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物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1教學反思 教科版.doc
《2019-2020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物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1教學反思 教科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物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1教學反思 教科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物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1教學反思 教科版 本節(jié)課是教科版小學六年級二單元“物質的變化”的第二小節(jié)內(nèi)容。原教材是讓學生通過混合實驗和加熱白糖的實驗,觀察實驗中物質發(fā)生的變化,總結歸納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特點,從而建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對于這類構建科學概念的內(nèi)容,教師稍有不慎,學生就變成填壓器,課堂成了說教課。為此在幾次試教中,我努力讓學生擁有課堂主動權,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的情境,其中體會很深。 一、經(jīng)驗是個寶。 用科學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建構科學概念是當前科學教育的核心任務,如何設計探究活動,如何引領學生建構科學概念?在教學前是我們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而學生原有的經(jīng)驗卻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我們應該合理巧妙地挖掘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從而輔助教學。 原教材安排的第一個實驗是觀察黃豆和沙子的特點,引領學生從多角度去觀察事物的特征,再將其混合,混合事物過程中,指導學生學會留下樣本,通過比較分析變化,同時利用攪拌、分離物質,做更細一步的觀察比較,最后總結歸納出這個實驗中物質變化的特點,從而構建形成物理變化的概念。第一次教學設計以教材的編排為基點,可試教之后,發(fā)現(xiàn)寶貴的四十分鐘打折了,時間遠遠不夠,聽課老師也指出這一實驗早在三年級下冊學生已經(jīng)操作過,學生已有一定的經(jīng)驗,是否該借學生的經(jīng)驗來直接進入主題,由老師來演示幫助學生回憶分析。 同樣第二個實驗——白糖加熱,對于六年級的學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白糖,有關白糖的特點也是一清二楚,但對于白糖加熱后會有怎樣的變化,是個未知數(shù),為此,讓學生的已知經(jīng)驗與課堂知識產(chǎn)生沖突,產(chǎn)生探究區(qū)域,從而引領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二、提問是座橋 問題是教學的心臟,教師利用問題來誘導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產(chǎn)生問題與老師在引導中拋出的問題交相輝映,構成了我們科學課堂教學的一般過程。課堂提問是一座連接學生與教材的橋梁,更是一座連接學生與科學寶殿的橋梁,為此教師提問時應該做到:問點準確、難度適宜、時機得當、問法靈活。 幾次試教之所以出現(xiàn)一些問題,主要是我提的問題沒有到位。 記得一次試教,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加熱后的“白糖”與未加熱的白糖不一樣時,我是這樣問的:“同學們,你們認為湯勺里的是什么?”學生異口同聲地說是“白糖”,這時,我又追問:“你看它和原來的白糖會一樣嗎?”學生又說:“這是黑色的糖?!贝藭r,我有些著急了,要不現(xiàn)場來驗證,于是我又請學生取水、取黑色物質,看是否會溶解。結果讓我大跌眼鏡,“老師我發(fā)現(xiàn)它溶解了!”(其實那是加熱到黃色糊狀時)最后還是由我糾正事實,直接告訴學生那已經(jīng)不是白糖了,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新的物質,這是化學變化。學生就這樣糊里糊涂地上完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后來反復琢磨試教,將這里的提問重新設計,問題的方向與要求更明確,從而正確引導學生思維,收效果然很不錯?!巴瑢W們,請你仔細觀察比較加熱后的物質和原來袋子里的白糖,你覺得它們一樣嗎?”學生馬上就說出“不一樣”,“哪兒不一樣?”我接著追問:“你認為這還是白糖嗎?”學生思考了一會兒告訴我“不是?!边@不正是我想要的嗎?這不就能水到渠成地歸納總結出化學變化的特點,從而構建化學變化的概念了嗎? 問題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由學生提出,在《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解讀》中提到“在課堂上,一個有難度但有又讓人能嘗到果實、足以引發(fā)探究的問題,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問題”。最后“火眼金睛”一欄,學生判斷“食鹽溶解”是什么變化??梢哉f,課堂是流動的、有生命的。學生的思維在這里得到鍛煉,科學概念在這里得到鞏固,科學知識在這里得到延伸。一個學生說是物理變化,理由有板有眼,而另一個說是化學變化,看似也是有理有據(jù)。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正當學生不可開交之時,老師順勢列舉事實,并組織學生課后進行進一步的研究探討。 三、設計要合理 (一)實驗記錄單的設計 白糖加熱實驗是關鍵,可實驗記錄單設計得如何直接關系到實驗操作的效果及作用。 第一次 加熱白糖變化記錄表 加熱前 預測 加熱后的變化 狀態(tài) 顏色 氣味 其它 學生記錄中,我發(fā)現(xiàn)第一欄顯得幼稚,學生都已知道,沒必要浪費課堂上寶貴的時間,完全可以由學生說完之后,老師課件呈現(xiàn),而記錄單上則可事先打印好,從而引導學生更多關注白糖加熱的變化。 第二次 加熱白糖實驗記錄表 白糖 加熱前 預測 加熱后 形態(tài)(固體、液體、氣體) 固體 顏色 無色 形狀 顆粒狀 氣味 無味 其它 這一次填寫記錄單比第一次順利多了,學生們直奔主題,方向明確,但又出現(xiàn)新的問題,匯報中,善于觀察的同學有著新的發(fā)現(xiàn),有人說“冷卻之后,糊狀的物質馬上變成塊狀?!币灿腥苏f“我發(fā)現(xiàn)湯勺的下面有黑乎乎的東西。”這都是珍貴的課堂資源,我們應有意地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為此,我又多設計一欄“新的發(fā)現(xiàn)”。 