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一語文文言文基礎知識積累.doc
《蘇教版高一語文文言文基礎知識積累.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蘇教版高一語文文言文基礎知識積累.doc(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09年蘇教版高一上學期文言文基礎知識積累 《勸 學》 文學及文體常識: 《勸學》作者是荀子,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先秦儒家學派的最后代表。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學派,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盾髯印范?,為荀子及其門人所著。 寫出下列加點字詞的拼音: 須臾 y 舟楫 j 跬步 kuǐ 駑馬n 鍥而不舍 qi 金石可鏤 lu 騏驥 j 古今異義詞: 1.蚓無爪牙之利古義:爪子和牙齒;今義:幫兇、走狗。 2.金就礪則利 古義:金屬制品,此代指金屬制的刀劍等; 今義:黃金。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古義:檢查; 今義:探究并領會。 找出下列通假字并釋義: 輮以為輪 輮 通 “煣”, 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雖有槁暴 有 通 “又”。暴 通 曝, 曬干。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知 通 “智”, 智慧。 君子生非異也 生 通 “性”,天賦,資質。 活用情況: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輮,使動用法,用煣的工藝。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日,名詞作狀語,每天。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上,向上;下,向下;名詞作狀語。 非利足也----非能水也 足,名詞作動詞,用腳走。水,名詞作動詞,游泳。 一詞多義: 于:青,取之于藍 ,而青于藍 :比?! ”疄橹?,而寒于水 :比。 善假于物也:對, 向。 之:鍥而舍之:代詞。 筋骨之強: 定語后置的標志。 青,取之于藍:代詞。 蚓無爪牙之利 :定語后置的標志。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的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的。 使之然也:代詞,木。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主謂之間,取消獨立性。 而:表轉折:而寒于水 而致千里 而絕江河 而青于藍 而聞者彰 而見者遠 表修飾:順風而呼 登高而招 吾嘗跂而望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 ?! ? 表并列: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蟹六跪而二螯 表遞進: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表因果:而神明自得 表承接:鍥而不舍 者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者,代詞。組成名詞的“者字結構”,作“的人”講。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者,助詞,表停頓,并提示下文要說的原因。 八、特殊句式 判斷句 1、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即使又被風吹日曬而干枯了,也不再能再挺直,(這是由于)煣的工藝使它變成這樣的。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登上高處招手,手臂并沒有增長,但是遠處的人能看得見; 3、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資同一般人沒有什么差別,(只是)他們善于借助外物罷了。 固定句式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無以…” “沒有用來…的辦法”。 (所以不積累小步,就不能遠達千里;不匯聚細流,就不能成為江海。) 定語后置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堅強的筋骨,(卻能)在上面吃泥土,在下面飲地下的泉水,這是因為用心專一的緣故。 介詞結構后置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可是比藍草的顏色更深;冰是水凝成的,但比水更冷。 2、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冰,是水凝結成的,卻比水寒冷。 《師 說》 韓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 “說”是古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范圍,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罢f”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本文闡述的是作者對從師問題的看法。 古今異義詞: (1)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義:求學的人。 今義:學問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古義:用來。 今義: 連詞,表因果關系。 (3)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古義:小的方面學習 今義:初等教育學校 (4)吾從而師之 古義:從,跟從;而,連詞。 今義:連詞。 (5)今之眾人 古義:一般人。 今義:很多人。 找出下列通假字并釋義: 傳道受業(yè)解惑 :同 授,傳授。句讀之不知 :同逗,停頓。 或師焉,或不焉:同 否。 活用情況: 吾從而師之:以……為師,意動用法。 而恥學于師:以------為恥,意動用法。 其下圣人也亦遠矣:低于,名詞作動詞。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 愚人 形容詞作名詞。 一詞多義: 之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代詞,他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些 師道之不復:結構助詞,取消獨立性。 