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設計請充值后下載,,資源目錄下的文件所見即所得,都可以點開預覽,,資料完整,充值下載可得到資源目錄里的所有文件。。?!咀ⅰ浚篸wg后綴為CAD圖紙,doc,docx為WORD文檔,原稿無水印,可編輯。。。具體請見文件預覽,有不明白之處,可咨詢QQ:12401814
無無錫錫太太湖湖學學院院 2013 屆屆畢畢業(yè)業(yè)作作業(yè)業(yè)周周次次進進度度計計劃劃、檢檢查查落落實實表表 系別:信機系 班級:機械91 學生姓名:朱斌 課題(設計)名稱:內燃機連桿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開始日期:2012.11.12周次起止日期工作計劃、進度每周主要完成內容存在問題、改進方法指導教師意見并簽字備 注1-32012年11月12日-2012年12月2日教師下達畢業(yè)設計任務,學生初步閱讀資料,完成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按照任務書要求查閱論文相關參考資料,填寫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書剛接觸畢業(yè)設計不是非常熟悉,深化課題有難度,存在問題有點多,需老師指導查閱資料4-82012年12月3日-1月4日指導專業(yè)實訓了解、學習相關知識,準備畢業(yè)設計無問題9-102013年1月6日-1月20日指導畢業(yè)實習填寫畢業(yè)實習報告無問題112013年2月11日-2月16日制定設計方案在老師指導下制定設計方案制定方案有難度,需資料,建議圖書館適當增添122013年2月18日-2月23日設計計算及結構設計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設計計算及結構設計不知如何下手,設計需更多的資料132013年2月24日-3月3日設計計算及結構設計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設計計算及結構設計設計需更多的資料142013年3月4日-3月9日設計計算及結構設計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設計計算及結構設計設計需更多的資料152013年3月11日-3月16日繪制裝配圖在老師指導下繪制總裝配圖查閱有關制圖標準162013年3月18日-3月23日繪制零件圖在老師指導下繪制零件圖查閱有關制圖標準172013年3月25日-3月30日繪制毛坯圖在老師指導下繪制毛坯圖查閱有關制圖標準182013年4月1日-4月6日繪制夾具圖在老師指導下繪制夾具圖需老師指導,多查找相關資料,估算尺寸192013年4月8日-4月13日繪制夾具圖在老師指導下繪制夾具圖需老師指導202013年4月15日-4月20日繪制夾具零部件圖在老師指導下編寫畢業(yè)設計說明書需老師指導212013年4月22日-4月27日繪制非標圖在老師指導下編寫畢業(yè)設計說明書需老師指導222013年4月29日-5月3日編寫設計說明書在老師指導下編寫畢業(yè)設計說明書需老師指導232013年5月6日-5月10日檢查學生畢業(yè)設計在老師指導下修改設計內容及設計說明書需老師進一步指導242013年5月13日-5月18日修改打印設計資料在老師指導下進一步修改設計內容及設計說明書,按學校要求進行編排打印材料按學校要求做252013年5月20日-5月25日答辯準備在老師指導下準備答辯資料溫習說明書,準備答辯 說明:1、“工作計劃、進度”、“指導教師意見并簽字”由指導教師填寫,“每周主要完成內容”,“存在問題、改進方法”由學生填寫。2、本表由各系妥善歸檔,保存?zhèn)洳?。內燃機連桿加工工藝過程卡及工序卡
機械加工過程卡
產(chǎn)品名稱/型號
零 件 名 稱
零 件 號
第 頁
連桿
共 頁
毛坯種類
模鍛
材料
45鋼
毛坯尺寸
每一毛坯可制件數(shù)
1
每臺件數(shù)
單位重量(千克)
工序
車間
工序內容
設備
工 藝 裝 備 名 稱 與 編 號
工 時(分)
夾 具
刃 具
量 具
輔具
準備
單件
0
鍛壓
鍛造出圖20030768-02-00中的鍛件
1
熱處理
退火處理
2
機加
粗銑兩平面到43.5
X5020AS
通用夾具
40的立銑刀
4.44
0.80
3
機加
粗磨兩平面到42.5
MG7120
通用夾具
砂輪尺寸(外徑寬內徑)為2502575
7.48
1.34
4
機加
鉆小頭孔到34
Z5140A
專用夾具
34的直柄短麻花鉆
0.61
0.11
5
機加
粗鏜小頭孔到36.5
T68
專用夾具
鏜通孔類鏜刀
3.28
0.59
6
機加
車大頭外圓到109
C620-1
專用夾具
直頭焊接式外圓車刀
0.33
0.06
7
機加
粗鏜大頭孔到66
T68
專用夾具
鏜通孔類鏜刀
6.56
1.18
8
機加
粗銑螺栓孔端平面到64
XA6132
專用夾具
80的鋸片銑刀
0.07
0.01
9
熱處理
調質處理
10
機加
精銑螺栓孔端平面到62
XA6132
專用夾具
80的鋸片銑刀
0.07
0.01
11
機加
對準中心線的位置,銑開連桿大頭
XA6132
專用夾具
80的鋸片銑刀
0.21
0.04
12
機加
精銑體蓋分開面
XA6132
專用夾具
40的立銑刀
0.88
0.16
14
機加
鉆擴鉸兩螺栓孔到11
Z5140A
專用夾具
10的直柄短麻花鉆, 10.75的直柄擴孔鉆, 11的直柄機用絞刀
3.97
0.71
15
機加
精磨體,蓋分開面
MG7120
通用夾具
砂輪尺寸(外徑寬內徑)為2502575
5.15
1.11
16
機加
精磨兩平面到42.5
MG7120
通用夾具
砂輪尺寸(外徑寬內徑)為2502575
7.98
1.44
17
機加
精鏜小頭孔到37
T68
專用夾具
鏜通孔類鏜刀
3.06
0.55
18
機加
粗鏜大頭孔69
T68
專用夾具
鏜通孔類鏜刀
3.13
0.56
19
機加
精鏜大頭孔到70
T68
專用夾具
鏜通孔類鏜刀
6.25
1.13
20
小頭壓入襯套
21
機加
精鏜小頭孔到34
T68
專用夾具
鏜通孔類鏜刀
3.06
0.55
22
清洗
23
最終檢驗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2
工序內容
粗銑兩平面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立式銑床
X5020AS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通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進給量[mm/z]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粗銑一側平面
40的立銑刀
315
39.56
0.1
3
3
4.44
0.80
2
粗銑另一側平面
40的立銑刀
315
39.56
0.1
3
3
4.44
0.80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3
工序內容
粗磨兩平面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平面磨床
MG7120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通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s]
橫進給量[mm/r]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粗磨一側平面
砂輪2502575
3000
39.25
0.27
1
0.5
3.74
0.67
2
