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示”部字與傳統(tǒng)祭祀文化分析研究漢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
《《說文解字》“示”部字與傳統(tǒng)祭祀文化分析研究漢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說文解字》“示”部字與傳統(tǒng)祭祀文化分析研究漢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2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說文解字》“示”部字與傳統(tǒng)祭祀文化 摘 要 許慎的《說文解字》中保留了小篆的完整字形,另外還有一些古文和籀文,這讓后代讀者可以根據(jù)其字形,來理解漢字的本義,從中可以看出許慎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完美詮釋。許慎之子許沖在上書皇帝時就將《說文》的內(nèi)容做了解說,稱其是“六藝群書”。其中《說文示部》集中地反映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祭祀文化。本文根據(jù)傳統(tǒng)民俗學(xué)和文獻(xiàn)的記載,可以得出以下四個方面的觀點:1、對“示”與“禮”的考證。2、人在死后要實行一定的祭祀儀式。3、這種儀式又分為“吉禮”“兇禮”“喪禮”“葬禮”“祭禮”。4、“吉禮”包括對“天”“地”“人”的祭祀;“兇禮”包括“喪禮”“荒禮”“吊禮”
2、“禬禮”“恤禮”五類。5、“示”部字對祭祀文化的影響。因此,以《說文解字》中的“示”部字字形為研究依據(jù),再運(yùn)用“三禮”中的相關(guān)祭祀知識,來考察傳統(tǒng)的祭祀文化是極具說服力的。 關(guān)鍵詞:《說文解字》;示部;禮;祭祀文化 Abstract Xu Shen < ShuoWenJieZi > retains full shape Xiaozhuan, in addition to some classical and Zhou Wen, which makes readers offspring according to its shape,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
3、f Chinese characters, can be seen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Xu Shen China deep understanding and perfect interpretation. Shenzhi son Xu Xu Chong in a letter to the Emperor when the < > the contents of Shuowen explains, is called the "six books". The "said that > reflects the ancient tradition
4、of Chinese ritual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folklore and literature records, we can draw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1, on the" Shi "and" Li "the research of.2, to implement a man after death The sacrificial ceremony.3, the ceremony is divided into "ritual" and "fierce" funeral ceremony
5、"".4 "" funeral "Rites", "Ji Li" including the "days" "and" "people" "sacrifice; Xiong Li" includes "funeral" and "Huang Li" and "hanging" ritual "Gui Li" "T-shirt ceremony" five.5, "in effect" word to the sacrificial culture. Therefore, the < ShuoWenJieZi > "shows" word shape as the research basis,
6、 then use the "three" in the worship of knowledge, to study the traditional ritual culture is very persuasive. Key words: < ShuoWenJieZi >; exposition; ritual; ritual culture 目 錄 TOC \o "1-3" \h \u 摘 要 I Abstract II HYPERLINK \l _Toc2943 目 錄 III HYPERLINK \l _Toc1200 引 言 1 HYPERLINK \l _Toc71
7、99 (一)《說文解字》“示”部字的研究意義 1 HYPERLINK \l _Toc29753 (二)《說文解字》“示”部字對祭祀的分類 1 HYPERLINK \l _Toc23145 一、 示、禮的考證 1 HYPERLINK \l _Toc16211 (一)“示” 2 HYPERLINK \l _Toc24913 (二)“禮” 2 HYPERLINK \l _Toc915 二、死后之禮 3 HYPERLINK \l _Toc21704 (一)“吉禮” 3 1.“天”(“神”) HYPERLINK \l _Toc21704 3 2.“地”(“社”) 4 3.“人”(“祖”
