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習題
《第二章習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第二章習題(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二章 土的滲透性和滲流問題 2.2.1 基礎(chǔ)練習 1、圖2-1中土樣橫截面面積為80,試驗開始后10min測得量測壓管水位差為5cm,期間滲流量為130,計算土樣的滲透系數(shù)。 圖2-1 圖2-2 2、某滲透試驗裝置如圖2-2所示,砂1的滲透系數(shù),砂2的滲透系數(shù),土樣橫截面面積為200,計算:(1)若在砂1、砂2分界面安裝一測壓管,則測壓管中水面將升至右端水面以上多高?(2)砂1和砂2界面處的單位時間滲流量多大? 3、在變水頭試驗中,土樣高度4cm,橫截面面積為30,變水頭管的內(nèi)截面面積為1,試驗開始時,總水頭差為300cm,1h后將至295cm。計算土樣的滲透系數(shù)。 4、常水頭滲透試驗中,已知土樣直徑75mm,在L=200mm滲流路徑上的水頭損失為83mm,在60s時間內(nèi)的滲透水量為,計算土樣的滲透系數(shù)。 5、在變水頭試驗中,土樣長度500mm,土樣橫截面面積1600mm2,變水頭管橫截面面積97mm2,初始時刻(t=0)水頭高度為410mm,當t=10min時,水頭高度降低至185mm2,計算:(1)土樣滲透系數(shù);(2)計算t=7min時,水頭高度降低至多少? 6、在變水頭滲透試驗中,初始水頭由1.00m降至0.35m所需的時間為3h。已知玻璃管內(nèi)徑為5mm,土樣的直徑為100mm,高度為200mm,計算土樣的滲透系數(shù)。 7、不透水巖基上有水平分布的三層土,厚度分別為2m、3m、4m,滲透系數(shù)分別為3m/d,9m/d,6m/d,則等效的土層水平向和豎向滲透系數(shù)分別為多少? 8、如圖2-3所示,有A、B、C三種土,其滲透系數(shù)分別為、,,裝在內(nèi)徑為10cm的圓管中。計算:(1)滲流經(jīng)過A土后的水頭損失為多少?(2)若要保持上下水頭差h=35cm,每秒需加多少水? 圖2-3 圖2-4 9、如圖2-4所示,設(shè)河水深2m,河床表層為細砂,其顆粒比重=2.7,天然孔隙比e=0.8,若將一沉井沉至河床底下3m,并并管內(nèi)的砂土全部挖出,再從井管內(nèi)抽水,問井內(nèi)水位降低多少時會引起流土破壞? 10、某基坑開挖深度為5m,土體為細砂,飽和重度,地下水位在地表,基坑坑壁用不透水的板樁支撐,板樁打入坑底以下4m。若在坑底四周設(shè)置排水溝,問是否可能發(fā)生流砂現(xiàn)象? 11、求圖2-5基坑下土層中A、B、C三點的測管水頭和滲透力。當基坑底面積為,如果忽略基坑周邊水的入滲,試求為保持水深1m需要的抽水量(粉質(zhì)粘土層滲透系數(shù)) 圖2-5 圖2-6 12、如圖2-6所示。在9m后的黏土沉積層上進行開挖,下面為砂層,砂層頂面具有7.5m高的水頭(承壓水)。問:開挖深度為6m時,基坑中水深至少多大才能防止發(fā)生流土現(xiàn)象? 13、如圖2-7所示,在長為10cm,面積的圓筒內(nèi)裝滿砂土。經(jīng)測定,粉砂的,筒下端與管相連,管內(nèi)水位高出筒5cm(固定不變),流水自下而上通過試樣后可溢流出去。試求(1)滲流力的大小,判斷是否會產(chǎn)生流砂現(xiàn)象;(2)臨界水利梯度值。 14、如圖2-8所示,不透水巖基上有一層透水性土,其厚度為3m,與水平面夾角為8,滲透系數(shù)為,計算其單位時間滲流量。 15、如圖2-9所示,在兩個不透水土層之間有一厚度為的砂土層,砂層內(nèi)含有承壓水。為了測定砂土層的滲透系數(shù)k,進行了現(xiàn)場抽水試驗,當抽水量為Q且土層中滲流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時,分別在距離抽水井和的觀測孔內(nèi)測得水位高度為和,且抽水井中的水位仍高于砂土層頂面,亦即有。證明:砂土層滲透系數(shù)的計算公式為: 圖2-7 圖2-8 圖2-9 2.2.2 注冊巖土真題 1、某工程場地進行多孔抽水試驗,地層情況、濾水管位置和孔位見圖2-1,測試主要數(shù)據(jù)見表2-1,試用潛水完整井公式計算,含水層的平均滲透系數(shù)。 