn)移。 四、 驗電器: 1、 提出問題:驗電器的構造有哪些?依據(jù)什么原理構成的?怎樣檢驗物體是否帶電?(學生閱讀、觀察、思考) 2、 讓學生觀察實物、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回答提出問題。(學生討論、思考、回答) 3、 然后讓學生動手實驗如何檢驗物體是否帶電和粗略比較物體帶電的多少。(學生進行實驗) 4、 教師通過“加油站”介紹靜電感應的現(xiàn)象及其利用和危害。 〔知識鏈接〕:人們對電的最初認識是在公元前600年左右,泰利斯無意中發(fā)現(xiàn),用布摩擦過的琥珀能吸引羽毛;16世紀后期,吉爾伯特證實了摩擦起電,富蘭克林把摩擦過的琥珀所帶的電稱為負電,摩擦后的玻璃所帶的電稱為正電,后來庫侖總結出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的規(guī)律。 五、 例題 1.經(jīng)常使用的電風扇,扇葉表面往往會帶有一些灰塵,其原因是 。 答案:扇葉轉(zhuǎn)動時與空氣摩擦帶電,會吸引輕小的灰塵。 2.三個輕質(zhì)小球,任意兩個小球接近相互吸引,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兩個帶正電,另一個帶負電 B、兩個帶負電,另一個帶正電 C、兩個帶異種電,另一個不帶電 D、兩個不帶電,另一個帶正或帶負電 答案:C 3.用經(jīng)過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接觸一個驗電器的金屬球時,發(fā)現(xiàn)金屬箔先合攏后張開,這表明驗電器原來( ) A.帶正電 B.帶負電 C.不帶電 D.以上三者均有可能 答案:A 六、 課堂練習: P46 1、2。(完成練習,反饋矯正) 七、 小結:出示目標,讓學生小結。(依據(jù)目標小結) 八、 作業(yè):課后練習冊 板書設計: 第十三章 了解電路 第一節(jié) 電是什么 1、 電荷 一些物體被摩擦后,能夠吸引輕小物體。人們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物體帶了“電”,或者說帶了電荷。 2、 電荷的種類 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人們把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上所帶的電荷規(guī)定為正電荷,把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所帶的電荷規(guī)定為負電荷。 3、 摩擦起電的實質(zhì) 摩擦起電實質(zhì)是電子的轉(zhuǎn)移。 4、 驗電器 結構、原理、作用 設計思路: 本節(jié)教學首先利用一段錄像(電與生活)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把學生引到了一個電的世界,使同學們知道我們的生活與電密切相關,電給我們的增添了許多色彩,然后通過實驗探究得出摩擦起電,學生利用手中的器材探究摩擦起電,教師又利用兩個演示實驗來驗證摩擦起電,接著引導學生來探究兩種電荷并得出電荷間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使學生進一步嘗試到成功的喜悅,引導學生參照課本上的信息窗知道摩擦起電的實質(zhì)。在學習了摩擦起電、兩種電荷、兩種電荷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來學習驗電器的結構、原理、作用及靜電感應現(xiàn)象,最后通過三個典型例題來鞏固課本 上的知識,使學生在腦袋中形成“電是什么”的初步知識。讓學生初步學會有目的的觀察,使學生能利用常見的器材進行實驗探究;會描述實驗現(xiàn)象并得出結論,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領悟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根據(jù)九年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讓學生感覺物理就在身邊,培養(yǎng)他們喜愛物理知識、熱愛自然的情感。為后面的電學知識做了很好的鋪墊。-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13.1 電是什么 2019-2020年九年級物理全冊13.1 電是什么教學設計 滬科版 2019 2020 九年級 物理 13.1 是什么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3260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