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縮包內(nèi)含有CAD圖紙和說明書,咨詢Q 197216396 或 11970985
畢業(yè)設計說明書
題目: 滾珠絲杠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夾具設計
目 錄
第一部分 工藝設計說明書……………………………………………………………………… 03
第二部分 第75道工序夾具設計說明書………………………………………………………. ..14
第三部分 第30道工序刀具設計說明書……………………………………………………… 17
第四部分 第90號工序量具設計說明書………………………………………………………. 19
第五部分 畢業(yè)設計體會…………………………………………………………………………….21
第六部分 參考文獻 ……………………………………………………………………………. 22
畢業(yè)設計(論文)任務書
專業(yè):機械制造與自動化
1、 設計題目(附圖): 滾珠絲杠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及夾具設計
2、 二、設計條件: 1、x62w工作臺絲杠
2、生產(chǎn)批量:大批量生產(chǎn)
三、設計內(nèi)容:
㈠ 零件圖分析: 1、零件圖工藝性分析(結(jié)構(gòu)工藝性及條件分析);
2、繪制零件圖。
㈡ 毛坯選擇
㈢ 機械加工工藝路線確定:
1、加工方案分析及確定 2、基準的選擇
3、繪制加工工藝流程圖
㈣ 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確定
1、基準重合時(工序尺寸關系圖繪制);2、利用工序尺寸關系圖計算工序尺寸;3、基準重合時(繪制尺寸鏈圖)并計算工序尺寸。
㈤ 設備及其工藝裝備的確定
㈥ 切削用量及工時定額確定: 確定全部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時定額。
㈦ 工藝文件制訂:
1、編寫工藝文件設計說明書: 2、編寫工藝規(guī)程:
㈧ 指定工序機床夾具設計
1、 工序圖分析; 2、定位方案確定;
3、定位誤差計算; 4、夾具總裝圖繪制;
㈨ 刀具、量具設計
四 設計任務(工作量):
1、 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制訂設計說明書一份;
2、 工藝文件一套(含工藝流程卡片、某一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全套工序附圖);
3、 機床夾具設計說明書一份;
4、 夾具總裝圖一張(A2圖紙);零件圖兩張(A4圖紙);
5、 刀量具設計說明書一份;
6、 刀具工作圖一張(A4圖紙);量具圖一張(A4圖紙)。
五起止日期: 201 年11月——201 年1月(共8周)
六指導教師:
七審核批準
教研室主任: 系主任:
八設計評語:
年 月 日
九設計成績: 年 月 日
第一部分 工藝設計說明書
1. 零件圖工藝性分析
1.1零件結(jié)構(gòu)功用分析:
絲杠是一種精度很高的零件,它能精確地確定工作臺坐標位置,將旋轉(zhuǎn)運動轉(zhuǎn)換成直線運動,面且還要傳遞一定的動力,所以在精度、強度及耐磨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所以,絲杠的加工從毛坯到成品的每道工序都要周密考慮,以提高其加工精度。
1.2零件結(jié)構(gòu)工藝性分析:
由零件圖可知,絲杠是細長柔性軸,它的長度l與直徑d的比值很大,一般為20~50,剛性較差。結(jié)構(gòu)形狀復雜,有很高的螺紋表面要求,還有階梯、溝槽等,所以,在加工過程中易出現(xiàn)變形。
1.3技術條件分析:
① 精度等級,機床絲杠一般為8級;
② 表面粗糙度,ф30、ф22、ф20 Ra=0.8;
