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語文考前精刷卷 專題十四 文學類文本閱讀(散文).docx
《2019高考語文考前精刷卷 專題十四 文學類文本閱讀(散文).docx》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高考語文考前精刷卷 專題十四 文學類文本閱讀(散文).docx(5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專題十四 文學類文本閱讀(散文) 一、(2017全國卷Ⅱ)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本題共3小題,14分) 窗子以外 林徽因 話從哪里說起?等到你要說話,什么話都是那樣渺茫地找不到個源頭。 此刻,就在我眼簾底下坐著,是四個鄉(xiāng)下人的背影:一個頭上包著黯黑的白布,兩個褪色的藍布,又一個光頭。他們支起膝蓋,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墻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簡單的東西:一個是白木棒,一個籃子,那兩個在樹蔭底下我看不清楚。無疑地他們已經(jīng)走了許多路,再過一刻,抽完一筒旱煙以后,是還要走許多路的。蘭花煙的香味頻頻隨著微風,襲到我官覺上來,模糊中還有幾段山西梆子的聲調(diào),雖然他們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鐵紗窗以外。 永遠是窗子以外,不是鐵紗窗就是玻璃窗,總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動的顏色、聲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過是永遠地在你窗子以外罷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區(qū)域的起伏的山巒,昨天由窗子外映進你的眼簾,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動著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麥黍,都有人流過汗;每一粒黃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間還有的是周折,是熱鬧,是緊張!可是你則并不一定能看見,因為那所有的周折,熱鬧,緊張,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著。 在家里罷,你坐在書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兩樹馬纓,幾棵丁香;榆葉梅橫出瘋杈的一大枝;海棠因為缺乏陽光,每年只開個兩三朵——葉子上滿是蟲蟻吃的創(chuàng)痕,還卷著一點焦黃的邊;廊子幽秀地開著扇子式,六邊形的格子窗,透過外院的日光,外院的雜音。什么送煤的來了,偶然你看到一個兩個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臉;什么米送到了,一個人掮著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過屏門;還有自來水、電燈、電話公司來收賬的,胸口斜掛著皮口袋,手里推著一輛自行車;更有時廚子來個朋友了,滿臉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進門房;什么趙媽的丈夫來拿錢了,那是每月一號一點都不差的,早來了你就聽到兩個人唧唧噥噥爭吵的聲浪。那里不是沒有顏色、聲音、生的一切活動,只是他們和你總隔個窗子,——扇子式的,六邊形的,紗的,玻璃的! 你氣悶了,把筆一擱說,這叫做什么生活!檢點行裝說,走了,走了,這沉悶沒有生氣的生活,實在受不了,我要換個樣子過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剎的名勝,又可以知道點內(nèi)地純樸的人情風俗。走了,走了,天氣還不算太壞,就是走他一個月六禮拜也是值得的。 沒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遠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內(nèi)的。不錯,許多時髦的學者常常驕傲地帶上“考察”的神氣,架上科學的眼鏡,偶然走到哪里一個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無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檢查他們的行李,有誰不帶著罐頭食品,帆布床,以及別的證明你還在你窗子以內(nèi)的種種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們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鈔票;一到一個地方,你有的是一個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則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層玻璃,或是鐵紗!隱隱約約你看到一些顏色,聽到一些聲音,如果你私下滿足了,那也沒有什么,只是千萬別高興起來說什么接觸了,認識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過! (有刪改)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第二段描寫窗外四個鄉(xiāng)下人的背影,筆觸細致,表露出觀看者對他們的陌生與好奇,并引發(fā)下文關于窗子內(nèi)外的感嘆。 B.既然所有活動的顏色、聲音、生的滋味,永遠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過健康的旅行,領略了名勝古跡和風土人情,就會獲得深刻的認識。 C.本文寫“時髦的學者”架上“科學的眼鏡”,到陌生的地方“瞭望”,是以調(diào)侃的方式來譏刺他們的“考察”不過是浮光掠影罷了。 D.開頭的“話從哪里說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讀完全文之后,就會明白作者正是從那種渺茫之感開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對作品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由最后一段中的“沒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遠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內(nèi)的”“所看到的多半則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層玻璃,或是鐵紗……只是千萬別高興起來說什么接觸了,認識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過”等表述可知,“窗子”一直存在,通過健康的旅行領略了名勝古跡和風土人情,并不會獲得深刻的認識。 2.結(jié)合全文,說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答: 答案?、僦妇唧w的窗子,如鐵紗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場景;②指“無形的窗子”,即心態(tài)與觀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與外部世界的隔膜。 