粗磨另一側平面
砂輪2502575
3000
39.25
0.27
1
0.5
3.74
0.67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4
工序內容
鉆小頭孔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立式鉆床
Z5140A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專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進給量[mm/r]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鉆小頭孔
34的錐柄短麻花鉆
315
35.79
0.3
1
19
0.61
0.11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5
工序內容
粗鏜小頭孔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鏜床
T68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專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進給量[mm/r]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粗鏜小頭孔
鏜通孔類鏜刀
80
9.55
0.2
1
1.25
3.28
0.59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6
工序內容
車大頭外圓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車床
C620-1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專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進給量[mm/r]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車大頭外圓
直頭焊接式外圓車刀
230
80.89
0.7
1
3
0.33
0.06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7
工序內容
粗鏜大頭孔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鏜床
T68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專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進給量[mm/r]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粗鏜大頭孔
鏜通孔類鏜刀
40
8.67
0.2
1
3
6.56
1.18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8
工序內容
粗銑螺栓孔端平面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臥式銑床
XA6132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專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進給量[mm/z]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粗銑螺栓孔端平面
80的鋸片銑刀
150
37.68
0.1
1
3
0.07
0.01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10
工序內容
精銑螺栓孔端平面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臥式銑床
XA6132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專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進給量[mm/z]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精銑螺栓孔端平面
80的鋸片銑刀
375
94.20
0.04
1
1
0.07
0.01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11
工序內容
銑開連桿大頭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臥式銑床
XA6132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專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進給量[mm/z]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銑開連桿大頭
80的鋸片銑刀
150
37.68
0.1
1
3
0.21
0.04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12
工序內容
精銑體蓋分開面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臥式銑床
X5020AS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專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進給量[mm/z]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精銑體蓋分開面
40的立銑刀
500
62.80
0.08
5
1
0.88
0.16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14
工序內容
鉆擴鉸兩螺栓孔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立式鉆床
Z5140A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專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進給量[mm/r]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鉆兩螺栓孔
10的錐柄短麻花鉆
900
28.26
0.15
2
5
0.50
0.09
2
擴兩螺栓孔
10.75的錐柄擴孔鉆
900
30.38
0.6
2
0.375
0.12
0.02
3
鉸兩螺栓孔
11的錐柄機用絞刀
118
4.08
0.3
2
0.125
3.35
0.60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15
工序內容
精磨體,蓋分開面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平面磨床
MG7120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專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s]
