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教版數學三下《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word說課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人教版數學三下《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word說課稿(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22人教版數學三下《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word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新課標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第一小節(jié)《口算除法》的第一課時《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
二、知識背景
《口算除法》是在學生掌握了表內乘、除法,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后面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奠定了扎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本節(jié)課教材在編排上注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相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實用價值。本節(jié)課教材安排了主題圖和例1,主題圖為我們提供的資源是一幅運送蔬菜的場景圖,通過小精靈的問題“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2、引出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交流討論活動中理解和掌握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的方法,并能運用方法熟練地口算商是整十、整百的一位數除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讓學生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重視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能運用不同的方法口算商是整十、整百的一位數除法。
教學難點:掌握除法口算的思維方法,理解算理。
四、設計理念
第一,注意突出數學和現實生活的聯系。在學習例題之前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3、,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第二,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突出數學知識的遷移。在引導學生探索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會整十、整百、整千數除一位數的口算除法,通過觀察、比較、類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系,強調把幾十、幾百、幾千看作幾個十、幾個百、幾個千來想,突出本課的新知識與表內除法的聯系,促進學生學習的遷移。
五、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屬于計算教學范疇,以往計算教學機械枯燥乏味,而機械的訓練更使學生厭煩,導致學生對數學失去興趣。布魯納曾經說
4、過:“學生最好的學習動機莫過于學生對所學材料本身具有內在的興趣?!苯滩某尸F的主題圖是和兒童生活緊密聯系的,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蘊藏著許多數學知識,激發(fā)了學生良好的學習愿望。使學生體會自己所學的知識能運用到生活中去,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積極性就會得到提高。設計中我把數字稍微改動了一下。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數學,而不是用眼睛“看”數學。因此,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我讓學生根據主題圖提出問題并嘗試練習,再讓學生進行自我驗證??隙ü膭顚W生的獨特想法,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
5、體。明算理時,給足自主探索的時間,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氛圍,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fā)現,因為這樣發(fā)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內在的規(guī)律、性質和聯系。通過質疑60真的變成了6了嗎?進一步明確了算理,真正完成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和諧性過渡,豐厚了探究的底蘊,為孩子們的進一步探究激發(fā)了熱情和欲望。
3、及時反饋,內化提高。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圍繞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了練習:本次練習有兩個層次。(1)基本練習;這些練習既重視基本訓練,又注意了綜合性訓練,層次比較鮮明,這樣由淺入深。(2)內化提高。練習中巧妙設計300÷5教學資源,實現了
6、讓學生進行進一步探究學習的良好效應。相對課始的探究素材,顯然最高位數字比除數小的這類口算除法要復雜一些,需要學生認真觀察、辨別,對比練習,突破難點。
4、鞏固升華,總結提升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安排了三塊內容:一是摘蘋果游戲,8道口算題。“被除數末尾要保留零”的情況和不用保留零的情況。二是由關聯的兩組口算題。讓學生感悟:當除數不變,被除數擴大10倍,商也擴大10倍,滲透商的變化規(guī)律。三是解決問題能力的萌發(fā)和培養(yǎng)。尤其是在自然貼切的解決問題情境中,讓學生利用口算解決問題。
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覺得主要體現了三個特點:一是以有層次的體驗貫穿全課,使學生自始至終都能以極大的興趣參與到學習活
7、動中,彰顯個性化的學習風格,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二是突出對教學實效性的追求,使教學目標不再是一個虛架子,而是實實在在地分解并落實到了具體環(huán)節(jié)中。三是廣泛地鏈接周邊的課程資源,使學生的數學學習置身于廣闊的背景之下,變得豐富多彩。
附送:
2022人教版數學三下《面積和面積單位》word教案
一、教學內容:
《面積和面積單位》是課程標準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三年級數學下冊第70至74頁的內容。
二、教材簡析:
《面積和面積單位》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是三下第六單元《面積》的教學內容。這一單元主要包括:面積和面積單位;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面積單位的進率;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四
8、部分。作為單元的第一課時,面積和面積單位是在學生初步掌握長度和長度單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長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空間形式上經歷了“從線到面”的飛躍、是從一維空間向二維空間轉化的開始,更是后面學習面積計算的基礎,是小學階段幾何教學的基礎知識。
面積概念是本單元的一個重要起始概念。為了幫助學生建立面積概念,教材非常重視展現面積概念的形成過程、注重常用面積單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觀操作及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驗,進而形成表象。從教材內容的整體安排看,其順序是先認識面積,包括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封閉圖形的大小,再歸納面積的概念。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包含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為什么用邊長是“1”
9、的正方形作面積單位及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三、 教學目標:
1. 認識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能運用這些面積單位直接測量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2. 以歷嘗試、失敗、成功等過程,在探索中發(fā)現比較大小的策略和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空間觀念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3. 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鍛煉數學思維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進一步探索的興趣。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面積的意義,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
教學難點:建立面積概念和常用單位形成的過程。
10、
五、教具、學具:
教具:多媒體課件;米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學具:兩生一份面積相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若干,平方厘米、平方分米的學具。
六、教學程序:
(一)操作感受,認識面積
激趣導入:教師出示一大一小兩張白紙,問:如果進行涂色比賽,誰先涂完誰是冠軍,你會先哪張?為什么? 這和什么有關呢?在數學里我們把這叫做面積。
板書:“面積”。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是想體現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和生活之中,拉近了本課的所學的內容與學生的認知之間的距離,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
(1)通過物體的表面感知面積。
?