③ 螺距累積允差100為0.05;
④ 平均直徑ф37徑向圓度允差0.03;
⑤ ф30f7對ф40-0.5-0.1及絲杠外徑圓跳動允差0.25;
⑥ 平均直徑圓柱度0.05允差;
⑦ 牙形半角允差-30‘;
2.毛坯的確定
2.1毛坯類型
考慮絲杠傳遞一定的動力,要求材料應有較高的強度、沖擊韌度、疲勞強度和耐磨性,故采用鍛造。毛坯要求精度高, 余量小,而且零件屬于大批量加工,故采用自由鍛。
2.2毛坯余量確定
1. 毛坯的形狀和尺寸越接近成品零件,即毛坯精度越高,則零件的機械加工勞動量越少,材料消耗越少,可充分提高勞動生產(chǎn)率,降低成本,但是毛坯制造費用會提高,在確定毛坯時,應根據(jù)機械加工和毛坯制造兩方面考慮。
分析鍛件臺階條件:
根據(jù)l=106,l>=100,則端面部臺階易鍛出
根據(jù)已知條件,查表得:多臺階軸類加工余量及公差a=10-3+2
確定L=1654-4+6 D大=50-2+3 D小=40-2+4.34
2.3毛坯-零件合圖草圖
3.機械工藝路線確定
3.1 主要面加工方案的確定
3.1.1ф20h6(-0.140)、ф30f7(-0.040-0.020)、ф22k6(+0.002+0.017)外圓的粗糙度為0.8um
ф22 f7(-0.040-0.020)加工精度較高
加工方案:絲杠外圓鍛造 ------→粗車------→半精車------→磨
公差等級 IT14 IT12 IT8 IT8
粗糙度 25um 12.5um 3.2um 0.8
3.1.2梯形螺紋M40*6
加工方案: 粗車------→局部淬火------→磨
公差等級 IT12 IT8
粗糙度 12.5um 1.6um
3.1.3右端M27×1.5端面加工方案亦為:粗車 -半精車-磨
3.1.4左端M27×1.5端面、ф40右端面加工方案為:粗車 -半精車
3.1.5其余表面一次加工完成
3.2加工順序的安排:
粗加工階段,車各端面及外圓,車梯形螺紋M40*6,攻螺紋M10*1.5
半精加工階段,車各端面及外圓、切槽,車2M27*1.5f螺紋,倒角,銑鍵槽
精加工階段,磨精度較高的外圓,磨梯形螺紋M40*6
由于該絲杠為細長軸,加工后易變形,所以在在每個加工階段需進行時效處理,必須懸空放置。
3.3 定位基準的選擇:
3.2.1粗基準的選擇:以端面、外圓為粗基準
精基準的選擇:以兩中心孔為精基準
3.4段的劃分說明
粗精加工階段分為: 零件精度要求較高,故加工階段劃分清楚。調(diào)質(zhì)之前為粗加工階段;至表面局部淬火為半精加工;一下為精加工。
3.5加工工序簡圖
01 鍛造
05 正火
10 銑端面鉆中心孔 ,保證總長L=1634+0.5
15 車中心架位置
20 粗車右端面、外圓
25 粗車左端面、外圓
30 粗車M40*6的梯形螺紋
35 時效處理(懸空放置)
40 車ф8.5的孔,攻M10*1.5螺紋
45 研磨右端中心孔,表面粗糙度Ra=1.25um
50 調(diào)質(zhì)230—260HBS
52 檢驗硬度,磁性探傷,去磁
55 半精車各端面、外圓、切槽、倒角
65 車2M27*1.5f螺紋
75 銑鍵槽1
76 銑鍵槽
77 銑鍵槽3、4
80 研修磨右端和左端中心孔,要求表面粗糙度Ra=0.63um,完工后垂直吊放
85 局部淬火
87 檢驗硬度,磁性探傷,去磁
90 磨主要端面、外圓達到技術要求
95 時效處理
100 磨M40*6的梯形螺紋達到技術要求
105 清洗去毛刺
115 檢驗入庫
4.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確定
1 徑向工序尺寸計算:
ф30f7(-0.040-0.020) Ra0.8
工藝路線
基本尺寸
工序余量(雙邊)
經(jīng)濟精度
工序尺寸
粗車
32
8
12.5(IT12)
32h9(-0.280)
半精車
30.6
1.4
3.2(IT8)
30.6d6(-0.140)
磨
30
0.6
0.8(IT8)
30f7(-0.040-0.020)
ф20h6(-0.140) Ra0.8
工藝路線
基本尺寸
工序余量(雙邊)