進給量[mm/r]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精磨體,蓋分開面
砂輪尺寸為2502575
3000
39.25
0.33
2
0.25
5.15
1.11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16
工序內容
精磨兩平面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平面磨床
MG7120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通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s]
橫進給量[mm/r]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精磨一側平面
砂輪2502575
3000
39.25
0.33
1
0.25
3.99
0.72
2
精磨另一側平面
砂輪2502575
3000
39.25
0.33
1
0.25
3.99
0.72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17
工序內容
精鏜小頭孔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鏜床
T68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專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進給量[mm/r]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精鏜小頭孔
鏜通孔類鏜刀
160
20.35
0.1
1
0.5
3.06
0.55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18
工序內容
粗鏜大頭孔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鏜床
T68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專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進給量[mm/r]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粗鏜大頭孔
鏜通孔類鏜刀
80
9.55
0.2
1
1.5
3.13
0.56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19
工序內容
精鏜大頭孔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鏜床
T68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專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進給量[mm/r]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精鏜大頭孔
鏜通孔類鏜刀
80
18.46
0.1
1
0.5
6.25
1.13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機械加工工序卡
產(chǎn)品名稱
零件名稱
零件號
連桿
連桿
1
加工簡圖及技術條件:
工序號
21
工序內容
精鏜小頭孔
材料牌號
硬度
凈重[kg]
每臺件數(shù)
45鋼
1
機床名稱
型號
資產(chǎn)編號
冷卻液體
鏜床
T68
夾具名稱
夾具編號
專用夾具
工
步
工步名稱
工具名稱及編號
主軸轉速
[r/min]
切削速度
[m/min]
進給量[mm/r]
進給
次數(shù)
切削深度
[mm]
工時[min]
刀具
量具
輔具
機動時間
輔助時間
1
精鏜小頭孔
鏜通孔類鏜刀
160
19.09
0.1
1
0.5
3.06
0.55
編制
校對
審核
會簽
批準
日期
編號
無錫太湖學院
畢業(yè)設計(論文)
相關資料
題目: 內燃機連桿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信機 系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yè)
學 號: 0923012
學生姓名: 朱斌
指導教師: 高漢華 (職稱:副教授 )
(職稱: )
2013年5月25日
目 錄
一、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二、畢業(yè)設計(論文)外文資料翻譯及原文
三、學生“畢業(yè)論文(論文)計劃、進度、檢查及落實表”
四、實習鑒定表
無錫太湖學院
畢業(yè)設計(論文)
開題報告
題目: 內燃機連桿加工工藝及夾具設計
信機 系 機械工程及自動化 專業(yè)
學 號: 0923012
學生姓名: 朱斌
指導教師: 高漢華(職稱:副教授)
(職稱: )
2012年11月14日
課題來源
課題來源于生產(chǎn)實際。
科學依據(jù)(包括課題的科學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水平和發(fā)展趨勢;應用前景等)
(1)課題科學意義
本課題研究的內容是:K2500內燃機車發(fā)動機NDS5主連桿工藝規(guī)程設計和系列夾具設計,其中包括了工藝流程的設計、工序的編寫、系列夾具的設計,并有相關計算和說明書。
連桿的作用是將活塞承受的力傳給曲軸,并使活塞的往復運動轉變?yōu)榍S的旋轉運動。連桿由連桿體、連桿蓋、連桿螺栓和連桿軸瓦等零件組成,連桿體與連桿蓋為連桿小頭、桿身和連桿大頭。連桿小頭用來安裝活塞銷,以鏈接活塞。連桿大頭與曲軸的連桿軸頸相連。一般做成分開式,與桿身切開的一半稱為連桿蓋,二者靠連桿螺栓鏈接為一題。連桿軸瓦安裝在連桿大頭孔座中,與曲軸上的連桿軸頸裝和在一起,是發(fā)動機中最重要的配合副之一。常用的減磨合金主要有白合金、銅鉛合金和鋁基合金。不難看出,連桿對于內燃機來說是不可或缺并且起到關鍵性作用的零件。所以本課題的研究對于生產(chǎn)出優(yōu)秀耐用的連桿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對內燃機的安全性也起到關鍵作用
(2)內燃機連桿的研究狀況及其發(fā)展前景
曲柄連桿機構是發(fā)動機中直接將燃油的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的運動機構,他將活塞的往復運動轉變?yōu)榍S的旋轉運動,并通過曲軸輸出發(fā)動機的功率,是發(fā)動機的主要運動機構。曲柄連桿機構包括活塞、連桿組及曲軸組三部分。
連桿組件包括連桿體、螺栓、連桿蓋、村套及螺母等件。連桿上接活塞,下連曲軸,將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轉換為曲軸的回轉運動。連桿的計算分析多采用經(jīng)驗公式。
目前在國內,連桿生產(chǎn)線大多由組合專用機床和通用機床組成流水生產(chǎn)線,同國外相比,工序能力指數(shù)及自動化程度均較低。有些關鍵工序也有采用高精設備和新工藝的,比如螺栓孔槍鉆、槍鉸和冷劑,拉削技術的應用,體蓋組立扭矩+轉角,刀具自動補償功能的大小孔精鏜,電子綜合測量技術等。大的生產(chǎn)廠家主要有一汽集團、二汽集團、上柴、康明斯等。
