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詩詞六首》教案(九下第六單元)3.doc
《(語文版)《詩詞六首》教案(九下第六單元)3.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語文版)《詩詞六首》教案(九下第六單元)3.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5、詩詞六首 一、教學目的 1、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古詩的內容和寫作特點。 3、體會古詩的意境。 二、重點難點 1、重點 ①、朗讀背誦 古詩。 ②、理解古詩的內容和寫作特點。 2、難點:體會古詩的意境。 三、課時安排: 三課時 四、教學內容與步驟: 第一課時 一、學習《詩經(jīng)》兩首 (一)、《詩經(jīng)》簡介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本來只稱《詩》后來儒家奉為經(jīng)典,改稱《詩經(jīng)》。收錄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首,包括風、雅、頌三部分。“風”:大部分是民間歌謠,小部分是貴族作品;“雅”:大都是貴族作品,只有小部分是民間歌謠;“頌”:都是貴族作品?!对娊?jīng)》的精華是民歌部分,它鮮明地表現(xiàn)人民的愛憎及他們的反抗斗爭,真實反映當時社會的面貌,為我國古詩歌奠定了現(xiàn)實主義基礎。 (二)、關于兩篇作品解題 《關雎》描寫男戀女之情。大意是:河邊一個采荇菜的姑娘引起一個男子的思慕。那“左右采之”的窈窕形象使他寤寐不忘,而“琴瑟友之”“鐘鼓樂之”便成為他寤寐求其實現(xiàn)的愿望?!遁筝纭芬彩且皇浊樵?。詩中所寫的是:一個秋天的早晨,蘆葦上露水還不曾于,詩人來尋所謂“伊人”。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環(huán)繞,好像藏身洲島之上,可望而不可即。 二、課文分析 1、朗讀《關雎》注意正音。 2、賞析 雎鳩關關相對唱,雙棲河里小島上。 純潔美麗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對象。 長長短短鮮荇菜,左手右手順手采。 純潔美麗好姑娘,醒著相思夢里愛。 追求姑娘難實現(xiàn),醒來夢里意常牽。 一片深情悠悠長,翻來覆去難成眠。 長長短短荇菜鮮,左手采來右手揀。 純潔美麗好姑娘,彈琴奏瑟表愛憐。 長長短短鮮荇菜,左手右手揀揀開。 純潔美麗好姑娘,敲鐘打鼓娶過來。 這是《詩經(jīng)》的第一篇,居“三百篇”之首,因此向來倍受重視。這是一首貴族青年的戀歌。所謂“君子”是對當時貴族男子的稱呼。這位君子愛上了一位采荇菜的女子,卻又“求之不得”,只能將戀愛與結婚的愿望寄托在想象中?!对娊?jīng)》最重要的藝術手法是賦、比、興。所謂“賦”,是鋪陳其事;所謂“比”,是譬喻和比擬;所謂“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朱熹《詩集傳》),它是一首詩或一章詩的發(fā)端。如本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它原是詩人借眼前景物發(fā)端的話,但水鳥和鳴,也可以喻男女求偶,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義上發(fā)生關聯(lián)。但興 有時與下文意義上無關,有時有情調上的聯(lián)系,有時只是從韻腳上引出下文。本文的起興之妙正在于詩人情趣與自然景物渾然一體的契合,也即一直為人們所樂道的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3、朗讀《蒹葭》注意正音。 4、賞析 河邊蘆荻青蒼蒼,秋深白露凝成霜。 意中人幾何處尋,就在河水那一旁。 迎著流水去找她,道路坎坷險又長。 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央。 河邊蘆荻濕漫漫,白露滴滴葉未干。 意中人兒何處尋,就在河岸那一端。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 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人在水中灘。 河邊蘆獲密稠稠,清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人兒何處尋,就在河岸那一頭。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彎彎險難求。 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人水中洲。 這是一首抒寫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詩。一個深秋的早晨,河邊蘆葦上的露水還沒有干。詩人在這時候、這地方尋找那心中難向人說的“伊人”。伊水仿佛在流水環(huán)繞的洲島上,他上下左右求索,終于是 可望而不可得。細玩詩味,好像是情詩,而意境飄逸,神韻悠長。全詩不著一個思字、愁字,讀者卻可以體會到詩人那種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悵。 第二課時 學習唐詩兩首 一、《黃鶴樓》 1、作者作品簡介: ①、關于作者 崔顥(ho):唐代詩人,汴州人,開元進土,官司朦員外郎。 ②、關于黃鶴樓 黃鶴樓號稱江南三大樓之一的黃鶴樓,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黃鶴磯頭,相傳它始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最后一次毀于清光緒十年(1884年)大火。三國時在這臨江的山顛建樓,首先還是出于軍事上的需要,但后來逐漸成為文人薈萃,宴客、會友、吟詩、賞的游覽勝地。 歷代的名人如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夏竦、陸游等都曾先到這里游覽,吟詩、作賦。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名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戚戚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fā),正要提筆寫詩時,卻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眼前有景到不得,崔顥提詩在上頭”。崔顥提,李白擱筆,從此名氣大盛。 1957年建長江大橋武昌引橋時,占用了黃鶴樓舊址,如今重建的黃鶴樓在距舊址約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嶺上。 2、詩文譯意 傳說中的仙人早乘黃鶴飛去,這地方只留下空蕩的黃鶴樓 飛去的黃鶴再也不能復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載依舊。 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在目,鸚鵡洲的芳草長得密密稠稠, 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xiāng)?