8、) 5 HYPERLINK \l _Toc1833 (二)“兇禮” 7 HYPERLINK \l _Toc21559 (三)“喪禮” 8 HYPERLINK \l _Toc32234 1.“治喪之禮” 8 HYPERLINK \l _Toc21991 2.“吊喪之禮” 9 HYPERLINK \l _Toc30624 (四)“葬禮” 9 HYPERLINK \l _Toc23189 1.“遷尸之禮” 9 HYPERLINK \l _Toc18883 2.“殯葬之禮” 10 HYPERLINK \l _Toc8903 四、《說文》“示”部字對祭祀文化的影響 11 HYPERLI
9、NK \l _Toc6150 結(jié) 論 13 HYPERLINK \l _Toc7063 參考文獻(xiàn) 14 HYPERLINK \l _Toc31337 謝 辭 16 引 言 (一)《說文解字》“示”部字的研究意義 許慎的《說文解字》主要是對我國古代社會中一些風(fēng)俗的記載?!墩f文解字》中的每一個漢字都包含著一種特定含義,也蘊(yùn)藏著一種文化傳統(tǒng)。開篇就是對“示”部字的解釋,這顯示出上古社會先民對祭祀這一行為的極度重視,如在《禮記祭統(tǒng)》一篇中也有提到祭祀的重要地位。 在《說文解字》中“示”部字就已經(jīng)明顯的表現(xiàn)出在古代社會中人們對于的祭祀做出的一系列行為活動?!笆尽辈孔忠还灿?7個字,其中新附字
10、有4個,分別是“示”“祜”“禮”“禧”“禛”“祿”“禠”“禎”“祥”“祉”“福”“祐”“祺”“祗”“禔”“神”“祇”“祕”“齋”“禋”“祭”“祀”“祡”“禷”“祪”“祔”“祖”“祊”“祰”“祏”“?”“祠”“礿”“禘”“祫”“祼”“?”“?!薄办稹薄捌怼薄岸\”“禜”“禳”“禬”“禪”“禦”“祰”“禖”“祳”“祴”“祃”“禂”“社”“禓”“祲”“禍”“祟”“?”“祘”“禁”“禫”“禰”“祧”“祅”“祚”。從中可以讓后代讀者更深層、更全面地了解古代的祭祀文化。 (二)《說文解字》“示”部字對祭祀的分類 《說文解字》中對“禮”的解釋為“屢也。所以事神致福也。”[1]履行,是用來祭祀求福的活動。從
11、偏旁部首的角度看,“禮”從屬于“示”,那么這兩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例如“示”“禮”“福”“神”“祭”“祖”“社”字。在《大宗伯》一篇中已經(jīng)將“禮”做了分類,其中關(guān)于祭祀的是“吉禮”與“兇禮”。另外,在《禮記》和《儀禮》中又對“喪禮”“葬禮”“祭禮”做了說明。其中,“吉禮”主要是對于天、地、人的祭祀活動,“兇禮”主要是對天下各國遭遇的憂傷的哀悼,具體又分為“喪禮”“荒禮”“吊禮”“襘禮”“恤禮”五種禮節(jié)。因此,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示”部字的解釋說明,是源于對《周禮》的理解,再加之作者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更充分地詮釋了“示”部字與祭祀文化深厚的內(nèi)在關(guān)系。 一、 示、禮的考證 在中國古代社
12、會中,進(jìn)行的一切活動都是以孔子提出的以“禮”為核心的。通過漢字的記載,能突顯出中國“禮”文化的精髓所在,并將其傳承下來,成為中國社會不可或缺的精神文明,顯得深邃、悠長。 (一)“示” 《說文解字》中“示”部字與祭祀文化的關(guān)系尤為密切?!墩f文》開篇對“示”字的解釋:“天垂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盵2]示是神祇的事,并且古代人民都是根據(jù)觀察天文現(xiàn)象的變化,從而判斷世事的吉兇。因此,事神的祭祀源于吉兇二禮。 還可以從“示”字的發(fā)展演變來看,最早產(chǎn)生的甲骨文寫作“T”,象是祭臺的形狀,獨體字,后來又于上方置一短橫示祭物,象是祖先神主之形。這又說明“示”與“主”的關(guān)系密切?!笆尽币彩羌漓胱嫦茸趶R
13、的一系列活動。 然而,建立宗廟進(jìn)行祭祀往往出現(xiàn)在上層統(tǒng)治階級。在《禮記曲禮下》一篇中對宗廟的祭祀有所說明。其中一方面說明宗廟祭祀是古人生活中的首重信仰,另一方面說明除了天子,天子以下的臣民都沒有權(quán)利建造宗廟,這代表宗廟祭祀活動只能在貴族階級中進(jìn)行。 在宗廟祭祀中,就要有祭祀的具體對象,即叫做“尸”。古代社會中所說的“尸”和我們當(dāng)代理解的有所不同,在古代社會中,“尸”是由活人裝扮的,并且接受人們的祭拜。正如許慎所說,“尸,陳也。象臥之形。”[3]一旦成為高居“尸”位的人,便會受到所有人的禮敬。《禮記》中提及到有關(guān)“尸”的敘述,當(dāng)士大夫見到了充當(dāng)國君的“尸”,就要下車禮敬。同樣,當(dāng)國君見到充當(dāng)
14、先祖的“尸”,也要下車禮敬。 總之,“示”最初是由于上古社會先民對自然天象觀察吉兇而進(jìn)行的祭祀活動,而后主要存在于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建立宗廟,祭祀祖先,并以“立尸”來對先祖進(jìn)行靈魂上的祭祀,認(rèn)為“尸”是處于受萬人敬仰的崇高地位。這也說明封建社會的宗法禮儀制度已達(dá)到相當(dāng)完備的境地?!岸Y”在當(dāng)時的社會中也是非常受人民重視的。 (二)“禮” 前文中已經(jīng)對“禮”的涵義做了解釋。“禮”是用來祭神求福的活動。對于“祭”的解釋,在《說文示部》中說:“祭,祭祀也。從示,以手持肉?!盵4]這就是說人們用肉類品來祭祀神明,以祈禱神明為自己降福。所謂“?!?,許慎又說,“福,佑也?!绷_振玉先生認(rèn)為,“?!痹谏檀瓰?/p>
