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總復習 能力特訓 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 新人教版

上傳人:文*** 文檔編號:238441239 上傳時間:2024-01-02 格式:DOC 頁數(shù):7 大小:599.50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高中地理總復習 能力特訓 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 新人教版_第1頁
第1頁 / 共7頁
高中地理總復習 能力特訓 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 新人教版_第2頁
第2頁 / 共7頁
高中地理總復習 能力特訓 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 新人教版_第3頁
第3頁 / 共7頁

本資源只提供3頁預覽,全部文檔請下載后查看!喜歡就下載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資源描述:

《高中地理總復習 能力特訓 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地理總復習 能力特訓 地殼變動與地表形態(tài) 新人教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一、選擇題(4分×15=60分) 2011年1月14日,嶗山風景區(qū)被國家旅游局授予“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稱號,這是繼2009年取得“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qū)”之后,嶗山風景區(qū)獲得的又一個國家級殊榮。青島的嶗山山脈形成于燕山造山運動時期,山海相連,雄偉壯觀。嶗山的山脈主要以花崗巖為主,花崗巖地貌景觀獨具特色,山體呈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球狀風化明顯。結合以下“地殼物質(zhì)循環(huán)簡略圖示”,回答1~2題。 1.圖中各數(shù)字和字母代表的地質(zhì)作用及巖石,屬于嶗山花崗巖和變質(zhì)作用的編號分別是(  ) A.B和⑥⑧          B.A和⑤⑧ C.B和①② D.A和⑥⑦ 2.關于花崗巖球狀風化的

2、說法正確的是(  ) A.能量來源于地球內(nèi)部 B.屬于圖中④環(huán)節(jié)表示的地質(zhì)作用 C.屬于內(nèi)力作用 D.屬于外力作用 解析:嶗山花崗巖屬于巖漿巖,由巖漿冷卻凝結形成,變質(zhì)作用的結果形成變質(zhì)巖,所以屬于嶗山花崗巖和變質(zhì)作用的編號分別是A和⑥⑦。花崗巖球狀風化屬于外力作用,能量來源于地球外部。 答案: 1.D 2.D (2012武漢質(zhì)檢)下圖為某地某水平面的巖層分布圖。讀圖,回答3~5題。 3.圖中丁處的地質(zhì)構造為(  ) A.褶皺 B.背斜 C.向斜 D.斷層 解析:丁處巖層最新,向兩翼變老,故為向斜。 答案:C 4.關于圖中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處為良好的

3、儲油構造 B.甲處有利于儲存地下水 C.修一條南北向隧道應選址丁處 D.圖中巖層為巖漿巖 解析:甲處為背斜構造,是良好的儲油構造。 答案:A 5.若該地地表甲為谷地,丁為山嶺,其成因是(  ) A.地殼運動所致 B.內(nèi)力作用所致 C.巖漿活動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 2011年6月30日,總長度1 318公里,總投資約2 209億元的京滬高鐵正式開通。它的建成將使北京和上海之間的往來時間縮短到5小時以內(nèi)。結合京滬高鐵穿越的某地質(zhì)構造剖面圖,完成8~9題。 8.對于該圖解釋合理的是(  ) A.圖中山地的成因可能是火山噴發(fā) B.該山地地下一定蘊藏著石油 C.通常向斜中

4、心部分巖層較新 D.廬山的形成與圖示地質(zhì)構造有關系 解析:由圖可知該地為褶皺構造,是巖層受水平擠壓形成;背斜處是良好的儲油構造,但并非所有的背斜處都儲存石油;廬山是斷層上升巖塊形成。 答案:C 9.若京滬高鐵從上述地區(qū)穿過,工程人員必須考慮(  ) A.高速鐵路施工過程防止誘發(fā)地震 B.保護植被,避免引發(fā)山洪或泥石流 C.為降低成本,一定要修穿山隧道 D.修高架橋以降低凍土的不良影響 解析:該地無斷層,地質(zhì)較穩(wěn)定;但以山地地形為主,工程建設應注意保護植被;修建隧道要根據(jù)財力和穿越地區(qū)等進行綜合考慮;該山地所在緯度及海拔高度未知,是否存在凍土不能判斷。 答案:B (2012

5、湘潭模擬)讀下面的地質(zhì)剖面示意圖,回答10~11題。 10.下列有關圖示①②③④四處物質(zhì)的判斷,正確的是(  ) ①—沉積巖 ②—侵入巖?、邸冑|(zhì)巖 ④—巖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據(jù)圖可知,①有層理結構,為沉積巖;②為侵入巖;③為巖漿;④為變質(zhì)巖;⑤為噴出巖。 答案:A 11.下列各種巖石和巖漿之間的轉換過程中,正確反映地殼物質(zhì)循環(huán)的是(  ) A.①—②—③—④—① B.③—⑤—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⑤ 解析:地殼的物質(zhì)循環(huán)為由巖漿到巖漿巖,再到沉積巖、變質(zhì)巖,最后再生成新的巖漿的過程。 答案:B 圖中沉積巖的形