經(jīng)濟精度
工序尺寸
粗車
22
5
12.5(IT12)
22 h9(-0.280)
半精車
20.6
1.4
3.2(IT8)
20.6d6(-0.140)
磨
20
0.6
0.8(IT8)
ф20h6(-0.140)
ф22k6(+0.002+0.017) Ra0.8
工藝路線
基本尺寸
工序余量(雙邊)
經(jīng)濟精度
工序尺寸
粗車
22
3
12.5(IT12)
22h9(-0.280)
半精車
20.6
1.4
3.2(IT8)
20.6d6(-0.140)
磨
20
0.6
0.8(IT8)
22k6(+0.002+0.017)
ф40-0.0300
工藝路線
基本尺寸
工序余量(雙邊)
經(jīng)濟精度
工序尺寸
粗車
42
8
12.5(IT12)
42h9(-0.280)
半精車
41.6
1.4
3.2(IT8)
41.6d6(-0.140)
磨
40
0.6
0.8(IT8)
40k6(+0.002+0.017)
2、銑鍵槽尺寸計算(見圖4-2)
由于設計基準與測量基準不重合,故需解尺寸鏈,根據(jù)已知條件知A0為封閉環(huán)
鍵槽1. A)為尺寸關系圖,B )為對應的工藝尺寸鏈。
其中封閉環(huán)A0和減環(huán)A1、增環(huán)A2已知。故:
A2= A1+ A0
A1= A2- A0=3.8
又
=0.17
同理:
= 0.2
A1=3.8
同理得:鍵槽2 A1=4.0 鍵槽3 A1=4.9 鍵槽4 A1=3.4
5.設備及其工藝裝備確定
所用的設備有:驗臺、鉗工臺、探傷機、ZBTK8216、X62WT、CA6140、M1432A、S752K
夾具有:三爪卡盤、國定頂尖、錐堵、撥盤和雞心夾、絲錐夾頭、跟刀架、中心架、輔助支撐、專用銑床夾具
刀具有:900車刀、450車刀、梯形螺紋車刀、鍵槽銑刀、A型切斷刀、切槽刀、麻花鉆、絲錐、砂輪、銼刀
量具有:游標卡尺、米尺、量針、卡規(guī)、螺紋環(huán)規(guī)、萬能工具顯微鏡、大型工具顯微鏡、投影儀(M40*6梯形螺紋)
6.切削用量及工時定額確定
1、切削用量確定:
切削用量按照首先,再f ,最后v的次序進行確定。確定時,對于普通切削加工,各工序的余量盡量一個行程切除。如果余量太大,也可分為兩個行程切除,第一次切去;第二次切去剩下的。對于磨削加工,則應查表確定每一行程的。確定f時,應核算是否能夠保證表面粗糙度要求。然后查表確定刀具耐用度,最后利用公式求得v的大小。
以下以粗車ф30f7(-0.040-0.020)處外圓為例,說明確定切削用量的方法和步驟。
(1)刀具有關數(shù)據(jù):
刀桿:截面尺寸:HB =2516 ; 材料:鋼45
刀頭材料:YT15 ;=200 ; =60 ;=900 ; =70 ;=00 ;
車刀耐用度取60min 。
(2)背吃刀量確定:
計算得知,粗車直徑最大余量約為8mm , 由于余量太大,分為兩個行程切除,第一次切去;第二次切去剩下的。第一次切5mm,第二次切3mm,故令=2.5mm,=1.5mm
(3)進給量確定:
考慮到表面粗糙度要求為12.5 取mm ;進給量f不能大于0.5mm ,令f=0.5mm
(4)切削速度計算:
;查表得=242 ;=0.15 ;=0.35 ;m =0.20 (刀具材料采用T15) 代入v==118(m/min)
機床主軸轉(zhuǎn)速n = 626(r/min)
然后,選擇機床具有的,與計算轉(zhuǎn)速接近的額定轉(zhuǎn)速作為實際采用的主軸工作轉(zhuǎn)速。
(5)機床主電機功率校核:
粗加工階段要切除的余量大,加工時需要較大的切削功率。所以,還要求對機床的功率進行核算。
;查表得:=2650 ;=1.0 ;=0.75 ;= -0.15
修正系數(shù)= ;查表得:加工材料機械性能改變的修正系數(shù)===0.94 ;刀具幾何參數(shù)改變的修正系數(shù)=0.89 ;=1.05 ;=1.0 ;車削條件改變的修正系數(shù)=1.0 ;=0.92 ;代入:
=0.940.891.051.01.00.92=0.81
