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練04 微觀模型20題-2021年中考化學考前必殺300題(南京專用)(解析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專練04 微觀模型20題-2021年中考化學考前必殺300題(南京專用)(解析版)(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1年化學中考考前必殺300題
微觀模型20題
1. 下列用微觀圖示表示的物質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變化①,變化前為氫分子和氧分子,變化后為水分子,變化前后分子不同,變化產生了新的分子,屬于化學變化;變化②,變化前的A、B分子在變化中沒發(fā)生改變,變化后仍為A、B兩種分子,分子種類不變,不屬于化學變化;變化③,變化前為鈉離子、氯離子、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而變化后為鈉離子、氯離子和水分子,有新的分子產生,屬于化學變化。故選C。
2. 物質都是由微粒構成的。若用“○”和“●”表示兩種不
2、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如果這兩種原子都能直接構成物質,那么它可以表示混合物,如果不能直接構成物質,就不能表示混合物;是一種物質,屬于純凈物中的化合物;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屬于純凈物中的單質。故選B。
3.某兩種氣體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該反應屬于( ?。?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答案】A
【解析】該反應是兩種單質反應生成兩種化合物,屬于化合反應。故選A。
4. 參考下列物質的微觀結構圖示,其中由陰,陽離子構成的物質是(
3、 )
A. B. C. D.
銅 干冰 氯化鈉 金剛石
【答案】C
【解析】銅由銅原子構成;干冰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氯化鈉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金剛石由碳原子構成。故選C。
5. 電解水的過程可用下列圖示表示,粒子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由化學反應的實質可知,微粒運動變化的先后順序是:水分子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和氫原子結合成氫分子,氧原子和氧原子結合成氧分子。順序是:④③①②。故選C。
6.
4、 蛋白質是人類重要的營養(yǎng)物質,它是由多種氨基酸構成的化合物,丙氨酸是其中的
一種。下列有關丙氨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丙氨酸是由四種原子構成 B.一個丙氨酸分子中質子數(shù)是89
C.丙氨酸中氮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2:1 D.丙氨酸的化學式為C3H6O2N
【答案】C
【解析】根據(jù)丙氨酸分子結構模型可知,丙氨酸分子由3個C原子、7個H原子、2個O原子和1個N原子所構成;而丙氨酸是由丙氨酸分子所構成;根據(jù)每個C原子含6個質子、每個O原子含8個質子、每個H原子含1個質子、每個N原子含7個質子,而一個丙氨酸分子由3個C原子、7個H原子、2個O原子和1
5、個N原子所構成,則一個丙氨酸分子中質子數(shù)=63+17+82+71=48≠89;根據(jù)丙氨酸的化學式C3H7O2N,丙氨酸中氮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14:(17)=2:1;根據(jù)丙氨酸分子結構模型可知,丙氨酸分子由3個C原子、7個H原子、2個O原子和1個N原子所構成,故丙氨酸的化學式可表示為C3H7O2N;故選C。
7. (2020?成都)北京大學科研團隊以煉鋼廢氣為原料,實現(xiàn)了制備油品的新催化過程,反應過程如下圖所示。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制備的油品為純凈物
B.反應物不用和催化劑接觸
C.反應的實質是分子的重新組合
D.可處理有毒氣體,具備工業(yè)應用價值
【答案】D
6、
【解析】
A、從圖中可知生成物中含有不同的分子,屬于混合物,選項A錯誤;
B、反應物需要與催化劑接觸才可以起到催化作用,選項B錯誤;
C、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生成新的分子的過程,選項C錯誤;
D、煉鋼的廢氣中含有一氧化碳氣體,一氧化碳有毒,屬于空氣污染物,將一氧化碳轉化為油品,可以變廢為寶,具有工業(yè)應用價值,選項D正確。故選:D。
8. (2020?遂寧)隨著科學的發(fā)展,新能源的開發(fā)不斷取得突破。清華大學研究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納米纖維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液體燃料甲醇,其微觀示意圖如下圖所示(圖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應)。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7、
A.丁的化學式是H2O
B.甲是單質,乙、丙、丁均為化合物
C.乙物質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
D.反應前后分子種類和原子種類均發(fā)生改變
【答案】D
【解析】
由題目信息和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反應為氫氣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2+3H2CH3OH+H2O。
A、由上述分析可知,丁為水,化學式為H2O,故正確;
B、由圖示和化學方程式可知,甲為氫氣,乙為二氧化碳,丙為甲醇,丁為水,則甲是單質,乙、丙、丁均為化合物,故正確;
C、由上述分析可知,乙為二氧化碳,化學式為CO2,其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故正確;
D、由圖示和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
8、前后分子種類發(fā)生改變,原子種類不發(fā)生改變,故錯誤。
故選D。
9. (2020?呼和浩特)“宏觀﹣微觀﹣符號”三重表征是化學獨特的表示物質及其變化的方法,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則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從微觀構成看:該反應中物質均由分子構成