15、一種祭名。(出自《增訂殷墟書契考釋》)后來,逐漸引申為人們求神明降福保佑之意?!抖巫ⅰ泛汀抖Y記祭統(tǒng)》中都對“福”做了解釋說明,要求古代先民在祭神時的對象應(yīng)該是賢德之人,這樣才能受到神明的福佑。同時,禮也只存在于上層統(tǒng)治階級中?!抖Y記曲禮上》:“禮不下庶人。”從《周禮春官大宗伯》的記載中可以看出禮是為了統(tǒng)治者安家保國并維護(hù)封建統(tǒng)治而對天、地、人進(jìn)行的祭祀活動。 在孔子時代直至后來的時代社會,人們都將“禮”作為人們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行為準(zhǔn)則,根據(jù)“三禮”(《周禮》《禮記》《儀禮》)中對“禮”的制定,可以對“禮”的概念得出以下認(rèn)識: “禮”是用來規(guī)范人行為活動的基本尺度。按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來說,
16、人在進(jìn)行社會交往時要以“禮”作為標(biāo)準(zhǔn)?!抖Y記曲禮上》中有提到:“道德仁義,非禮不成...禱詞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莊?!盵5]這是說,人要做到仁義道德,不用禮則不能達(dá)成。人們在舉行供奉神明的祭祀儀式上,必須用“禮”來進(jìn)行,這樣才能顯示出人們對祭祀活動的重視。 《禮記祭統(tǒng)》中說在五經(jīng)中最重要的就是祭祀,再結(jié)合《周禮》中所說的“五禮”,就可發(fā)現(xiàn)《周禮》中記載的祭祀之禮,就是指“吉禮”與“兇禮”。 二、死后之禮 人在社會生活中,既有生時要遵循的禮節(jié),也有死后舉行的祭祀之禮節(jié)。中國自古都是以孔子的儒家思想為文化核心的,所以在人死后舉行的祭禮中就是屬于儒家的部分。 (一)“吉禮” 關(guān)于“吉
17、禮”的定義,孫詒讓在《周禮正義》中根據(jù)前人的說法將“吉禮”做了全面的解釋?!啊墩f文士部》說:‘吉,善也?!墩f文示部》又說:‘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段倪x東京賦》薛宗注:‘吉,福也?!币虼?,因能得到善而取得福,這就是祭祀之吉禮。[6]“吉禮”是五禮之首,在《周禮春官大宗伯》中詳細(xì)地記述了“吉禮”中所包含的祭祀對象和主要祭祀方式,有如下記載: “以吉禮事邦國之鬼神示。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祡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風(fēng)師、雨師。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貍沉祭山林、川澤,一疈辜祭四方、百物。以肆、獻(xiàn)、裸享先王,以饋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嘗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18、。”[7] 所以,按吉禮的分類,可以將其分為對天、地、人的三類祭祀。 是對天的祭祀。 《說文示部》:“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盵8]另外,“示”部字中關(guān)于祭祀“天神”的字,如“祕”“禷”“禪”。 “祕”是天神的意思,徐鉉注:“祕之言閉,祕不可宣也?!盵9]神明的旨意不可外傳,這說明人對天有著很高的崇敬之心。 “禷”,是祭天神的活動。[10]《禮記王制》曰:“天子將出征,禷乎上帝?!盵11]“禷”是天子在出戰(zhàn)之前為祈禱戰(zhàn)爭勝利舉行的一種大型祭天活動。所以其禮節(jié)應(yīng)該按照大禮的形式對待,鄭玄注《小宗伯》一篇時說:“禱祈禮經(jīng),類者依其正禮為而之?!? 還有“禪,祭天也?!盵12]這都說明祭
19、天活動在人們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 古代的祭天活動又分為三個等級,即為“大祭”“次祭”“小祭”,這是按照《周禮春官肆師》中對其進(jìn)行的分類,具體如下: 首先是“大祭”。大祭是對上天的祭祀。人們認(rèn)為上天是至高無上的,所以只有權(quán)力地位都處于絕對權(quán)力的天子才可以舉行“祭天”活動。天子是用“禋祀”的方式祭祀天神的。正如《周禮》中的解釋,祭天時要升“禋”,是把柴點燃后使煙氣升空,為的是讓天神有所察覺。在《說文示部》中對“禋”的說明可以理解為天子在祭祀前要整潔身心,誠心誠意的把祭品供奉給天神。說明祭天在古代社會是極為重要的祭祀活動。 其次是“次祭”。次祭是對日、月、星、辰的祭祀。所以次祭也屬于祭天的一
20、部分。人們用的方法為“實柴”之祀。《說文示部》中對“祡”作了解釋,“燒祡焚燎以祭天神。”[13]段玉裁說,“柴”與“祡”的讀音是相同的,所以又叫做“祡”?!皩嵅瘛敝谰褪前巡裣赛c燃,再將帛、牲體這些物品放在柴上燃燒,這里同“大祭”之法有些相似,都是為了讓天神感受到人們對它的祭祀。古文中有關(guān)的記載主要是說舜專程去泰山舉行了柴祭,原因是古代人民認(rèn)為是上天是深不可測的,而在泰山上舉行祭祀可以與天神進(jìn)行深一步的交流,這就充分顯示了古代社會中人們對上天的崇拜之情。 最后是“小祭”。小祭是對司中神或司命神等小神的祭祀。也是最低等級的祭祀。這是用“槱燎”之祀?!墩f文木部》:“槱,積火燎之也?!盵14]這也
21、是焚燒的一種,但由于此為小祭,等級低下,所供奉的祭品只是支解了的牲體,一般主要指小豬的解體,《說文示部》:“?,以豚祠司命。漢律曰,祠?司命。”[15]人們在遭受災(zāi)禍時,可向司命神供奉小豬為祭品去許愿求福,得愿之后,再如期還愿,從而舉行的一次小型祭天活動,這又進(jìn)一步表現(xiàn)了上古先民對天神的自然崇拜。 是對地的祭祀。 《說文示部》:“社,地主也?!盵16]從偏旁部首的角度看,“社”與“土”的關(guān)系尤為密切。《春秋傳》中記載,“社神”名叫句龍,他是共工的兒子。句龍之所以被稱為“社神”,原因在于他具有擅長治理土地的能力,并且效果顯著,這就得到了當(dāng)時處在農(nóng)耕社會的農(nóng)民的認(rèn)可,熱愛與敬仰。 《禮記郊特