11、?? 1. 指一指:我們身邊有很多物體,比如黑板,書本、課桌、文具盒、臉、等等,那它們的表面在哪?
2. 摸一摸:摸一摸這些物體的表面,有什么感覺?
3. 比一比:這些物體的表面,哪個大一些?哪個小一些呢?
??? 指出: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
4. 運用“面積”說一說:黑板的表面比課桌的表面大,現在還可以怎么說?
出示數學書、硬幣、面巾紙圖片,展示出它的一個面即三個平面圖形,問:這些圖形也有面積嗎?誰能用手比劃出它的面積在哪? (面積要用手掌去摸,而不是用手指去指。)看了這三個平面圖形,你有什么感覺?
6號
(2
12、)通過封閉圖形認識面積。既然平面圖形的面積有大有小,那你能很快地比較出下面圖形面積的大小嗎?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1、比一比: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哪個圖形的面積???你用什么方法比出來的?
2、?辯一辯:3號看上去很小,你為什么不選3號圖形呢?
3、比一比:把圖形封閉起來,那現在哪個封閉圖形的面積最小?
(3)歸納面積的概念: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積;封閉圖形的大小也叫做面積。誰能把這兩方面概括起來,說說什么是面積?
小結: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
[設計意圖: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建構不是教師傳授的結果,而是通過親身經歷,通過與學習環(huán)境的交
13、互作用來實現的?!懊妗笔鞘裁矗空f不清,道不明,但只要動手 “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學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數了。在大量直觀、實踐、體驗活動中,學生能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面”是什么,進而歸納出面積的含義。]
1. 課件出示:兩個面積接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
??? 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比出哪塊面積小一些?為什么?
學生經過觀察、重疊、割補都無法比較,激發(fā)認知沖突,怎么辦?
? 2. 提供學具(長方形、圓片、正方形、),動手拼擺,合作探究。
? 3. 提出操作要求:
??? ①?同桌二人各選一個長方形,然后任選一種圖片,在長方形上拼擺。
????② 遇到困難,可在小組內尋
14、求幫助。
?? 4. 學生操作。
5. 匯報:并且課件演示
a、選擇的圖形不同,不能比較出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b、圓片有縫隙,不準確;長方形長寬不同,不方便;
c、比較起來,正方形更簡便。
左圖擺了15個正方形,右圖擺了12個正方形。右邊的長方形的面積大。
思考:那是不是擺的正方形越多這個圖形的面積就越大呢?
課件出示兩個圖形里面拼擺圖形的個數。猜一猜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再出示圖形。讓學生體會到要統一單位,才能比較出面積的大小,不能光憑個數來進行判斷。
6個
24 個 個
??? 6. 小結:比較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最合適
15、。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對兩個面積相近但形狀不同的長方形比較,激發(fā)認知沖突后,我提供學具,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學生經歷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用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的過程。]
(5)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 1. 要求自學p73、p74的內容并思考下面問題:
??????? ①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 ②邊長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 ③要求:把重要的語句用筆勾畫出來。
??? 2. 檢查自學情況。
① 認識平方厘米
找:從學具袋中找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用尺子量量它的邊長
想
16、:閉上眼睛想象1平方厘米的大小。
比:哪個手指甲的面積和1平方厘米差不多大。
估:橡皮擦的表面大約是幾平方厘米。動手擺一擺進行驗證,看誰估得準。
引:如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桌面的面積,你認為方便嗎?
② 認以識平方分米
看:從學具袋中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看看它的大小。
比:比一比身上哪個部位的面積接近1平方分米。
擺:同桌合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擺桌面,桌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估:估計一個長方形的面積。
引: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黑板的面積,你認為怎樣?
③ 認識平方米
想:你能在你的草稿本畫出一平方米的正方形嗎?
比:用手比比它的大小。
看:出示1平
17、方米的正方形紙。
估:1平方米的紙能站得下幾名學生。
站:把1平方米的正方形紙張放在地上,看看能站多少個同學。
[設計意圖:面積單位的制定不需要學生探究。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我采用自學輔導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進而再匯報、拿一拿、畫一畫、找一找等活動中,充分感知面積單位的實際大小,并和身邊的某個面建立聯系,從而起到幫助表象記憶的作用。]
(三)、鞏固應用、深化認識
??
一、填空
1、( )或( )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2、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 )
3、面積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邊長是( )
二、填上合適的面積單位。
1、小明的指甲蓋1
18、( )
2、數學課本的封面面積大約是3( )
3、學校占地面積是800( )
4、黑板的長是4( )
5、一張面巾紙的面積約是4( )
三、判斷:
1、小明的身高是128米。( )
2、臥室的面積是20平方厘米。( )
3、花園的面積是150平方米。( )
四、小馬虎日記:
今天早上,我起床后就開始刷牙,那兩個1平方分米的門牙被刷得格外干凈。隨后用一塊媽媽昨天給我買的1平方米的毛巾洗臉。洗完臉全家人就圍在一張1平方厘米的桌旁吃飯。吃飯后掏出一張1平方分米的餐巾紙擦完嘴就上學去了。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我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在估、測、說中進一步鞏固對面積和面積單位的認識,并且讓學生在修改日記的笑聲中結束課程,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四)、回顧全課、總結延伸
我先用四把米尺圍住之前的板書,讓學生再次感受一平方米的面積有多大,結合板書,談談你的收獲。
[設計意圖:面積和面積單位是概念課教學,全課小結時我采用總結式,在回顧所學知識的同時,也使學生對這節(jié)課有完整的認識,并加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