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學《氧化還原反應》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化學《氧化還原反應》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化學《氧化還原反應》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1.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化學《氧化還原反應》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1 一、本節(jié)教材背景 本節(jié)教材是化學1(人教版)第二章《化學物質(zhì)及其變化》的第三節(jié),在這一章的第一節(jié)《物質(zhì)的分類》,我們已學習了簡單的分類法及其應用。在第一節(jié)的“思考與交流”教學活動,學生曾對化學物質(zhì)和化學反應進行了簡單的分類。 二、教學對象現(xiàn)狀分析 (一)學生在初三已學習過化學反應從得失氧的角度分類可分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后物質(zhì)的種類的多少把化學反應可分為四種基本反應類,即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學生掌握情況參差不齊。 (二)學生在初三已經(jīng)學習了化合價,初步認識了化合價的變化跟電子的轉移有一定的關系。 (三)經(jīng)過第二章第一節(jié)的學習,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樹狀分類法,知道了分類依據(jù)不同,分類結果不同。 (四)學生素質(zhì)較好,有學好化學的愿望,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問題能力,但知識遷移能力、科學的學習方法方面仍有待于進一步的培養(yǎng)和提高。 三、教學目標 采用“三維教學目標” ,既重視知識與技能,又重視能力與方法,同時兼顧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具體如下: (一)知識目標: 1、復習鞏固初中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以及從得氧、失氧角度劃分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化學反應的多種分類方法,并由此得出劃分的依據(jù)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圍的結論。 2、學會用化合價的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判斷氧化還原反應; 3、初步掌握根據(jù)化合價的變化和電子轉移的觀點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方法; 4、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zhì)就是發(fā)生了電子轉移。 (二)技能目標: 通過“活動式”學習方法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思考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理解氧化跟還原的相互依存和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用化合價升降和電子轉移的觀點理解氧化還原反應。 難點: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zhì)就是發(fā)生了電子轉移。 五、教學方法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探索新知(學生活動)—歸納總結(教師評價) 六、教學策略 根據(jù)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和思維水平以及教材特點,對教學策略作了以下設計: (一)設計學生活動。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組織學生活動,學生相互討論,以學生活動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通過活動,學生主動探究,不斷建構氧化還原反應新概念,最后教師評價,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建構。 (二)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本節(jié)內(nèi)容較多,“跨度”比較大,微觀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與電子轉移的關系有一定難度,用動畫模擬,直觀明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與化合價升降的關系,突破重難點。 七、教學目標設計及實施方法 初中階段學生是從得氧、失氧的角度形成氧化和還原的初步概念,若將其發(fā)展到從電子轉移來分析,是一個深化和擴大知識的過程,這兩部分知識之間的“跨度”比較大。因此,學生學習會感到難以理解。鑒于學生對元素化合價比較熟悉,把化合價的升降作為兩者之間的過渡,設置“橋梁”,是突破重難點所必須的。因此本節(jié)教學中,根據(jù)學生和教材實際,側重以培養(yǎng)學生能力為主來設計教學目標。我們設計了如下的3個活動: 設計“活動1”, 復習鞏固初中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以及從得氧、失氧角度劃分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引導學生提出新的分類標準:從化合價變化對化學反應進行分類。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化學反應的多種分類方法,并由此得出劃分的依據(jù)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圍的結論。接著通過對2CuO+C 高 溫 2Cu+CO2 的反應作進一步研究,讓學生在實例分析中認識得氧或失氧時必然有元素化合價的變化,得出“凡物質(zhì)所含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的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從而完成從得氧、失氧到元素化合價的升降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過渡。 