6、成符合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的規(guī)律,圖中線段為等高線。讀圖,回答12~13題。 12.該地為(  ) A.向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背斜成谷 D.背斜成山 解析:由題意可知:礫巖顆粒最大,年齡最老,頁巖顆粒最小,年齡最輕,從圖可知,巖石年齡中老翼新,故為背斜,或者根據(jù)巖層向上拱起判斷為背斜。等高線向低處突出,故為山。 答案:D 13.形成圖示地形的主要地質(zhì)作用是(  ) A.地殼運動 B.巖漿活動 C.侵蝕作用 D.堆積作用 解析:背斜成山為地殼運動巖層上拱所致。 答案:A (2012南京模擬)讀下面我國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質(zhì)分布示意圖,回答14~15題。

7、 14.該地區(qū)的地貌有(  ) ①沙丘?、诤Ng崖 ③三角洲平原?、茱L蝕蘑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5.塑造該地區(qū)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①風力作用 ②波浪侵蝕作用?、哿魉练e作用 ④冰川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該題組以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質(zhì)分布示意圖為背景,綜合考查外力作用對地貌的影響。第14題,圖中有沙丘、海灘、海積與河積,都屬于堆積地貌,沒有侵蝕海岸,排除海蝕崖;風蝕蘑菇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qū)。第15題,海岸沙丘是海灘物質(zhì)受風力作用形成的風積地貌;三角洲是流水沉積作用形成的。 答案:14.C 15.A 二、綜合題

8、(40分) 16.(2012福州質(zhì)檢)讀某地地質(zhì)剖面圖,回答下列問題。(18分) (1)G上層覆蓋的沉積巖比F上方的厚,原因是什么? (2)根據(jù)巖石的相互切割狀況,判斷圖中B、C、G、F巖石形成的先后順序(從新到老)。 (3)該地區(qū)曾經(jīng)歷過哪些地質(zhì)作用? (4)如果在這里修一條東西向的地下隧道,應選擇G處還是F處?(提示:從工程的安全性、穩(wěn)定性及地下水等方面考慮) 解析:該地底部巖層發(fā)生褶皺,C處形成背斜,F(xiàn)處形成向斜,應為地殼的水平運動造成,而且發(fā)生在前;背斜和向斜的頂部巖層都有缺失,表層又有較完整、平直的C巖層覆蓋,應為地殼隆起后被侵蝕,凹陷后沉積而成,且發(fā)生在后。隧道應建

9、在背斜中,因為背斜結構結實堅固不容易塌陷且無積水。 答案:(1)該地出現(xiàn)了地形倒置現(xiàn)象,G為背斜,頂部巖層因受張力作用被侵蝕成谷地;F為向斜,槽部巖層因受水平擠壓力作用不易被侵蝕反而形成山嶺。 (2)CFBG?!?3)內(nèi)力作用:巖漿活動,變質(zhì)作用。外力作用:風化、侵蝕作用,搬運、沉積及固結成巖作用。(4)G處。 17.(2012吉林模擬)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2分) 材料一 陸地的河流流速比較急,帶著上游沖刷下來的泥沙流到寬闊的海洋后,流速慢了下來,泥沙就沉積在河口附近,積年累月,越積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陸地,這就叫河口沖積島。 材料二 長江三角洲歷史演變圖。 (1)

10、說明河口沖積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 (2)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變化過程。 (3)近年來該地海岸線向近海移動的速度減慢,試說明其原因。 解析:第(1)題,由長江三角洲的歷史演變圖可知海岸線向海洋推進、有四處古沙洲,沖積島的形成主要是河流堆積與海水頂托共同作用的結果。第(2)題,古沙洲的生消變化與河流的堆積作用、海水的頂托作用、水平地轉偏向力對河流的影響有關。第(3)題,近年來該地海岸線向近海移動的速度減慢可從上游水土流失減少、上游水利工程建設截留等方面分析。 答案:(1)流水堆積(沉積)作用;海水的頂托作用。 (2)河口地區(qū)由于落差小及海水的頂托作用,水流速度減慢導致大量泥沙堆積,出露水面形成沙洲;泥沙繼續(xù)堆積,陸地面積不斷擴大,古沙洲逐漸和大陸相連;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北岸堆積速度快。 (3)中上游植樹造林,水土流失減少;三峽大壩等水利工程截留部分泥沙。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