22、牲》一篇中說:“社祭土而主陰氣…地載萬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盵17]因此,古代祭天與祭地的活動對人們來說是同等重要的。對地的祭祀又分為社稷,山川,百物的三類祭祀。 第一是對社稷的祭祀活動。主要是“血祭”之法,這里指的是“牲”的血,人們把“牲”殺掉后將它的血澆在地上,使血逐漸滲入地下,以此方式來祭奠地神。從偏旁看,“牲”的左半邊為牛,之所以牛在古代常常作為祭品,因為它是有靈性的,珍貴稀有之物。同樣是祭地,只是祭品不同,在《說文示部》中“祼,灌祭也。”[17]這里是指酒,古人用酒灌注在地上,以此作為祭地的另一種方式,《周禮天官酒人》:“凡祭祀共酒以往。”無論是?;蚓疲湃硕紝⑵湔J(rèn)為是珍貴罕有之
23、物,而以此作為祭品,足以見得古代先民對祭祀的重視程度。 第二是對山川的祭祀活動。這里說人們把牲體、玉帛等祭品埋入地中,或者投入江中,以此作為祭祀地神的另一種行為活動,這是較為傳統(tǒng)的祭祀行為。 第三是對百物的祭祀活動。這種祭祀是用“疈辜”的祭祀方式。什么是疈辜呢?鄭司農(nóng)對此做了準(zhǔn)確解釋,主要是說用支解了的牲體再進(jìn)行分解,來祭祀四方小神及百物。 用牲體、玉帛祭奠山林百物是祭祀活動中常用的祭品,但古代先民往往在每年農(nóng)歷的二月不使用牲體祭祀,而改用玉器、鹿皮等物?!抖Y記月令》一篇中就有提到在二月春天之際,人們用于祭祀的物品已經(jīng)成為“圭璧”“皮幣”。在《說文解字》說:“仲春之月,祠,不用犧牲,用圭
24、璧及皮幣。”[19]所以,這就與宗廟的“四時之祭”緊密相關(guān)。 是對人的祭祀。 《說文人部》:“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20]所以,人在天地之中處于最中心的位置,這也就是說除了天地之外,最重要的莫過于人。在《祭法》中說人在死了以后就成了鬼,其余的都沒有發(fā)生改變,唯獨只有“禘”“郊”“祖”“宗”這些發(fā)生了變更。這主要包含了對“祖”的祭祀,《說文示部》的解釋為:“祖,始廟也?!盵21]因此,祭祀祖先的前提必然是先建立宗廟,根據(jù)《禮記祭義》篇中所說,建立宗廟必須根據(jù)人們的身份地位來決定數(shù)量的多少,從天子到士依次減少,直到平民就沒有權(quán)力建立宗廟了。這是對古代社會嚴(yán)格的封建制度的又一體現(xiàn)。 其次,
25、對人的祭祀還可用“祪”“祔”“祰”“?!边@些字來加以解釋。 根據(jù)許慎的說法,“祔”和“祪”雖然同是遷移神主的事,但兩者又有區(qū)別?!暗儭笔钦f把遠(yuǎn)在他方并且所在的宗廟已毀的祖,后人將其遷入先祖的同一宗廟中?!暗y”是說把后離世的祖遷入先祖的宗廟中,正如段玉裁所說,新廟就叫做祔,而毀廟就叫做祪。 “祰,告祭也?!盵22]在古代封建社會中,每當(dāng)天子或諸侯在出行或遠(yuǎn)行時都要祭祀先祖以保求平安,路途順利。 “?!痹凇墩f文》中的解釋是:“祝,祭主贊詞者?!兑住吩唬簝稙榭跒槲??!盵23]這是說在祭祀時向神靈禱告而說出的話就是“?!薄!抖巫ⅰ?“謂以人口交神也?!? 以上這些,都是對先祖的祭祀活動,除此之外
26、,據(jù)《周禮》中的祭祀規(guī)定,還應(yīng)該有宗廟祭祀的時間,即“四時之祭”,主要包括名稱和禮節(jié)兩部分。 第一部分為四時之祭名——祠 禴 嘗 烝 人們在一年的四個季節(jié)祭祀先祖的時候?qū)ζ浣蟹ㄓ兴煌?,也就表現(xiàn)了不同時節(jié)有著不同的祭祀文化活動的差異。在這里是根據(jù)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jié)的順序來為此分別編名為“祠”“禴”“嘗”“烝”。對此,《禮記王制》就有記載。 第二部分為四時之祭禮——肆 獻(xiàn) 祼 饋 這四者是在四時祭祀上的禮節(jié),按祭祀禮節(jié)的順序,應(yīng)先為祼,再為獻(xiàn)、肆,最后饋食。如錢玄先生所說:“天子、諸侯之四時祭,包括:祼,薦血腥,薦熱,饋食諸節(jié)?!盵24] 以《說文》中的示部字為標(biāo)準(zhǔn),其中的“祠”
27、“禴”“祼”在祭祀活動中最具代表性。 如上文所說,“祠”和“禴”都是季節(jié)祭祀的名稱?!办?,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詞也?!盵25]而“禴”與“礿”是異體字,不同的文獻(xiàn)記載稍有差異,《說文》中說:“礿,夏祭也。從示,勺聲。”[26]董仲舒認(rèn)為,四季的祭祖與時令有關(guān),在《春秋繁露四祭》中就有提到:因季節(jié)不同,種植的蔬果也不同。每個季節(jié)有了新收成的農(nóng)作物,古代先民必先以這些為祭品去祭祀先祖,例如《禮記王制》中說平民百姓在春天的時候祭祀用“韭”這類農(nóng)作物,夏天的時候則用“麥”。 “祼”為四時祭禮之一。“祼,灌祭也?!惫湃税丫茲苍诘厣希蛊錃馕读魅氲叵乱怨┑厣裣碛?。在《禮記郊特牲》中有所說明:“周人尚
28、臭,灌用鬯臭?!盵27]“臭”是指酒中散發(fā)出來的一種酒香之氣,“鬯”是人們在祭祀時專用的一類酒。這種祭祀方式就叫做“祼鬯”?!渡袝普a》:“王入太室祼?!笨追f達(dá)解釋說,用“祼鬯”這種敬酒的方式來祭祀死者,而后死者能感受到并在接受人們的這種祭祀之后,便使酒浸入到地下,但是不會飲用此物,這就是“祼”。 鄭玄在為《大宗伯》一篇作注解時說,把肆、獻(xiàn)、祼歸為一類并叫做“祫”,把“饋食”歸為另一類叫做“禘”按照周禮的制度說,?!叭龤q為一祫”,“五歲為一禘”,由此可見,“祫祭”應(yīng)該比“禘祭”的范圍更大些?!抖Y記王制》:“天子犆礿...諸侯礿則不禘?!盵28]其中的“犆”是“特別”、“單獨”的意思,“犆礿”
