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可以這么有聲有色`讀后感》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課堂可以這么有聲有色`讀后感(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同譜育人新篇,共架理想金橋
——共讀《課堂,可以這么有聲有色》之感想
楊陵第四初級中學 顏茸娟
一次學習就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思想的更新。做為扎根于教學一線的我來說,工作十余年,真正精讀、細讀、深思與課本及教參、教輔之外的教學書籍少之甚少。這個暑期有幸拜讀了鄭英老師的《課堂,可以這么有聲有色》之后,才真正頓悟了荀子所說的:“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突然感覺自己的課堂教學顯得那么蒼白無力、創(chuàng)意欠缺。
做為一名物理教學工作者,深知多數(shù)學生對物理學科的畏懼和厭煩,所以課堂上我更應該注重實踐與理論
2、的深度融合,而我平時只注重了學生知識的落實,忽視了課堂上自己教學水平的提高,無暇去探索如何讓課堂變得多姿多彩,生動有趣,致使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得不到更好的激發(fā)和完善。因此我懷著敬佩和求知的欲望讀完了《課堂,可以這么有聲有色》這本書,鄭老師用生活案例闡述了課堂中固定和隨機出現(xiàn)的各種情形及解決方案,她獨特而又新穎的見解為我以后的教學指引了方向。
一.讓生命之光照亮課堂,給學生“幸逢其實”的欣喜和期待。新課改要求課堂由封閉走向開放、由重復走向建設,要求師生和生生以自主、合作、探究、活動、對話、開放等特征,對課堂教學進行加工和改造。而鄭老師似乎隨身帶著一個“錦囊”,面對教學中的各種“意外”,
3、隨時可以出招——絕招、妙招、怪招,招招有效。課堂教學總是充滿懸念和變化的,正是這種懸念和變化,使教學具有了挑戰(zhàn)性和創(chuàng)造性。反觀我們當下很多按部就班、精準預設的所謂高效課堂,我常常覺得,我們已經(jīng)離教育的真實世界越來越遠了。而鄭老師的課堂,讓我們重新返回教學的本真狀態(tài)——課堂應該是靈動的、機智的、有趣的,充滿無限可能的。作為教師,站在講臺上是必須要“講”的,但是教師“怎么講”“如何講”卻是值得斟酌的。鄭老師提醒我們:教師講解需要找準時機,她提出的“七講”:講在“節(jié)點”處(學生情感沖突時),講在“拐點”處(學生誤入歧途時),講在“盲點”處(學生視而不見時),講在“焦點”處(學生爭論不休時),講在“熱
4、點”處(學生興趣濃厚時),講在“低點”處(學生思維游離時),講在“難點”處(學生困惑不解時),點點觸動我的心弦,她讓我真正感受到了教育的智慧。
二.不斷進取,完善自我,為激進中的課堂錦上添花?;叵胱约阂郧暗恼n堂:冗繁而且過度飽和、注重分值而缺乏創(chuàng)新、喋喋不休,學生沒有清靜之時……致使課堂平淡如水,味同嚼蠟。自從課程改革以來,我們勇于創(chuàng)新、弘揚個性、追求獨特的教學風格,而忽視了在教學設計上要取舍有道、張弛有度、決勝于千里之外的教學智慧。因此,要使課堂充滿思維的張力、情感的張力、文化的張力、乃至智慧的張力,我們需要匠心獨運“為有好設計,拈斷數(shù)莖須”,使課堂呈現(xiàn)“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暢達
5、和驚喜。其次,對于處在叛逆期的初中生來講,他們最討厭教師的嘮叨,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應言簡意賅、戳中要害,問題提出后不要急著追問,適當?shù)牧粢恍耙磺斜M在不言中”的空白。學生只有靜下心來,才能認真思考、潛心傾聽,正所謂:靜是課堂洗盡鉛華、回歸本真的前提條件。最后,莫讓泛濫成災的表揚失去意義?!叭松卸龋^則為災”,過于頻繁的表揚如同精神鴉片,會削弱學生的內在動機,而且助長了華而不實的學風,遺患不淺。一個柔和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贊許的大拇指,都能成為有效的表揚。因此,我們要掌握表揚的火候,以“激”為手段,以“勵”為終極價值取向,讓課堂煥發(fā)勃勃生機。
教師的高光時刻在課堂,堂,而課堂教學需要有較高的藝術性和技巧性,因此我們永遠不要滿足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要學習一切需要掌握的新的知識! 只要教學需要要,就必須認真學習,多年之后,即使不能成為名師,但也會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我相信奇跡總是在不放棄之后產(chǎn)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