連桿是汽車發(fā)動機中的的重要零件,連桿最大的應用市場在于汽車工業(yè)。中國是全球汽車生產(chǎn)和消費大國。我國汽車產(chǎn)量快速增長,占世界汽車總產(chǎn)量的比重也在快速提升,我國汽車工業(yè)在世界的地位正在快速加強。汽車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零部件國產(chǎn)化逐步提升,也給我國汽車零部件產(chǎn)業(yè)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發(fā)展機會。
研究內容
(1)熟悉內燃機連桿的發(fā)展趨勢,了解內燃機連桿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應用。
(2)熟悉零件的加工工藝過程及工序,根據(jù)內燃機連桿給出連桿的加工工藝過程卡片及工序卡。
(3)熟悉并掌握CAD制圖軟件,根據(jù)連桿的尺寸繪制出連桿的毛柸圖、連桿裝配圖及連桿蓋的圖紙。
(4)熟悉并掌握自由度,夾緊力的相關知識。
(5)熟悉并掌握專用夾具設計的相關知識,對連桿進行專用的夾具設計。
(6)熟悉螺紋螺母間的配合。
擬采取的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實驗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 連桿加工工藝分析
根據(jù)連桿機構特點和精度要求,結合“基準統(tǒng)一”和“基準重合”的原則分析如何對連桿加工基準進行合理選擇;在保證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如何確定夾緊力的方向和著力點;怎樣合理選擇連桿個部位加工方式及工藝流程。
(2)連桿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分析
給出了各工序加工余量的確定方法;工序尺寸與設計尺寸標注方法相同和不同兩種情況下如何確定各工序加工尺寸及偏差。
研究計劃及預期成果
研究計劃:
2012年11月12日-2012年12月2日:按照任務書要求查閱論文相關參考資料,填寫畢業(yè)設計開題報告書。
2012年12月3日-2013年1月20日:填寫畢業(yè)實習報告。
2013年2月11日-2013年2月16日:按照要求制定設計方案。
2013年2月18日-2013年3月25日:繪制裝配圖、零件圖、毛坯圖等相關圖紙。
2013年3月25日-2013年4月1日:連桿加工工藝設計及工藝過程卡片。
2013年4月2日-2013年4月15日:專用夾具設計。
2013年4月16日-2013年5月25日:畢業(yè)論文撰寫和修改工作。
預期成果:
達到預期的設計效果:完成連桿加工工藝的設計并對相應的零件進行專業(yè)的夾具設計。
特色或創(chuàng)新之處
① 使用CAD制圖能夠準確快速的繪制出連桿的相關圖紙。
② 對零件進行專用的夾具設計能夠使得生產(chǎn)加工更加的便捷,產(chǎn)品的質量得以提高,節(jié)省更多的人力物力。
已具備的條件和尚需解決的問題
① 實驗方案思路已經(jīng)非常明確,已經(jīng)具備使用CAD軟件和對部分零件夾具設計的知識。
② 使用CAD的能力尚需加強。
指導教師意見
指導教師簽名:
年 月 日
教研室(學科組、研究所)意見
教研室主任簽名:
年 月 日
系意見
主管領導簽名:
年 月 日
英文原文
Connecting rod
In a reciprocating piston engine, the connecting rod or conrod connects the piston to the crank or crankshaft. The connecting rod was invented sometime between 1174 and 1200 when a Muslim inventor, engineer and craftsman named al-Jazari built five machines to pump water for the kings of the Turkish Artuqid dynasty — one of which incorporated the connecting rod. Transferring rotary motion to reciprocating motion was made possible by connecting the crankshaft to the connecting rod, which was described in the "Book of Knowledge of Ingenious Mechanical Devices". The double-acting reciprocating piston pump was the first machine to offer automatic motion, but its mechanisms and others such as the cam, would also help initiat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In modern automotiv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the connecting rods are most usually made of steel for production engines, but can be made of aluminium (for lightness and the ability to absorb high impact at the expense of durability) or titanium (for a combination of strength and lightness at the expense of affordability) for high performance engines, or of cast iron for applications such as motor scooters. They are not rigidly fixed at either end, so that the angle between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piston can change as the rod moves up and down and rotates around the crankshaft.
The small end attaches to the piston pin, gudgeon pin (the usual British term) or wrist pin, which is currently most often press fit into the conrod but can swivel in the piston, a "floating wrist pin" design.The big end connects to the bearing journal on the crank throw, running on replaceable bearing shells accessible via the con rod bolts which hold the bearing "cap" onto the big end; typically there is a pinhole bored through the bearing and the big end of the con rod so that pressurized lubricating motor oil squirts out onto the thrust side of the cylinder wall to lubricate the travel of the pistons and piston rings.
