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4 地球的圈層結構同步配套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4 地球的圈層結構同步配套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4 地球的圈層結構同步配套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1.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四節(jié) 地球的圈層結構 課時過關能力提升 基礎鞏固 在不同介質中地震波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學家就是利用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探知地球內部結構的。據(jù)此完成第1~2題。 1.下列有關地震波傳播速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震波波速變化處,說明上、下層次的物質組成可能存在很大差異 B.地震波向下傳播的過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 C.地震波中的橫波不能通過軟流層,軟流層之下只有縱波 D.在任一深度都是橫波的速度大于縱波 2.有關地球內部圈層結構的正確敘述是( ) A.劃分地殼和地幔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B.地核部分的溫度、壓力和密度都較小 C.在莫霍界面下,縱波的傳播速度突然下降,橫波則完全消失 D.在莫霍界面下,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 解析:第1題,地震波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有很大差別,根據(jù)地震波的速度變化就可以推斷所經過的不同物質,波速發(fā)生明顯變化,就說明上、下層次物質組成有很大差異。地震波在向下經過古登堡界面時,縱波波速突然下降,橫波則完全消失。橫波可以通過軟流層;橫波傳播速度小于縱波。第2題,地殼與地幔的分界面為莫霍界面;地核部分的溫度很高,壓力和密度很大;莫霍界面下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都明顯增加。 答案:1.A 2.D 3.為了探測莫霍界面的情況,在圖中的A、B、C、D四點同時進行了地震波的測定,其中最遲得到從莫霍界面?zhèn)鱽淼卣鸩ǖ牡攸c是( ) 解析:地殼的厚度與露出地表的部分高度呈正相關,大陸上海拔越高,地殼越厚,地震波從莫霍界面?zhèn)鞑サ綔y定點的時間越長。 答案:A 4.火山噴發(fā)出的大量熾熱巖漿可能來源于( ) A.地殼 B.下地幔 C.巖石圈 D.上地幔中的軟流層 解析:一般認為,巖漿來自上地幔中的軟流層。 答案:D 5.圖中大圓、中圓和小圓代表的地理概念依次是( ) A.巖石圈、地幔、地殼 B.巖石圈、上地幔頂部、地殼 C.巖石圈、地幔、地核 D.地球內部圈層、地幔、軟流層 解析:地球內部圈層包括地殼、地幔和地核;地幔分上地幔、下地幔,上地幔中有軟流層;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 答案:D 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等,這些圈層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結合“地球圈層構造示意圖”,完成第6~7題。 6.圖中所示的圈層A、B、C分別是( ) A.水圈、生物圈、巖石圈 B.生物圈、巖石圈、水圈 C.巖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巖石圈 7.A圈層不同于其他圈層的特點是( ) ①只有A圈層具有生命存在的條件?、诓粏为氄加锌臻g,滲透于其他圈層之中 ③占有獨立空間,厚度為300多米?、艿厍蛏戏浅;钴S的特殊圈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按距離地球表層由遠到近,地球圈層可分為大氣圈、生物圈、水圈、巖石圈,其中生物圈包括大氣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巖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單獨占有空間。結合圖示A、B、C及與大氣圈的位置可判斷A為生物圈,B為水圈,C為巖石圈。由于生物圈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場所,故可稱之為地球上非?;钴S的特殊圈層。 答案:6.D 7.D 8.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地球內部圈層的名稱:A和B是 ,A和 B+C是 ?,D是 ,C+D+E是 。 (2)不連續(xù)面:F為 , (填字母)是橫波完全消失的界面。 (3)地震波在經過F時速度發(fā)生的變化是 。 (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 。 答案:(1)地殼 巖石圈 軟流層 上地幔 (2)莫霍界面 G (3)地震波(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明顯加快 (4)地殼的厚度不均,A是大陸地殼,B是大洋地殼,大洋地殼比大陸地殼薄 能力提升 1.下列有關地震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震波是一種無線電波 B.地震波傳到古登堡界面時完全消失 C.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相同 D.地震時縱波先傳到地面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地震波的特性。地震波是一種彈性波;它分為橫波和縱波,橫波波速比縱波慢,地震時縱波先傳到地面;當?shù)卣鸩▊鞯焦诺潜そ缑鏁r,橫波完全消失,縱波波速突然下降。 答案:D 2.圖中的各層中,構成地殼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解析:莫霍界面以上為地殼。 答案:A 右圖為“地球內部結構圖(部分)”。讀圖完成第3~4題。 3.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內部結構的重要手段,當c處巖層發(fā)生地震時,地表科研人員測得地震波在經過f界面時的變化是( ) ①縱波速度加快?、诳v波速度減慢?、蹤M波速度加快?、軝M波速度減慢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組合表示巖石圈的是( ) A.a+b+c B.a+c+d C.b+c+d D.c+d+e 解析:第3題,c位于莫霍界面以下,該處發(fā)生地震時,地震波由內部向地表傳播,向上通過莫霍界面時縱波和橫波傳播速度明顯減慢。