句讀之不知:表示賓語前置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代詞,代“六藝經傳” 古之學者:助詞,的 其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代詞,他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那些 其出人也遠矣:代詞,指圣人 其皆出于此乎:副詞,大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代詞,指“聞道先乎吾”的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前指士大夫,后為語氣詞。 道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道理 吾師道也: 道理 道相似也: 道德學問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風尚 余嘉其能行古道: 風尚 師 古之學者必有師:老師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專門技藝的人 孔子師郯子……:以---為師 吾師道也: 學習、效法 或師焉,或不焉:從師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從師 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為師 不恥相師:學習、效法 無 無貴無賤:無論 圣人無常師:沒有 特殊句式 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授予業(yè)務知識、解釋疑難問題的人。 介詞結構后置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以他為師。 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不知道句讀,不能解決疑難問題,有的從師學習,有的不從師學習。 被動句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 六藝經傳都普遍的學習,不受時俗的拘束,向我學習。 《赤壁賦》 蘇軾: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詩風豪邁清新,尤長于比喻,與黃庭堅并稱“蘇黃”。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在散文領域也有很高成就,與歐陽修并稱“歐蘇”,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蘇軾還擅長行、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 賦 :著力于鋪陳事物,較多地采用散文化的句式。賦體經歷了長期演變的過程,發(fā)展到中唐,在古文運動影響下,賦又出現了散文化的趨勢,不講究駢偶、音律,句式參差,押韻也比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暢的氣勢,叫做文賦。 讀準下列加點的字。 窈窕(yǎo)(tiǎo) 棹(zho) 扣舷(xin) 裊裊(niǎo)釃(shī)酒 橫槊(shu) 匏(po)尊相與枕藉(ji) 嫠(l)婦 愀(qiǎo)然 山川相繆(lio) 舳艫(zh)(l) 蜉蝣(f)(yu) 通假字 舉酒屬客:通“囑”,勸酒。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通“憑” 山川相繆 :通“繚” 連結,盤繞。 詞類活用 (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名作狀) (2)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名作動) (3)侶魚蝦而友麋鹿(意動) (4)舞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使動) (5)烏鵲南飛(名作狀) 一詞多義: 如 縱一葦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像) 屬 舉酒屬客(通“囑”,勸酒)舉匏樽以相屬(通“囑”,勸酒)屬予作文以記之(囑咐) 之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的) 縱一葦之所如(往) 凌萬頃之茫然(定語后置標志) 倚歌而和之(代詞,歌) 哀吾生之須臾(主謂之間)不知東方之既白(主謂之間) 特殊句式 定語后置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任憑小船兒自由漂流,浮動在那茫茫無邊的江面上。 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 有個吹洞簫的客人,按著節(jié)奏為歌聲伴奏。 介詞結構后置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譯:月亮從東邊山上升起,在斗宿、牛宿之間徘徊。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 譯:何況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魚打柴,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朋友。 賓語前置 何為其然也? 譯: 為什么奏出這樣悲涼的聲音呢?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譯:他本是一時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 譯:如果從沒有變化的一方面去看,那么事物和我們都是無窮無盡的,還羨慕什么呢? 被動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譯:這不是曹操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 《始得西山宴游記》 一、文學常識柳宗元:字子厚,世稱“柳河東”,也稱“柳柳州”。提倡“古文”創(chuàng)作。其散文以山水游記和寓言成就最大。在他的山水游記中常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個人情懷融于自然風景的描繪中,代表作是《永州八記》。記 :古代的一種文體。主要是記載事物,并通過記事、記物、寫景、記人來抒發(fā)作者的感情或見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 讀準下列加點的字。 衽(rn)席 攢蹙累積(cun)(c) 斫榛莽(zhu) 箕踞而遨(jī)(j) 引觴(shāng)滿酌三、古今異義 攢蹙累積:古義 重疊、積壓 今義 積累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古義 這樣以后今義轉折連詞 游于是乎始 :古義 從此,從這時 今義 遞進連詞 四、一詞多義 異 A 始指異之 (以---為異,稱奇) B 以為凡是州之山有異態(tài)者(獨特) 特 A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特別) B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超出一般) 為 A 余自為僇人 (成為) B 故為之文以志為(寫) 而 A 覺而起,起而歸 (表順承,譯為“就”、“然后”) B 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表修飾,譯為“地”、“著”) C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表因果,譯為“因而”、“所以”)被動句: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tài)者,皆我有也。 