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平板式汽車制動檢測臺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車輛工程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平板式汽車制動檢測臺設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學生姓名
院部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
專業(yè)、班級
車輛工程B07-9
指導教師姓名
職稱
實驗師
從事
專業(yè)
汽車工程
是否外聘
否
題目名稱
平板式制動檢驗臺設計
一、課題研究現(xiàn)狀、選題目的和意義
汽車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汽車使用量不斷增加,交通事故的發(fā)生也不可避免,汽車安全越來越重要。汽車安全的首要保證就來自汽車的制動性,因而制動性的精確檢測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對汽車制動性檢測設備進行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
通過此次畢業(yè)設計,能夠鍛煉學生們對所學專業(yè)課、基礎課知識進行綜合運用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其收集資料、方案設計、結構設計、
2、計算機繪圖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和工程實踐能力。同時對培養(yǎng)思維的全面性和科學性也很有幫助。
二、設計(論文)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主要研究的內容
通過對平板式制動檢測臺結構組成、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等的研究,以經(jīng)濟、實用為目標,制動性檢測的特點,設計出相應的平板式制動檢測臺。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支撐裝置(軌道式臺架和固定器)、承載裝置。能夠體現(xiàn)機械技術與力學性能的有機結合,在保證機械設計規(guī)則的基礎上,盡量使其結構有所創(chuàng)新。
(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根據(jù)自身所掌握的各方面知識以及對平板式汽車制動檢測臺的具體分析與研究,針對目前國內各個檢測站所使用的平板式制動性檢測設備的不足和缺
3、點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進設計,從而提高平板式制動檢測臺的工作效率及精確度,使汽車業(yè)走上規(guī)范化和現(xiàn)代化。
三、技術路線(研究方法)
本論文將遵循以下具體的技術路線進行:
第一,文獻資料和基礎數(shù)據(jù)的收集、處理、分析,包括:國內外文獻收集,臺架式車身校正設備設計的實際例子;
第二,在廣泛占有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利用所學的機械方面的知識,對一些設計中的基礎問題進行研究;
第三,根據(jù)維修行業(yè)的具體情況,對目前市場上平板式制動檢測設備的狀況進行調查,進一步進行分析與研究;
第四,進行可行性研究,據(jù)此對研究與設計成果進行檢驗并加以修改、補充
四、進度安排
第一周~第三周:在畢業(yè)設計任務書的要求下
4、,充分理解題目,收集資料,閱讀文獻,完成開題報告和文獻綜述;
第四周~第五周:明確論文方向及要求,進行調研,提出論文整體思路,并提出論文提綱;
第六周~第七周:確定論文提綱,確定各個章節(jié)寫作內容;
第八周~第十二周:撰寫論文,錄入論文;
第十三周~第十六周:論文審核,完善論文,準備答辯。
五、參考文獻
[1]蔡香季.機動性安全檢測技術[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1:67-85.
[2]交通部公路司主編.汽車綜合性能檢測[M].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25-34.
[3]葛在.反力式制動試驗臺的測試性能[J].中國公路學報,1997,4(2):10
5、5-106.
[4]余志生.汽車理論[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2.
[5]高國恒.汽車檢測診斷方法[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104-154.
[6]鄧貽云主編.檢測技術與儀表[M].北京:輕工業(yè)出版社,2002:62-72.
[7]清華汽車技術公司.平板式汽車檢測設備學術論文與新聞報道匯編:一集[C].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8]楊金霞,李挺生.在用汽車制動性能的測試及標準探討[J].汽車運輸與研究,1997,6(11)34-38.
[9]Janice M Lakich and Wayne D-Brandt。Integrated diagnost
6、ics for the vehicle system.2003 12-30P
[10]張福生.汽車制動性能的計算機模擬分析[J].山西交通科技,1997,18(4):1-6.
[11]曹玉生等.板式汽車制動臺的研制與開發(fā)[J].制造自動化技術,2000,11(7):13-15.
[12]張重雄.板式汽車制動綜合性能測試系統(tǒng)的研究[J].華北航天科技與教育,2002,9(1):35-41.
[13]蘭永紅.滾筒式制動試驗臺與平板式制動試驗臺性能的優(yōu)劣分析[J].內蒙古公路與運輸,1998,7(3):21-25.
[14]曹健.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線全自動聯(lián)網(wǎng)改造[J].汽車研究與開發(fā),2000,13(5):81-84.
[15]徐穎.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2:243-291.
六、備注
指導教師意見:
簽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