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的能力?!按白印笔俏恼碌闹匾锵螅卮鸨绢}時要答出“窗子”的表層含義和深層含義(象征意義)。表層含義就是實實在在的“窗子”(有形的窗);深層含義即無形的窗,指向人的精神思想觀念,要在理解、概括文章段落內(nèi)容的基礎上作答。文章寫到“窗子”之外的四個鄉(xiāng)下人的背影、平原山巒麥黍、外院的日常瑣事雜音、旅行中也帶著各種用品的學者。這些始終流露出窗子以內(nèi)的知識分子對窗外真正生活的陌生與隔閡,造成這種隔閡的是不愿、不屑的心態(tài)和觀念的差異。綜合以上分析,就可以答出“窗子”的深層含義了。 3.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兩個不同的人稱,其中蘊含著怎樣的態(tài)度?請結(jié)合全文進行分析。(6分) 答: 答案?、俎D(zhuǎn)“我”為“你”,“你”成為自我觀察與描寫的對象,蘊含著作者冷靜審視的態(tài)度;②使用“你”的同時,又使用了“我”,蘊含著作者的自嘲與反思。 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卮鸫祟}離不開對文章主旨的把握。文章所表現(xiàn)的是窗子內(nèi)的“我”及“學者”對窗子外的凡俗生活、世態(tài)人情的陌生和隔閡。包括“我”在內(nèi)的學者厭煩沉悶的生活,試圖通過旅行去看更好的風景、了解風俗人情,實際上仍然保持著自己的“學者”習慣,與真正的生活依然存在隔閡?!拔摇焙汀澳恪钡霓D(zhuǎn)換,是在揭露一類人,也是在批評自己。“你”是拉開距離的客觀描寫,“我”是在反思自己。如第六段中“你”和“我”兩種人稱交替出現(xiàn),轉(zhuǎn)換靈活,從“氣悶”“受不了”“換個樣子過活去”等可看出作者的自我嘲諷與反思。 二、(2017全國卷Ⅲ)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本題共3小題,14分) 我們的裁縫店 李娟 在城市里,裁縫和裁縫店越來越少了。但在喀吾圖,生活迥然不同。這是游牧地區(qū),人們體格普遍高大寬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勞動,很多人身體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變形,只有量身訂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我們租的店面實在太小了,十來個平方,中間拉塊布簾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覺、做飯。但這樣的房間一燒起爐子來便會特別暖和。很多個那樣的日子,狂風呼嘯,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響個沒完沒了……但我們的房子里卻溫暖和平,鍋里燉的風干羊肉溢出的香氣一波一波地滾動,墻皮似乎都給香得酥掉了。 我們還養(yǎng)了金魚,每當和顧客討價還價相持不下時,我們就請他們看金魚。這樣的精靈實在是這偏遠荒寒地帶最不可思議的尤物——清潔的水和清潔的美艷在清潔的玻璃缸里曼妙地閃動,透明的尾翼和雙鰭緩緩在水中張開、收攏,攜著音樂一般…… 這樣,等他們回過神來,再談價錢,口氣往往會軟下去許多。 當?shù)啬腥藗兒苌龠M店。最固執(zhí)的是一些老頭兒,偶爾來一次,取了衣服卻死活不愿試穿,即使試了也死活不肯照鏡子,你開玩笑地拽著他往鏡子跟前拖,讓他親眼看一看這身衣服多“拍茲”(漂亮),可越這樣他越害羞,雙手死死捂著臉,快要哭出來似的。 女人們就熱鬧多了,三三兩兩,不做衣服也時常過來瞅一瞅,看我們有沒有進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塊布,未來三個月就一邊努力攢錢,一邊再三提醒我們,一定要給她留一塊夠做一條裙子的。 庫爾馬罕的兒媳婦也來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編織袋跟在后面。量完尺寸我們讓她先付訂金,這個漂亮女人二話不說,從婆婆拎著的袋子里抓出三只雞來——“三只雞嘛,換條裙子,夠不夠?” 她訂的是我們最新進的晃著金色碎點的布料,這塊布料一掛出來,村子里幾乎所有的年輕媳婦都跑來做了一條裙子。 她說:“不要讓公公知道?。」?,小氣嘛,給他知道了嘛,要當當(嘮叨、責怪)嘛!” “婆婆知道就沒事了?” “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說著攬過旁邊那矮小的老婦人,“叭”地親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們兩個嘛,你一天我一天,輪流換著穿嘛!” 她的婆婆輕輕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長輩才有的笑容。 但是我們要雞干什么?但是我們還是要了。 還有的人自己送布來做,衣服做好后卻湊不夠現(xiàn)錢來取,只好掛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來看一看,試穿一下,再嘆著氣脫下來掛回原處。 有個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襯衣也在我們這兒掛著,加工費也就八元錢,可她媽媽始終湊不出來。小姑娘每天放學路過我家店,都會進來捏著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厭其煩地給同伴介紹:“這就是我的!”穿襯衣的季節(jié)都快過去了,可它還在我們店里掛著!最后,我們先受不了了。有一天,這孩子再來看望她的衣服時,我們就取下來讓她拿走。小姑娘驚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兒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會兒,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后轉(zhuǎn)身飛快跑掉。 裁縫的活不算勞累,就是太麻煩。量體、排料、剪裁、鎖邊、配零料、燙粘合襯、合縫……做成后,還得開扣眼、釘扣子、縫墊肩、繰褲邊。淺色衣服還得洗一洗,縫紉機經(jīng)常加油,難免會染臟一點。而且烙鐵也沒有電熨斗那么干凈,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從氣孔漾出來,沾得到處都是。 是呀,從我們當裁縫的第一天起,就發(fā)誓一旦有別的出路,死也不會再干這個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縫,我們還是得想辦法賺錢過日子,過同樣辛苦的生活?!赡芨墒裁炊家粯拥陌?? 是這樣的,帕孜依拉來做襯衣,我們給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興得在鏡子面前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地看。但是我立刻發(fā)現(xiàn)袖子那里有一點不平,就殷勤地勸她脫下來,燒好烙鐵,“滋——”地一家伙下去……燙糊一大片…… 怎么辦呢?我們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樣的布接了一截子,將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樣式敞開,還釘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后又給它取了個名字:“馬蹄袖。” 