面對煙波渺渺大江令人發(fā)愁! 3、詩文賞析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從眼前的黃鶴樓闡發(fā)聯(lián)想、想象,昔日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如今人去樓空令人惆悵。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仙人乘鶴一去不復返,只余下白云朵朵飄浮不定。作者多想像仙人 一樣能騎上黃鶴,騰云駕霧,即刻回故鄉(xiāng)。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在黃鶴樓上放眼望去,燦爛的陽光照耀著漢水平原,(對岸)漢陽鎮(zhèn) 四周的樹木顯得格外分明。再看江中的鸚鵡洲,綠油油的草兒長得極其 茂盛。眼前的風景如此迷人,但作者似覺得“人是家鄉(xiāng)好,月是故鄉(xiāng)明”,自己的家鄉(xiāng)此時比這更美。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太陽快下山了,在黃鶴樓上哪里能望到故鄉(xiāng)。只覺得眼前江水滾滾,煙波浩渺,使人頓生思鄉(xiāng)之愁。 評析:這首詩把在黃鶴樓上所見的景物與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結合起來寫,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詩中實寫樓上所見的景物,虛寫仙人乘 鶴的形象,實虛相生,意味無窮。 這首詩屬七言律詩。頷聯(lián)頸聯(lián)對仗,二、四、六、八句句末押韻。 二、《錢塘湖春行》 1、關于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山西),曾祖父白溫遷居下圭(今陜西渭南),遂為下圭人,中唐時期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題材豐富、內容深刻,表達平易淺近,貼切流暢?,F(xiàn)存白詩近三千首,數(shù)量當推為唐代詩人之冠。他曾將自己的詩分為四類:諷諭、閑適、感傷、雜律。他本人最得意,價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諷諭詩。在文學上,他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強調繼承我國古典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反對“潮風雪,弄花草”而別無寄托的作品,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在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瑟瑟行》等名篇則代表他藝術上的最高成就。 2、背景介紹 白居易是在長慶二年(公元822年)的七月被任命為杭州剌史的,而在寶歷元年(公元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剌史,所以這首《錢塘湖春行》應當寫于長慶三、四年間的春天。 3、關于錢塘湖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qū)之一。提起西湖,我們自然會想起蘇軾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讀了白居易的這首詩,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詩中描寫了詩人騎馬所見到的西湖早春的旖旎駘蕩的春光,表現(xiàn)了世間萬物在春色沐浴下的勃勃生機,塑造出詩人自身欣然陶然觀景的形象,創(chuàng)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抒發(fā)了喜愛早春風光、恬靜閑適自得的感情。 4、詩文譯意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 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 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 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游覽不夠, 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5、詩文賞析 首聯(lián)從大處落筆,寫孤山寺所見之景。第一句是地點,第二句是遠景。“初平”,寫春水初生,略與堤平。“云腳低”,寫白云低垂,與湖水相連,勾出了早春的輪廓。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云幕構成了一副寧靜的水墨西湖圖。 頷聯(lián)寫鶯燕,是詩人游程中所見。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銜泥筑巢,一片生機勃勃之勢。用“早”來形容黃鶯,體現(xiàn)了白居易對這些充滿生機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愛。一個“爭”字,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用一個“啄”字,來描寫燕子那忙碌而興奮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寫活了。這兩句著意描繪出鶯鶯燕燕的動態(tài),從而使得全詩洋溢著春的活力與生機。 頸聯(lián)寫花草,著重表現(xiàn)詩人的感受。馬在淺草地上走得很輕快,看花的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會產(chǎn)生迷亂的感覺。這聯(lián)和上聯(lián)是此詩的核心部分,同時也是白詩描寫春光特別是描寫西湖春光的點睛之筆。這更是一聯(lián)極富情感色彩與生命活力的景物描寫,充分顯示了白居易對描寫對象的細致觀察以及準確把握其特征的能力。 尾聯(lián)寫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靶胁蛔恪?,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 6、探究思考 ①、哪句詩說明詩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②、“幾處”為什么不是“處處”,“誰家”為什么不是“家家”? ③、詩中為突出早春季節(jié)特點描寫了哪些典型景色?哪些詞語突出了“春行”的特點? ④、舉例說明《錢塘湖春行》一詩中運用了何種修辭方法?直抒胸臆的詩句是什么? ⑤、詩人把游春人的活動和春景結合起來描寫,做到情景交融的兩句詩是: 參考答案 ①、“最愛湖東行不足”一句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已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②、詩人對周圍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鶯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處處,不是家家。從這鶯和燕的動態(tài)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出來,使人可以想像出,過不多久,姹紫嫣紅開遍,草長鶯飛的景色就會到來。 ③、本詩通過“水面初平”“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亂花迷人眼”和“淺草沒馬蹄”等典型景物描繪出錢塘湖“早春”的季節(jié)特點。運用“幾處”“誰家”“漸欲”“才能”和“行不足”等詞語突出了“春行”的特點。 ④、“幾處早鶯爭暖樹”與“誰家新燕啄新泥”這兩句對近景及高處的鶯燕的動態(tài)描寫,突出了早春特有景象,修辭上運用了對偶的方法?!皝y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也是寫近景,是寫低處,花草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方法。直抒胸臆的詩句是“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抒發(fā)了作者被景色陶醉,流連忘返的心情。 ⑤、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第三課時 學習宋詞兩首 一、《相見歡》 1、關于作者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史稱李后主。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前期與大、小周后感情甚篤,生活奢靡,常形之于吟詠。宋太祖建隆二年 (961),煜繼父位為南唐國主,奉宋正朔,開寶八年城破被俘,押赴汴京,封違命侯。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 ,賜牽機藥,中毒而死。 2、詩文譯意 獨自一個人,無言邁上了西樓,月亮彎彎的像鉤子。 梧桐寂寞的立著,深深的庭院彌漫著秋天的氣氛。 思緒啊,忘不掉,卻又亂得整理不好。 是離別吧,另有一種感覺洋溢在心底。 3、詩文賞析 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此詞寫作時期難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于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于歸宋以后,此詞所表現(xiàn)的則應當是他離鄉(xiāng)去國的錐心愴痛。起句“無言獨上西樓”,攝盡凄惋之神?!盁o言”者,并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哀愁之甚。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之理,因為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月如鉤”,是作者西樓憑欄之所見。一彎殘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著他視線難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憶?而俯視樓下,但見深院為蕭颯秋色所籠罩。“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過片后“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更見作者獨詣的還是結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詩詞家借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表現(xiàn)離愁時,或寫愁之深,如李白《遠離別》:“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愁”;或寫愁之長,如李白《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或寫戀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或寫愁之多,如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李煜此句則寫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卻根植于作者的內心深處,無法驅散,歷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后使人自然地結合自身的體驗而產(chǎn)生同感。 二、《江城子密州出獵》 1、關于作者 蘇軾(1036-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四川)人。宋仁宗朝進士,曾知密州、徐州、湖州、潁州、杭州等地,官至禮部尚書。一生歷盡仕途坎坷:神宗年間,以“作詩訕謗朝廷”罪貶置黃州;哲宗年間,又以“為文譏斥朝廷”罪遠謫惠州、儋州。卒謚文忠。他是宋代最為著名的作家,詩、詞、文皆獨步一時。其詞雄闊超曠,橫放杰出,于傳統(tǒng)的花間詞風外別立一宗。又以詩入詞,開拓詞境,推尊詞體,對北宋詞壇多所革新。 2、詩文譯意 讓老夫也暫且抒發(fā)一回少年狂,左手牽扯著黃犬,右臂托著蒼鷹。頭上戴著錦緞做的帽子,身上穿著貂皮做的大衣,帶領千余膘馬席卷過小山岡,威武雄壯。為了酬報太守,人們傾城出動,緊隨身后。我要親自搭弓射虎,看!咱多像當年的孫權,英姿勃發(fā),意氣豪放。 酒意正濃時,胸懷更開闊,膽氣更豪壯。兩鬢已生出白發(fā),這又算得了什么!遙想當年,馮唐手持文帝的符節(jié)去解救戰(zhàn)將魏尚,使其免罪復職,什么時候朝廷能派遣馮唐式的義士來為我請命,讓我像魏尚一樣受到重用,戍邊衛(wèi)國呢?我也能拉開雕弓圓如滿月,隨時警惕地注視著西北方,勇敢地將利箭射向入侵之敵。 3、詩文賞析 出獵對于蘇軾這樣的文人來說,或許是偶然的一時豪興,但他平素報國立功的信念卻因這次小試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場彎弓殺敵了。蘇軾任密州知州剛四十歲。他是四年前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自愿請求外任,自杭州來至這北方邊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績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當時西北邊事緊張。熙寧三年(1070),西夏大舉進攻環(huán)、慶二州。四年,陷撫寧諸城?!皶斓窆鐫M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與西夏的戰(zhàn)事。這首詞上片出獵,下片請戰(zhàn),不但場面熱烈,音節(jié)嘹亮,而且情豪志壯,顧盼自雄,精神百倍。 上闋寫出獵的壯闊場面,表現(xiàn)出作者壯志躊躇的英雄氣概。 下闋借出獵表達了自己強國抗敵的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壯志豪情。 這首詞通過出獵場面的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渴望親臨戰(zhàn)場、衛(wèi)國殺敵、建立功業(yè)的豪情壯志。全詞感情奔放,氣概豪邁。 三、教后記 8-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詩詞六首 語文版 詩詞 教案 第六 單元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9639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