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鄉(xiāng)問俗——語言和文化》導學案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入鄉(xiāng)問俗——語言和文化》導學案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入鄉(xiāng)問俗——語言和文化》導學案
學習重點
1. 學習語言表達和民族文化相互影響的關(guān)系。
2. 認識漢文化對漢語言的影響。
探究體驗區(qū)
解引子
閱讀引子部分,思考:為什么漢語和英語中對與“狗”有關(guān)的詞語有不同的理解?
答:
答案 不同語言之間既會有一些相似之處, 也會有很多差異, 這正反映了不同民族心理和民 族文化的影響。
漢語中與狗有關(guān)的詞往往是貶義詞,而英語中跟狗有關(guān)的則不然。
析活動
閱讀課堂活動“民以食為天”, 思考: 以飲食文化為例, 談談漢文化對漢語言有著怎樣的影 響。
答:
答案 漢語中常用跟“吃”有關(guān)的詞語來描寫人物形象。這與漢民族的民族心理密切相關(guān)。
2、“民以食為天”,常用跟“吃”有關(guān)的詞寫人物,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用跟“吃”有關(guān)的詞語描寫人物的方法: 第一類是通過食物的外部形狀描寫人物。
第二類是通過食物的屬性描寫人物。 第三類是通過吃東西的動作狀態(tài)來描寫人物。 跟“吃”有關(guān)的詞語之所以可以用來描寫人物, 是因為這些詞語的借代義或比喻義可以表現(xiàn) 人的某方面特征。
總之,飲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有些關(guān)于“吃”的說法就無不與漢民族的 民族心理密切相關(guān)。
要點講解
1.語言與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有怎樣的關(guān)系?
答:
答案 語言與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1) 語言是民族的標志,能產(chǎn)生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民
3、族精神也支配著民族語言的特點。
(2) 民族文化是語言的根,反過來,語言也承載著民族文化。
(3) 民族文化對語言的影響:
① 相同的事物不同的民族會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 如漢、 英語中對親屬的稱謂不同。 漢語中 的表親關(guān)系非常明確,分得很細,這與民族文化特點密切相關(guān)。
② 不同語言中似乎相同的詞語實際的意義和用法可能很不相同。 如“冰”“玉”在中國人眼 中代表高尚和純潔,而在外國人眼中則不然。
③ 在語言和表達上:中國人有對己謙對人恭的表達習慣。外國人則沒有。
2.漢語中常用的謙辭和敬辭有哪些?
答:
答案 很多漢語詞匯都具有一定的傾向性, 如果把握不好, 就會鬧出笑話。 尊
4、稱的詞語只能 用于稱對方,而謙稱的詞語則只能用于稱呼己方。
有人把謙敬詞語歸納為“家大舍小令外人”, 即:對別人稱自己的長輩和年長的平輩時冠以 “家”,如家父 ( 家嚴 ) 、家母 ( 家慈 ) 、家叔、家兄等;對別人稱比自己小的家人時則冠以 “舍”, 如舍弟、 舍妹、 舍侄等; 稱別人家中的人, 則冠以“令”表示敬重, 如令堂、 令尊、 令郎、令愛等。
除“家”“舍”“令”外,謙辭還有“小” ( 如“小女”,稱自己的女兒 ) 、“拙” ( 如“拙
見”,稱自己的見解 ) 、“鄙” ( 如“鄙見”,稱自己的意見 ) 、“寒” ( 如“寒舍”,稱自己 的家 ) 、“愚” ( 如“愚見”,
5、稱自己的意見 ) 等等。 常見的敬辭有“貴” ( 如“貴庚”, 稱別 人的年齡 ) 、“大” ( 如“大作”,稱對方的作品 ) 、“高” ( 如“高見”,稱對方的見解 ) 、 “賢” ( 如“賢弟”,稱比自己小的男子 ) 、“尊” ( 如“尊姓”,問對方的姓 ) 、“光” ( 如 “光臨”,稱別人的到來 )、“拜” ( 如“拜托”,托人辦事 ) 、“賜” ( 如“賜教”,請求別 人給予指教 ) 、“雅” ( 如“雅正”,表示請對方指正 ) 、“惠” ( 如“惠顧”,稱對方到自己 這里來 ) 、“鼎” ( 如“鼎力”,對對方的幫助表示感謝 ) 。
基礎(chǔ)測試
1.下列關(guān)于語言與民族文化關(guān)系的說
6、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是產(chǎn)生不同民族語言差異的根源。
B.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重要標志,能產(chǎn)生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C. 民族語言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滲透于民族語言的每一個方面。
D. 中西方語言的差異是表面的,其實質(zhì)是一樣的。
答案 D
解析 語言的差異,其實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引起的。
2.根據(jù)下列加點詞語帶有的文化內(nèi)涵判斷,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 )
A. 這對孿生姐妹在幼兒園時就青梅竹馬,形影不離。
B.222 宿舍里的四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歲的年紀,正當豆蔻年華。
C. 他們兩人同坐一桌,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可算是相敬如賓了。
7、D. 誤會消除了,夫妻倆又破鏡重圓了。
答案 D
解析 A項“青梅竹馬”只能用于說非親的男女兒童。 B項“豆蔻年華”用來形容女子十三
四歲。C項“相敬如賓”用于夫妻之間。
3 ?閱讀下面兩首古詩,然后回答問題。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其一)