=26502.50.81=1288 (N)
故切削功率2.79 (KW)
已知,CA6140機床主電機功率為7.5kw ,可以肯定,完全可以滿足加工需求。
(6)刀桿剛度校核:
可承受切削力
彈性模量=210N/ :慣性矩J==20833 ;刀桿伸出長度1.5H=1.537.5mm ;允許繞度f =0.1mm
故:=24888 (N)
可見 ;
故所確定的切削用量是合適的。
本工序其他工步之主軸轉(zhuǎn)速、進給量均取為與前相同(為減少機床調(diào)整時間);背吃刀量雖小有差異,但機床主電機功率完全滿足加工需求。
2、工時定額確定:
各輔助動作所消耗的時間已查表求得。
1.輔助時間 查表3.3-1 3.3-2 3.3-3 3.3-4 得
1.裝夾時間:0.05 min
2.卸下時間:0.03 min
3.測量時間:0.09 min
查表5.4-1 4.刀架快速引進時間:0.025 min
5.刀架快退時間:0.04 min
6.對刀時間:0.02 min
輔助總時間t=0.05+0.03+0.09+0.025+0.04+0.02=0.255min
基本時間:=0.72mm
故作業(yè)時間:0.72+0.255=0.975(min)
取布置工作地時間:5% =0.9750.0487(min)
取休息及生理需要時間:(min)
取準備、終結(jié)時間:4h=240min
故單件時間定額:1.053min
第二部分 第75號工序夾具設計說明書
一.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1.設計條件:銑鍵槽8D9-10(+0.0085+0.035)工序尺寸35.1h12-13(-0.340)L=1260MM,中批量生產(chǎn),材料Y40Mn。
2.工序圖:
二.定位方案確定
1. 保證尺寸8D9-10(+0.0035+0.085),應限制X的移動和Z轉(zhuǎn)動; 2. 35.1h12-13(-0.340)應限制Z的移動和X轉(zhuǎn)動;3. L=1260MM應限制Y的移動
共需限制:X、Y的移動和轉(zhuǎn)動,和Y的移動5個自由度
因此, 采用V型塊端面限制Y的移動
采用長V型塊限制X、Z的移動和轉(zhuǎn)動
三.定位元件確定
根據(jù)以上分析可得:
選用長V型塊限制X、Z的移動和轉(zhuǎn)動,V型塊端面限制Y的移動。
四.定位誤差分析計算
因為該夾具采用V型塊,且其有自動定心的作用,且次工序的工序基準為軸的中心線,V型塊端面限制Y的移動的,因此,定位基準和工序基準重合,故基準不重合誤差為零。
基準位移誤差=0.707δd=0.707x0.05=0.035
即:定位誤差Δdw=0.035<1/3 IT8 ,故定位方案合理。
五.對定誤差的分析
V型塊中心軸線對鍵槽底面對的平度要求為0.02,故Δjw1=0.02;鍵與T型槽的最大間隙Δmax H70+0.021、h6-0.02-0.007,最大間隙Δmax=0.041 0.041 /800 =x/1634
Δjw2=X= 0.083 Δjw=Δjw1+Δjw2=0.085
六.夾具對刀誤差分析
產(chǎn)生對刀誤差的原因:δHSJ、Δs、塞尺測量松緊誤差。Δjd=δH+δS=0.34+0.013=0.353
七.夾具精度誤差分析:≤2/3T
八.夾緊方案及元件確定
(1)計算切削力及所需加緊力:
工件在加工時所受的力有加緊力J、切削力F和工件重力G,三者作用方向一致,由《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得切削力的計算公式:
F=9.81*a
=0.5d=0.5*16.84
=0.2mm/z
查《機械力與計算加緊力之間的關系》為:
M=0.21DSK
《工程師夾具手冊》實際所需加緊,其中 D=6mm K=(190/190)=1 S=0.12mm
因此M=0.216(0.12)1=1.38
因為夾緊力與切削力垂直:
所以 FlM
FMl (l=24=0.11)
F57.5N
F=KF=3 F=172.5N
因為切削力F與定位垂直,有利于定位夾緊,不分析.
