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賞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賞析(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賞析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西方涌現出許多著名的音樂家和眾多的音樂流派,美籍俄國作曲家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無疑是其中最有影響力,同時也是最富創(chuàng)新精神的音樂家之一。斯特拉文斯基的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一百多部、各種各樣體裁的作品,上個世紀沒有哪個作曲家的音樂風格能像斯特拉文斯基那樣多變,涉獵范圍那樣廣泛,《俄狄普斯王》典雅華麗、《樂章》優(yōu)美簡潔、《春之祭》狂野奔放、《敦巴頓橡樹園協(xié)奏曲》幽默風趣、《C大調交響曲》明媚洗練等等不勝枚舉,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時,不管哪種風格流派,他都獲得了巨大的成
2、就。
他嫻熟運用各種音樂風格,從多神教古風到古希臘神話,從歐洲十七、十八世紀音樂到俄羅斯音樂,從中世紀法國音樂到現代美國音樂,從爵士樂到彌撒曲,從交響樂到馬戲團波爾卡無不囊括。他的作品體現了二十世紀上半葉西方主要音樂流派的特征。斯特拉文斯基作為新古典主義風格的代表性人物,對同時代和后來的許多作曲家都產生了很大影響,有力地推動了現代音樂的發(fā)展。
《春之祭》是斯特拉文斯基創(chuàng)作初期的第三部作品,創(chuàng)作于1913年,是一部蔚為大觀的芭蕾舞劇,也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曾被英國古典音樂雜志《Classical CD Magazine》評選為對西方音樂歷史影響最大的50部作品之首。
斯特拉文斯基努力在
3、音樂中表現人與自然的不可調和性。在他的音樂中一方面是原始人對大地的恐懼與崇拜,另一方面是對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的陶醉和狂喜?!洞褐馈窂膬x式的感覺上講也是個神話。它源于斯特拉文斯基關于古老的斯拉夫儀式的夢想。他看到了被智慧老人們環(huán)繞著的年輕女子為了喚醒春天而一直跳舞到死。斯特拉文斯基把這個夢想向一個畫家、考古學家Nichdes Roenzh 進行了描述,Roenzh和斯特拉文斯基開始以他的夢為基礎構想這部芭蕾舞劇。他們用一種儀式結構創(chuàng)編了劇本,開始是一個老巫婆指名了芭蕾的行動,并預知其節(jié)目及慶典儀式。斯特拉文斯基把這部舞劇構思成完全由舞蹈來表現的神圣祭典:“一切都應該是舞蹈的,沒有啞劇?!钡牵?/p>
4、事實上,完成后的音樂是將啞劇融于舞蹈之中,把舞劇從注重造型性的情節(jié)舞劇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而成為富有表現力的作品。
《春之祭》原本是作為一部交響曲來構思的,后來季亞吉列夫說服了斯特拉文斯基,把它寫成了一部芭蕾舞劇。這部作品首次在巴黎上演時,就引起了觀眾強烈的反應。第一場一開幕,臺下就開始因為這部芭蕾舞劇與傳統(tǒng)的芭蕾舞劇大相徑庭大吵大鬧,因為《春之祭》的演員們身著粗布袋、動作生硬、姿態(tài)粗野,而音樂也是一反常態(tài)的不協(xié)調甚至刺耳,樂曲的節(jié)奏非常野蠻,這與傳統(tǒng)的芭蕾舞劇一直優(yōu)雅華麗、多姿多彩的服裝完全不同,而對于芭蕾舞中的演員角色也是一個顛覆??梢哉f斯特拉文斯基以其沖突的調性、沖突的和弦以及沖突的節(jié)奏震
5、驚了整個音樂界。
《春之祭》共有兩部分,第一部分《大地的崇拜》將我們帶到史前一座孤寂無人的山谷,由巴松管奏出的音符使人感到原始森林的召喚,那些怪誕的、夢幻的、甚至怪誕的感覺。
開頭即可聽出斯特拉文斯基獨有的風格:拍子變化多、音樂狹窄。引子以獨奏大管在高音區(qū)吹出的一支陰郁的立陶宛民間曲調開場,它那神秘的音響把我們帶到了史前時期的一座孤寂的山谷。在這里,春天即將來臨,大地逐漸蘇醒,一群男女在靜靜地沉思。
第二段大地回春;青年舞曲:這一段以模仿沉重踏步的節(jié)奏作為開始,青年們和著這種粗野的節(jié)奏而跳舞。這是“春天到來”的歡樂宣告。第三段誘拐之舞,這是整部舞劇中最粗野、最恐怖的一段,舞蹈也是