圖2-1 圖2-2 表2-1 降深/m 流量Q (F)/d 抽水孔與觀測孔距離/m 含水層厚度H/m 次數(shù) S S1 S2 第一次 3.18 0.73 0.48 132.19 4.30 9.95 12.34 第二次 2.33 0.6 0.43 92.45 第三次 1.45 0.43 0.31 57.89 2、某工程場地有一厚11.5m砂土含水層,其下為基巖,為測砂土的滲透系數(shù)打一鉆孔到基巖頂面,并以1.5103cm3/s的流量從孔中抽水,距抽水孔4.5m和10.0m處各打一觀測孔,當抽水孔水位降深為3.0m時,分別測得觀測孔的降深分別為 0.75m和0.45m,如圖2-2所示,計算砂土層滲透系數(shù)k值。 3、在某水利工程中存在有可能產(chǎn)生流土破壞的地表土層,經(jīng)取樣試驗,該層土的物理性質(zhì)指標為土粒比重Gs=2.7,天然含水量w=22%,天然重度γ=19 kN/m3,該土層發(fā)生流土破壞的臨界水力坡降是多少? 4、為求取有關(guān)水文地質(zhì)參數(shù),帶兩個觀察孔的潛水完整井,進行3次降深抽水試驗,其地層和井壁結(jié)構(gòu)如圖2-3所示,已知H=15.8 m;r1=10.6 m;r2=20.5 m;抽水試驗成果見表2-2。滲透系數(shù)為多少?(提示:取三次平均值) 圖2-3 表2-2 水位降深S/m 滴水量Q/(m3/d) 觀1水位降深 S1/m 觀2水位降S2/m 5.6 1490 2.2 1.8 4.4 1218 1.8 1.5 2.0 817 0.9 0.7 5、土壩因壩基滲漏嚴重,擬在壩頂采用旋噴樁技術(shù)做一道沿壩軸方向的垂直防滲墻,墻身伸到壩基下伏的不透水層中。已知壩基基底為砂層,厚度為10m,沿壩軸長度為100m,旋噴樁墻體的滲透系數(shù)為,墻寬2m,當上游水位高度40m,下游水位高度10m時,加固后該土石壩的滲漏量為多少?(提示:只考慮旋噴樁墻體的滲漏量) 6、某岸邊工程場地細砂含水層的流線上A、B兩點,A點水位標高2.5m,B點水位標高3.0m,兩點間流線長度為10m,則計算兩點間的平均滲透力。 7、某場地地下水位如圖2-4所示,已知黏土層飽和重度為,砂層中承壓水頭,(由砂層頂面算起),,,黏土層中的單位滲透力的多大? 8、某常水頭試驗裝置見圖2-5,土樣Ⅰ的滲透系數(shù)k1=0.7 cm/s,土樣Ⅱ的滲透系數(shù)k2=0.1 cm/s,土樣橫截面積A=200 cm3,如果保持圖中的水位恒定,則該試驗的流量Q應(yīng)保持在多少? 9、某砂土試樣高度H=30cm,初試孔隙比=0.803,比重=2.71,進行滲透試驗,如圖2-6所示。滲透水力坡度達到流土的臨界水力坡度時,總水頭差應(yīng)為多少? 圖2-4 圖2-5 圖2-6 2.2.3 難題攻克(選作) 1**、如圖3-1所示的雙層土滲透試驗,已知:粘性土的滲透系數(shù),砂土的滲透系數(shù),黏土和砂土的飽和重度均為,L=40cm,試討論可能發(fā)生流土的位置,并計算發(fā)生流土時的水頭差。 圖 3-1 圖3-2 (單位:m) 2**、如圖3-2所示,在5.0m 厚的黏土層下有一砂土層厚6.0 m,其下為基巖(不透水)。為測定該沙土的滲透系數(shù),打一鉆孔到基巖頂面并以10-2m3/s 的速率從孔中抽水。在距抽水孔15m 和30m 處各打一觀測孔穿過黏土層進入砂土層,測得孔內(nèi)穩(wěn)定水位分別在地面以下3.0m 和2.5m ,試求該砂土的滲透系數(shù)。 圖3-3 4**、如圖3-3所示,兩不透水土層中間夾由一透水土層,H=8m,,h=4m,S=50m,,滲透系數(shù),計算其單位時間內(nèi)的滲流量。 5**、長度500m的大壩,剖面圖見圖3-4,壩基有2m厚的一層透水砂層,在收集渠中,每天測得的滲流量為250m3/d,計算砂層的滲透系數(shù)? 圖3-4 2.4探索與思考(自己思考) 1、為什么室內(nèi)滲透試驗與現(xiàn)場測試得出的滲透系數(shù)有較大差別? 2、在致密的粘性土中,為什么會存在起始水力坡降? 3、流砂與管涌現(xiàn)象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 4、為什么流線與等勢線總是正交的? 5、簡述流網(wǎng)的畫法與滿足條件。 6、勢函數(shù)和流函數(shù)分別具有什么樣的特征?-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第二 習題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10335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