但是后來……幾乎全村的年輕女人都把襯衣袖子裁掉一截,跑來要求我們給她們加工“馬蹄袖”。 干裁縫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針一線的,不是說拆就能拆得掉。當我再一次把一股線平穩(wěn)準確地穿進一個針孔,總會在一剎那想通很多事情。 (有刪改)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作為游牧地區(qū),喀吾圖與城市“生活迥然不同”,讀者由這一點出發(fā)會感受到裁縫店里的尋常事別有趣味。 B.養(yǎng)金魚可以成為裁縫店獨特的生意經(jīng),是因為金魚轉(zhuǎn)移了顧客的注意力,讓他們在美的愉悅里一改平日的斤斤計較。 C.作者善于借小故事來表達情感,比如接受女顧客以雞換衣,既是對她個人愛美之心的贊賞,也含有一種對質(zhì)樸人情的認同。 D.本文記述了裁縫生活中溫馨的插曲,但并沒將這種生活過于浪漫化,一針一線辛苦踏實的勞動,才是平穩(wěn)真切的生活感受。 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作品內(nèi)容和鑒賞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選項中“養(yǎng)金魚可以成為裁縫店獨特的生意經(jīng)”“讓他們”“一改平日的斤斤計較”,對原文的理解有誤。原文中“我們還養(yǎng)了金魚,每當和顧客討價還價相持不下時,我們就請他們看金魚”表明養(yǎng)金魚是無意為之;將顧客說成是平日“斤斤計較”,與原文“口氣往往會軟下去許多”表意相悖。 2.結(jié)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的含意。(5分) 答: 答案?、俨每p作為辛苦的謀生行當,看起來與其他行當一樣;②但在做裁縫的過程中,對生活有了難忘的經(jīng)驗和體會,不由得對這一行當產(chǎn)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獨特意義。 解析 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的能力??忌鷳却_定句子的位置,看有無修辭,圈出關鍵詞,結(jié)合前后語境分析其含意。這句話在原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描寫的行業(yè)辛苦,引出結(jié)尾處裁縫行業(yè)給“我”帶來的人生啟示。然后從表層、深層兩個方面入手。表層,抓住關鍵詞“一樣”,看“一樣”指的是什么。由上文“得想辦法賺錢過日子,過同樣辛苦的生活”可知,“一樣”強調(diào)干任何行業(yè)都需要辛苦勞作;深層,理解句子的語氣,“可能”是一種推測、不肯定的語氣,雖然裁縫這一職業(yè)辛苦、麻煩,但結(jié)合下文“是這樣的……”及“馬蹄袖”事件可知,這一職業(yè)也充滿著喜悅、成就感等,因而,畫線句也隱含著裁縫職業(yè)與其他職業(yè)“不一樣”的含意。 3.本文的語言充滿生活氣息,請結(jié)合全文對此加以賞析。(6分) 答: 答案 ①語言生活化、口語化,親切自然;②人物對話有地域特點,鮮活真實;③整體上形成了明快風趣的語言風格,率真不做作。 解析 本題考查賞析文學作品語言的能力。散文的語言包括作者的敘述語言和文中人物的語言。“充滿生活氣息”指質(zhì)樸的、口語化的、貼切的、充滿生活情趣的風格??忌页鱿嚓P語言進行賞析即可。賞析時應從作者的敘述語言看氛圍感受,從文中人物的語言看性格心情?!盎剡^神來”“口氣往往會軟下去”“時常過來瞅一瞅”,這些口語化的句子極富生活氣息,讀來讓人感覺親切自然?!叭浑u嘛,換條裙子,夠不夠?”簡短的語句,表現(xiàn)出小媳婦快人快語的性格特點,使人物形象鮮活真實;“要當當(嘮叨、責怪)嘛”一句體現(xiàn)了濃郁的地域特點?!啊獭匾患一锵氯ァ眻雒娓惺悖骺祜L趣的語句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可讀性,增強了文章的吸引力。 三、(2016天津高考)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4題。(本題共4小題,21分) 在母語的屋檐下 彭程 少年時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歸來探親,多年未見,把盞竟夜長談。我們聊到故鄉(xiāng)種種情形,特別談到了家鄉(xiāng)方言,興之所至,后來兩人干脆用家鄉(xiāng)話談起來。 本來以為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記,不料卻在此時鮮明地復活了?;秀敝?,甚至憶起了聽到這些話時的具體情境,眼前浮現(xiàn)出了說話人的模樣。友人感慨:真過癮。 在一種語言中浸潤得深入長久,才有資格進入它的內(nèi)部,感知它的種種微妙和玄奧,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樣的波動,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韻味。幾乎只有母語,我們從牙牙學語時就親吻的語言,才應允我們做到這一點。 關于母語,英文里的一個說法,最有情感溫度,也最能準確地貼近本質(zhì):mother tongue。直譯就是“媽媽的舌頭”。從媽媽舌頭上發(fā)出的聲音,是生命降臨時聽到的最初的聲音,浸潤著愛的聲音。多么深邃動人的詩意!在母語的呼喚、吟唱和誦讀中,我們張開眼睛,看到萬物,理解生活,認識生命。 詩作為濃縮提煉過的語言,是語言的極致。它可以作為標尺,衡量一個人對一種語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把劭此鸶邩?,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坍了”,說的是世事滄桑,人生無常。“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說的是心緒流轉(zhuǎn),昨日迢遙。沒有歷史文化為之打底,沒有人生經(jīng)歷作為鋪墊,就難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間的沉痛和哀傷,無奈和迷茫。它們宜于意會,難以言傳。 每一種語言都連接著一種文化,通向一種共同的記憶。文化有著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為載體和符號的特有的語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著稀世的珍寶。 “芝麻開門吧!”咒語念起,山洞石門訇然敞開,堆積的珠寶浮光躍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種語言的奧秘,不需要咒語。時間是最重要的條件。在一種語言中沉浸得足夠久了,自然就會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時光層層堆疊,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風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時候,語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顯影。音調(diào)的升降平仄中,筆畫的橫豎撇捺里,有花朵搖曳的姿態(tài),水波被風吹拂出的紋路,陽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隱忍的啜泣。 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只有母語,才有這樣的魅力和魄力,承擔和覆蓋。