第4題,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即軟流層(d)以上的部分。 答案:3.B 4.A 讀“某地地震波速度隨深度的變化圖”,完成第5~6題。 5.該地莫霍界面大約位于( ) A.5千米處 B.17千米處 C.33千米處 D.2 900千米處 6.該地可能位于( )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南極點 D.太平洋 解析:第5題,圖中波速開始明顯增加的深度為5千米左右,所以莫霍界面大約位于5千米處。第6題,莫霍界面深度為5千米,得出該地應該位于地殼較薄的海洋上。 答案:5.A 6.D 地震波在不同物質中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學家利用這一原理探究地球內部結構。據(jù)此完成第7~8題。 7.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時,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在距離地面大約2 900千米深度處橫波完全消失,縱波速度突然下降,這說明( ) A.地球內部存在著巖漿 B.該深度上下層次的溫度變化明顯 C.大陸地殼與大洋地殼的厚度不同 D.該深度上下層次的物質組成存在很大差異 8.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常利用地震波( ) A.傳遞聲音信號 B.進行地質探礦 C.調查農作物病蟲害情況 D.測量山峰的高度 解析:第7題,從材料的描述中可知,若地震波的傳播速度發(fā)生了改變,說明其經過的物質狀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第8題,地下的礦藏與其周圍的物質狀態(tài)不同,因而地震波傳播的特征也不同。 答案:7.D 8.B 下圖為“地球圈層結構示意圖”。讀圖完成第9~10題。 9.圖中數(shù)碼所代表的地球圈層正確的是( ) A.①為地殼 B.②為巖石圈 C.③為軟流層 D.④為下地幔 10.下列有關地球圈層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圈層屬于水圈 B.②圈層的厚度陸地較海洋小 C.③圈層可能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 D.④圈層的物質狀態(tài)為固體 解析:本組題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層結構。弄清各序號代表的圈層是解題的關鍵。由圖可知,①圈層屬于大氣層;②為地殼,其厚度陸地比海洋厚;③為軟流層,一般認為是巖漿的發(fā)源地;④為外核,由于橫波不能通過,一般認為它是接近液態(tài)的;⑤是內核。 答案:9.C 10.C 讀圖,完成第11~12題。 11.②圈層的主體是( ) A.河流 B.湖泊 C.冰川 D.海洋 12.①②③④四圈層中處于不斷循環(huán)更新之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組題利用地球外部圈層結構簡圖,考查地球外部圈層的各自特點。由圖可知,①為巖石圈,②為水圈,③為生物圈,④為大氣圈。水圈通過水循環(huán)可以循環(huán)更新。 答案:11.D 12.B 讀圖,完成第13~14題。 13.該圖景觀體現(xiàn)出的地球圈層的個數(shù)是( )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14.該景觀的形成過程,充分說明了( ) A.圖中各圈層都是連續(xù)而不規(guī)則的,且都相互聯(lián)系 B.圖中的各圈層之間存在著物質遷移和能量轉化 C.圖中的各圈層是獨立發(fā)展變化的 D.圖中各圈層的內部物質運動的能量都來自太陽輻射能 解析:景觀圖中涉及的圈層有水圈、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該瀑布的形成說明地球的圈層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它們之間不斷進行著物質遷移與能量的轉化,其所需能量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分別是地球內能、重力能、太陽輻射能。 答案:13.C 14.B 讀“地殼等厚度線圖”,完成第15~16題。 ★15.圖示地區(qū)的地殼厚度( ) A.由西向東逐漸增厚 B.由北向南逐漸增厚 C.由東向西逐漸增厚 D.由南向北逐漸增厚 ★16.若繪制地殼厚度剖面圖,其0千米為( ) A.海平面 B.巖石圈底部 C.莫霍界面 D.軟流層底部 解析:第15題,由圖中等值線讀出即可。第16題,莫霍界面以上為地殼。 答案:15. C 16.C 17.讀“地震波的波速與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圖”,完成下列各題。 (1)指出圖中A、B代表的地震波。 A ,B 。 (2)A、B兩種地震波大約在地下平均 千米處(大陸部分)速度明顯加快,從而發(fā)現(xiàn)了C 。 (3)在地下2 900千米處,A波 ,B波波速 ,從而發(fā)現(xiàn)了D 。 (4)C面以上為 ?,C面和D面之間為 ?,D面以下為 。 答案:(1)橫波 縱波 (2)33 莫霍界面 (3)突然消失(或不能通過) 突然下降 古登堡界面 (4)地殼 地幔 地核 ★18.讀“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甲、乙是地球內部的兩個不連續(xù)面,其名稱分別是:甲 ?,乙 ?。 (2)當A地發(fā)生地震時,B、C、D、E、F五個觀測點都測到了A發(fā)出的地震波,對B、E兩點所測得的縱波波速進行比較,波速較快的是 觀測點,造成兩地波速差異的原因是 。 (3)請在圖中用斜線畫出接收不到橫波的區(qū)域。 答案:(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E 縱波在地幔中的傳播速度高于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A、E之間經過了地幔,A、B之間沒有經過地幔,所以由A到E的平均波速要大于由A到B的平均波速 (3)(過A點作地核這個小圓的切線,兩線之間的地核及小圓以下區(qū)域即為接收不到橫波的區(qū)域。)見下圖:-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2019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1.4 地球的圈層結構同步配套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1 2018 2019 高中地理 行星 地球 結構 同步 配套 練習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6132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