The con rod is under tremendous stress from the reciprocating load represented by the piston, actually stretching and relaxing with every rotation, and the load increases rapidly with increasing engine speed. Failure of a connecting rod, usually called "throwing a rod"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catastrophic engine failure in cars, frequently putting the broken rod through the side of the crankcase and thereby rendering the engine irreparable; it can result from fatigue near a physical defect in the rod, lubrication failure in a bearing due to faulty maintenance, or from failure of the rod bolts from a defect, improper tightening, or re-use of already used (stressed) bolts where not recommended. Despite their frequent occurrence on televised competitive automobile events, such failures are quite rare on production cars during normal daily driving. This is because production auto parts have a much larger factor of safety, and often more systematic quality control.
When building a high performance engine, great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con rods, eliminating stress risers by such techniques as grinding the edges of the rod to a smooth radius, shot peening to induce compressive surface stresses (to prevent crack initiation), balancing all con rod/piston assemblies to the same weight and Magnafluxing to reveal otherwise invisible small cracks which would cause the rod to fail under stress. In addition, great care is taken to torque the con rod bolts to the exact value specified; often these bolts must be replaced rather than reused. The big end of the rod is fabricated as a unit and cut or cracked in two to establish precision fit around the big end bearing shell. Therefore, the big end "caps" are not interchangeable between con rods, and when
rebuilding an engine, care must be taken to ensure that the caps of the different con rods are not mixed up. Both the con rod and its bearing cap are usually emboss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number in the engine block.
Recent engines such as the Ford 4.6 liter engine and the Chrysler 2.0 liter engine, have connecting rods made using powder metallurgy, which allows more precise control of size and weight with less machining and less excess mass to be machined off for balancing. The cap is then separated from the rod by a fracturing process, which results in an uneven mating surface due to the grain of the powdered metal. This ensures that upon reassembly, the cap will be perfectly positioned with respect to the rod, compared to the minor misalignments which can occur if the mating surfaces are both flat.
A major source of engine wear is the sideways force exerted on the piston through the con rod by the crankshaft, which typically wears the cylinder into an oval cross-section rather than circular, making it impossible for piston rings to correctly seal against the cylinder walls. Geometrically, it can be seen that longer con rods will reduce the amount of this sideways force, and therefore lead to longer engine life. However, for a given engine block, the sum of the length of the con rod plus the piston stroke is a fixed number, determined by the fixed distance between the crankshaft axis and the top of the cylinder block where the cylinder head fastens; thus, for a given cylinder block longer stroke, giving greater engine displacement and power, requires a shorter connecting rod (or a piston with smaller compression height), resulting in accelerated cylinder wear.
Compound rods
Many-cylinder multi-bank engines such as a V-12 layout have little space available for that many connecting rod journals on a limited length of crankshaft. This is a difficult compromise to solve and its consequence has often led to engines being regarded as failures.
The simplest solution, almost universal in road car engines, is to use simple rods. This requires the rod bearings to be narrower, increasing bearing load and the risk of failure in a high-performance engine. This also means the opposing cylinders are not exactly in line with each other.
In certain types of engine, the master rod carries one or more ring pins to which are bolted the much smaller big ends of slave rods on other cylinders. Radial engines typically have a master rod for one cylinder and slave rods for all the other cylinders in the same bank. Certain designs of V engines use a master/slave rod for each pair of opposite cylinders. A drawback of this is that the stroke of the subsidiary rod is slightly shorter than the master, which increases vibration in a vee engine.
The usual solution for high-performance aero-engines is a "forked" connecting rod. One rod is split in two at the big end and the other is thinned to fit into this fork. The journal is still shared between cylinders. The Rolls-Royce Merlin used this style.
Crank linkage of the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use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rank linkage of many types, according to kinematics perspectiv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namely: Heart crank linkage, the eccentric crank linkage and the main vice-link crank linkage. Centre crank linkag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ylinder through the centerline of the crankshaft rotation centre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of the crank. This type of linkage in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rank in the most widely used. The single-engine general, tied for linkage with the use of the V-shaped chaxing link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the home of the pisto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rank linkage fall into this category.
Eccentric crank linkage is characterized by vertical cylinder centerline of the crankshaft rotating in the center, but not by crankshaft rotary centre, the cylinder centerline distance between the crankshaft with a rotary axis offset e. This crank linkage institutions can reduce the swelling in the itinerary of the piston and cylinder intramural largest lateral pressure so that the pistons in the expansion programme and pressure reduction programme in the cylinder wall at the role of lateral pressure on both sides of the relatively uniform size. Vice-link the main crank linkag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ylinder with a main link, the other out vice-link cylinder used, these are not direct link to the bottom of the crank pins, but on sale through the deputy link with in the main link of the big heads, formed a "joint" movement, such institutions also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joint song stalk linkage ".Crank linkage in the joint, a crank can put a few of connecting rod and piston, This structure will shorten the length of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mpact and widely used in high-power locomotives used tanks and V-shap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Boring
In machining, boring is the process of enlarging a hole that has already been drilled (or cast), by means of a single-point cutting tool (or of a boring head containing several such tools), for example as in boring a cannon barrel. Boring is used to achieve greater accuracy of the diameter of a hole, and can be used to cut a tapered hole.