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晝夜不舍的流水,亙古沉默的荒野;鷹隼呼嘯著射向天空,羊群蠕動成地上的云團;一顆從眼角滑落的淚珠有怎樣的哀怨,一聲自喉嚨迸發(fā)的吶喊有怎樣的憤懣。一切,都被母語捕捉和綰結(jié),表達和訴說。 我驕傲于自己母語的強大的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長歷史,災禍連綿,兵燹不絕,而一個個方塊漢字,就是一塊塊磚石,當它們排列銜接時,便仿佛壘砌了一個廣闊而堅固的壁壘,牢牢守衛(wèi)了一種古老的文化,庇護了一代代呼吸沐浴著它的氣息的億兆的靈魂。 童年在農(nóng)村度過。記事不久的年齡,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覺,我獨自走出屋門到外面玩,追著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遠了,一直走進村外一片茂密的樹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沒有人聽到,只好在林子里亂走。過了好久,終于從樹干的縫隙間,望見了村頭一戶人家的屋檐。 一顆懸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對于長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語熟悉的音調(diào),帶給他的正應該是這樣的一種返歸家園之感。一個漢語的子民,寄居他鄉(xiāng),母語便是故鄉(xiāng)的方言土語;置身異國,母語便是方塊的中文漢字。“官秩加身應謬得,鄉(xiāng)音到耳是真歸”,故鄉(xiāng)的語言,母語的最為具體直觀的形式,甚至關聯(lián)到了存在的確鑿感。 因為時時相與,反而熟視無睹。就像對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魚兒,水的環(huán)抱和裹挾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識和詰問的。但一當因某種緣故離開了那個環(huán)境,就會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語言中,一個人也仿佛涸轍之鮒,最渴望母語的濡沫。那親切的音節(jié)聲調(diào),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涼水流。 每一種語言的子民們,在自己母語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詠,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文化,并經(jīng)由翻譯傳播,成為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們共同的精神財富。以詩歌為證,《魯拜集》中波斯大詩人伽亞謨及時行樂的詠嘆,和《古詩十九首》里漢代中國人生命短暫的感喟,貫穿了相通的哲學追問;中世紀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對心上人勞拉的十四行詩傾訴,和晚唐洛陽城里,李商隱寫給不知名戀人的無題七律,或者雋永清新,或者宛轉(zhuǎn)迷離,各有一種入骨的纏綿。讓不同的語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質(zhì)得到彰顯和分享。 熱愛來自母親的舌尖上的聲音,應該被視為是一個人的職責,他的倫理的基點。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闊,但母語是他的出發(fā)地,是他不斷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標軸線上,那一處不變的原點。 (原載《光明日報》,有刪節(jié)) 1.作者回憶童年迷路的經(jīng)歷,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答案?、賰?nèi)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離開母語,強調(diào)母語給人帶來的庇護感和安全感。②結(jié)構(gòu)上,呼應題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議論。 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結(jié)構(gòu)的能力。解答本題,考生應從內(nèi)容和結(jié)構(gòu)兩方面入手。文章第11段描寫了作者童年迷路的經(jīng)歷,從內(nèi)容上來看,這段文字明寫孩子迷路,害怕,望見屋檐而心安,實際上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離開母語后的不安,強調(diào)母語能帶給人庇護感與安全感;從結(jié)構(gòu)上來看,該段文字寫孩子最終“望見了村頭一戶人家的屋檐”,呼應了文章標題中的“屋檐”,并以此為喻,引出了下文的議論,呼喚人們回歸“母語的屋檐”。 2.賞析文中畫線的文字。(5分) 答: 答案 運用比喻、對比的手法,揭示出人和母語之間生死難離的關系,使事理具象化,生動形象。 解析 本題考查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賞析句子可從修辭手法、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效果等角度入手。從畫線句涉及的“就像”“魚”“水”“人”“母語”這些關鍵信息中,我們可以得出畫線句使用了比喻、對比的手法,然后指出這些手法的作用,讓抽象的事理變得具體可感,生動形象,并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來分析其揭示的主題。 3.作者深情地詮釋了母語的多重意義,請結(jié)合全文加以概括。(8分) 答: 答案?、倌刚Z可以拉近彼此的關系。②母語最早打通人與世界的聯(lián)系。③母語可以自由地抒情狀物。④母語包蘊文化基因,守衛(wèi)民族文化。⑤母語給人以家的歸宿感。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語創(chuàng)造了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解析 本題考查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由題干中的“多重”可見答案不止一點,思考的時候應多角度進行??忌⒆闳?,首先找到文中寫母語的內(nèi)容。開頭寫多年未見的少年伙伴相見,母語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可見“母語可以拉近彼此關系”;由“在母語的呼喚、吟唱和誦讀中,我們張開眼睛,看到萬物,理解生活,認識生命”可知,“母語最早打通人與世界的聯(lián)系”;由“眼看他起高樓,……難以言傳”可知,“母語可以自由地抒情狀物”;由“每一種語言都連接著一種文化,……文化有著自己的基因”可知,“母語包蘊文化基因,守衛(wèi)民族文化”;由“對于長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語熟悉的音調(diào),帶給他的正應該是這樣的一種返歸家園之感”可知,“母語給人以家的歸宿感”;由“每一種語言的子民們,……成為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們共同的精神財富”可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語創(chuàng)造了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 A.