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文化愛人者人恒愛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儒文化愛人者人恒愛之(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儒文化 : 愛人者人恒愛之
孔孟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 , 思想精髓是主張 ' 仁義 ' 孔子其思想以“仁”核心,以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為推行“仁政”應以“禮”為規(guī)范:“克己復禮為仁”。對于殷周以來的鬼神宗教迷信,采取存疑態(tài)度,以為“未知生,焉知事鬼”,“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又注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觀點。
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風氣,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強調“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
2、政治上提出“正名”主張,以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應實副其“名”,并提出“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觀點。自西漢以后,孔子學說成為兩千余年封建社會的文化正統(tǒng),影響極大。
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它以心靈的自我修養(yǎng)與自我完善為主要目的。而儒家文化的精髓主要在仁、禮和中庸這三個方面,一直綿延至今。
儒家文化中“仁”就是愛人,就是以“愛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會各階層的人們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權利。禮就是社會的道德秩序,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使社會各階層的人們對自身社會地位有穩(wěn)定的道德認可和道德定位。仁的作用是使民無造反之必要,禮的作用是使民無造反
3、之意識?!藗兤毡橄碛猩婧托腋5臋嗬?,就沒有造反作亂的必要 ; 人們普遍認可社會的道德秩序,普遍遵守符合自身社會地位的道德規(guī)范,造反作亂就沒有道德依據(jù)。
儒學的真諦是仁禮一體。不講究仁,只講究禮,人民就會反抗其統(tǒng)治。不講究禮,只講究仁,人民就會輕慢其統(tǒng)治——即人民不受道德約束,就會由思想上的無政府狀態(tài)引發(fā)現(xiàn)實中的無政府狀態(tài)。人類社會是不斷地發(fā)展和進步的,古代人類受到自然界的威脅特別嚴重,每個人都必須依賴群體的力量才能生存。因為這個原故,所以每個人都習慣于遵守群體共同的道德規(guī)范,而認為群體共性對個性的約束非常合理。但是越到后世,人類受到自然界的威脅不斷減弱。因此,反對共性約束追求個
4、性自由的思潮便逐步發(fā)展起來,所以人們的道德觀念也就跟著發(fā)生相應的變化。
中庸開篇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遵循人的本性是自然的道理,對于處在社會中的人,我們需要依據(jù)人性來進行修養(yǎng)。所以才有“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 ; 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笨梢?,儒家不是壓抑人性,而是承認人性、順應人性、以人性為根本的并要根據(jù)人性來進行修養(yǎng),體現(xiàn)了儒學思想的社會性。其實,中庸沒有人讓人進取也沒有讓人不進取,而是告訴人無論強弱、無論進退都應持有的態(tài)度。所謂持兩用中,過猶不及,是“中”,不是前也不是后,不是左也不是右,而是一個外界與內心、形勢與實力的平衡點。
總而言之 , 儒家的“仁學”是建立在最切近人倫 , 最難擺脫的親情之上 , 為封建倫理秩序尋到理論依據(jù) . 因此 , 他不僅最能為統(tǒng)治者接受 , 也非常能獲得普通百姓的認同 . 正是
基于這一點 , 所以封建“仁學”能成為整個封建統(tǒng)治的核心思想 , 成為構筑中國式的“倫理一一社會一一政治”學說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