譯:我以為永州的山,凡具有特別形態(tài)的,都有我的足跡。 《晚游六橋待月記》《湖心亭看雪》 一、翻譯句子(注意要點:實詞++通假字++詞類活用++虛詞++古今異義++特殊句式) 1、 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判斷句,標志詞“為”) 譯:一天最美的景觀,是早上的煙云,是傍晚的山霧。 2、 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被動句標志詞“為、、、所”) 譯:我此時被桃花迷戀,竟然不忍心離開湖邊。 3、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極矣。(狀語后置句,標志詞“多于”) 譯:歌吹的聲音,如風陣陣傳來;仕女的粉汗,如雨紛紛落下;羅衫紈绔的游客之多,比堤畔的草多,真是艷麗盛美極了。 4、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艷。 譯:湖光點染翠綠之工巧,山嵐點燃顏色之精妙,都在朝日剛升,夕陽未下時,才最濃艷。 5、此樂留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譯:這樂趣留給山上的僧人享用,怎么向平俗的人說呢? 6、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 譯:我劃著一只小船,穿著皮袍,帶著火爐,一個人去湖心亭欣賞雪景。 7、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譯:湖上能見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長堤一道淡淡的痕跡,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點,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葉,船上的人像兩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8、 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譯:不要說先生癡,還有像你一樣癡的人。 文學常識填空 1《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起傳說中黃帝,下到 漢武帝 太初四年共約3000年的歷史,包括12 本紀 、10 表 8 書 30 世家 70 列傳 全書共 130 篇。魯迅譽之為“ 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 ”作者司馬遷,字子長,夏陽人,西漢史學家。 2、《資治通鑒》是我國最大的編年體通史,記載1362年歷史,花19年編撰而成,作者 司馬光認為此書編寫的目的是“鑒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宋神宗認為“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 3、袁宏道,湖廣公安人,明代文學家,與兄宗道、弟中道并稱“三袁”,是“公安派”的創(chuàng)始人和領袖人物。我們學過他的作品《晚游六橋待月記》。本文寫六橋朝煙、夕嵐之美,為待月作層層的心理鋪墊。 4、張岱,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明清之際文學家,散文《湖心亭看雪》選自《陶庵夢憶》,本文運用白描的寫景方法,景淡情脫俗。 《六國論》 蘇洵 一、重點詞 1、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攻破)(兵器) 2、六國互喪,率賂秦耶(都,皆) 3、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它實際上)4、此言得之(適宜得當) 5、與贏而不助五國也。(結交)6、燕趙之君,始有遠略(開始) 7、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才招致)8、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命運) 9、后秦趙者再,李牧連卻之(兩次)(擊退)10、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禮遇) 11.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依附) 二、古今異義 1.思厥先祖父2.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古:祖輩父輩今:父親的父親古:以致,以至于今:表讓步的連詞 3.可謂智力孤危4.后秦擊趙者再 古:智慧力量今:智商古:兩次今:又一次 5.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古:舊事今:一種文體 6、刺客不行,良將猶在 古:不去 今:能力差 7、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咽下咽喉今:吞咽 三.重點詞語 1、其實百倍 它實際上2.然則諸侯之地有限 既然這樣那么 3、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假使 四、詞類活用 (1)名詞作狀語:日削月割人皆得以隸使之(2)形容詞用作動詞: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3)名詞作動詞:以地事秦義不賂秦 (4)動詞的使動用法:李牧連卻之 五、一詞多義 1.非①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不是) ②謫戌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不能) 2.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獲得) ②此言得之(適宜)③誠不得已(能夠) 3.勢 ①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優(yōu)勢) ②其勢弱于秦(勢力) 4.