文中引用英語mother tongue,是為了引出“媽媽的舌頭”這一形象說法,強調(diào)母語的溫馨可親。 B.作者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樣的波動”“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韻味”來形容母語的微妙和玄奧,是說母語宜于意會,難以言傳。 C.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說明封存在語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寶般珍貴。 D.文中列舉“晝夜不舍的流水”“亙古沉默的荒野”“一顆從眼角滑落的淚珠”等意象,意在說明,只有用母語才能準確言說它們的內(nèi)在情韻。 E.文章融記敘、議論、抒情為一體,引經(jīng)據(jù)典,華美而不失厚重,有較深的文化意蘊。 答案 BC 解析 本題考查對作品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B.“母語宜于意會,難以言傳”無中生有。作者說“羽毛上的光色一樣的波動,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韻味”只是為了說明母語的微妙和玄奧。C.原文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說明語言像阿里巴巴的山洞一樣,充滿珍寶,但洞察和把握語言的奧秘并不需要咒語,需要的是時間,而非說明“封存在語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寶般珍貴”。 專題 內(nèi)容 作品主題;分析作品的體裁特征和表現(xiàn)手法;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賞析作品的內(nèi)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從不同角度和層面發(fā)掘作品的意蘊;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等。 考查 形式 全國卷一般設置3個題目,題目類型有:單項選擇題、簡答題和論述題。 趨勢 分析 2020年預測不會發(fā)生變化。 題組1概括要點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2題。 夏至 凌仕江 夏至是一個不容修辭的詞匯,多了任何字眼都意味著破壞氣氛。夏至只能是夏至,干脆利落,不多也不少,就像鋼琴,它的屬性與氣場龐大得讓人難以用唯一的情感去填補。 父親的夏至系在故鄉(xiāng)薄薄的黃歷書上。那本黃歷書封面紅紙,內(nèi)文白紙,其紙張生性脆弱,唯恐風吹就破,好在一年四季散發(fā)歲月的墨香。勞作后的父親,搖著扇子,將蜘蛛與蛀蟲侵害過的黃歷書從墻頭取下,當他翻到“夏至”二字時,花白的板寸頭里有汗珠在冒,眼角充滿歡喜。有時,他會情真意切地掰著指頭,清算去年此時的家長里短,父親總想找出夏至來臨與往年的一些不同尋常??上闹聊昴耆绱?,時節(jié)不約自來。最終,父親什么也沒找到,只找出了即將收割秋糧的一些農(nóng)具,把它們擦拭得比任何時候都亮。 夏至是時節(jié)中的光榮日,是一年中陽光照射大地最長久的一天,早晨五點到晚上七點多,陽光威力有增無減,給足了萬物面子,給搶收的農(nóng)家人足夠信心。因此,夏至到來,也是我故鄉(xiāng)的蜀南丘陵人家最忙最累最歡喜的日子。 我知道很多作家喜歡用夏至當標題,原本我極力地反抗過,也努力地試圖另辟蹊徑,可是最終不例外地選擇了它,這是夏至的魅力,也是夏至的強大力量所在。只是長大離家后,很少再聽到這個節(jié)氣中優(yōu)美的詞匯。在城市里,我們一般聽到的是夏天來了。雖然這句話聽似輕描淡寫,卻潛藏著洪水兇猛的秘密?!跋闹痢迸c“夏天來了”原本表述的不是同一回事,但在鄉(xiāng)親們的意識里卻有著同一個意境。他們的意思是夏至到了,就是真正的夏天來了!夏至,字面上的意思是夏天之極。它有一種古典的光芒質(zhì)感,具備磁場效應,像麥場上男人揚起的林蓋(打麥子的工具),而“夏天來了”之于大多數(shù)城里人,則是一種開放的抒情文本,蟬或跳蚤都將登場,如同大街上飄飛的長裙與短帶。 蘇軾有詞《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蓑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迳嵬猓懦桥?,杖藜徐步轉(zhuǎn)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這樣的景致不僅屬于蘇軾一個人,就像在人類呼喚鄉(xiāng)愁文化的今天,一個人的故鄉(xiāng)或許多人的故鄉(xiāng)是一回事。離開故鄉(xiāng)者都離不開鄉(xiāng)愁的養(yǎng)分,而夏至讓我更多地想起賣蠶繭的故鄉(xiāng)人滿臉的喜悅,他們把蠶繭賣掉了,就會在街上扯幾尺布,做件新衣服,或買上幾雙涼鞋,當夏至送給自己或家人的禮物,那些提著干酥麥子換來一籃子黃軟李子的孩童,歸家時興奮與滿足的表情,遠遠勝過一枚熟透了心的果子。當然,這個節(jié)令少不了桃子、杏子、楊梅、枇杷等水果的輪番亮相,它們恰如其分的出場與轉(zhuǎn)基因無關,茄子、青椒、胡豆、黃瓜等鮮菜也會在這時搶著上桌,田野里插秧人正在忙碌,路邊賣冰棍的人也在吆喝,水池里大鵝小鵝都在拍翅引歌…… 夏至降臨,你在想些什么?除了自然萬物,我還能想到哪些與夏至相關的人事?沒錯,夏至應該是屬于故鄉(xiāng)的節(jié)令,只有在故鄉(xiāng)遇見才有特殊的感受,因為城里人從不知季節(jié)變換,空調(diào)成了他們冷熱的護航,他們寧肯伸手指揮空調(diào),也不會念一念夏至。 我有多久沒回故鄉(xiāng),夏至就失聯(lián)了多久。我還能想到的夏至就是那個在南方工業(yè)流水線上埋頭作業(yè)的少女,她在十五歲的那年夏至背著多病的父母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如今她是否穿著短裙走在下班路上,念想屬于她夏至的故鄉(xiāng)?我不知她當初出走時的行囊里都裝了些什么?她姓夏,論輩分,她叫我表叔,她的故鄉(xiāng)早已一片廢墟,孤墳兩座,青草瘋長,野花出沒,她對異鄉(xiāng)的街道與工廠氣味越來越熟悉,對故鄉(xiāng)記憶和草木氣息越來越疏離,我安分守己地想著,夏至還在盛大進行。 (選自《羊城晚報》,有刪改) 1.下列對散文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本文語言富有特色,恰當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給足了萬物面子”摹寫夏至的憨態(tài),使文章讀起來有種暢快淋漓之感。 B.本文注重細節(jié)描寫,每一處細節(jié)都注滿作者豐富的情感。如“把它們擦拭得比任何時候都亮”,飽含對父親與夏至的深厚情意。 C.本文結(jié)構(gòu)嚴謹,描寫生動形象。特別是對父親和蘇軾的夏至的描寫,細致入微,活靈活現(xiàn)。 D.本文融敘述、描寫、抒情為一爐,作者巧妙地把自然景象與個人情思結(jié)合起來,使文章意蘊深遠,讀后回味無窮。 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和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能力。C.