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一年級數學下冊 圖形的拼組 說課稿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
《2019-2020年一年級數學下冊 圖形的拼組 說課稿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一年級數學下冊 圖形的拼組 說課稿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一年級數學下冊 圖形的拼組 說課稿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 (一)教材分析: 圖形的拼組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本單元內容是在上學期“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辨認和區(qū)分所學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體)和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這里主要通過一些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特征,并感知平面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既不能在上學期的基礎上簡單重復,又不能拔高教學要求。本課時的內容是平面圖形的拼組。 (二)教學目標: 要想讓學生喜歡數學,最重要的是向學生展示數學自身的魅力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所以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征,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和邊的特點,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正方形邊的特征。 2、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數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 情感目標: 通過學生大量拼擺圖形,發(fā)現(xiàn)圖形可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lián)系,感受圖形美。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體會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征。 2、教學難點:平面圖形間的轉換和聯(lián)系。 (四)教具學具準備: 3張長方形的紙、1把剪刀、5張正方形的紙、1根小木棍、1顆圖釘、8個相同的直角三角形、9個等邊三角形、1個圓形 【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數學為其他學科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fā)明的基礎?!睂W生是開放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個體,他們會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靈感和興趣參與課堂的師生交往;他們會用自己的猜想、驗證來豐富課堂,使數學課堂充滿活力、充滿生命氣息。因此,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體驗數學學習充滿著創(chuàng)造,感受到數學的嚴謹性和結論的確定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思想方法思考問題的意識。這正是學生適應未來生活必須的基本素質。帶著這些對新課程的認識,在《圖形的拼組》教學中,我采用猜想、驗證、操作等方法,具體如下: 1、運用猜想、驗證的數學思維方法: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的特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感受,在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先大膽的猜想長、正方形邊的特征,再運用語言引導學生想辦法驗證猜想,從而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的思維方法,感知數學的嚴謹性。 2、動手操作,積極互動法:教師組織學生動手折、剪、拼等,運用多種感官理解圖形的特征和聯(lián)系,在實踐中進行探究性學習,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應用能力。 3、觀察討論、交流合作法: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究、合作、實踐的學習方法,要求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合作交流,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提出交流的方法和步驟,讓學生有序、有目的、有方法的交流,提高交流的實效性。 我主要運用遠程教育資源,并加以整合,設計恰當的活動形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追求教學的有效性。 【說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出示風車。問:“這是什么?”(風車)“喜歡玩風車嗎?”(喜歡)“誰給大家介紹一下做這樣的風車需要哪些材料?”(小棒、釘子、紙……) “用什么形狀的紙呢?”(正方形的紙)。 (二)探究新知 “小朋友們說的很對,做風車要用正方形的紙,正方形我們上學期已經認識過了,它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回憶一下我們還認識了哪些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總結板書標題:圖形的拼組 1、探究長方形的邊特征 “我們先看長方形(課件出示一個長方形介紹對邊)在長方形里上面的邊與下面的邊相對,象這樣的一組邊叫做一組對邊。找找看長方形里還有哪兩條邊也是一組對邊?一個長方形里有幾組對邊?”(讓學生指出來) “請你觀察一下,你認為長方形的對邊有什么特點?(對邊一樣長)你能想辦法證明嗎?” 教學設想:對于長方形邊的特點,學生已有感性的認識,這一環(huán)節(jié),從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出發(fā),先激活學生對長方形邊的特點的感性認識——猜想階段,再讓學生驗證猜想 師:解決這個問題前,老師提出一個要求: (1)請每一個同學都獨立思考,盡可能多的找出不同的方法。 學生讀要求后,拿出準備的長方形紙操作,尋找方法。 小組交流匯報: 師:大家稍停一下,很多同學都想出辦法來了,下面小組交流。請看要求: (2)小組內的同學一個一個輪流說,聽不懂要問。前面同學說過的后面同學不要重復說。 (3)小組整理成果,準備向全班匯報:(你們小組想出那些辦法?) (匯報交流同時課件展示,教師總結并板書:對邊相等。) 教學設想:在學生猜想階段,教師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每一步的要求明確具體,可操作性強,教給學生合作的技巧,增加合作的實效,多媒體的應用進一步增加了直觀性。 2、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小朋友真能干,自己找出長方形邊的特點,老師想出道小題考考你們,敢做嗎?你能把長方形紙變成做風車用的正方形紙嗎?誰愿意上前來表演?”(要求邊剪邊說過程) “你能說說正方形里有幾組對邊嗎?(要求學生指出來)你認為正方形的四條邊有什么特點呢?(四條邊一樣長)你能想辦法證明嗎?”(注意引導,怎樣能讓四條邊對齊) 匯報交流,總結并板書,四邊相等。