The term boring is also sometimes used for drilling a hole.
Machine Boring
The boring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on a lathe for smaller operations, but for larger production pieces a special boring mill (work piece rotation around a vertical axis) or a horizontal boring machine (rotation around horizontal axis) are used. A tapered hole can also be made by swiveling the head.
The boring machines (similar to the milling machines such as the classic Van Norman) come in a large variety of sizes and styles. Work piece diameters are commonly 1-4m (3-12 ft) but can be as large as 20m (60ft). Power requirements can be as much as 200 hp. The control systems can be computer-based, allowing for automation and increased consistency.
Because boring is meant to decrease the product tolerances on pre-existing holes, several design considerations must be made. First, large length-to-bore-diameters are not preferred due to cutting tool deflection. Next, through holes are preferred over blind holes (holes that do not traverse the thickness of the work piece). Interrupted internal working surfaces—where the cutting tool and surface have discontinuous contact—should be avoided. The boring bar is the protruding arm of the machine that holds cutting tool(s), and must be very rigid.
Forging
Forging is the term for shaping metal by using localized compressive forces. Cold forging is done at room temperature or near room temperature. Hot forging is done at a high temperature, which makes metal easier to shape and less likely to fracture. Warm forging is done at intermediate temperature between room temperature and hot forging temperatures. Forged parts can range in weight from less than a kilogram to 170 metric tons.Forged parts usually require further processing to achieve a finished part.
The?selection?of?base?and?positioning?
The?base?position?is?protocol?machining?line,?determine?the?processing?plan?of?the?important?work?to?do?first?
Make.?Choose?correctly,?the?yankees?will?directly?influence?the?reasonable?or?not,?the?machining?of?quality?and?productivity.?
When?selecting?position?in?the?plane,?need?to?consider?the?following?questions:?
(1)?in?which?a?surface?as?the?essence?and?surface?or?unified?standards,?(2)?to?ensure?machining?precision,?(3)?Make?the?machining?process?smoothly??
(4)?for?processing?the?pure?plane?or?unity,?(5)?should?be?adopted?as?a?rough?surface?plane??(6)?whether?individual?processes?for?special?processing?requirements,?(7)?need?to?employ?unified?standards?of?plane?outside??
According?to?the?essence?and?the?yankees?choice:?fine,?fine?and?selection?principles?should?be?considered?when?the?first,?the?benchmark?overlap?In?may,?namely,?under?the?situation?of?the?machined?surface?should?be?chosen?for?the?locating?datum?design?standards.?In?the?process?of?connecting?the?machining?process,?most?of?a?specified?process?selection?of?end?and?small?head?hole?As?the?main?base,?with?big?hole?in?the?side?outside?the?designated?as?another?round?face?includes?surface.?This?is?due?to?the?face.??Large?area,?more?stable,?With?little?head?position?can?directly?control?size?hole?hole?center?distance?of?the?head.?It?makes?The?process?of?locating?datum,?reduce?positioning?error.?
Further?study:?again,?
According?to?the?drawing,?the?size?of?the?connecting?parts?have?a?head?hole?surface?(namely?the?right?end)?in?a?flat?surface,?
Therefore,?but?can?also?be?processed?another?end?(left)?is?not?an?end,?for?the?plane?as?
It?is?disadvantageous?position?datum.?Therefore,?in?the?process?of?the?localization?plan?to?idea.
As?the?yankees?round?hole?small?head,?so?little?head?outside?surface?processing?round?hole?arrangement?early.?In?small?head?and?large?
Before?the?yankees?head?hole?as?orientation?of?the?machining?processes?and?drilling,?reaming,?these?procedures?for?processing?after?the?hole?The?hole?is?parallel?with?that?sometimes?affects?the?processing?precision?follow-up?processes,?therefore,?should?be?in?processing?Note?that?chooses?reasonable?positioning?scheme.?
In?the?procedure?of?the?workpiece?in?each?surface?is?blank?surface,?positioning?and?clamping?conditions?are?poor,?but?
Limits.but?and?cutting?force?is?bigger,?if?it?meets?the?workpiece,?the?rigid?differential?itself?for?machining?accuracy?can?have?very?
Big?effect,?therefore?the?procedure?of?the?positioning?and?clamping?the?choice?of?methods,?for?the?whole?process?of?processing?
