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不比(公開課)》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周而不比(公開課)(2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交怎樣的朋友?交怎樣的朋友?怎樣選擇朋友?怎樣選擇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怎樣與朋友相處?論 語 選 讀儒家的交往觀儒家的交往觀你會與什么人結(jié)為朋友?你會與什么人結(jié)為朋友?“匹夫不可不慎取友也。匹夫不可不慎取友也?!?(荀子)(荀子)孔孔子曰: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友諒諒,友多聞,益矣。友,友多聞,益矣。友便辟便辟,友,友善柔善柔,友友便佞便佞,損矣。,損矣?!保?6.4)諒:諒:信也,誠信。信也,誠信。 便辟:便辟:諂媚逢迎。諂媚逢迎。善柔:善柔:假裝和善。假裝和善。 便佞:便佞:巧言善辯。巧言善辯。交益友(直、諒、多聞)交益友(直、諒、多聞)絕損友絕損
2、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何判斷如何判斷“益友益友”與與“損友損友”?如何判斷如何判斷“益友益友”與與“損友損友”?(2.10)()(4.7)()(15.17)子曰:子曰:“視其視其所以所以,觀其,觀其所由所由,察其,察其所安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2.10)(2.10)一個人生命的范圍,就是他所走過的路、遇過的一個人生命的范圍,就是他所走過的路、遇過的人、見過的風(fēng)景、發(fā)生的故事和收獲的回憶。人、見過的風(fēng)景、發(fā)生的故事和收獲的回憶。子曰:子曰:“視其視其所以所以,觀其,觀其所由所由,察其,察其所安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2.10)(2.10)視、
3、觀、察,一個層層深入的過程。視、觀、察,一個層層深入的過程。 以以“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這三個要這三個要點來觀察人,就沒什么可逃避的了??慈魏我粋€人作點來觀察人,就沒什么可逃避的了??慈魏我粋€人作人處世,人處世,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做法怎樣?另外,再看他的目的何在?他的做法怎樣?另外,再看他平常的涵養(yǎng),他安于什么?他平常的涵養(yǎng),他安于什么?有的安于逸樂,有的安有的安于逸樂,有的安于貧困,有的安于平淡。學(xué)問最難是平淡,安于平淡于貧困,有的安于平淡。學(xué)問最難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業(yè)都可以做。因為他不會被事業(yè)所困擾,的人,什么事業(yè)都可以做。因為他不會被事業(yè)所
4、困擾,這個話怎么說呢?安于平淡的人,今天發(fā)了財,他不這個話怎么說呢?安于平淡的人,今天發(fā)了財,他不會覺得自己錢多了而弄得睡不著覺;如果窮了,也不會覺得自己錢多了而弄得睡不著覺;如果窮了,也不會覺得窮,不會感到錢對他的威脅。所以安心是最難。會覺得窮,不會感到錢對他的威脅。所以安心是最難。以這三點觀人,以這三點觀人, 南懷瑾南懷瑾論語別裁論語別裁 子曰: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惠,難矣哉!難矣哉!”(15.17)(15.17) 無所事事并且喜歡賣弄小聰明的人難有所成。即無所事事并且喜歡賣弄小聰明的人難有所成。即觀察一個人群居的方式(觀察一個人群居的方式(習(xí)慣
5、興趣的一種習(xí)慣興趣的一種)就可以知)就可以知道一個人的能力和成就。道一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子曰: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知仁矣。”(4.74.7)小人不能為君子之行,非小人之過,當(dāng)恕而勿責(zé)之。小人不能為君子之行,非小人之過,當(dāng)恕而勿責(zé)之。觀過使愚賢各當(dāng)其所,則為仁矣。觀過使愚賢各當(dāng)其所,則為仁矣。 正義正義人之過也,各于其類。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人之過也,各于其類。君子常失于厚,小人常失于薄。君子常過于愛,小人常過于忍。薄。君子常過于愛,小人常過于忍。 集注集注如何理解孔子的如何理解孔子的“觀過,知仁觀過,知仁”?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過錯因人
6、而異,各從其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過錯因人而異,各從其類,集中反映了犯錯者的個人特點。集中反映了犯錯者的個人特點。一個人的過錯在一定一個人的過錯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性程度上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性。對所犯過錯進(jìn)行分析對所犯過錯進(jìn)行分析就往往能知道犯錯者是哪一類人,如君子常因過于厚就往往能知道犯錯者是哪一類人,如君子常因過于厚道而犯錯,小人則常過于刻薄而犯錯。道而犯錯,小人則常過于刻薄而犯錯。例子:觀過:知品行(視其所以)例子:觀過:知品行(視其所以) 觀群居:知能力成就(察其所安)觀群居:知能力成就(察其所安)如何與朋友相處?如何與朋友相處?(15.15)(14.34)()(15.23
7、)(4.26)()(12.23)子曰:子曰:“躬自厚(責(zé))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躬自厚(責(zé))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矣?!保?5.15 15.15 )賓前賓前狀后狀后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做得要比自己多,這就是自私,多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做得要比自己多,這就是自私,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別人,那么我們就不會被埋怨,就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別人,那么我們就不會被埋怨,就會遠(yuǎn)離怨恨了。會遠(yuǎn)離怨恨了。嚴(yán)以律己、寬以待人嚴(yán)以律己、寬以待人或曰:或曰:“以德報怨,以德報怨,何如何如?”子曰:子曰:“何以何以報報德?以德?以直直報怨,以德報德。報怨,以德報德。” ” (14.34)(14.34) “儒家思想有一點俠義的精神,你打我