以 ①不賂者以賂者喪 因為 ②秦以攻取之外 憑借 ③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才 ④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 來 ⑤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 用 ⑥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用 ⑦洎牧以讒誅 因為 ⑧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 用 ⑨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憑借 六、文言句式 1.判斷句: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2.被動句:a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b為國者無使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哉! c燕雖小國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d洎牧以讒誅。 3.省略句:至丹以(派)荊卿(刺秦土)為計……舉(之)以予人 4.狀語后置:趙嘗五戰(zhàn)于秦。 七、通假字 1、暴秦之欲無厭 饜 2、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倘 八、重點句子 1、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譯文: 六國的滅亡,并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 2、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譯文: 既然這樣,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貪心永遠沒有滿足 (諸侯)送給秦國的土地越多,秦國對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著戰(zhàn)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分得清清楚楚了。終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當然的事。 3、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譯文: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護他們的國土,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那么勝敗的命運,存亡的道理,假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容易判斷(出高低來)呢。 4、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譯文:唉?。ㄈ绻鶉T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齊心合力地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恐怕秦國人吃飯都咽不下的。 5、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譯文:真可悲嘆啊!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威所脅迫?。? 九.文學文化常識 蘇詢,字明允,號老泉,眉山人,北宋散文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有<<嘉祐集>>傳世 《阿房宮賦》 一、古今異義 1、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古:指宮室結構的參差錯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斗。 2、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業(yè)中做出成績,出了名的人。 3、韓魏之經營 古:指金玉珠寶等物;今:指籌劃管理或組織(企業(yè)、活動)。 4、齊楚之精英 古:指金玉珠寶等物;今:指優(yōu)秀人才。 5、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古:可惜;今:憐憫,同情。 二常見實詞歸類 1、一:①六王畢,四海一(統(tǒng)一) ②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數詞) ③黃鶴一去不復返(一旦)4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專一) 5合從締交,相與為一(一體) 2、愛: ①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愛) ②使秦復愛六國之人(愛護) ③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 3、取①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奪取) ②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提?。? 4、族: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滅族) ②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類) 三、詞類活用 (一)名詞用作動詞 1、輦來于秦(乘坐輦車) 2、朝歌夜弦(奏樂) 3、鼎鐺玉石(把鼎當做;把玉當做) 4、金塊珠礫(把金當做;把珠當做) 5、楚人一炬(火把) 6、族秦者秦也(滅族,殺死一族的人) (二)名詞用作狀語 1、驪山北構而西折(向北;向西) 2、廊腰縵回(像人腰) (三)數詞用作動詞: 六王畢,四海一(統(tǒng)一) 四、文言句式 (一)判斷句:1、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二)疑問句:誰得而族滅也? (三)被動句: 戍卒叫,函谷舉。 五.文言翻譯 1.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 譯文: (阿房宮)從驪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陽。 2.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譯文: 走廊曲折如寬帶回環(huán),屋檐翹起似高鳥啄食;(這些樓閣)各隨地勢而建,座座通連、檐角交錯。 3.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河虹? 譯文: 長橋橫臥在水面上,(就如同游龍一般,可是,)沒有云彩,怎(會有)蚊龍(騰空)?復道橫空而跨,(就好像天上的彩虹,)(可是)不是雨過天晴,怎(會有)虹霓(凌空)?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譯文: 秦王朝的統(tǒng)治者來不及為自己哀嘆,而只有讓后代人去哀嘆它的滅亡;后代人哀嘆秦的滅亡卻不能引以為鑒,也會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嘆他(重蹈秦的覆轍)。 