對“蘇軾的夏至”并沒有細致入微的描寫,只是對其《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詞進行了引用。 2.作者深情地詮釋了夏至的豐富內(nèi)涵,請結(jié)合全文加以概括。 答: 答案 (1)陽光威力有增無減;(2)蟬或跳蚤都將登場;(3)水果和鮮菜輪番亮相;(4)農(nóng)民們辛勤勞作收獲;(5)蘊含著我對故鄉(xiāng)的懷念。 解析 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的能力。應從表層、深層含義兩個角度切入,本著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文的原則,以文解文。注意把握理解的思路——由實到虛,從讀“實”出發(fā),探究“實”象背后的虛指意義。梳理文本內(nèi)容思路后可知,“夏至”的含義從“實”的角度看,應是指“夏至”到來時天氣、生物的變化,以及農(nóng)民的收獲;從“虛”的角度看,應是指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懷念。 題組2主旨探究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2題。 紡車 張拓蕪 夏夜的夢是酣適的。那張寬大而又深沉的床,經(jīng)常被我一個人獨占。竹席已被汗和油浸成深紅色,蚊帳是灰灰的,四根床柱子被歲月髹作了紫醬色,風從窗口吹進來,鏤著“壽”字的帳鉤碰擊著床柱子,叮嚀叮嚀像風鈴一樣地發(fā)出清越的聲響,伴和著母親的紡車聲,那是一闋母親的搖籃曲,那是人間的天籟。 紡車是母親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從少女時代就一只手牽著,一只手搖著,把少女搖成了白發(fā)的老嫗,把挺直的腰桿搖成佝僂。然后再教十六歲的女兒搖。再過幾十年,十六歲的女兒也會搖成六十歲的白發(fā)婆婆,叮嚀聲一聲聲地傳下去,嗚呀嗚呀的紡車聲從遠古傳到年輕姐姐的手上,每個人都得挑起承先啟后的責任,大約這就是歷史,至少是歷史的一部分吧。 紡車是母親的嫁妝,是當年跟著母親的花轎一道進張家大門的。打這以后,姐姐妹妹和我,雞鴨牲畜縫縫補補以及那架歷史悠遠的紡車,成了母親的全部。 總是被那嗚呀嗚呀一聲高一聲低的紡車搖醒。睜開眼從灰暗的蚊帳透視出來,一盞昏黃疲憊的清油燈正照著母親佝僂著的一團影子。影子忽兒長,忽兒短,皮影子戲一樣的貼在地板上。 燈盞是粗陶碟子,只是不情愿地噘著一張嘴,一共只有兩根燈草芯,伸出半個腦袋,沒奈何望著這間古老、幽暗、沉寂的臥房。這間老屋怕有百十年了,傳到父親這一代已經(jīng)是第四代。屋頂每隔三年便得翻一次。夾墻里的“家蛇”已經(jīng)碗口粗。一百多年該是多少天?三四萬個夜,紡車聲從沒斷過。從奶奶的奶奶那個時代起,嗚呀嗚呀聲便在這間屋子里響著,這是中國農(nóng)村的夜。 有了兒子還不能算熬出頭,除了像奶奶一樣有了孫子,才能捧白銅水煙袋呼嚕呼嚕悠閑地吸兩口,其實她老人家并沒閑著,眼睛始終離不開藤條籃子里的紡錘子,她老人家一直在背后監(jiān)著工哪! “怎么,才三個?我年輕的時候,一夜要紡六七個紡錘子哪!” 奶奶說她當年也曾常受她婆婆的嘮叨。照這樣類推下去,母親也可把嘮叨寄托在我身上,有天我長大了,娶了媳婦,母親就可以有找頭了。但是母親不是這種型的,她把什么都傳給姐姐,唯獨沒有嘮叨和抱怨。她受多少委屈,吃多少辛酸,總是默默地忍著,盡管往肚子裝。母親平時連話都少說,姑姑說她是金口玉言。 母親年壽不高,四十九歲那年得了牙癰與世長辭。那時我才十歲,母親沒能見到她的媳婦和孫子,母親打開頭就沒存心在她媳婦身上得找頭的。 那架紡車是大舅舅自己做的,為了傳宗接代,紡車的座子是棗木板凳改裝的,棗木堅重,不蛀不朽,管用一二百年。管著紡錘子的那個六片竹片子繃起的空心輪子,竹片已換過好多次,搖把的鐵軸子已被磨損,細得像根小指頭,唯獨那塊工字型的座子還穩(wěn)重地,四平八穩(wěn)地停在地板上,紋絲不動。 冬天紡麻,夏天紡棉。紡棉較干凈些,只是紡錘子上拖出來的棉絨,飛滿一房子,飛滿了母親的一頭一臉,竟分不出哪是白發(fā)哪是棉絨了,薄薄地落滿一頭,在昏黃的青油燈下,竟像奶奶房里那張觀世音畫像頭上的光圈。 冬天紡麻,總是一屋子的青臭,那是剛從浸在水里的麻皮身上發(fā)出來的怪味。母親的雙手總是黑污污的,用衣袖子擦眼睛。姑姑和母親的姑嫂感情很好,特地把父親的一條破圍巾拆了,為母親打了一雙毛襪和半雙手套,因為麻皮骯臟,毛線只打了手背的一面,指頭上是一根線頭套著。 母親姓沈,娘家在南陵縣白箬坑。那是一個偏僻、貧窮、落后、閉塞的山村。母親是兔年生的,諱兔娘。她不識字,卻能背幾句女孝經(jīng)。 母親一年到頭種麻種棉,養(yǎng)蠶繅絲,整年與紡車為伍,卻從未穿過一件像樣的衣服,臨入殮時還是穿著那套洗得發(fā)了白,磨得發(fā)了光的安安藍褲褂,姑姑看了心酸,當場脫下那件奶奶遺留下來的團花緞子夾襖,放進棺材,一齊下了葬。 我既不知道母親的生辰,也不記得母親的忌辰,想起這,我就恨自己!那時已經(jīng)十歲,應該懂點事了,偏偏什么都不懂!想起姑姑贈葬的那件團花醬色夾襖,推斷大概是暮春三月,每逢杜鵑花落的時節(jié),我便想起那架古老的紡車,想起母親的慈顏,不能自已。 1.下列對散文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文章開頭說“夏夜的夢是酣適的”,由此引出對童年夏夜生活的描寫,在作者的記憶里,兒時的生活是艱辛的。 B.文中“繃起的空心輪子……細得像根小指頭”不僅是在寫紡車,也是在寫母親,側(cè)面說明了母親的勤勞、辛苦。 C.從文中來看,奶奶對母親十分苛刻,常常責怪母親紡線太少,而且在母親下葬時,還不讓她穿一件好一點的衣服。 D.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文質(zhì)兼美,通過對母親和紡車相伴一生的回憶,表現(xiàn)了母親勤勞、善良而又忍讓的性格特點。 答案 C 解析 本題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現(xiàn)手法和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的能力?!霸谀赣H下葬時,還不讓她穿一件好一點的衣服”錯誤,從原文“姑姑看了心酸,當場脫下那件奶奶遺留下來的團花緞子夾襖,放進棺材”來看,母親去世時,奶奶已經(jīng)去世。 2.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 答: 答案?、俦磉_對逝去的母親的思念。作者在十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回憶中母親的紡車聲就像是搖籃曲,表現(xiàn)了一個孩子對母親的思念。②表達對母親辛勞一生的疼惜。母親整年與紡車為伍,一生辛勞,到去世時也沒穿過一件像樣的衣服,作者在行文間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疼惜。③表達對自己不知道母親生辰、忌辰的愧疚。母親操勞一生,沒見到作者長大成人就去世了,而作者卻不記得她的生辰和忌辰,表現(xiàn)了作者的愧疚和自責。 解析 本題考查探討作者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意圖的能力。解答本題,首先要細讀全文,明確文本寫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分析具體內(nèi)容,把握作者流露出的感情。①本文回憶了母親與紡車相伴的一生,是紀念母親的,那么一定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念之情。②從“整年與紡車為伍,卻從未穿過一件像樣的衣服,臨入殮時……一齊下了葬”,可以看出作者對母親的疼惜。③而在文末,作者說“我既不知道母親的生辰,也不記得母親的忌辰”“我就恨自己”,表達了對自己沒有記住母親生辰、忌辰的自責。由此可得出答案。 