Degree?often?far-reaching?effects.?Processing?is.?Connecting?In?rough?milling?of?how?the?workpiece?position??A?method?is?In?the?end,?with?blank?side?and?end?milling?a?clamping,?rough?surface,?with?good?surface?milling,?positioning.?
Another?blank,?milling.?But?because?the?blank?surface?smooth,?connecting?rod,?the?rigid?localization?clamping?workpiece.
May,?after?the?rough?surface?deformation?milling,?a?smooth?seems?to?relax,?workpiece?and?restore?distortion,?influence?subsequent?processes?Positioning?accuracy.
中文譯文
連 桿
在活塞往復式發(fā)動機內,連桿連接著裝在曲柄或曲軸上的活塞?!肚擅畹臋C械裝置知識》一書這樣寫道:“連桿發(fā)明于1174年至1200年的某個時候,當一個名為阿拉-賈扎里的穆斯林發(fā)明家、工程師和工匠,制造了5個機器來為土耳其阿爾圖格王朝的一位國王泵水——這些機器的其中之一就使用了連桿。將旋轉運動轉變成往復運動可能需要依靠連接到曲柄上的連桿。”雙作用往復活塞泵是第一個提供自動運動的機器,但其機構和其他如凸輪一類的機構也有助于工業(yè)革命的開啟。
內燃機
在現(xiàn)代汽車內燃發(fā)動機里,用于發(fā)動機的連桿通常由鋼制造,但也可以用鋁(目的是為了減輕重量和獲得在犧牲耐久度的條件下吸收強沖擊的能力)或鈦(目的是為了在需要支持力時提供一種既輕又有足夠強度的組合)來制造高性能發(fā)動機的連桿,或使用鑄鐵,如制造摩托車連桿時就使用鑄件。它們不會嚴格地固定于一端,于是當連桿作上下運動和繞曲柄旋轉時連桿與活塞之間的夾角就發(fā)生改變。
連桿較小的一端連接活塞銷,活塞銷(英國用語)或腕銷,這通常會給連桿以經(jīng)常性的壓力,但連桿仍能相對于活塞轉動即“浮動腕銷”。連桿的大端連接于曲柄上的軸頸處,并隨著由連桿螺栓固定的可更換的軸瓦轉動,螺栓將軸承“蓋”固定在連桿的大端處;通常要鉆一個通過軸瓦和連桿的大端小孔,以便使增壓潤滑油能噴到筒壁的一側,來使活塞和活塞環(huán)的運動得到潤滑。
連桿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些壓力來自于由活塞產(chǎn)生的循環(huán)載荷,而事實上這些壓力來自于每次旋轉時的拉伸與松弛,以及隨發(fā)動機轉速增大而急劇增大的載荷。一個失效的連桿,通常被稱為“扔棒”,它是引起汽車引擎災難性故障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經(jīng)常使失效的連桿穿過曲軸軸箱的一側,發(fā)動機會遭受無法彌補的損壞;它可能源于連桿的疲勞缺陷、軸瓦失去潤滑而導致的失效,或源于連桿螺栓的缺陷、不適當?shù)木o固,或重復利用已經(jīng)使用過的(已變形的)螺栓(這是不允許的)。盡管這些經(jīng)常發(fā)生在競爭激烈的汽車運動中,但在為日常駕駛生產(chǎn)的汽車中,這種失效是十分罕見。這是因為汽車零部件的生產(chǎn)中要使用一個比較大的安全系數(shù),同時往往還使用更系統(tǒng)的質量控制體系。
當制造一個高性能發(fā)動機時,連桿應給予極大的關注,應采取一些技術來消除應力,例如磨削連桿的邊緣以達到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噴丸以使表面產(chǎn)生壓應力(防止裂紋萌生),裝配時平衡所有連桿、活塞組合件的重量使每對的重量相同以及采用磁力探傷法來探測材料內部的微小裂紋,這些看不見的微小裂縫將會產(chǎn)生破壞應力造成連桿失效。此外,扭緊連桿螺栓時,應非常注意扭矩的大?。煌ǔ_@些螺栓必須更換,而不是重復使用。連桿的大端被制造成一個整體,并使其在機械加工之后能與大端軸瓦準確裝配。因此,大端的“帽子”在連桿與連桿之間不具有互換性,而且當重新制造一個引擎時,必須小心,以確保不同連桿的軸瓦不被亂用。無論是連桿還是與其相配合的軸瓦,通常都會在發(fā)動機缸體上刻上相應的型號。