(過程同上) 3、做風車感受圖形的轉換 “小朋友們不僅能干而且聰明,現(xiàn)在我們放松一下,做個風車玩玩,誰愿意上來教大家做?(課件展示、做的同時要求觀察:正方形可以剪出四個一樣的三角形)吹一吹,讓你的風車轉起來??匆豢达L車轉起來象什么形狀? “ “你們做的風車真漂亮!老師有個建議,希望你們把風車送給我,讓我們在大課間的時候一起玩,好嗎?”(收集風車) 教學設想:做風車的過程,就是讓學生感受平面圖形之間的相互轉化。學生作完風車后將風車收起來在大課間時一起玩,既避免學生在下面的學習中轉移注意力,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意識。 (三)簡單圖形的轉換 “我們只是用一張紙做了一個簡簡單單的風車,就發(fā)現(xiàn)正方形可以剪成四個一樣的三角形,三角形一折,做成風車,風車轉起來是個圓。你能用我們學過的圖形拼出更多的圖形嗎?” (學生用學具拼擺圖形,展示。) “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如:我發(fā)現(xiàn)兩個一樣的長方形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 課件展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可以拼擺出哪些圖形以及這些平面圖形能拼擺出成哪些美麗的圖形。 教學設想:通過動手操作,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用相同及不同的圖形拼擺出各種各樣的圖形,感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和數學中的圖形美。 (四)鞏固應用 1、“你們的表現(xiàn)讓我忍不住要送給你們一件禮物,希望你們能用它們拼出一個新的圖案?!苯o學生送禮物(29頁的1題:用8個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什么形狀?)要求小組合作。 各小組展示匯報,評議哪組好,評出最佳合作小組并獎勵。 (五)圓形轉化成正方形 “你們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拼出各種各樣的圖形,可是圓形一直沒用,它可不高興啦,我們現(xiàn)在把它請出來好嗎?(課件出示圓形)瞧圓形給你們出了一道難題,它說你能把我轉化成一個正方形嗎?(學生思考,嘗試,在學生實在沒有辦法時,要求看書。)著急了吧,別急,讓咱們的好朋友——數學書幫幫我們吧。”(完成28頁做一做) 看書前,老師給大家提出要求: (4)請仔細看書,看懂后說給同桌聽。不懂的地方向同學請教。 學生仔細看書,交流,請同學向全班解釋。 根據書中提供的方法拿出圓形紙剪一剪。請一個同學示范講解,帶領大家一起完成。 (六)小結 本節(jié)課的關鍵是在充分利用電教資源的前提下,通過學生動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實際活動,培養(yǎng)學生認識圖形的特點,會拼組一些簡單的圖形。 讓學生談一談自己這一節(jié)課的收獲、感受,然后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 (七)拼圖大賽,課后延伸 課堂最后設計了一個實踐創(chuàng)新活動的拼圖大賽,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將一些生活中有趣漂亮的圖案拼在紙上,讓學生既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生興趣盎然。教師鼓勵學生課后拼出更多更美的圖案,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自己所學的知識是身邊的數學,是生活中的教學,是有用的數學。 【教學反思】 數學教學的歸宿是:教為了不教,學為了會學。會學習是學生進一步發(fā)展終身學習所必備的基本技能,其關鍵是要讓學生理解學習的方法,并在應用方法中感悟學習方法的優(yōu)越性,進而使學生心里產生“我會學”的成就感,激勵學生進一步主動學習。讓學生在40分鐘里得到的不僅是數學知識,更主要的是數學學習的方法。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數學課應讓學生動起來,動手操作,動口交流,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應是活潑的數學——數學與活動相結合;是生動的數學——數學與電教資源相結合;是親切的數學——數學與生活相結合;是智慧的數學——數學與創(chuàng)造相結合;也感悟到: 一、結合生活進行教學,選取學生身邊的教學素材。 學生學習數學有兩種體驗:成功體驗和生活體驗。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見的情景在教學中以不同形式再現(xiàn)時,學生就會有興趣,有沖動感。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做 “風車”,讓學生拼擺各種圖形等,這些活動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圖形可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lián)系,感受圖形美。 二、讓學生親身經歷過程,感受數學的嚴謹性。 關注學習過程,有助于學生學會學習。在教學中,教師充分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尊重學生認知水平和已有經驗。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點時,教師采用先猜測再證明的方法,先用眼看邊有什么特點,再用自己已有經驗想辦法證明自己說的沒錯。從而是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嚴謹性。 三、重視小組合作的實效性。 新課程倡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在教學中教師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提出具體合作要求,使合作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同時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了合作的技巧。 附送: 2019-2020年一年級數學下冊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學分析 冀教版 教學內容:教科書P52、P53 教學分析與建議: 教材安排了兩個數學活動: 活動一,首先呈現(xiàn)了學生熟悉的海濱早晨,和一家三口人揀了多少貝殼的情景信息。通過對爸爸、媽媽和丫丫三人揀的貝殼用多(少)一些、多(少)得多進行描述性的比較,認識多(少)一些、多(少)得多。 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讀圖,說一說得到了哪些信息,再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比較時,要注意對學生語言的引導,讓學生在具體比較的過程中體會多(少)一些、多(少)得多的含義。如,爸爸撿了50個,比丫丫撿的貝殼多,媽媽撿了22個,也比丫丫撿的多,為了區(qū)別爸爸和媽媽比丫丫多的程度,可以說爸爸比丫丫撿的“多得多”,媽媽比丫丫撿的“多一些”。 活動二,教材呈現(xiàn)了亮亮、紅紅、聰聰三個人比硬幣的情境,引導學生根據他們的談話,估計每個人可能有多少個。這部分內容對于師生來講,既熟悉又模糊,熟悉的是這些詞語生活中經常用到,并且對多得多、多一些等語言的理解和感受又是非常個性化的,模糊的。因此,要注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理解,多說多議,進而達到學習有關知識的目的。-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一年級數學下冊 圖形的拼組 說課稿教案 人教新課標版 2019 2020 一年級 數學 下冊 圖形 說課稿 教案 新課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550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