5.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掠其人,依疊如山. 譯文:燕國趙國收藏的珠玉,韓國魏國聚斂的金銀,齊國楚國的瑰寶奇珍,多少代,多少年,從(本國)百姓那里劫掠而來,堆積如山. 六..文學文化常識 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的詩人,散文家,與李商隱合稱為“小李杜”,有文集<<樊川文集>>行世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一.重點詞 1.卷起千堆雪。浪花 2.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卓越不凡 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杰出的,優(yōu)秀的 4.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灑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5.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名作狀像灰,煙一樣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引用典故在詞中對抒寫辛棄疾的愛國情懷所起的作用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慨嘆當世沒有英雄力挽狂瀾,振興宋室,抵御強敵。 斜陽草樹:描述來自草莽的英雄,揮師北伐,氣吞山河,借此寫出自己建功立業(yè)的熱望。 元嘉草草:用宋文帝倉促北伐,招致失敗的事情,提醒主持朝政者吸取歷史教訓,認真?zhèn)鋺?zhàn)。 四十三年:歲月已逝,局勢仍和當年金主完顏亮南侵時一樣,山河破碎。 佛貍祠下:用人們祭祀異族君主,寫出人們精神麻木, 憑誰問:以廉頗自況,表示自己雖然年老,但仍可為國所用。也表示出自己不被重用的憤慨。 《田單列傳》 一、解釋加點字意義(實詞++通假字++詞類活用++虛詞++古今異義) 城之不拔(被攻?。?引兵(率領) 入臨葘聽政(處理政事) 光明炫耀(閃動的樣子) 傅鐵籠(裹住) 僇先人(侮辱) 乘城(登) 夷滅( 鏟平) 如其言(按照) 爭涂(同途,路) 距燕軍(同拒,抵抗) 畔燕而歸(同叛,背叛) 因反走(同返,返身)降齊城( 使投降 ) 怪之(以、、、為怪,認為、、、奇怪 ) 師事之( 像對待軍師一樣 ) 追亡逐北(逃亡的人,敗逃的軍隊) 不見知(被) 為燕所虜(被) 為軍師(動詞,做) 為寒心(介詞,因為) 為絳繒衣(動詞,做 ) 因歸趙(于是,就) 因銜枚(介詞,趁機 )以即墨距燕( 介詞,用 ) 以待其事(連詞,來 ) 以鐵籠故(介詞,因為 ) 束兵刃于角(在) 迎襄王于莒(到) 《肥水之戰(zhàn)》 安夷然(安然無事的樣子) 處分已定(部署)廟堂之量(朝廷,借代宰相)少年拒之(年輕人)奪氣(喪失) 白秦王堅曰(告訴)執(zhí)平虜將軍(逮捕,捉拿) 麾兵使卻(指揮,退卻)斷其歸津(渡口) 固卻(推辭) 攝書(收?。?蹈藉(踐踏) 戶限(門檻) 克之(攻下)蔑不勝兮(無,沒有) 趣洛澗(同趨,迅速前往) 帥眾五萬(同率,率領) 逼肥水而陳(同陣,列陣) 以待之(連詞,來) 順流而下(表修飾) 以水軍五千援壽陽(率領) 我以鐵騎蹙而殺之(率領) 欲不戰(zhàn)以老秦師(連詞,來) 柵淮以遏東兵(動詞,設柵欄連詞,來) 問計于謝安(介詞,向) 安棋常劣于玄(介詞,比) 帥眾五萬屯于洛澗(介詞,在) 乃令張玄重請(于是) 當夜乃還(才) 此乃持久之計(表判斷,是)謝安固卻之(代詞,它) 若秦百萬之眾盡至 不覺屐齒之折(主謂之間,取消獨立性) 吾其左衽矣(語氣詞,恐怕) 其走者聞風聲鶴唳(指示代詞,那些) 《過秦論》 賈誼 一.通假字: 約從離衡(通“橫”)合從締交(通“縱”)制其弊(通“敝”) 陳利兵而誰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贏糧而景從(通“影”) 百有余年(通“又”) 二.名詞的活用 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 名詞作狀語 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樣 天下云集響應 同上 像云一樣、像聲音一樣 贏糧而景從 像影子一樣內立法度,南取漢中 在國內、向南 序八州而朝同列 名詞動用 招致 履至尊而制六合 登上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用破甕作用草繩系 三.動詞的活用 追亡逐北 動詞作名詞 逃走的人 卻匈奴七百余里 使動用法 使……退卻 約從離衡 使動用法 使……離散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動用法 使……朝拜 外連橫而斗諸侯 使動用法 使……爭斗 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動用法 使……滅亡 四.形容詞活用 會盟而謀弱秦 形容詞使動 使……弱 以弱天下之民 形容詞使動 使……弱,削弱 以愚黔首 形容詞使動 使……愚蠢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形容詞動用 變小,變弱 五.重點實詞 ①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過秦論》 制服 王寥、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 《過秦論》 統(tǒng)率、指揮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岳陽樓記》 規(guī)模 ②亡:燕雖小國而后亡 《六國論》 滅亡、消亡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過秦論》 丟失、失去 追亡逐北,伏尸百萬 《過秦論》 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應 《愚公移山》 通“無”,沒有 吞二周而亡諸侯 《過秦論》 使動用法,使……滅亡 ③固: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過秦論》 牢固、堅固(的地勢)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阿房宮賦》 固執(zhí)、頑固 ④利: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勸學》 銳利、鋒利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勸學》 快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過秦論》 有利的形勢 有蔣士者,專其利三世矣 《捕蛇者說》 利益、好處 ⑤遺: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師說》 遺漏、忽略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候已困矣 《過秦論》 丟失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出師表》 給予 ⑥度:試使山東諸國與陳涉度長絜大 《過秦論》 量、計算 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zhàn)之具 《過秦論》 規(guī)章、制度 六.