8、一拳,我儒家思想有一點俠義的精神,你打我一拳,我踢回你一腳;你對我不好,我不理你,這很直踢回你一腳;你對我不好,我不理你,這很直嘛嘛!是是非非,善善惡惡,對我好的當(dāng)然對他是是非非,善善惡惡,對我好的當(dāng)然對他好,對我不好的當(dāng)然不理他,這是孔子的思想。他好,對我不好的當(dāng)然不理他,這是孔子的思想。他是主張明辨是非的。是主張明辨是非的?!?南懷瑾南懷瑾論語別裁論語別裁老子提倡老子提倡“以德報怨以德報怨”,孔子主張,孔子主張“以直報怨以直報怨”,是否有違儒家仁者愛人的忠恕之道?是否有違儒家仁者愛人的忠恕之道?不矛盾。不矛盾?!耙灾眻笤挂灾眻笤埂笔且哉?、公平之道回報仇是以正直、公平之道回報仇怨。怨。儒家
9、的愛不是無差等的兼愛,儒家的恕道也不儒家的愛不是無差等的兼愛,儒家的恕道也不是沒有底線、不講原則的寬容。是沒有底線、不講原則的寬容。儒家儒家忠恕的底線是忠恕的底線是不在根本上違背仁道,不突破不在根本上違背仁道,不突破“禮禮”的底線。的底線。對突對突破仁、禮的底線的思想和行為,孔子一直旗幟鮮明破仁、禮的底線的思想和行為,孔子一直旗幟鮮明地反對(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求地反對(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求也聚斂而附益之,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也聚斂而附益之,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儒家以儒家以自身的公正、正直來保持人格的獨立與尊嚴(yán),以正自身的公正、正直來保持人格的獨立與尊嚴(yán),以正
10、直的心態(tài)和磊落的行為來對待別人的仇怨,直的心態(tài)和磊落的行為來對待別人的仇怨,這表現(xiàn)這表現(xiàn)了儒家有仁愛忠厚的了儒家有仁愛忠厚的寬容之心寬容之心,同時還有堅守底線,同時還有堅守底線的的原則性原則性。 子游曰:子游曰:“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矣?!?” (4 42626)子貢問友。子曰: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止,毋自辱焉。”(121223 23 )交往要適當(dāng)、適中交往要適當(dāng)、適中心理學(xué)上有一種界定,說現(xiàn)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種行為叫做心理學(xué)上有一種界定,說現(xiàn)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種行為叫做“非非愛行為愛行為”。什么意思呢
11、?就是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jìn)行的非愛性。什么意思呢?就是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jìn)行的非愛性掠奪。掠奪。這種行為往往發(fā)生在夫妻之間,戀人之間,母子之間,這種行為往往發(fā)生在夫妻之間,戀人之間,母子之間,父女之間,也就是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之間。父女之間,也就是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之間。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
12、早,你就越成功。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yīng)該保有。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yīng)該保有。 無論父子母女之間,還是多年夫妻之間,無論父子母女之間,還是多年夫妻之間,一旦沒有了這種距離、一旦沒有了這種距離、這種尊重,越過了這個尺度,到了這種尊重,越過了這個尺度,到了論語論語中說的中說的“數(shù)數(shù)”這個階段,這個階段,彼此已經(jīng)不獨立了,就產(chǎn)生了隱患,離疏遠(yuǎn)甚至崩潰就不遠(yuǎn)了。彼此已經(jīng)不獨立了,就產(chǎn)生了隱患,離疏遠(yuǎn)甚至崩潰就不遠(yuǎn)了。 論語論語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
13、去尊重每一個人,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tài)度去尊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彼此之間留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子曰:子曰:“晏平仲善于人交,久而晏平仲善于人交,久而敬敬之。之?!薄熬淳础本褪潜3志嚯x,也就是防止過分的親昵。就是保持距離,也就是防止過分的親昵。子曰:子曰:“君子不君子不以以言舉人,不言舉人,不以以人廢言。人廢言?!?(15.23)(15.23)要客觀公正地待人要客觀公正地待人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4.3(4.3)孔子說:孔子說:“仁者愛人仁者愛人”,孔子又說,孔子又說“唯仁者能好人,能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惡人”,即仁者不僅能喜愛人而且能厭惡人,這又該如,即仁者不僅能喜愛人而且能厭惡人,這又該如何理解呢?何理解呢? 在現(xiàn)實中確實有些人不值得我們?nèi)ピ诂F(xiàn)實中確實有些人不值得我們?nèi)ァ皭蹛邸?,對死不,對死不悔改且危害甚大的人要深惡痛絕,真正的仁者是悔改且危害甚大的人要深惡痛絕,真正的仁者是“愛愛憎分明憎分明”的,愛人,才能使人們敬佩你、歸順你;憎的,愛人,才能使人們敬佩你、歸順你;憎人,才能使小人敬畏你、遠(yuǎn)離你。人,才能使小人敬畏你、遠(yuǎn)離你??鬃拥目鬃拥摹皭廴藧廴恕辈⒉⒉皇遣恢v原則的愛。不是不講原則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