杜牧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暮熱游荷池上
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請指出兩首詩中“荷”所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情感特點,并作簡要分析。
答:
答案 前一首的“綠荷”有“恨”而“背西風”, 含有詩人之恨,表露了傷感不平之情, 基 調(diào)凄怨低沉。后
8、一首的“荷花”被西風吹動而躲藏于荷葉之中, 似是“愁熱”,卻呈嬌羞之
態(tài),表露了作者的憐愛喜悅之情,基調(diào)活潑有趣。
解析“荷花”是文人士大夫筆下吟詠不絕的意象, 它有深厚的人文內(nèi)涵。杜詩是借荷言志、
抒情,“荷”之情,就是人之情,“人”“荷”合而為一,融為一體。一個“恨”字點明了
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可以說,是全詩的詩眼。楊詩則表現(xiàn)了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趣,把“荷 花”當做有生命、有靈魂的少女,文筆清新,搖曳多姿。
考點對接區(qū)
題型識記并了解相關(guān)文化常識
例題 (2013 ?浙江)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2)題。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
9、樂,富而好禮者也?!保ā墩?語?學而》)
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保ā墩撜Z?憲問》 )
□□ 簞食瓢飲,不改其樂;子路衣敝缊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皆所謂不恥 □ □□
—者。 (宋?真德秀《西山讀書記》 )
(1)補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 □□□□
答案顏子惡衣惡食 解析 本題考查相關(guān)文學常識的識記。平時要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記憶。
(2) 根據(jù)上面的材料,簡析孔子的觀點。
答:
答案 ①貧窮而不抱怨是困難的, 富有而不驕橫是容易的, 故處貧難, 處富易, 這是孔子對 人之常情的體認。
②處于貧窮時不僅要保持氣節(jié),更要安貧樂道;處于富有時不僅要不驕橫,更要謙遜好
10、禮。
解析 本題考查對古代文化經(jīng)典的理解能力。 孔子的觀點體現(xiàn)在“貧而樂, 富而好禮”“貧 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兩句話中,談論的是在“富”與“貧”時應持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
來源: 1.“這件衣服真雅致, 顏色美極了!”一位美國朋友對中國的一位青年婦女夸獎道。 下面可能是中國青年婦女聽到這樣夸獎后的回答的一項是 ( )
A. 謝謝,這件衣服是不錯!
B. 這是件普通的衣服,我在中國國內(nèi)買的。
C. 謝謝,你真有眼光。
D. 我很高興,我的衣服能得到你的賞識。
答案 B
解析 中國人的含蓄、內(nèi)斂,會讓她抑制內(nèi)心的高興而表示謙虛。
2. 下列關(guān)于我國書信的習慣和格式,說法不正確的
11、一項是 ( )
A. 一封書信一般應有“稱呼”“正文”“祝語” “署名”“日期”等部分。
B. 給老師寫信,“稱呼”部分如果連名帶姓寫上,就顯得不夠恭敬。
C. 書信的“祝語”部分,如寫“此致敬禮”,應將“此致”退后兩個字的位置,“敬禮” 則另起一行頂格書寫。
D. 書信的“署名”部分,寫信人應連名帶姓都寫上,否則就顯得不夠恭敬。
答案 D
解析 應看對象而定。
3. 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慣用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給朋友寫信,末尾用了萬事如意。
B. 學生給一位剛剛病愈后的老師寫的信,最后的致敬語是:敬祝痊安。
C. 有位海外游子給其祖父寫的信,落款是:XX
12、頓首。
D. 有位長輩給侄兒寫信說:“此事望你鈞裁?!?
答案 D
解析 “鈞裁”是對上級或長輩的尊稱。
4. (2013 ?福建)閱讀下面的《論語》和《孟子》選段,完成后面題目。
①子曰:“躬自厚①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論語?衛(wèi)靈公》 )
②孟子曰: “仁者如射: 射者正己而后發(fā); 發(fā)而不中, 不怨勝己者, 反求諸己而已矣。 ”(《孟 子?公孫丑章句上》)
【注】①厚:重,與“薄”相對。
(1) 請概括出兩個選段觀點的共同之處。
答:
(2) 兩個選段中,孔子與孟子的話側(cè)重點有什么不同?請簡述。
答:
答案(1)都強調(diào)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 (或:嚴于責己,寬以待人。
13、 )
⑵要點:孔子的話側(cè)重點是,少責備別人,從而避免別人的怨恨。孟子的話側(cè)重點是,如 果不如別人,不要怨恨別人,而要從自身尋找原因。
解析 本題考查對古代文化經(jīng)典的理解。①躬:自身。責:責備,責問。多嚴于律己,少苛
求別人,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責備自己少責備別人, 這樣就能遠離別人的怨恨。 ②強調(diào)
射箭者不能命中要從自身找原因。 兩個選段都是談個人修養(yǎng)的。 孔子強調(diào)要嚴于律己, 寬以
待人,凡事多作自我批評,少抱怨別人, 這樣就能避免別人的怨恨; 孟子強調(diào)不如別人時要
多從自身找原因。
【參考譯文】
① 孔子說:“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這就可以避免別人的怨恨了。”
② 孟子說:“有仁德的人如同射箭:射箭者先端正姿勢而后才射出; 射出去而沒有射中, 不
去埋怨勝過自己的人,而是回過頭來反躬自責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