(2)連接方式
采用夾具底面、定位鍵側(cè)面與銑床工作臺面、T型槽側(cè)面接觸定位,然后用螺栓壓板把夾具壓緊在銑床工作臺面上。
(3)確定夾具體結(jié)構(gòu)
夾具體采用鑄造式
九.夾具總裝草圖
第三部分 第30號工序刀具設計說明書
工序圖
設計計算步驟
序號
項目
數(shù)據(jù)來源或公式計算
采用直
1
車刀類型
查表3-6 3-7
焊接式
梯形螺紋車刀
2
刀片材料
硬質(zhì)合金
YT15
刀桿材料
結(jié)構(gòu)鋼
45#
3
幾何角度
查表3-8 3-9
4
刀片型號
查表3-13(g)
5
車刀外形結(jié)構(gòu)尺寸
由表3-1 3-2 3-5
B×H=20×30
L=150
6
刀槽形式
表3-4
封閉槽
刀具工作草圖
第四部分 第90號工序量具設計說明書
工序圖
1.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外圓?30的尺寸精度是f7級的,表面粗糙度Ra0.08
2.量具類型確定 外圓?30所用工作量規(guī)為卡規(guī)。
3.極限量具尺寸公差確定 es=-0.020 ei=-0.041 查表的IT6 尺寸為?30的量規(guī)公差IT7=0.0021mm T=0.0024 Z=0.0034mm(1)?20 軸用卡規(guī)
通規(guī) 上偏差=es-Z+T/2=-0.020-0.0024+0.001=-0.0214mm
下偏差=es-Z-T/2=-0.020-0.0024-0.001=-0.0234mm 磨損極限=es=0
止規(guī) 上偏差=ei+T =-0.040+0.002=-0.038mm
下偏差=ei=-0.040mm
(2)校對量規(guī)的極限公差
校對量規(guī)公差 Tp=T/2=0.001mm
校對量規(guī)形狀公差 TP=0.001mm
1)軸用通規(guī)的校對量規(guī)“TT”
上偏差=-0.020-0.0024=-0.00224mm
下偏差=-0.020-0.0024-0.001=-0.0234mm
2)軸用止規(guī)的校對量規(guī)“ZT”
上偏差=-0.040+0.001=-0.039mm
下偏差=-0.040mm
3) 校對軸用通規(guī)是否磨損的校對量規(guī)“ST”
上偏差=-0.040mm+0.001=-0.039
下偏差=-0.040mm
4.極限量具尺寸公差帶圖
5. 極限量具結(jié)構(gòu)設計
第五部分 畢業(yè)設計體會
隨著畢業(yè)日子的到來,畢業(yè)設計也接近了尾聲。經(jīng)過幾周的奮戰(zhàn)我的畢業(yè)設計終于完成了。 在沒有做畢業(yè)設計以前覺得畢業(yè)設計只是對這幾年來所學知識的單純總結(jié), 但是通過這次做 畢業(yè)設計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看法有點太片面。 畢業(yè)設計不僅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一種檢驗, 而且也 是對自己能力的一種提高。 通過這次畢業(yè)設計使我明白了自己原來知識還比較欠缺。 自己要 學習的東西還太多,以前老是覺得自己什么東西都會,什么東西都懂,有點眼高手低。通過 這次畢業(yè)設計,我才明白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應該不斷的 學習, 努力提高自己知識和綜合素質(zhì)
在設計過程中,我通過查 閱大量有關資料,與同學交流經(jīng)驗和自學,并向老師請教等方式,使自己學到了不少知識, 也經(jīng)歷了不少艱辛,但收獲同樣巨大。在整個設計中我懂得了許多東西,也培養(yǎng)了我獨立工 作的能力, 樹立了對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 相信會對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而且大大提高了動手的能力,使我充分體會到了在創(chuàng)造過程中探索的艱難和成功時的喜悅。
在這次畢業(yè)設計中也使我們的同學關系更進一步了, 同學之間互相幫助, 有什么不懂的大家 在一起商量,聽聽不同的看法對我們更好的理解知識,所以在這里非常感謝幫助我的同學。 我的心得也就這么多了,總之,不管學會的還是學不會的的確覺得困難比較多,真是萬事開 頭難,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終于做完了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此外,還得出一個結(jié)論:知 識必須通過應用才能實現(xiàn)其價值! 有些東西以為學會了, 但真正到用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是兩回事, 所以我認為只有到真正會用的時候才是真的學會了。
第六部分 參考文獻
〔1〕機械零件課程設計 : 主編:任青劍 賀敬宏
〔2〕機床夾具設計手冊: 主編:楊黎明
〔3〕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 主編:徐茂功 桂定一
〔4〕機械加工工藝設計資料;主編:張征祥
〔5〕刀具設計手冊: 主編:袁哲俊 劉華明
〔6〕機械制造工藝學: 主編: 鄭修本
〔7〕機械加工工藝裝備設計手冊:編委會編制
〔8〕光面量規(guī)及技術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工業(yè)部標準
〔9〕金屬機械加工工藝人員手冊:《金屬機械加工工藝人員手冊》增訂組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