29、就是天子在春天特地選擇一個宗廟舉行祭祀,這就是“禘祭”;“祫”就是合起來的祭祀,在夏、秋、冬這三個季節(jié)舉行的祭祀活動,這就是“祫祭”。從時間上就可以看出“禘祭”和“祫祭”有本質(zhì)的差別。 (二)“兇禮” 關(guān)于“兇禮”的定義,顧名思義就是說對兇事舉行的祭祀活動,主要有五種祭祀的禮節(jié)活動,即:喪禮、荒禮、吊禮、禬禮、恤禮。在《周禮春官大宗伯》中具體有如下記載: “以兇禮哀邦國之憂: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兇札,以吊禮哀禍災(zāi),以禬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盵29] 一是喪禮。禍?zhǔn)轮竽^于死,所以這五類中最重要的應(yīng)是喪禮,用喪禮哀悼人的死亡,《說文哭部》:“喪,亡也。”按照許慎的解釋,“喪”指的
30、是“死亡”。那為什么是“喪”呢?段玉裁就做了這樣的解釋,是因為不忍心說人死去,所以說人已經(jīng)“喪”了。在喪禮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喪服”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從中可以看出死者與前來吊喪人之間的關(guān)系程度。在《儀禮》的《喪服》一篇中提到了五種喪服,分別是“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 按照時間順序依次類推,“斬衰”的服喪時間最長,由此可以看出服“斬衰”的人一定與死者的關(guān)系最為密切,正如《禮記喪服四制》中所言,是子女為父親服喪,或者是臣子為國君服喪,因為要用侍奉父親的心去侍奉君主,期限都是三年。 接下來是“齊衰”,這類的服喪時間不等。例如,子女為繼母服喪時間是三年,但是對于關(guān)系不太密切的曾祖父母
31、的服喪時間是五個月。 再有“大功”,這類服喪期的時間也各不相同,它僅次于“齊衰”,服喪期一般為為九個月或者七個月。 還有“小功”,一般服喪時間是五個月。 最后是“緦麻”,此類的服喪時間最短,一般是三個月。 后三類喪服因為喪服期限較短,就可以推斷出服喪者與死者的關(guān)系不是非常親密,他們只局限在有血緣關(guān)系的遠(yuǎn)親范圍中。 以上這五種喪服也從另一方面體現(xiàn)了古代封建社會是具有階級性的??梢?,早在遠(yuǎn)古時代我國的文化體系就達(dá)到了相當(dāng)成熟的境界。 二是荒禮?!墩f文艸部》:“荒,蕪也。一曰:艸淹地也。”[30]這里指的是自然災(zāi)害,《周禮》中認(rèn)為荒禮是在災(zāi)荒年時鬧的饑饉與傳染病流行時國家自行賑災(zāi)的禮節(jié)。
32、《禮記曲禮下》中說,當(dāng)國家出現(xiàn)自然災(zāi)害時,作為統(tǒng)治階級應(yīng)該用一定的方式表示與民同憂,《周禮天官膳夫》中說在大喪,大災(zāi)荒和瘟疫流行時,不能殺牲,另外在服飾上還有一定的要求,周禮的制度中對此就做了嚴(yán)格的規(guī)定,在國家發(fā)生大災(zāi)害時,君與臣都要穿戴白色的衣帽,以示哀悼。 三是吊禮。吊禮是在各個地區(qū)發(fā)生水、火這類較大的災(zāi)難時,國君用于慰問各諸侯時用到的一種禮節(jié)。在周朝的制度中說,國君贈送珍圭于諸侯國,撫恤災(zāi)荒。同時,國君也會命令解下鐘、罄等這類懸掛的樂器,《周禮春官大司樂》曰:“大災(zāi),令馳縣?!? 四是禬禮?!墩f文示部》:“禬,會福祭也?!盵31]段玉裁也說“禬”就是為了消滅災(zāi)害而做出的一系列救助的行為
33、活動。所以,《周禮春官大宗伯》中認(rèn)為,禬禮是指籌集錢財,以救助被敵國戰(zhàn)敗的同盟國家的禮節(jié)。 五是恤禮?!墩f文》中對“恤”的解釋是說,既要有憂慮之感,更要有救濟(jì)之心。所以“恤禮”就是指當(dāng)鄰國遭遇寇亂之時,君主派使者慰問的禮節(jié)。 總之,“吉禮”是源于人對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而自發(fā)性組織的行為活動,“兇禮”是人們在祭祀過程中運(yùn)用的方式。而在商周時期的祭禮中是最主要的喪葬之禮。 (三)“喪禮” 這里所說的“喪禮”和前文中“兇禮”之一的“喪禮”大體是一脈相稱的,前文是就“喪服”這一方面來說的,而在此涉及的是“喪禮”中的其他方面。 1.“治喪之禮” “治喪之禮”主要體現(xiàn)在“喪服”和“哭喪”中?!皢?/p>
34、服”前文已提及;“哭喪”是在服喪期間,親友要用哭的方式對死者表達(dá)悲痛之感。許慎對“哭”的這一解釋極為細(xì)致,從“哭”這一舉止就能表現(xiàn)出其中的哀悼之情,同時,“哭”又有所限制,這是由于《禮記檀弓下》中所說,“喪禮”就是對死者的離去極度悲哀。從而,“哭”可分為三種: 第一,正尸后的“哭”。在《禮記喪大記》中說到, “正尸”就是指在人將死前把其放在正寢室中的北墻之下,在人死后將尸體遷放于南堂的窗戶下面,再根據(jù)身份地位的高低,坐立于不同的方位而“哭”。 第二,“反哭”?!抖Y記檀弓下》中說,親人將死者安葬后,返回到死者生前行禮和生活過的地方繼續(xù)哭,進(jìn)一步表達(dá)內(nèi)心的哀痛。 第三,“卒哭”?!白淇蕖本褪?/p>
35、要服喪的人停止對死者的哭喪,是在“卒哭”之禮行完后,就不可再哭,便以吉祭來代替,例如《禮記檀弓下》中所說的。 “卒哭”的時間也有所不同,在《禮記雜記下》中說的士、大夫、諸侯,對他們卒哭所用的時間都不相同。 2.“吊喪之禮” 當(dāng)人死后,由專人向死者的親友前去報喪,于是他們前來向死者舉行哀悼、吊喪的活動?!抖Y記奔喪》說到,當(dāng)子女聽到父母離世的消息,盡情哭泣是為了表現(xiàn)無盡的傷痛,并日月兼程地趕路為父母奔喪,這是主人應(yīng)該具備的行為方式。如果是非主人為死者吊喪,就要準(zhǔn)備一定的禮物。如《禮記雜記上》,寡君派使者攜帶“含”“襚”“赗”這類禮物前來吊喪,以表達(dá)對主君的哀悼之情。 (四)“葬禮” 遠(yuǎn)古時