B.從物質分類看:該反應涉及兩種氧化物
C.從反應價值看,該反應能獲取清潔能源
D.從守恒觀點看:參加反應的與個數(shù)比為1:1
【答案】D。
【解答】解:由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寫出反應的方程式為:CO2+2H2OCH4+2O2。
A、由物質的構成可知,該反應中物質均由分子構成,故A正確;
B、由物質的組成可知,
9、該反應涉及CO2、H2O兩種氧化物,故B正確;
C、反應得到了甲烷,甲烷是一種較清潔能源,從反應價值看,該反應能獲取清潔能源,故C正確;
D、由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與個數(shù)比即二氧化碳和水的個數(shù)比是1:2,故D錯誤。
10. (2020?深圳)我國化學家研究出一種新型催化劑,在太陽光照射下實現(xiàn)了水的高效分解。該反應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表示的物質屬于氧化物
B.反應I 的化學方程式為H2OH2O2+O2↑
C.反應II 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均不變
D.該成果對氫能源的推廣應用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答案】B
【解析】
A、由圖可知
10、表示水,由兩種元素組成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A正確。
B、反應I 水分解生成了氫氣和過氧化氫,化學方程式為2H2OH2O2+H2↑,B錯。
C、化學反應中,原子種類數(shù)目都變,反應II 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均不變,C正確。
D、該成果水在催化劑作用下生成了氫氣,對氫能源的推廣應用有重要的實踐意義,D正確。
故選:B。
11. (2020?昆明)從下圖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中,獲得的信息錯誤的是( )
A. 參加反應的一種物質的化學式為C2H4
B. 該反應的生成物為混合物
C. 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D. 中碳、氫、氧原子個
11、數(shù)比為2:6:1
【答案】B
【解析】
【詳解】A、從圖中可知,有一種反應物分子中碳氫原子比為2:4,因此該反應物分子式為C2H4,A選項正確,不合題意;
B、該反應的生成物是乙醇,乙醇為純凈物,因此B選項錯誤,符合題意;
C、可從圖中看出2個C2H4分子和2個H2O分子生成了2個C2H5OH分子,因此反應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C選項正確,不合題意;
D、該反應的生成物是乙醇,一個乙醇分子由2個C原子,6個H原子和1個O原子構成,因此D選項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12.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火焰呈藍色,同時放出大量的熱,其反應的微觀過程如下圖所示,根據(jù)此圖判斷,下列說法
12、正確的是 ( )
A.該反應是置換反應 B.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C.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都不變 D.發(fā)生反應前,一氧化碳和氧氣的質量比是7:4
【答案】B
【解析】A、由圖可知,一氧化碳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故是化合反應,故錯誤;B、任何化學反應反應前后的元素種類不變,正確;C、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一定改變,錯誤;D、由圖可知發(fā)生反應前,共有4個氧氣分子和2個一氧化碳分子,故一氧化碳和氧氣的質量比是(432):(228)=16:7,故錯誤。故選B。
13. (2020?金華)“宏觀一微觀一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物質的本質。
13、濃度為75%的酒精常用作防疫消毒液,其有效成份是乙醇,如圖是工業(yè)上在一定條件下制取乙醇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符號分析:乙的化學式為CO2
B.宏觀分析:甲物質由2種元素組成
C.微觀分析:一個丙分子由9個原子構成
D.基本反應類型分析: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答案】A
【解析】
A、根據(jù)乙的示意圖可知,乙分子由1個氧原子和2個氫原子構成,那么化學式為:H2O,故A錯誤符合題意;
B、根據(jù)甲的示意圖可知,甲物質由氫元素和碳元素組成,故B正確不合題意;
C、根據(jù)丙的示意圖可知,一個丙分子由2個碳原子、6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組成,一共有9個原
14、子,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反應物有兩種,而生成物只有一種,因此該反應為化合反應,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A。
14.兩種單質X2、Y2發(fā)生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相同球代表相同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原子、Y原子在化學變化中是可分的
B.X2分子與Y2分子在化學變化中是不可分的
C.完全反應時,X2與Y2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3:2
D.每1個Y原子與3個X原子構成1個生成物分子
【答案】D
【解析】
A、在化學反應中,原子不可再分,不符合題意;
B、由圖可知,X2分子與Y2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分為X原子和Y原子,X原子和Y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不符
15、合題意;
C、由圖可知,1個Y2分子未參與反應,故完全反應時,X2與Y2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3:1,不符合題意;
D、由圖可知,每1個Y原子與3個X原子構成1個生成物分子,符合題意。
