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 2_7《鄧稼先》教學設計 魯教版五四制1
《七年級語文上冊 2_7《鄧稼先》教學設計 魯教版五四制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語文上冊 2_7《鄧稼先》教學設計 魯教版五四制1(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鄧稼先 人物傳記,是中學生最喜歡閱讀的課外讀物之一。名人們?yōu)槿祟悮v史發(fā)展做出的突出貢獻,往往為人們所景仰。七年級學生正處于人生道路的中國,他們自然而然地把名人奉為自己崇拜的偶像,處處效仿名人。 《鄧稼先》是學生在中學階段接觸的第一篇名人傳記,教師應抓住這一契機,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引導:①這篇文章篇幅較長,學生閱讀起來可能從整體上不容易把握,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把握文章思路。②本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傳記,作者既有傳統(tǒng)眼光,又有歷史視野,要引導學生理解課文豐富的內(nèi)涵,體會深沉的情感。③文章語言很有特色,引導學生認真體會,并試著運用于自己的寫作實踐。 【教學建議】 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國文教學的目的,在養(yǎng)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培植欣賞文學的能力,訓練寫作文字的技能。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呼喚教育回歸生活,注重兒童的個性發(fā)展。新《語文課程標準》突出了四個理念,即: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力的語文課程,不難看出貫穿整個語文課程的仍是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本。何謂“發(fā)展為本”?即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生動活潑地主動發(fā)展,使他們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fā),整體素質(zhì)得到全面地發(fā)展,個性得到充分地發(fā)展。因此對于本文的教學,筆者認為由于篇幅較長,內(nèi)容較深,可擬設為問題討論課,同時讓學生課前收集相關背景資料,為了解文章內(nèi)容作鋪墊。其具體目標如下: 一、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借助小標題,復述并概括文章內(nèi)容,理清文章思路。 二、通過默讀與精讀,揣摩文中關鍵語句,領會作者融入筆端的深情,學習鄧稼先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通過朗讀,體會文中排比、對比、引用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和多變的句式特點,并用之于寫作實踐。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語 由“我心中的鄧稼先”這一話題導入。學生交流資料,談自己心目中的鄧稼先,,老師適時點出“常人眼中的鄧稼先”特點所在,那么科學家眼中的鄧稼先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楊振寧的《鄧稼先》,共同揭開這個謎底。 二、整體把握情節(jié),理清思路 1、速讀全文,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 學生為標題尋找合適的修飾語,如:偉大、舍己為人、公而忘私……(學生自由發(fā)言) 2、全班分為6個小組,每組派一個代表對文章6個部分進行抽簽選擇,組員用5分鐘時間對自己負責的部分作復述準備,并用最簡練的語言加以概括(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語言) 學生代表發(fā)言,教師歸納: ① 在歷史的背景上引出鄧稼先 ②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鄧稼先 ③ 鄧稼先的氣質(zhì)和品格 ④ 作者的情感 ⑤ 身先士卒的獻身精神 ⑥ 評價鄧稼先 3、課文六部分間是否可以調(diào)換順序?如果不能,你能試著找出它們的聯(lián)系嗎? 學生合作研討,教師點撥: ③補充、延伸和擴展 ①引子 ②經(jīng)歷貢獻 ④從另一角度擴展 ⑥總結 ⑤具體化 三、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學習第三部分 ⑴ 默讀并劃出表現(xiàn)鄧稼先與奧本海默性格和為人的句子或詞語。 點名回答: 奧本海默──一個拔尖的人物,鋒芒畢露…… 鄧稼先──一個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實,直誠坦白,從不驕人…… ⑵ 文中重點寫的是誰?這里運用了什么寫法?有什么作用? 同桌間兩兩討論,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歸納: 重點寫鄧稼先;運用對比手法;其作用是更能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zhì)和奉獻精神。