6、激烈而粗獷的。整個樂隊變得越來越喧鬧,不時還傳來雷鳴般的爆裂聲。第四段春之輪舞,單簧管奏起了似乎無始無終的抒情旋律,像一支牧歌,充滿了質樸的思慕之情,同時又表達出熱烈的愿望。對壘游戲是一場描寫部落間戰(zhàn)斗的舞蹈。在舞劇中,這是一段兩人一組的體操般的舞蹈,而樂隊則用一支受到“古怪而有力”的節(jié)奏交替支撐和推進的旋律,來為這一舞蹈伴奏。第六段長者的行列,用四支法國號以不同的調性,莊嚴而有力地宣告長者的到來。這時,打擊樂器用各種節(jié)奏來做伴奏,其中還有弦樂器的顫音纏繞其間,呈現出在遠古的獻祭儀式上香煙繚繞的情景。第七段大地的崇拜,這一段僅四小節(jié),以一個輕微而神秘的不協(xié)和和弦構成,是上一段突然剎住后的一個尾
7、音,它與先前的轟然巨響形成鮮明的對比。
第一部分的最后一段是大地之舞,這是一段氣氛熱烈、力度與配器變化多端的音樂。當這一音樂最后上升到極度狂亂的音響時,全曲的第一部分在樂隊的沉重切分和弦音響中,以最強音結束。
第二部分的舞蹈由少女們在黑暗中的游戲開始。少女們的旋轉舞蹈預示著,他們最終會將某位少女圍起并奉獻給春天。被選出的少女將接受春天的祝福,并將從春天那里獲得的青春力量還給春天。少女們環(huán)繞著被選中的少女舞蹈,后者滿足地靜處于中央。接著是大地的凈化與召喚祖先的儀式,其后被選中的少女開始跳獻祭舞,當她舞至精疲力竭就要倒下時,祖先如獵食的猛禽撲向她,在她倒下前的那一瞬將她抓起并向天高舉,使她
8、免于觸及大地。
斯特拉文斯基曾為第二段的引子取名為“異教徒之夜”。 這段音樂描寫出獻祭前夜的沉思:長者和少女們圍坐在篝火旁,他們都沉思不語,因為要從這些少女中挑選一個作犧牲者——她將不停地跳舞,直至死去,這就是對大自然的獻祭。
下一段是青年人神秘的環(huán)旋舞,為表現精細效果而細分成十三個聲部的弦樂器組,奏起了一支陰沉的、懺悔似的旋律。第三段是對被選少女的頌贊——這段表現被選少女與其他少女們和男青年的兩段舞蹈。音樂節(jié)奏復雜,節(jié)拍多變。緊接著是祖先的召喚:在低音單簧管和低音弦樂器低沉的長音背景下,木管樂器和銅管樂器的一連串蠻橫和弦,令人心焦地反復奏響。它們不時被定音鼓和低音鼓打斷,這鼓聲仿佛是在催
9、促被選少女跳“獻祭舞”。第五段祖先的儀式,這一段英國管奏出一支粗野的歌,仿佛一個原始的咒語,全場為之震驚,并在這激發(fā)原始人舉行神秘祭儀的咒語聲中感到顫栗。
最后是被選少女的獻祭舞——這最后一段音樂是整個獻祭儀式的最高潮。被選少女經過前幾段音樂的催促,在彷徨以及因懼怕而神思恍惚之后,終于跳起了獻祭舞。被選少女在越來越粗野的音樂聲中,精疲力盡地倒下——她終于將自己的生命獻給了大地和春天。
《春之祭》表達的是大自然萬象更新帶來的生機勃勃和躁動不安。在帷幕升起前的前奏中,樂隊表達出巨大的慌亂,這是所有感覺敏銳的生靈面對自身可以無限制地成長、發(fā)展所感受到的那種巨大的慌亂。這股力量從長笛高音區(qū)稀薄的音
10、色逐漸傳遞到了整個樂隊。大自然復蘇的感覺朦朧但強烈,這是青春期既迷茫又深刻的躁動。
前奏部分一直以 “中強” 的力度為基礎,旋律的起伏較為平緩。音樂力度的變化取決于演奏樂器的多寡,而非旋律本身。樂曲沒有使用弦樂器奏出這段旋律,因為弦樂器的音響以及其強弱變化,很容易喚起聽眾對人聲的記憶,而將聲音較干澀,情感表達不太濃烈的木管樂器置于音樂的前景,更合乎美學。
總的來說,前奏曲表達的是大自然在春日復蘇中的騷動,是對正午陽光的敬畏之情,是希臘牧神潘的哀嘆。最初的音樂素材不斷膨脹,發(fā)展,蔓延。每一件樂器都如同一顆幼芽,突破厚厚的老樹皮,形成一個懾人的整體。而樂隊必須展示出春日萬物復蘇的景象。
《春之祭》這部作品使斯特拉文斯基進入一個新的音樂世界,形成自己不可被超越的獨特風格,他的樂思通過非常準確的組合方式和音區(qū)獲得“枯澀”的效果,而整部作品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沖突的節(jié)奏”,他的節(jié)奏突破了強弱交替的限制,和小節(jié)線的限制,因而節(jié)奏更加多樣化、復雜化。而在和聲中使用各種不協(xié)調和弦,突破和聲體系的限制,從音樂的束縛中解放自己?!洞褐馈纷鳛樗固乩乃够闹饕碜髌分唬乾F代主義音樂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專心---專注---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