說明下列各句的句式 ①判斷句: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 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yè)也。 ②被動句: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 ③賓語前置句: 陳利兵而誰何。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④謫戌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介詞結構后置 七.古今異義詞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黃河以西一帶今:河的西面 2.山東豪俊并起——古:崤山以東,即東方 今:指山東省 3.流血漂櫓——古:盾牌 今:使船前進的工具 八.難句翻譯 1)外連衡而斗諸侯 譯文:對外采取連衡的策略來使(其他六國)諸侯相互爭斗. 2)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譯文:這樣一來,秦國就毫不費力地取得了(魏國)黃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3)會盟而謀弱秦 會盟:聚在一起訂立盟約.“盟”,動詞,訂立盟約.文言中,當用“而”把(或動詞短語)和名詞連接起來時,這種名詞就用作動詞.。 弱:使動用法,使……弱。 譯文:(他們便)聚在一起訂立盟約來謀劃削弱秦國(的勢力)。 4)追亡逐北 譯文:追逐逃亡的敗兵。 5)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譯文:用忠臣的臣子,帶領精銳士兵,陳列著銳利的武器,緝查盤問往來的人們. 6)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 譯文:(他們砍伐樹木作為武器,舉起竹竿作為旗幟,天下人像浮云一樣聚集起來響應(他們的號召),(大家)擔著糧食像影子隨形那樣跟著(他們起來造反). 7)鋤耰棘矜,非銛于鉤戟長鎩也 譯文:鋤頭槍把并不比鉤戟長矛更鋒利呀! 九.文學文化常識 賈誼,西漢洛陽人,政論家,文學家,有<<賈長沙集>>. 《六國論》 蘇軾 一.重點詞 1. 至于戰(zhàn)國 到 2.莫不賓禮。名作狀 像賓客一樣 3.靡衣玉食,以館于上者 名作動 安排住宿 4.皆致客無數. 招納 5. 吾考之世變,而秦之所以速亡者,蓋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考察 表原因 二.特殊句式 賓語前置 1.此皆役人以自養(yǎng)者,民何以支而國何以堪乎? 2.皆役人以自養(yǎng)也。 3.向之食于四公子、呂不韋之徒者,皆安歸哉? 三.翻譯 1.若夫先王之政則不然,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嗚呼,此其秦漢之所及也哉! 譯文: 像那古代先王的政治就不是這樣,孔子曾經說過‘君子學習了禮樂就能愛人,小人學習了禮樂就容易指使?!?,這是秦朝和漢朝能夠做得到的啊! 2.六國之君虐用其民,不減始皇二世,然當是時百姓無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養(yǎng)之,不失職也。 譯文: 六國的君主,虐待他的百姓,并不亞于秦始皇與二世,然而當時百姓并沒有一個人起來反叛。這是因為所有老百姓中優(yōu)秀杰出的人才,多數都被當作賓客奉養(yǎng)起來,沒有失其職分。 3.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魯無能為者,雖欲怨叛,而莫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譯文: 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養(yǎng)官府的,都是一些愚蠢而沒有什么作為的人,雖然想反叛,但是沒有人去領導他們,是六國所以能夠有一時的安定而不立即滅亡的原因。 4.豈懲秦之禍,以謂爵祿不能盡縻天下士,故少寬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 譯文: 這難道是由于秦代禍亂的教訓,以為單靠名位官職不能完全羈縻天下的人才,所以稍稍放寬一點,使他們或者能夠從賓客中出頭嗎? 5.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則以客為無用。 譯文: 秦始皇當初想驅逐賓客,因為采用了李斯的建議才沒有實行。并吞天下以后,就以為賓客已無用處. 6. 楚漢之禍,生民盡矣,豪杰宜無幾;而代相陳豨過趙從車千乘,蕭、曹為政,莫之禁也。 譯文:楚漢戰(zhàn)爭的災禍,老百姓幾乎完了,所謂豪杰也應該沒有多少了。然而代相陳豨經過代國時,侍從車輛,仍然成千,都滿載著賓客,蕭何與曹參這兩位相國先后當政,沒有加以禁止。 7. 不知其槁項黃馘以老死于布褐乎?亦將輟耕太息以俟時也? 譯文:不知道他們能帶著瘦長的脖子,黃黃的面孔,忍饑挨餓,老死在貧苦生活中呢?還是停止耕作,嘆息著等待時機呢? 《六國論》 一.翻譯重點句子(注意要點:實詞++通假字++詞類活用++虛詞++古今異義++特殊句式) 1、 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趙也,而在韓魏之野。 (判斷句) 譯:諸侯與秦國爭奪的地方,不在齊國、楚國、趙國,而在于韓國魏國的野外。 2、故夫天下之所重者,不如韓、魏也。 (判斷句,標志詞“也”) 譯:所以那天下最看重的地方,沒有比得上韓國魏國的 3、商鞅用于秦而收魏。(被動句,標志詞“于”)譯:商鞅被秦國任用秦國征服魏國。 4、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當虎狼之強國,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反問語氣) 譯:托付小小的韓國魏國來抵擋虎狼一樣的強大的秦國,他們怎么能夠不折服而歸向秦國呢? 5、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 ( 賓語前置句,標志詞“何”) 譯:像這樣可以應付那無窮的變化,那秦國人將做什么呢? 6、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譯:直至讓秦國人能夠窺測時機來攻取他們的國家,怎不悲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蘇教版高一 語文 文言文 基礎知識 積累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955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