36、期,人們最先是因為對自然的崇拜才進(jìn)行的祭祀活動,從而有了對“天”“地”“人”的祭祀,后來便有了對“祖”的祭祀,這都是人們在生活當(dāng)中的一種精神信仰。之后,當(dāng)人們離開人世,這在他們看來只是身體的離開,而靈魂尚存,這屬于一種靈魂寄托,是對其身體上舉行的祭拜儀式。這種儀式既有“葬禮”,也有“喪禮”。因此,“葬”與“喪”不可一概而論,它們自身存在很大的區(qū)別。具體如下: 《說文茻部》:“葬,藏也?!盵32]這是說把人死去后的尸體在上面用許多草掩蓋住,同時再在尸體的下面墊上一張草席,這樣是為了使尸體不受外界生物或環(huán)境的侵害,這就是古人對死者尸體的一種處理方式。這在“三禮”中有詳細(xì)記載,可以具體歸納為兩種:
37、 1.“遷尸之禮” 所謂“遷尸”,是對人死后的遺體在入葬前所做的準(zhǔn)備。根據(jù)經(jīng)文記載,在遷尸過程中主要有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復(fù)”。古人認(rèn)為,人在剛離世之時,靈魂離體魄不遠(yuǎn),用占卦之法可能會使靈魂回歸體魄。后來,在《周禮》中對“復(fù)”做了集體描寫,并且逐漸將這種招魂之術(shù)置于上層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使用。在行招魂之禮時,最常見的應(yīng)是站在屋頂,面朝四方,用力呼喊死者的名字,并拿出一套死者生前所穿的衣服扔于屋下,下面的人將衣服蓋在死者的身上,這在《士喪禮》中有詳細(xì)記載。這種做法就是“招魂”,希望死者的靈魂能盡快歸入體魄得以還魂。 可是,“復(fù)”只是當(dāng)時社會人們基于迷信的結(jié)果的一種對死者的深厚的愛,一種
38、美好的希望,一種對死者能死而復(fù)生的殷切盼望。但在現(xiàn)實中,人一旦死了就不可能再生。所以,后來人們也逐漸接受了這種現(xiàn)實。 第二個階段:“浴尸”。是為死者的遺體進(jìn)行沐浴,《周禮春官大?!罚骸按髥剩急?,以肆鬯浴尸?!痹谌藙偹罆r,會用氣味很香的鬯酒沐浴尸體。這也在《士喪禮》中有詳細(xì)的描寫,這樣為的是以示整潔,由此使人還原到最本真的狀態(tài)。 第三個階段:“小斂”。是在死者的第二天,人們?yōu)樗勒邷?zhǔn)備需要穿的衣服和包裹尸體時要用到的衾被,另外還有其他的一些物品。《禮記喪大記》中說,要為死者一共準(zhǔn)備十九套衣服,最后再用衾被把死者的身體包裹住,這就是“小斂”。 并且在“斂床”上,要鋪上不同的席子,這是根據(jù)死者
39、身份地位來確定的。在《禮記喪大記》中說,“簟席”是君主的專用,“蒲席”是給大夫準(zhǔn)備的,而“葦席”是給士所用的。 第四個階段:“大斂”。這是死后最隆重的禮節(jié),要將尸體入棺做的最后準(zhǔn)備。為了尸體埋葬起來,人們會為尸體專門挖出一個坑,這個坑叫做“肂”。《儀禮士喪禮》:“掘肂見衽?!边@個意思是說坑的深度要以能見到棺蓋以上木榫的部分為標(biāo)準(zhǔn)。 然后,再為死者穿上衣服,根據(jù)《喪大記》中的記錄,應(yīng)該為死者準(zhǔn)備三十套衣服,這比“小斂”時準(zhǔn)備的衣服要多,最后用布帶把死者的身體捆扎起來。 這些就是在尸體入葬前的四個主要步驟,以“大斂”作為界限,之后的一切活動就主要是對死者的遺體進(jìn)行安葬,使死者的靈魂得到安息。
40、因此,為死者舉行“安葬之禮”是尤為重要的。 2.“殯葬之禮” “殯”和“葬”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殯”指停柩待葬,“葬”指棺柩下葬。《禮記王制》中說,天子的停殯時間是七天,舉辦葬禮達(dá)七個月的時間;再是諸侯的停殯時間是五天,舉辦葬禮達(dá)五個月的時間;最后是大夫、士、庶人的停殯時間是三天,舉辦葬禮達(dá)三個月的時間。這就告訴我們葬禮時間的長短、規(guī)模的大小,應(yīng)該按死者生前的身份級別而舉行。 在停柩待葬期間,由“冢人”用占卜的方式來選擇下葬的時間和地點,《禮記曲禮上》:“凡卜,筮日,旬之外曰遠(yuǎn)某日,旬之內(nèi)曰近某日。”[33]再如《周禮春官冢人》所言,“冢人”是掌管公墓的人,專門為死者的墳?zāi)挂?guī)劃區(qū)域。這是安
41、葬天子、諸侯、大夫、士及他們的子孫的地方。到了棺柩出殯之時,就由“喪?!必?fù)責(zé)將棺柩運(yùn)送和防護(hù)到下葬的地方。 到了下葬的那天,一個“喪?!睂⒐阻堰\(yùn)出祖廟,再由另一個“喪?!苯犹?,趕往下葬處。下棺時,“冢人”手拿斧子在旁邊督察,并命人把帶來的(木制的)“明器”這類隨葬品放置于墓道的東西兩邊,以北邊為上位,接著,主人、主婦依次向賓客行拜謝之禮后,賓客便紛紛退出墓區(qū)。最后,“冢人”歸正墓位,禁止閑人進(jìn)入墓區(qū),以保護(hù)墓界。《周禮春官冢人》:“正墓位,蹕墓域,守墓禁?!盵34] 總而言之,“喪禮”是使死者靈魂得到慰藉,“葬禮”是使死者身體得到安葬,這樣才足以讓死者的身心得到完全的安息,也足以表達(dá)親友對
42、死者的祭奠與哀悼之心,更足以詮釋古代先民對死后祭禮的重視。 三、《說文》“示”部字對祭祀文化的影響 古代的祭祀活動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所占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它已經(jīng)成為傳統(tǒng)禮樂文化的組成部分,而出現(xiàn)在周代的禮樂制度是為了維護(hù)封建統(tǒng)治階級和保證社會政治經(jīng)濟(jì)發(fā)展的前提條件?!岸Y”與“樂”相輔相成,在周朝,統(tǒng)治者用“禮”來維系王權(quán)的實施,這是理性的一面,那么再通過“樂”去調(diào)節(jié)人們內(nèi)心感性的一面,即“禮樂制度”。 首先,關(guān)于“樂”的定義。《說文木部》中有記載,“樂”,是所有樂器的合稱,是一個總的概念。對此,段玉裁引用《禮記樂記》中對“聲”“音”的解釋,由此為“樂”下了定義。還引用了《周易豫象》中的
