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2010高三數(shù)學(xué)專題過關(guān)測試 立體幾何1蘇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江蘇省2010高三數(shù)學(xué)專題過關(guān)測試 立體幾何1蘇教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江蘇省2010屆高三數(shù)學(xué)專題過關(guān)測試
立體幾何 (1)
班級 姓名 學(xué)號 成績
一、選擇題:
1.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A.經(jīng)過不同的三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B.分別在兩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直線一定是異面直線
C.垂直于同一個平面的兩條直線是平行直線
D.垂直于同一個平面的兩個平面平行
2.給出四個命題:①線段AB在平面內(nèi),則直線AB不在內(nèi);②兩平面有一個公共點,則一定有無數(shù)個公共點;③三條平行直線共面;④有三個公共點的兩平面重合. 其中正確命題的個數(shù)為
A、1 B、2 C
2、、3 D、4
3.一個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條件是
(A). 底面是正方形,有兩個側(cè)面是矩形 (B). 底面是正方形,有兩個側(cè)面垂直于底面
(C). 底面是菱形,且有一個頂點處的三條棱兩兩垂直
(D). 每個側(cè)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
4.正四棱錐的側(cè)面是正三角形,則它的高與底面邊長之比為(
(A)1∶2 (B)2∶1 (C)1∶ (D)∶1
5、若平面a//b,直線aì a,直線b ìb,那么直線a,b的位置關(guān)系是( )
(A)垂直 (B)平行 (C)異面 (D)不相交
6、已知直線 a與b
(A)相交 (B)異面
3、 (C)平行 (D)共面或異面
7、對于直線m、 n 和平面 a、b、γ,有如下四個命題:
其中正確的命題的個數(shù)是
(A) 1 (B) 2 (C) 3 (D) 4
8、點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為O,且PA、PB、PC兩兩垂直,那么O是△ABC的
a
P
B
A
C
D
(A) 內(nèi)心 (B) 外心 (C) 垂心 (D) 重心
9、如圖BC是Rt⊿ABC的斜邊,過A作⊿ABC所在
平面a垂線AP,連PB、PC,過A作AD⊥BC于D,
連PD,那么圖中直角三角形的個數(shù)
4、是
(A)4個 (B)6個 (C)7個 (D)8個
10、若圓柱和圓錐的底直徑、高都與球的直徑相等,則圓柱、球、圓錐的
體積比是
二、填空題:
11、如果規(guī)定:,則 叫做 關(guān)于等量關(guān)系具有傳遞性,那
么空間三直線 關(guān)于相交、垂直、平行、異面、共面這五種關(guān)系中具有傳遞性的
是___________.
12、已知平面和直線m ,給出條件:①;②;③;
④ , ⑤.(i)當(dāng)滿足條件 時,有;
(ii)當(dāng)滿足條件 時,有. (填上條件的序號)
13、已知高為3的直棱柱ABC—A′B′C′的底面是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
則三棱錐B—A
5、B′C的體積為_____________
14、一根細金屬絲下端掛著一個半徑為lcm的金屬球,將它浸沒在底面半徑為2cm的圓柱形容器內(nèi)的水中,現(xiàn)將金屬絲向上提升,當(dāng)金屬球全部被提出水面時,容器內(nèi)的水面下降的高度是_____cm.
三、解答題:
M
A
B
C
D
F
15.如圖: 平行四邊形 ABCD 和平行四邊形 CDEF有一條公共邊CD ,
M為FC的中點 , 證明: AF // 平面MBD.
16、一球內(nèi)切于圓錐,已知球和圓錐的底面半徑分別為r?,R , 求圓錐的體積。
E
R
6、
r
O
D
C
B
A
17、如圖,正三棱柱ABC--中,D是BC的中點,AB = a .
(1) 求證:
A
B
C
C1
B1
A1
D
(2) 判斷AB與平面ADC的位置關(guān)系,并證明你的結(jié)論
18、如圖,在多面體中,面,∥,且,,為中點.
(1)求證:EF// 平面ABC;(2)求證:平面
19、如圖所示,已知正方體ABCD-A1B1C1D1 , 棱長為a ,點E,F(xiàn) 分別是AA1與CC1 的中點, 求四棱錐A1-E
7、BFD1 的體積。
E
A
B
C
A
1
B
1
D
1
C
1
A
B
C
D
A
1
B
1
F
C
1
20、如圖,四棱錐的底面為菱形 且∠ABC=120°,PA⊥底面ABCD,
A
B
C
D
P
E
AB=2,PA=,
(Ⅰ)求證:平面PBD⊥平面PAC;
(Ⅱ)求三棱錐P--BDC的體積。
(Ⅲ)在線段PC上是否存在一點E,使PC⊥平面EBD成立.如果存在,求出EC的長;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參
8、考答案
一、CACC D CACDB
二、11、平行, 12 、 ③⑤ ②⑤,13、 14、
三、15. 略證:連結(jié)AC交BD于O,連結(jié)OM,在三角形ACM中
中位線OM∥AF,則AF∥平面BMD.
16.如圖所示,根據(jù)平面幾何知識有
即
17.(1) 略證:由A1A⊥BC,AD⊥BC,得BC⊥平面A1AD,從而BC⊥A1D,又BC∥B1C1,所以A1D⊥BC.
(2)平行. 略證:設(shè)A1C與C1A交于點O,連接OD,通過證OD是△A1CB的中位線,得出OD∥A1B, 從而A1B⊥平面A1CD.
18. 取BC的中點M,連接AM、FM,根據(jù)已知結(jié)合平面幾何知識易證.
19.
20.(1) 略證:通過證BD⊥AC,BD⊥PA,得出BD⊥平面PAC,又BD在平面PBD內(nèi),所以平面PBD⊥平面PAD
(2)
(3)假設(shè)存在,設(shè),則 ,Δ ∽ΔC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