題組3探究標題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題目。 孫犁的風骨 江南鶴 那年,我到天津總醫(yī)院探望孫犁先生。我們不認識,我之前讀了很多他寫的書,從報紙上得知他住院,就去看他了。他躺在病床上,兩只眼睛是白色的。我看到大吃一驚,站在旁邊的一位阿姨說,他的眼睛是白內(nèi)障。孫犁先生發(fā)現(xiàn)有人來,眨了眨眼,大聲說:“去忙去吧,忙去吧?!迸赃吥莻€阿姨又說:“你別往心里去,誰來了,孫先生都這么說?!蔽艺驹趯O犁先生面前,背了他寫的書的書名,那些書是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陋巷集》《晚華集》《老荒集》《如云集》等等。孫犁先生聽了,點了點頭。我轉(zhuǎn)身離開了病房。不久,我從《天津日報》上看到,作家鐵凝來天津領獎,特意到總醫(yī)院看望孫犁先生。當聽了鐵凝的自我介紹之后,孫犁說了一句:“我們好久沒有見面了?!闭f罷,便流下眼淚。鐵凝也是淚眼汪汪。報紙上還特意配發(fā)了一張這兩位作家見面時的照片——孫犁先生側(cè)身躺在病床上,注視著鐵凝,鐵凝跟他緊緊握手。又過了不久,孫犁先生便去世了。 我再次從書架上翻出孫犁先生的《如云集》《晚華集》《老荒集》等十本書。這十本除了個別篇章外,大部分寫于1976~1995年。讀完這十本書后,我內(nèi)心產(chǎn)生了強烈的震撼,十本書里沒有一句是廢話,沒有一句是空話。作為一個年輕的寫作人,我從中受益良多。這些文字是孫犁飽經(jīng)滄桑后血和淚的結(jié)晶,從這近百萬字的作品里我提煉出兩個字:風骨! 孫犁先生的風骨! 風骨,我個人理解是文章的風格、做人的骨氣。而作為文人,還要有一顆文心和一根文骨。孫犁先生的文章,清純雅致、樸素自然,似山溪汩汩淌流,像春風拂人衣袂。而在做人上,孫犁先生寧靜淡泊,志存高遠。他的作品語言十分古樸,句中時有點睛之語。像“凡能厚著臉皮批判別人的人,他在接受別人對他的批評時,臉皮也很厚。”(見《風燭庵雜記之三》)“對我來說,人在青春,才能有愛情,中年以后,有的只是情欲?!?見《陋巷集》之《太湖》) 作家賈平凹在其散文《孫犁論》里說:“孫犁一生有野心,不在官場,也不往熱鬧的地去,卻沒有仙風道骨氣,還是一個儒,一個大儒。這樣的一個人物,出現(xiàn)在時下的中國,尤其天津大碼頭上,真是不可思議。孫犁雖然未大紅大紫過,作品卻始終被人學習,而且活到老,寫到老,筆力未曾絲毫減弱,可見他創(chuàng)造的能量多大!到了晚年,他的文章越發(fā)老辣得沒有幾人能夠匹敵。舉一個例子,舞臺上有人演諸葛,演得惟妙惟肖,可以稱得‘活諸葛’。但‘活諸葛’畢竟不是真正的諸葛。明白了要做‘活諸葛’和諸葛本身就是諸葛的含義,也就明白了孫犁的道行和價值所在?!? 孫犁先生曾手書《秦少游論文》一幀,贈作家鐵凝。后來,鐵凝撰文回憶說:“我想,這是孫犁先生欣賞的古人古文,是他堅守的為文為人的準則。孫犁先生對前人的借鑒沉著而又長久,他卻在同時‘孤傲’地發(fā)掘出獨屬于自己的文學表達。他于平淡之中迸發(fā)的人性激情,他于精微之中昭示的文章骨氣,盡在其中了。大師就是這樣誕生的吧?!? 孫犁先生曾說過:“凡是偉大的作家,都是偉大的人道主義者,毫無例外的,他們是富于人情的,富于理想的。他們的作品,反映了他們對于現(xiàn)實生活的這種態(tài)度。把人道主義從文學中拉出去,那文學就沒有什么東西了。我們的作家,要忠誠于我們的時代,忠誠于我們的人民,這樣求得作品的藝術性,反過來作用于時代?!蔽蚁?,孫犁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具有人道主義精神的作家。 作家金梅說:“但凡堪稱‘讀書人’者,多系不慕富貴,遠離官場,甘于寂寞,潛心學問(包括寫作),剛正不阿,清風亮節(jié)之士。孫犁當此稱謂而無愧?!? 讓我們神閑氣定地閱讀孫犁先生的作品吧。 (有刪改) 1.下列對散文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恰當?shù)囊痪涫? ) A.作者在文章第二段中寫了自己重讀了孫犁所著的十本書,這樣寫的目的是感謝孫犁讓自己在閱讀中受益良多,并引出孫犁的“風骨”這個話題。 B.賈平凹對孫犁的評價極高,認為孫犁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跡,他活到老,寫到老,文章越來越老辣,沒有誰能與之匹敵。 C.孫犁推崇人道主義精神,他認為作家要忠誠于時代和人民,凡是偉大的作家,都是偉大的人道主義者,都是富于人情、富于理想的。 D.文章用第一人稱這個視角敘事寫人,使內(nèi)容更具有真實感,同時方便作者敘事抒情和隨時發(fā)表自己的評價、看法。 答案 B 解析 “沒有誰能與之匹敵”錯,表述過于絕對,原文第五段是“他的文章越發(fā)老辣得沒有幾人能夠匹敵”,并非沒有人。 2.這篇散文在選材方面有哪些特點?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簡要分析這樣選材的作用。 答: 答案 ①圍繞中心選取材料。本文圍繞“孫犁的風骨”這個核心進行選材,選材主要指向“文章風格”“做人的骨氣”兩個方面,這樣便體現(xiàn)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使文章中心集中、突出。②多選取評價性材料。文中引述賈平凹、鐵凝、金梅等作家對孫犁的評價,還有孫犁自己的話,這樣選材可以從不同角度突出孫犁作品、人格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可讀性。 解析 文章標題是“孫犁的風骨”,文章選材圍繞這一中心展開,引述賈平凹、鐵凝等著名家對孫犁的評價和孫犁自己的話,正面表現(xiàn)了孫犁為文、為人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可讀性。 3.標題“孫犁的風骨”有哪些內(nèi)涵?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加以探究。 答: 答案 (1)指孫犁的文章有風骨:①清純雅致,樸素自然;②語言古樸,多有點睛之筆;③于平淡之中迸發(fā)人生激情,于精微之中昭示文章骨氣。 (2)指孫犁做人有骨氣:①寧靜淡泊,志存高遠;②具有人道主義精神;③不慕富貴,遠離官場;④甘于寂寞,潛心學問;⑤剛正不阿,清風亮節(jié)。 解析 閱讀全文可知,“孫犁的風骨”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孫犁的文章有風骨,具體內(nèi)涵可摘取文中與之相關的關鍵詞句,如原文第四段中“孫犁先生的文章,清純雅致、樸素自然”,第六段“他于平淡之中迸發(fā)的人性激情,他于精微之中昭示的文章骨氣,盡在其中了”等;二是孫犁做人有骨氣,分析具體內(nèi)涵時,根據(jù)作者以及他人對孫犁的評價進行概括、提煉即可。 題組4鑒賞形象 分析概括形象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糖桂花 唐玉霞 炎熱還未走遠,桂花就開了,仿佛迫不及待。油綠的葉子里密密麻麻綻滿了細細小小的花朵。雕琢般的四片花瓣,一星半點花蕊,能爆發(fā)出濃烈的芳香。來來去去的人,簡直要在桂花香里迷失了方向。開黃色花的金桂,開橘紅色花的丹桂,開淡黃近乎白色花朵的銀桂,在村子里次第開放,熙熙攘攘地開著,濃濃的香氣籠罩著整個村子,經(jīng)久不散。 這樣釅釅地香醉幾日,就有桂花窸窸窣窣地往下落,像下雨一樣。老娘坐在樹下補衣服,兒子、媳婦都在田里忙。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老娘插不上手。老娘已經(jīng)下不了田,只能在家里燒燒鍋,掃掃地,喂喂豬,其實也是不少事,但因為不割稻不插秧,家里的事情再多人也是看不見的。這一日老娘刷了鍋,舀了兩瓢子糠到桶里,余火熱了洗鍋水,連中午飯剩下的鍋底,舀進桶里,攪拌了,拎到豬圈里。但是一拎卻拎不起來。