43、一段,說明能發(fā)出“雷出地奮”這樣具有震撼力的樂器,也就只有鼓這一類的了。 當(dāng)然,有“樂”的社會自然離不開“舞”,這主要體現(xiàn)在原始的祭祀活動中,當(dāng)出現(xiàn)旱災(zāi)時,上古先民常常以舞求雨,這種儀式叫做“雩祭”。《說文雨部》:“雩,夏祭,樂于赤帝,以祈甘雨也...雩舞羽也?!盵35]足以見得,“雩祭”的場面壯闊而又熱烈,是為了消除旱災(zāi)而祭于天神的一種載歌載舞較為莊重的祭祀儀式。 其次,“禮樂”制度的起源與發(fā)展,在《禮記禮運(yùn)》中有記述,主要說了這是一種遠(yuǎn)古社會的早期祭祀活動,直至發(fā)展到先秦時期,它不單單只是“敬于鬼神”的行為方式,更融入到封建王朝中,具有濃厚的王權(quán)等級觀念,這與孔子的“禮樂觀”是一脈相承
44、的。 孔子認(rèn)為,“樂”是用來規(guī)范人們社會的行為活動,是古代封建社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三禮”中對“樂”的記載,可以看出對“樂”的使用在上層社會中是十分流行的。同時,根據(jù)地位的不同,“樂”的使用也就不同。天子、諸侯、大夫、士各個階層都做了嚴(yán)格的規(guī)定,要求下層不可逾越到上層,《論語八佾》中孔子認(rèn)為“樂”是天子的使用特權(quán),而季孫氏是魯國大夫,卻用了天子的“樂”,及其違反封建制度的行為,所以孔子說了“是可忍,孰不可忍?”[36] 另外,孔子還認(rèn)為“樂”是所有禮制中最高的制度,在他的《論語泰伯》一篇中就有提到。 最后,是“樂陰禮陽”的關(guān)系。禮主外,樂主內(nèi)?!抖Y記樂記》言:“樂由中出,禮自外作”
45、[37]用樂所具有的內(nèi)在力量來規(guī)范人的外在言行,為了防止行為不端。由于禮為外,樂為內(nèi),根據(jù)我國古代陰陽說的解釋,“禮”應(yīng)該屬陰,“樂”應(yīng)該屬陽,一陰一陽,內(nèi)外兼治,所以就是 “樂陰禮陽”。 因此,“禮”與“樂”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是不可分割的有機(jī)整體,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內(nèi)心有“樂”,人們才能做到真正的“禮”。 結(jié) 論 許慎先生對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的人們從內(nèi)心的精神信仰到外在的行為活動做了透徹的解釋,通過他的一本《說文解字》就將其體現(xiàn)地淋漓盡致。 《說文解字》中對古代時期的各種文化都包羅萬象。尤其是“示”部字,這其中的每個文字都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傳統(tǒng)祭祀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是這幾個字。例如
46、,“示”“禮”“神”“社”“祖”,首先從偏旁部首看,后四個字都從屬于“示”,再根據(jù)“示”的涵義,“禮”就是對天、地、人的祭祀之“禮”,也就是對“神”“社”“祖”的祭祀。其次,以《周禮》為理論依據(jù),對祭祀有了“吉禮”“兇禮”之分。再次,《禮記》《儀禮》中又記載了另外的三種祭祀,“葬禮”“喪禮”“祭禮”。最后,總結(jié)了“示”部字對傳統(tǒng)祭祀文化的影響,這主要體現(xiàn)在“禮樂”制度的確立及其“樂陰禮陽”的關(guān)系。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示”部字的解釋分析,能夠更加直觀的體現(xiàn)出人們在祭祀活動中的對象和方式以及遵循的禮法制度。所以,傳統(tǒng)祭祀文化在古代社會所占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 參考文獻(xiàn) [1] 許慎.說文
47、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1. [2]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1. [3]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171. [4]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2. [5]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2.:2. [6] 孫詒讓.周禮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1987:1297. [7] 楊天宇.周禮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75-276. [8]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2. [9]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2. [1
48、0]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2. [11]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48. [12]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3. [13]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2. [14]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120. [15]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2. [16]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3. [17]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12. [18]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