設計“活動2”,通過分析NaCl和HCl形成過程,把化合價的數(shù)值和正負跟原子的電子得失或偏移聯(lián)系起來,然后把氧化還原反應的有關概念過渡到從電子轉移的角度去認識,使氧化還原反應概念的深化提高。從而完成由元素化合價的升降到電子轉移的過渡。第二個過渡中,由于涉及到微觀結構,學生在知識的建構上有一定的難度,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微觀模擬演示NaCl和HCl形成過程,幫助學生理解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移與化合價升降的關系,從而更易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zhì)就是發(fā)生了電子轉移,理解氧化還原的相互依存和對立統(tǒng)一的辯證關系,得到知識與技能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提升。 設計“活動3”,讓自己學生總結“化合價升降”與“電子轉移”以及“氧化還原反應”三者之間的關系,討論交流,分享學習成果。 課堂小結時,用一個“趣味動畫”小結 “化合價升降” 、“電子轉移”和“氧化還原反應”三者之間的關系, 增強學習的興趣。 八、教學過程 [引入] 通過以前的學習,我們知道化學反應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 [學生活動1] 請大家討論下面這組反應,我們可以將它們分為哪些類型? (1) 2CuO+C高 溫 2Cu+CO2 (2) CaCO3+2HCl CaCl2+H2O+CO2 (3) Fe2O3+3CO高 溫 2Fe+3CO2 (4) CaO+H2O Ca(OH)2 (5) CaCO3 高 溫 CaO+CO2 [對活動結果分析小結] 對幾位學生的回答加以評述!不同的分類結果都共同體現(xiàn)了分類依據(jù)不同,分類結果將會不同的分類思想,同時按四種基本反應分類和從得氧,失氧角度分類都不夠全面,都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學反應。進而引導學生開闊視野,對新知識進行展望。 [創(chuàng)設情景] 那么,我們可不可以嘗試變換一下角度再給它們分類呢? [啟發(fā)引導] 比如我們分析一下反應中各種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是否有變化?如何變化的? [學生回答]我們可以依據(jù)反應過程中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是否有變化為分類依據(jù),將化學反應分為兩類。一類是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的反應,另一類是元素的化合價無變化的反應。從化合價升降來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 [電腦展示] 化學反應樹狀分類圖 1、從化合價變化的角度分類化學反應(新標準) 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反應 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 有變化的反應 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降低的反應 化學反應 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無變化的反應 [引導] 下面對2CuO+C 高 溫 2Cu+CO2 的反應作進一步研究。 [組織討論](1)對于此反應,誰得到氧,誰失去氧?得到的氧原子與失去的氧原子有什么關系? (2)反應后哪種元素的化合價升高?哪種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升高與降低的化合價有什么關系? (3)進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電腦展示] 化學反應樹狀分類圖 2、從化合價升降的角度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 氧化反應 升高的反應 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 氧化 還原反應 有變化的反應 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 還原反應 降低的反應 化學反應 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無變化的反應 [創(chuàng)設情景]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為什么會發(fā)生元素化合價升降呢? [學生活動2] 鈉在氯氣中劇烈燃燒生成氯化鈉,氫氣在氯氣中劇烈燃燒生成氯化氫 這兩個反應有得氧,失氧嗎?是氧化還原反應嗎?為什么? 鈉原子和氯原子是經(jīng)過怎樣的變化形成Na+和Cl-進而形成NaCl的呢?氯化氫又是如何形成的? [播放動畫] NaCl和 HCl的形成 [對活動結果分析小結] 元素的化合價升高與降低是元素得失電子的結果。 從而從電子的得失(或偏移)認識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zhì) [電腦展示] 化學反應樹狀分類圖 3、從電子的得失(或偏移)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原子失電子的反應 氧化反應 (或電子對偏離) 氧化還原反應 化學反應 原子得電子的反應 還原反應 (或電子對偏向) [學生活動3] 請你總結出“化合價升降”與“電子轉移”以及“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關系,你是如何理解掌握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你是用何種方式理解掌握這三者之間關系的? [播放動畫3]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 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 [課堂小結] 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zhì)是電子的轉移,特征為化合價的變化。 “失---升----氧” “得--- 降----還”-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氧化還原反應 2019-2020年高中化學氧化還原反應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化學 氧化 還原 反應 教案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259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