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一課第二框《在社會中成長》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7秋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一課第二框《在社會中成長》教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2課時 在社會中成長
1 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掌握親社會行為的重要性,能夠自覺培養(yǎng)自己的親社會行為
能力目標
養(yǎng)成親社會的習慣;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fā)展變化,投身社會實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謙讓”“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親社會行為的意識;培養(yǎng)親近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自覺性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我為社會作貢獻。
教學難點:在社會課堂中成長。
2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圖片)
想一想:這些行為有哪些共同點?
試一試:自己還能舉出哪些類似的行為?
議一議:為了讓社會生活更加快樂,
2、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能做些什么?
學生回答:都是在社會交往中的親社會行為,都是參與社會生活,積極為社會、為他人作貢獻的行為,都是文明的行為。
教師過渡:那么我們今天就要探討我們在社會中成長這個話題。
二、新課講授
(一)人是不斷社會化的
活動一:情景探究《狼孩的故事》
思考: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
提示:這個故事說明每個人的生存和發(fā)展都離不開社會,都有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只有社會化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只有在與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地成長和發(fā)展起來。
教師總結:在社會課堂中成長。
活動二:探究人的社會化過程
(展示圖片)
1.這幾幅圖片,分別表現(xiàn)了什么內(nèi)容?
3、
提示:這四幅圖片表明了我們成長的社會化過程。圖1是母親撫育子女,教子女學習知識。圖2是幾名好友在一起玩樂,感受集體的溫暖。圖3是老師在教學。圖4是學生在參加社會勞動。
2.這些活動對未成年人的成長有什么意義?
提示:這些活動是未成年人走向社會的開始,是未成年人了解、熟悉社會活動、社會規(guī)則的開始,是未成年人實現(xiàn)社會化的過程。從牙牙學語到參加勞動,是不斷的社會化過程。這些活動,對未成年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它們有助于我們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guī)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yǎng)成,使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
活動三:探究社會生活
(展示圖片)
1.閱讀圖片,分析我們從社會
4、中獲得了哪些需要的東西。
提示:通過圖片,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在社會上獲得糧食,獲得書籍、購買衣服、乘坐公交車等。
2.談一談我們能不能離開社會而存在。
提示:如果沒有這些從社會上獲得的物品和得到的方便,我們是不能在社會上生存的,所以我們要關心社會,奉獻社會。
(二)親社會行為的表現(xiàn)及實踐
活動四:播放視頻——白芳禮的故事
1.分析:白芳禮老人的行為是一種什么行為?
提示:白芳禮老人的行為是一種奉獻社會、關愛學生的親社會行為。
2.作為中學生,我們?nèi)绾蜗虬追级Y老人學習?
提示:青少年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yǎng)成親
5、社會行為。
教師強調(diào):在社會生活的互幫互助中,向社會盡自己的一分力量,我們感受到快樂,體會到社會溫暖。我們親社會的行為表現(xiàn)在多方面:遵守規(guī)則、愛護環(huán)境、團結同學、互相謙讓、彼此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fā)展等。
3.如何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
提示: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yǎng)成。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fā)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guī)則和習俗,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活動五:欣賞故事《公益活動》
中學生可以參加的公益活動有:宣傳環(huán)保、交通知識,為災區(qū)人民捐款、捐物,扶助老弱病殘,到社區(qū)打掃衛(wèi)生等。
提問:我們參加這些活動有什么
6、意義?
提示:有利于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
教師總結:參與社會的過程,既是體驗社會生活的過程,也是在實踐中發(fā)展和成就自己的過程。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三、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人的價值觀也在發(fā)生著改變。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我們要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3 板書設計
在社會中成長
4 教學反思
《在社會中成長》這一堂課教學內(nèi)容的主要目標是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在社會生活中關愛其他社會成員,自覺服務社會、奉獻社會,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主要抓住社會生活中的關愛他人、與人為善、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主題,圍繞生活中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這條主線展開。
在教學設計上,根據(jù)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充分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設計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遵循“寓教于樂”的原則,同時注重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人人能干事,事事能干好,取得意想不到的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