49、局,2015:2. [19]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2. [20]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159. [21]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2. [22]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2. [23]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2. [24] 錢玄.三禮通論[M].江蘇: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6:468. [25]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2. [26]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2. [27]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M
5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25. [28]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53. [29] 楊天宇.周禮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77. [30]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17. [31]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3. [32]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21. [33] 楊天宇.禮記譯注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1. [34] 楊天宇.周禮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23. [35] 許慎.說文解字[M].北京
51、:中華書局,2015:242. [36] 孔子.論語[M].北京:中華書局,2013:16 [37] 楊天宇.禮記譯注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74. [38]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8. [39] 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M].北京:中華書局,2013:7. [40] 單曉琳.從《說文解字》“示”部字看上古的自然崇拜[J].西南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2009,26(1):54. [41] 李琢、李萍.《說文解字》“示”部字反映的祭祀文化[J].廣西大學(xué)報,2008,30(1):244. [42] 傅亞庶.中國上古祭祀文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9:302. [43] 徐啟庭.周禮開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13:97. [44] 夏靜.禮樂文化與中國文論早期形態(tài)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7:47. [45] 修海林.古樂的沉浮—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的歷史考察[M].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1989:28.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市教育局冬季運(yùn)動會安全工作預(yù)案
- 2024年秋季《思想道德與法治》大作業(yè)及答案3套試卷
- 2024年教師年度考核表個人工作總結(jié)(可編輯)
- 2024年xx村兩委涉案資金退還保證書
- 2024年憲法宣傳周活動總結(jié)+在機(jī)關(guān)“弘揚(yáng)憲法精神推動發(fā)改工作高質(zhì)量發(fā)展”專題宣講報告會上的講話
- 2024年XX村合作社年報總結(jié)
- 2024-2025年秋季第一學(xué)期初中歷史上冊教研組工作總結(jié)
- 2024年小學(xué)高級教師年終工作總結(jié)匯報
- 2024-2025年秋季第一學(xué)期初中物理上冊教研組工作總結(jié)
- 2024年xx鎮(zhèn)交通年度總結(jié)
- 2024-2025年秋季第一學(xué)期小學(xué)語文教師工作總結(jié)
- 2024年XX村陳規(guī)陋習(xí)整治報告
- 2025年學(xué)校元旦迎新盛典活動策劃方案
- 2024年學(xué)校周邊安全隱患自查報告
- 2024年XX鎮(zhèn)農(nóng)村規(guī)劃管控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