老娘不敢要強,慢慢挪到豬圈,自言自語,一定是今天糠舀多了,水倒多了,不然昨天還拎得起今天怎么會拎不起來呢?自從耳朵開始聾,老娘就喜歡自言自語。 揣著一點心思,老娘做事有點兒走神。她拿掃帚把蘋屑掃掃,掃到桂花樹下,地上鋪了一層落花。老娘索性不掃了,抱了張破床單鋪在樹下,她自己掇了條凳子,坐在桂花樹下補衣裳。一個雙搶,小孩撕開的褂子,大人磨爛的褲子,都堆積著。只是一條褲子綻開的褲線還沒有縫完,老娘就打起了瞌睡。桂花撲簌簌地落在老娘頭上、懷里,太陽暖烘烘地曬著,穿過桂花樹,斑斑駁駁落在老娘頭上,曬得老娘頭皮有點燥熱。一陣“咯咯噠”的叫聲傳來,驚醒了老娘,原來一只母雞下了蛋。 老娘拍打著身上的桂花,把縫了一半的褲子放下來。近來一坐下來就瞌睡,可是真上床躺下,又睡不著,這讓老娘心里疑惑得很,上了年紀的老人就怕這樣,這可不是個好兆頭。黑蛋爺爺就是坐著打瞌睡,身子一歪死了。老娘雖然整天把死掛在嘴邊,可她不想死。孫子還沒有長大成家,她還想抱個重孫子再閉眼。老娘站在樹蔭里越想心里越不甘,索性不坐了。她取了支竹竿,竹竿的一頭綁著一只兜,這是打柿子用的。老娘不等桂花落,她去給樹們幫幫忙。竹竿在桂花樹之間游走,輕輕觸碰。桂花像急雨一樣落下來。老娘胳膊舉得酸了,看看破床單上落了一層,老娘拎起床單四角,把桂花倒進一只筲箕里。老娘有一只裝雪花膏的玻璃罐子,裝了何灣的豆糖、雍家鎮(zhèn)的玉帶糕,或者墨子酥、柿餅,都是娘家來人帶給老娘,或者兒子去集鎮(zhèn)里買給老娘的。一個夏天,什么樣的東西都吃完了。老娘將桂花倒進玻璃罐子里,倒一點,加一點紅糖,再倒一點,再加一點紅糖。這紅糖是老娘的寶貝,老娘不相信白糖,她相信紅糖最補。她年輕時坐月子,想喝口紅糖想巴了心。滿滿裝了一只罐子,老娘將罐子收到床檔下。想了想,老娘蹲下身,將罐子往床檔深處推了推。 老娘做的是糖桂花,總要等上月余的光景,紅糖慢慢溶在桂花里,桂花由金黃轉(zhuǎn)成巧克力色,若是白糖,顏色要明艷一些。打開罐子,濃香甜蜜。煮元宵的時候舀一勺,或者做桂花糕的時候舀一勺,甜還在其次,香味的醇厚最是銷魂。前兩日過中秋,鄉(xiāng)下自己蒸月餅,糯米面,里面包了糖粉。隔水蒸了,軟軟糯糯甜甜。媳婦就說,要是有糖桂花,包了糖桂花餡兒才叫又香又甜。桂花餡兒的月餅是做不成了,老娘要等到兒子冬日里下塘踩了藕,做桂花糯米藕。糯米和藕同煮,到糯米黏稠,藕也爛了,盛起來舀一勺糖桂花,就是老娘也能滿滿吃上兩大碗。除了做糖桂花,老娘還會做桂花醬。前些年和兒子媳婦一起下田,桂花開了謝了,沒有人管,這幾年,老娘有心思了。 太陽西斜的時候,兒子媳婦扛著鋤頭回來了。老遠就聽見豬在豬圈里嗷嗷叫,拱著圈門,家里大門開著,卻沒有人影。桂花樹下的凳子上,放著針線笸籮,一支長長的竹竿橫在地上。兒子撿起竹竿說,這是誰放在這里,把娘絆倒了不是小事情,邊說便往屋里走。 屋里,老娘趴在床沿上一動不動,一只手還扶著床沿,她將罐頭瓶子往里推一推,扶著床沿想站起身來,但是沒有起得來了。一陣風吹過,桂花香從屋外飄進來,老娘覺得有點兒醺醺的,就此閉上了眼睛。 (選自唐玉霞《悠然歲時遷》,有改動)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老娘”“媳婦”“兒子”“黑蛋爺爺”等稱謂不僅交代了親密的人物關系,而且散發(fā)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B.文章運用了多種描寫手法來刻畫人物形象,其中對老娘的心理描寫著力表現(xiàn)了她內(nèi)心的孤獨與寂寞。 C.太陽西斜時,“兒子媳婦扛著鋤頭回來了”,透露出正是孩子們的勤勞,讓老娘的晚年生活甜美而安心。 D.文章哀而不傷,雖然寫老娘之死,卻不渲染死亡之悲切,而是努力營造“桂花靜落”般動人的藝術情境。 答案 B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綜合賞析能力?!爸Ρ憩F(xiàn)了她內(nèi)心的孤獨與寂寞”說法錯誤,心理描寫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很多,并非“著力表現(xiàn)了她內(nèi)心的孤獨與寂寞”。 2.“糖桂花”在文中有什么意蘊?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分析。 答: 答案?、僬凵淞死夏锿砟暝谛断轮負罂梢皂槒膬?nèi)心喜好而感到輕松自在的心態(tài)。以前,桂花開了謝了沒有人管,這幾年老娘“有心思”了。②寄托了老娘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一罐糖桂花引發(fā)了老娘對美味與未來歲月的期待,引發(fā)了她內(nèi)心的愉悅之情。③表達了作者對帶著希望悄然而逝的生命的遺憾與感動。老娘在釀糖桂花的期待中,在醺醺的桂花香中死去,這既讓人覺得遺憾,又心存安慰。④象征著老娘的勤勞與付出。老娘一生辛勞,默默付出,臨終前的那一刻,還在為子孫們做著糖桂花。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把握文中物象意蘊的能力。答題時,先通讀文章,圈畫出文中關于“糖桂花”的內(nèi)容,結(jié)合文章的主旨理解“糖桂花”在文中的意蘊。文章寫“糖桂花”內(nèi)容主要在第五、七兩個自然段。老娘由當下剛做的一罐糖桂花想到了將來煮元宵、做桂花糕以及桂花糯米藕的美味,表現(xiàn)了老娘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憧憬;“除了做糖桂花,老娘還會做桂花醬。前些年和兒子媳婦一起下田,桂花開了謝了,沒有人管,這幾年,老娘有心思了”,以前老娘要和兒子媳婦一起下田勞作,沒有“心思”管桂花是開還是謝?,F(xiàn)在老娘老了,不再下田,“老娘有心思了”,做起了糖桂花,這里的糖桂花折射出“老娘晚年在卸下重擔后可以順從內(nèi)心喜好而感到輕松自在的心態(tài)”;第七段中“屋里,老娘趴在床沿上一動不動,一只手還扶著床沿,她將罐頭瓶子往里推一推,扶著床沿想站起身來,但是沒有起得來了”“一陣風吹過,桂花香從屋外飄進來,老娘覺得有點兒醺醺的,就此閉上了眼睛”,老娘在做糖桂花后,把糖桂花放到床底,在將糖桂花罐子往里推推后,沒能站起來,就去世了。也就是說老娘在去世前的那一刻還在做糖桂花,所以糖桂花象征著老娘的勤勞與為兒女的付出。還有老娘在做糖桂花的期待中,在醺醺的桂花香中死去,是帶著希望和憧憬悄然而逝的,讓人覺得遺憾,又心存安慰,所以糖桂花“表達了作者對帶著希望悄然而逝的生命的遺憾與感動”。 3.本文的語言很有特色,請結(jié)合全文加以賞析。 答: 答案?、偌毮仠赝?。作品對老娘的生活狀態(tài)和內(nèi)心世界描寫細膩,筆調(diào)溫婉,塑造了一個平凡鄉(xiāng)村老婦的典型形象。②樸實自然。語言生活化、口語化,符合普通的鄉(xiāng)村生活情境與人物身份,親切感人,樸質(zhì)自然。③生動形象。文章首尾的寫景具體形象,清新優(yōu)美,為故事和人物增添了詩化的意韻;做糖桂花的過程,文字逼真,如在眼前。④平淡而深沉。于平淡的語言中注入深沉的情感,字里行間流淌著一種無所不在的真情,通過做糖桂花等情景捕捉母親的情感世界,溫馨中又透著幽幽的淺愁。⑤修辭豐富。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疊詞等修辭,如“桂花窸窸窣窣地往下落,像下雨一樣”“老娘不等桂花落,她去給樹們幫幫忙”,真切傳神。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的能力。賞析語言特色一般從文章用詞、句式選用、手-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 鍵 詞:
- 2019高考語文考前精刷卷 專題十四 文學類文本閱讀散文 2019 高考 語文 考前 精刷卷 專題 十四 文學 文本 閱讀 散文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628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