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學期 第一單元第三課《大樹和小草》.doc
《2019年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學期 第一單元第三課《大樹和小草》.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年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學期 第一單元第三課《大樹和小草》.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年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學期 第一單元第三課《大樹和小草》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 填空題 (共5題;共10分) 1. (2分)樹的壽命________,但也會有________。 2. (2分)每一種水生植物由它們的________和________組成。 3. (1分)區(qū)分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是________。 4. (2分)生活中常見的水生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等。 5. (3分)水花生是________,水葫蘆是________,金魚藻是________。 二、 選擇題 (共5題;共16分) 6. (2分)下列哪項不是水葫蘆的特點( ) A . 生長在水中,葉柄膨大有氣囊 B . 有根、莖、葉 C . 會繁殖后代 D . 生長在土壤里,需要陽光、水分 7. (2分)下列哪項是沉水植物( ) A . 荷花 B . 苦藻 C . 美人蕉 D . 鳳眼蓮 8. (2分)下列哪項是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區(qū)別( ) A . 需要陽光、水分、陽光和營養(yǎng) B . 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C . 都需要土壤 D . 都會生長發(fā)育、繁殖后代 9. (2分)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植物,分布在亞熱帶地區(qū),又稱竹類或竹子。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樹。一般通過地下匍匐的根莖成片生長,也可以通過開花結(jié)籽繁衍。雖然人們經(jīng)常將竹子稱為樹,但它是一種草本植物,木質(zhì)部不發(fā)達。 竹的枝干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凌霜傲雨,備受中國人民喜愛,與梅花、蘭花、菊花并稱為“四君子”;又與梅花、松樹并稱為“歲寒三友”。中國古今文人墨客,愛竹誦竹者眾多。 通過閱讀本文,我們知道竹是一種( )。 A . 木本植物 B . 草本植物 C . 藤本植物 10. (8分)選擇題。 (1)下列植物中,屬于不開花植物的是( )。 A . 鳳仙花 B . 油菜 C . 蕨菜 (2)目前為止,人類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植物種類有( )多萬種。 A . 20 B . 30 C . 40 (3)在植物王國中,開花的植物約占( )。 A . 四分之一 B . 一半以上 C . 四分之三 (4)下列生物中,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是( )。 A . 螞蟻 B . 仙人掌 C . 柳樹 三、 簡答題 (共2題;共10分) 11. (5分)用小刀切開水葫蘆,把它切成兩半,觀察一下水葫蘆的結(jié)構(gòu)形態(tài),說明一下為什么水葫蘆會浮在水面上呢? 12. (5分)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的生長需要什么條件 四、 探究題 (共1題;共5分) 13. (5分)簡答題。 所有的不開花植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嗎?如果存在這樣的植物,那么它們靠什么生存呢? 第 6 頁 共 6 頁 參考答案 一、 填空題 (共5題;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 選擇題 (共5題;共16分) 6-1、 7-1、 8-1、 9-1、 10-1、 10-2、 10-3、 10-4、 三、 簡答題 (共2題;共10分) 11-1、 12-1、 四、 探究題 (共1題;共5分) 13-1、-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大樹和小草 2019年教科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學期 第一單元第三課大樹和小草 2019 年教科版 小學 科學 三年級 學期 第一 單元 第三 大樹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5378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