故選D。
15.(安徽省2020年中考化學試題)甲醇(CH3OH)制氫具有工藝簡單、節(jié)能環(huán)保等優(yōu)點。其中一種轉化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生成3種分子 B.屬于復分解反應
C.丙為CO D.催化劑不斷減少
【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該反應是甲醇在催化劑和250~300℃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一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OH2H2+CO。
A
16、、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氫氣兩種物質,不符合題意;
B、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不符合題意;
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丙為CO,符合題意;
D、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6. (2020?昆明)從下圖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中,獲得的信息錯誤的是( )
A. 參加反應的一種物質的化學式為C2H4
B. 該反應的生成物為混合物
C. 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
D. 中碳、氫、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2:6:1
【答案】B
【解析】
【詳解】A、從圖中可知,有一種反應物分子中碳氫原子比為
17、2:4,因此該反應物分子式為C2H4,A選項正確,不合題意;
B、該反應的生成物是乙醇,乙醇為純凈物,因此B選項錯誤,符合題意;
C、可從圖中看出2個C2H4分子和2個H2O分子生成了2個C2H5OH分子,因此反應物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1,C選項正確,不合題意;
D、該反應的生成物是乙醇,一個乙醇分子由2個C原子,6個H原子和1個O原子構成,因此D選項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17.(安徽省2020年中考化學試題)甲醇(CH3OH)制氫具有工藝簡單、節(jié)能環(huán)保等優(yōu)點。其中一種轉化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生成3種分子 B.屬于復分解反應
18、
C.丙為CO D.催化劑不斷減少
【答案】C
【解析】由圖可知,該反應是甲醇在催化劑和250~300℃條件下反應生成氫氣和一氧化碳,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OH CO2+H2。
A、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氫氣兩種物質,不符合題意;
B、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不符合題意;
C、由化學方程式可知,丙為CO,符合題意;
D、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8.近日央視報道:科學家成功研制出一種合成甲醇的新工藝,其反應過程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共有4種分子
19、 B.反應前后氧元素化合價發(fā)生了改變
B、反應前后原子、分子數(shù)目不變 D.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分子個數(shù)比為2:3
【答案】B
【解析】
A、反應前后共有三種分子,故A不正確;
B、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了變化,故B正確;
C、反應前后原子數(shù)目不變,分子數(shù)目由5個變?yōu)?個,故C不正確;
D、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分子個數(shù)比為1:2或者2:1,故C不正確;故選B。
19.我國科學家成功研制出碳化鉬(Mo2C)負載金原子組成的高效催化體系,能使水煤氣中CO和 H2O在120℃時發(fā)生反應,其微觀模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20、
A.兩種反應物均屬氧化物 B.金原子對水分子起吸附作用
C.催化劑質量在反應前后沒有變化 D.該化學反應的實質就是原子重新組合
【答案】B
【解析】碳化鉬(Mo2C)負載金原子組成的高效催化體系使水煤氣中的CO和H2O在120℃下發(fā)生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H2O CO2+H2。
A、該反應的反應物是一氧化碳和水,均為氧化物,故A正確;
B、碳化鉬(Mo2C)負載金原子組成的高效催化體系,反應中金原子對CO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故B不正確;
C、催化劑質量在反應前后沒有變化,故C正確;
D、化學反應的實質就是原子重新組合,故D正確。故選B。
20.“宏觀一微觀一符號”是學
21、習化學的重要內容和方法。甲、乙、丙是三個變化過程的微觀示意圖,下列各項分析正確的是( ?。?
A.三個過程發(fā)生的均是化學變化
B.甲過程中分子的間隔發(fā)生了改變
C.乙過程參加反應的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5:2(或者2:5)
D.丙過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發(fā)生了變化
【答案】B
【解析】
A、甲過程中分子的間隔發(fā)生了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不正確;
B、甲過程中分子間隔變大,則分子的間隔發(fā)生了改變,故B正確;
C、乙過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 + 2O2 CO2 + 2H2O,則參加反應的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2(或者2:1),故C不正確;
D、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故D不正確。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