目前有一些發(fā)動機(如福特的4.6升引擎,還比如克萊斯勒的2.0升引擎)其連桿采用粉末冶金技術制造,粉末冶金技術不僅能精確控制尺寸和重量以減少機械加工工作量而且還能減少額外的機械配平。軸瓦因擠壓而與連桿分離,結果導致了不平滑的斷裂面,這是由于粉末金屬的顆粒造成的。這確保了重新裝配后,軸瓦能與連桿精確地配合,而傳統(tǒng)加工方法制造的連桿與軸瓦,只有當兩者的接觸面表面的表面粗糙度都很小時才能達到較小的誤差。
發(fā)動機磨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由于曲軸通過連桿施加于活塞的側向力,通常將汽缸磨成橢圓形截面,而不是圓形截面,因此不可能使活塞環(huán)與氣缸側壁緊密接觸。從力學角度來說延長連桿的長度可相應地減少上述側向力,這樣一來會使引擎壽命延長。然而,對一已知的發(fā)動機缸體來說,連桿的長度加上活塞行程,其和是一個固定的值,這個固定值由曲軸和氣缸座(氣缸座用來固定活塞蓋)頂部之間的固定距離來決定。因此,對一個已知的氣缸而言能得到更長的行程,可提供更大的排量和功率。相反,較短的連桿(或較小壓縮行程的活塞),會導致氣缸加速地磨損。
復合連桿
眾多多缸布局的發(fā)動機——如V – 12型發(fā)動機——幾乎沒有可用于在有限長度的曲軸上安裝連桿軸頸的空間。這是一個難以調和的矛盾,而且若按普通的方式安裝,其往往會導致發(fā)動機的失敗。
最簡單的解決辦法是使用簡單的連桿,這種最簡單的方法通常用于汽車引擎。這就要求連桿軸瓦要更窄,但對于一個高性能的引擎來說其會增加軸瓦的負荷及失效的風險。這也意味著對置的氣缸不完全位于一條直線上。
在某些類型的引擎內,主動連桿帶有一個或多個環(huán)形銷,環(huán)形銷用來連接其他氣缸上的從動連桿相對小一些的大端。徑向引擎的每一邊通常是一個氣缸有一個主動連桿,余下的其它氣缸則配有從動連桿。對于確定設計的V形引擎,一對對置的氣缸使用一對主/從動連桿。這樣的一個缺點是,輔助連桿的行程稍微短于主動連桿,從而使V形發(fā)動機產(chǎn)生更大的振動。
高性能航空發(fā)動機的通常解決方案是使用一個“叉狀”連桿。一個連桿在大端處一分為二,另一個變薄以與這個叉狀連桿相配。軸頸仍然由多個氣缸共用。勞斯萊斯默林發(fā)動機就使用這種形式。
曲柄連桿機構的類型及特點
內燃機中采用曲柄連桿機構的型式很多,按運動學觀點可分為三類,即:中心曲柄連桿機構、偏心曲柄連桿機構和主副連桿式曲柄連桿機構。中心曲柄連桿機構的特點是氣缸中心線通過曲軸的旋轉中心,并垂直于曲柄的回轉軸線。這種型式的曲柄連桿機構在內燃機中應用最為廣泛。一般的單列式內燃機,采用并列連桿與叉形連桿的V形內燃機,以及對置式活塞內燃機的曲柄連桿機構都屬于這一類。
偏心曲柄連桿機構的特點是氣缸中心線垂直于曲軸的回轉中心線,但不通過曲軸的回轉中心,氣缸中心線距離曲軸的回轉軸線具有一偏移量e。這種曲柄連桿機構可以減小膨脹行程中活塞與氣缸壁間的最大側壓力,使活塞在膨脹行程與壓縮行程時作用在氣缸壁兩側的側壓力大小比較均勻。主從連桿式曲柄連桿機構的特點是:內燃機的一列氣缸用主動連桿,其它各列氣缸則用從動連桿,這些連桿的下端不是直接接在曲柄銷上,而是通過從動連桿銷裝在主連桿的大端上,形成了“關節(jié)式”運動,所以這種機構有時也稱為“關節(jié)曲柄連桿機構”。在關節(jié)曲柄連桿機構中,一個曲柄可以同時套上幾副連桿和活塞,這種結構可使內燃機長度縮短,結構緊湊,廣泛地應用于大功率的坦克和機車用 V形內燃機。
鏜
在機械加工,鏜削加工的過程是一個擴孔的過程,這個孔可以是鉆出來的(或鑄造得到的),鏜孔通過單點切削刀具(或一個鏜頭含有若干個這樣的刀具)來加工,例如用鏜削方法加工炮桶。鏜削加工能使孔達到更精確的尺寸,而且還可以用于錐形孔的加工。
鏜削有時也用于孔的加工。
鏜孔機
對較小的鏜削加工過程可以在車床上進行,但對于較大工件的加工則需要使用特殊的鏜床(工件圍繞一個垂直軸旋轉)或臥式鏜床(圍繞水平軸旋轉)。通過轉動變換刀具的安裝角度也可以加工錐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