第三次 加熱白糖實驗記錄表 白糖 加熱前 預測 加熱后 形態(tài)(固體、液體、氣體) 固體 顏色 無色 形狀 顆粒狀 氣味 無味 其它 新的發(fā)現(xiàn) (二)教材的處理設計 本節(jié)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實驗,在實驗中觀察物質的變化,分析歸納出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特點,從而建立起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概念。 課堂一開始由直觀有趣的白糖加熱實驗亮相,這樣設計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可以避免試教中出現(xiàn)學生好奇實驗材料,甚至悄悄玩材料。學生在自主探究的情境中,一心一意玩的,不知不覺地認識化學變化,形成化學變化的概念。同時,我對教材中的編排順序有些不同的看法,因為在混合分離實驗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明顯的變化(包括物質顏色、透明度、光澤等變化),這種變化對于學生解釋后面白糖變化時會有所誤導和混淆,學生很容易認為顏色、形狀、有氣味產(chǎn)生就是化學變化。并且,由于白糖和蠟燭以及金屬勺都在同時發(fā)生化學變化,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難免會不全面,也影響它對于概念的理解。 所以我把化學概念初步形成之后,再引到物理變化。試教中方案很多,唯獨這一種既自然又直觀。由問題——演示——比較——發(fā)現(xiàn)——形成概念。 科學概念初步形成后,還需要不斷地進行驗證和實踐,因此設計判斷、舉例,加以幫助學生理解鞏固。接著讓學生回顧實驗中還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利用已經(jīng)學習到的科學概念嘗試解釋實驗中的現(xiàn)象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準確引導學生分析實驗中的現(xiàn)象,用概念來判斷和解釋,要抓住主要的變化特點進行鑒別。 最后,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本課內(nèi)容在問題設置和探究方法的指導上應有所改變,尤其是對于沒有經(jīng)歷過科學教育的學生,他們在科學觀察習慣、科學思維發(fā)展以及動手能力等方面都有著比較明顯地區(qū)別,教師在指導上應熟悉學生的這些習慣,同時課前應調(diào)查了解孩子們的前概念知識,為教學設計的修補提供更充分的依據(jù),也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掌握形成準確的科學概念。 試教之后心中的疑惑: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是在傳統(tǒng)教材中需要到初中學習,讓小學生學習這樣難度教材的內(nèi)容是否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基礎?僅憑借教材中混合物分離和加熱白糖、蠟燭燃燒的實驗,能否讓學生建立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準確概念?還有哪些適合的實驗可以代替教材中的實驗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形成科學概念,畢竟加熱白糖的實驗涉及白糖的變化和蠟燭燃燒的變化,學生全面觀察的難度比較大,而讓學生馬上利用剛學的概念來解釋物質變化的現(xiàn)象有一定難度,效果也不一定會很好。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物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教學反思 教科版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這一時期是培養(yǎng)科學興趣,體驗科學課程,發(fā)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本課教學設計就是依據(jù)科學課標而設計的。 在本課的教學中有優(yōu)點也有不足,我先說一說本課的優(yōu)點: 1.激發(fā)學生好奇心、以學生探究為主是科學學習的重要方法。 科學課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欲,并要細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針對這一點我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了兩個實驗,第一個實驗:分離沙和豆是鋪墊,通過這部分內(nèi)容的學習,使學生感覺到看似普通的東西,其實它也蘊涵著許多的科學知識。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他們會更加留心觀察身邊的每一樣東西。 2.探究是滿足兒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在本節(jié)課讓學生對白糖用蠟燭進行加熱,了解白糖在加熱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產(chǎn)生。接著學生又用實際操作來驗證。通過研究討論,他們得出了實驗結果,這部分內(nèi)容成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探究,使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科學的樂趣,學會了與他人交流,向別人解釋自己的想法,傾聽別人的想法,學會了相互接納、贊賞、分享、互助等等。 我的不足: 學生對科學探究的渴求與興趣也很大程度來源于教師客觀的評價,所以新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十分豐富多彩的。讓學生在不同程度上看到自己在參與學習后取得的進步和成績,享受成功的快樂,從而更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精神。 1.我覺得這節(jié)課做得就有所欠缺。我的評價語言還欠豐富,評價的層面還比較淺。 2.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也至關重要,因為學生是真正的學習主人,學習伙伴之間真誠的評價與鼓勵對于他們來說是易于接受的,也可以使學生有取長補短、學習他人、認識自我的機會,這便是一種良好的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與默化。 3.在學生對實驗操作進行匯報過程中存在差異時,沒有及時給予更正。應共同探討實驗過程中是否存在不規(guī)范操作,所以導致實驗的不準確。 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要盡量克服以不的不足。-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六年級科學下冊 物質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1教學反思 教科版 2019 2020 六年級 科學 下冊 物質 發(fā)生 什么 變化 教學 反思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5560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