自然得出結論: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 ⑶ “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鄧稼先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理想黨員?!蹦隳茉囍務剬@兩句話的理解嗎? 學生小組內(nèi)研討交流,教師點撥: ① 鄧稼先與奧本海默截然不同,“忠厚平實”“真誠坦白”“從不驕人”。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就講究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諧,和睦相處,講究為人忠厚、謙虛、真誠、樸實,鄧稼先吸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這些優(yōu)秀的部分,并變成了自己的氣質(zhì)品格。 ② 指“他沒有私心”,人們絕對相信他。中國共產(chǎn)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⑷ 鄧稼先的一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一生,我們的祖國有千萬個像鄧稼先一樣的忠實兒女在為她奮斗,你還知道誰給大家說一說。 學生自由發(fā)言 2、學習第五部分 ⑴ 有感情地齊聲朗讀課文 ⑵ 自由研讀,提出理解中的疑難。 學生提出的疑難可能有: ① 作者用《吊古戰(zhàn)場文》的目的是什么? ② “也不知道……什么心情”“不知道鄧稼先……手有沒有顫抖”這兩句話應該怎樣理解? ③ 結尾處用“五?四”時代的一首歌,有什么作用? 師生共同探究: ① 《吊古戰(zhàn)場文》是唐代散文家李曄的名篇,文中描述了古戰(zhàn)場荒涼凄慘的景象,揭示了戰(zhàn)爭的殘酷以及給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文中用《吊古戰(zhàn)場文》的目的在于烘托鄧稼先工作環(huán)境的艱辛。 ② 作者與鄧稼先有著半個世紀的真摯情誼,這兩句話以細膩的詢問充滿了對老友真誠的關懷與深情。 ③ “中國男兒” 即鄧稼先,這首歌是鄧稼先一生的寫照,將他對民族的貢獻放在了“五?四”這一特殊的歷史背景中,這又與在歷史的背景中推出鄧稼先的第一部分相呼應。 ⑶ 資料延伸 這一部分中鄧稼先一句“我不能走”,將自己的赤子之心解剖在了人民面前。其實,象文中的例子在鄧稼先身上還有很多,比如身為核武器研究院院長的他,在核武器插雷管、鈾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發(fā)的危險時刻總是站在操作人員身邊;再如,一次航投實驗時出現(xiàn)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里,仔細檢驗,他也因此肝臟被損、骨髓中侵入放射物。當身患癌癥的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時,卻平靜地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會來得這么快。”這些不禁讓我們想起鄧小平同志說過的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薄熬瞎M瘁,死而后已”鄧稼先是當之無愧的。 ⑷ 教師教唱《中國男兒歌》,師生共同感受激情。 一曲《中國男兒歌》,氣壯河山,唱出了多少中華兒女的心聲, “要將雙手撐天空”,是一種氣概,同時也是一種使命,千百年來,無數(shù)中華兒女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自己的天空。臧克家、錢三強、陳景潤、華羅庚、童第周、張光斗、陳岱孫、于光遠……這些在中國歷史上始終閃爍著光芒的名字,這些民族脊梁式的人物、愛國家甚于愛自己的生命,他們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祖國母親的一方天空。今天,當我們再次唱響《中國男兒歌》,同學們有什么樣的感想呢? ⑸ 播放音樂《龍的傳人》和MTV動畫,學生暢所欲言。 3、學習其余部分 ⑴ 在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部分中,你能說說在寫鄧稼先以前,為什么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嗎? 學生自由研討,教師歸納: 突出鄧稼先的巨大貢獻,說明他是對中國近一百年歷史的發(fā)展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歷史人物。 ⑵ 研讀第四部分 ① 鄧稼先對“謠言”仍然親自調(diào)查,你從中感受到他怎樣的品質(zhì)? ② 你認為楊振寧流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歸納: ① 鄧稼先事實求是的品質(zhì)和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② 當楊振寧知道是中國人獨立完成原子彈工程的時候,他的眼淚既是為朋友而自豪,更是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的一種表現(xiàn)。 四、品味語言 1、本文不僅在內(nèi)容上較之一般的傳記高出一籌,語言也毫不遜色,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同學們試試看,能否有所發(fā)現(xiàn)。 學生合作研討,教師點撥: ⑴ 修辭手法的運用 ① 對比 第三部分將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 ② 引用 第二部分中描述鄧稼先的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第五部分對《吊古戰(zhàn)場文》和《中國男兒歌》的引用。 ③ 排比 第一部分中2~5段,第三部分中第3段,第六部分中所引述的話。 其作用是:語言凝練,增加氣勢,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⑵ 句式的多變 ① 句式十分整齊 第一部分中列舉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個例子;第二部分以時間為序介紹鄧稼先簡歷和貢獻的句子;第五部分第3段等。 ② 長短句交錯使用 第三部分第4段介紹奧本海默的性格與為人。 選擇什么樣的句式,是根據(jù)思想感情的表達需要決定的,前者有氣勢,讀來瑯瑯上口,后者則形成一種交錯美,有一種特殊的表達效果。 ⑶ 文章無華麗詞藻,平實的語言中飽含感情。 第四部分的末段一個“熱淚滿眶”將作者的感情震蕩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第五部分第二、三段兩句詢問對朋友流露出的深情。 2、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有感情地大聲朗讀,以“我最喜歡……句,因為它……”的形式在組內(nèi)交流。 五、拓展延伸 1、比較閱讀屈原的《九歌?國殤》,體會二者共同的思想感情──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2、請以“假如我是名人”為話題,組織一段話。 六、結束語 讓生命綻放一次燦爛,讓感情澎湃一次潮汐,讓思想散發(fā)一次光芒,讓信念穿透一次時空,鄧稼先做到了,在那個充滿激情的年代,為了靈魂深處的希望,鄧稼先讓生命噴發(fā)著絢爛激情,他對生活乃至人生永恒的理解和感悟,豐富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心靈。雖然鄧稼先已離我們遠去,但他會永遠活在炎黃子孫的心中。 七、作業(yè)布置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學了本文后自己有什么收獲。 2、收集“兩彈一星”科學家的資料,請參照課文選擇一人為他寫小傳。 【教學反饋】 一、達標檢測 1、請試著解釋下列詞語并給加點字注音。 可歌可泣: 鮮為人知: 至死不懈: 鋒芒畢露: 家喻戶曉: 婦孺皆知: 平沙無垠: 馬革裹尸: 2、請仿照《鄧稼先》一文中的“……時代,恐怕是……最……最……的年代,德國強占了……租借……俄國強占了……租借……法國強占了……租借……” 的句式,寫一段話。(原句式的詞語只保留:“恐怕是……最……最……”,句子形式要保留) 提示:可從寫國家、學校、家庭、個人等發(fā)生的事件,主要訓練用整句的形式,排比的修辭手法來寫幾件事。 3、請仔細閱讀《我不能走》部分,完成下列各題: ① 你能概括出本文段敘述了鄧稼先的一件什么事,表現(xiàn)了他的什么精神嗎? ② 你知道作者引用《吊古戰(zhàn)場文》的目的是什么嗎? 4、你能談談本文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嗎? 〖參考答案〗 1、q,值得歌頌,使人感動得流淚。指悲壯的事跡使人非常感動。 xiǎn,很少有人知道。 xi,一直到死也沒有松懈過。 l,比喻顯露出來的才華。 y,每家每戶都知道。 r ,連婦女小孩都知道,表示眾所周知。 yn,曠野(沙漠)無邊無際。 guǒ,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指軍人戰(zhàn)死于戰(zhàn)場。 2、略。 3、① 一次實驗出現(xiàn)意外,別人請他離開,他卻不愿離開。表現(xiàn)他獻身國防科技,無私奉獻的精神。 ② 烘托鄧稼先工作環(huán)境的艱辛。 4、略。 二、檢測建議 本課作為名人傳記,留給學生的空間較寬泛。因此,教學反饋的途徑盡可多樣化,筆者以為除檢測題外,還可采用以下方式: 1、學生利用收集到的“兩彈一星”科學家資料,制作小報或課件,在班內(nèi)交流; 2、選出學生所寫小傳的優(yōu)秀作品,編成集子,予以表揚; 3、以“名人故事大家講”為主題,開展演講比賽; 4、班內(nèi)舉行一次相關知識競賽; 三、教學反思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本文由于篇幅較長,歷經(jīng)三個課時的學習,學生易陷入疲乏狀態(tài),因此,第一課時的導入一定要讓學生充分活動,調(diào)動其學習的熱情。對于學生介紹的資料,教師可作適當補充,尤其是作者與鄧稼先非同一般的感情。教學中,小組內(nèi)的活動,教師可采用競爭、評比的方法充分實現(xiàn)生生間的互動。對于學生主動提出的問題,則可讓其他學生暢所欲言,最后教師歸納總結。講解一些關鍵語句時,教師也可只提供一種思路,更多的讓學生踴躍發(fā)言。教學中一些完全談個人感想的環(huán)節(jié),則更應調(diào)動所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全體學生都動起來,甚至于鼓勵他們到臺上演說。拓展部分,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可適當補充屈原的相關知識。總之,整個教學過程中,讓教師與學生始終處于合作狀態(tài),學生擔任課堂的主要角色與參與者。-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鄧稼先 七年級語文上冊 2_7鄧稼先教學設計 魯教版五四制1 年級 語文 上冊 _7 教學 設計 魯教版 五四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11889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