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化學《物質的分類》教案11(第二課時) 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化學《物質的分類》教案11(第二課時)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化學《物質的分類》教案11(第二課時) 新人教版必修1.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化學《物質的分類》教案11(第二課時) 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學目標 1、認識膠體的一些重要性質和作用;了解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取方法。 2、通過丁達爾現象、膠體制取、膠體性質實驗等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德育目標: 通過實驗、聯系實際等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依靠科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觀點;教育學生關心環(huán)境。 教學方法 啟發(fā)、誘導、探索實驗、分析、對比、歸納、自學等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膠體的有關概念;學生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 難點:制備膠體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課前準備: 教學設備:電腦、實物展臺、投影儀等,多媒體動畫、圖片、視頻、課件等; 實驗藥品:蒸餾水、泥水懸濁液、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FeCl3飽和溶液、CuSO4溶液、豆?jié){、Fe(OH)3膠體、KNO3溶液、稀HCl溶液等。 實驗儀器:酒精燈、鐵架臺、燒杯(5只)、小試管(6支)、玻璃棒等。 教學過程: [復習]液體分散系的分類方法及膠體的概念。 [展示]一瓶豆?jié){、墨水及混濁的泥水,觀察。一會兒泥水變澄清。思考原因。 [板書]2、膠體的性質 相對穩(wěn)定性 [閱讀]P22第三自然段。 [學生實驗]取燒杯盛20mL蒸餾水,加熱至沸騰,然后逐滴加入飽和FeCl3溶液1mL~2mL。繼續(xù)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觀察所得紅褐色液體Fe(OH)3膠體。 [板書] Fe(OH)3膠體制備:FeCl3+3H2OFe(OH)3(膠體) +3HCl [展示]CuSO4溶液、新制紅褐色液體Fe(OH)3膠體、泥水。 [提問]觀察它們三者的外觀。有何發(fā)現? [投影]激光電筒照射CuSO4溶液、新制Fe(OH)3膠體的現象。 [學生表述] Fe(OH)3膠體中不一條光亮的通道。 [提問]現在有泥水和NaCl溶液的混合物,如何將不溶性的泥土雜質除去? [講述]過濾即可到達目的,說明NaCl中的Na+、Cl-可以通過濾紙,而顆粒較大的泥土顆粒無法通過濾紙,說明懸濁液的分散質顆粒大于溶液分散質。 [學生實驗]過濾泥水與Fe(OH)3膠體,填表(課件)。(注意:膠體可透過慮紙) [板書](2)丁達爾現象 [轉引]這種在光線的照射下,出現明亮的光路的現象,在自然界中也經常出現。比如:霧天行駛的汽車的燈光、早晨樹林中出現陽光的光路等。 [觀看幻燈片]圖2-7 圖2-8 [講解]膠體分散質顆粒的大小正好適中,當光線照射時,一部分的光照射在膠體分散質顆粒上發(fā)生散射,被我們眼睛的觀察到;另外一部分光線穿過顆粒,照射到后面的顆粒上再散射。所以在一條線上有無數個光源在發(fā)光,因此我們可以看見一條明亮的光路。 [講述]膠體除了丁達爾效應以外,還有的另外的性質,如布朗運動。 [講述]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把花粉懸浮在水里,用顯微鏡觀察,發(fā)現花粉的小顆粒作不停地、無規(guī)則的運動。這種現象被稱為布朗運動。 [講解]膠體分散質顆粒在水分子不均勻的撞擊下,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板書](3)布朗運動:膠體分散質顆粒在水分子不均勻的撞擊下,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講述]膠體顆粒帶電能使膠體更加穩(wěn)定,不易凝聚,從此我們也可以知道,如果我們除去膠體顆粒外面的電荷層,膠體將會很快因為相互吸引而最終沉淀下來。 [講述]膠體穩(wěn)定的原因:①膠體分散質顆粒在水分子不均勻的撞擊下,做無規(guī)則的布朗運動;②同種膠體吸附同種電荷,所以它們互相排斥。加入電解質后,會破壞膠粒外面的電荷層,從而使膠體發(fā)生凝聚。 [思考]u形管中放Fe(OH)3膠體,通電后觀察現象: [提問]1.通電后,U形管里陰極附近的紅褐色逐漸變深,陽極附近的紅褐色逐漸變淺,這表明 陰極附近什么微粒增多了? 2.Fe(OH)3膠粒向陰極作定向移動,說明它具有什么樣的電性? [板書](4) 電泳: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膠體微粒在分散劑里做定向移動的現象,叫做電泳。 [閱讀]科學史話與科學視野 [演講]膠體與生活生產。 [小結]略 [課堂練習] 1.下列物質能發(fā)生丁達爾現象的是( )。 (A)蔗糖水 (B)肥皂水 (C)碘酒 (D)碘化砷膠體 2.膠體區(qū)別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 )。 (A)產生布朗運動 (B)產生丁達爾現象 (C)膠體微粒不能穿透半透膜 (D)分散質直徑在10-7~10-9m之間 3.填寫分離下列各組混合物所用的物理方法: (1)除去水中碘水中的碘;( )(2)除去石灰水中懸浮的碳酸鈣.( ) 答案:1.(B)(D) 2.(D) 3.(1)萃取 (2)過濾 [作業(yè)]P25 5、6 附板書設計:2、膠體的性質 相對穩(wěn)定性 Fe(OH)3膠體制備:FeCl3+3H2OFe(OH)3(膠體) +3HCl (2)丁達爾現象 (3)布朗運動:膠體分散質顆粒在水分子不均勻的撞擊下,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4) 電泳: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膠體微粒在分散劑里做定向移動的現象,叫做電泳。 [課外閱讀材料] 關于膠體的定義 膠體的概念是19世紀60年代初由英國科學家格雷厄姆(ThomasGraham,1805—1869)提出的,他在研究各種物質在水溶液中的擴散性質及能否通過半透膜時,發(fā)現有些物質,如某些無機鹽、糖和甘油等,在水中擴散很快,容易透過半透膜,而另一些物質,如蛋白質、明膠和硅膠類水合氧化物等,擴散很慢或不擴散。前者容易形成晶態(tài),將其稱為晶質;后者不易形成晶態(tài),多呈膠態(tài),他將其稱為膠體。這種分類沒有說明膠體的本質,因為膠狀的膠體在適當條件下可以轉化成晶態(tài),而晶質也可以變成膠態(tài)。直到20世紀初由于超顯微鏡的發(fā)明及后來電子顯微鏡的應用,對膠體體系才逐漸有了較清楚的了解。 經典的膠體體系是高度分散的分散體系,其分散質粒子的大小在1 nm~100 nm之間。這種分散質粒子遠大于一般經典化學所研究的分子,可以是膠態(tài),也可以是晶質。由這一概念出發(fā),膠體體系的不穩(wěn)定、不易擴散、滲透壓很低等不同于經典分子分散體力的性質,都可以得到明確的解釋。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定義中的粒子大小范圍并非嚴格標準,實際上,粗分散體系有許多性質與膠體相似,所以廣義的膠體常常把粗分散體系也包括在內。另外,粒子不一定在所有三維方向上都處在上述大小范圍內,許多體系的粒子只在二維方向(如片狀粘土粒子),甚至一維方向(如纖維)上處于膠體范圍內,但 其體系同樣顯示出膠體的特征。 膠體為什么會有丁達爾現象。 在光的傳播過程中,光線照射到粒子時,如果粒子大于入射光波長很多倍,則發(fā)生光的反射;如果粒子小于入射光波長,則發(fā)生光的散射,這時觀察到的是光波環(huán)繞微粒而向其四周放射的光,稱為散射光或乳光。丁達爾效應就是光的散射現象或稱乳光現象。由于溶膠粒子大小一般不超過100 nm,小于可見光波長(400 nm~700 nm),因此,當可見光透過溶膠時會產生明顯的散射作用。而對于真溶液,雖然分子或離子更小,但因散射光的強度隨散射粒子體積的減小而明顯減弱,因此,真溶液對光的散射作用很微弱。此外,散射光的強度還隨分散體系中粒子濃度增大而增強。所以說,膠體能有丁達爾現象,而溶液沒有,可以采用丁達爾現象來區(qū)分膠體和溶液。-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物質的分類 2019-2020年高中化學物質的分類教案11第二課時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化學 物質 分類 教案 11 第二 課時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256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