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壓帶和風(fēng)帶》PPT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氣壓帶和風(fēng)帶》PPT課件(3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 二 節(jié) 氣 壓 帶 和 風(fēng) 帶 一 、 氣 壓 帶 和 風(fēng) 帶 的 形 成 全 球 性 的 有 規(guī) 律 的 大 氣 運 動 , 通 稱 為 大 氣 環(huán)流 ,它 反 映 了 大 氣 運 動 長 時 期 的 平 均 狀 態(tài) 。2、 形 成 原 因 : 不 同 緯 度 地 區(qū) 所 獲 得 的 太 陽 輻 射 不 同 而 產(chǎn)生 的 熱 量 差 異 。1、 大 氣 環(huán) 流 的 概 念 :3、 意 義 : 輸 送 和 交 換 熱 量 , 促 進(jìn) 了 地 球 上 的 水 熱平 衡 , 影 響 天 氣 和 氣 候 。 南 極 北 極 -單 圈 環(huán) 流赤 道 赤 道探 究 活 動 : P33假 設(shè) 地 球
2、 不自 轉(zhuǎn) 、 地 表均 一 , 結(jié) 果在 赤 道 與 極地 間 存 在 怎樣 的 熱 力 環(huán)流 ?( 1) 只 考 慮 高 低 緯 間 熱 量 差 異 理 想 狀 態(tài) 下 的 地 球 表 面 的 “ 單 圈 環(huán) 流 ” 現(xiàn) 實 中 , 赤 道 和 極 地 之 間 的 熱力 環(huán) 流 是 否 能 夠 維 持 ? 為 什 么 ?想 一 想 : 赤 道 低 氣 壓 帶 極 地 高 氣 壓 帶副 熱 帶 高 氣 壓 帶 東 北 信 風(fēng)2 4 副 極 地 低 氣 壓 帶 盛 行 西 風(fēng)極 地 東 風(fēng)7 6低 緯 環(huán) 流中 緯 環(huán) 流高 緯 環(huán) 流13 589 10 ( 2) 既 考 慮 高 低 緯 間
3、熱 量 差 異 , 又 考 慮地 轉(zhuǎn) 偏 向 力 , 結(jié) 果 形 成 三 圈 環(huán) 流 。 30N30N高空赤道高空赤道GD D G( 指 向 極 地 高 空 ) 課 堂 活 動 : 你 能 否 根 據(jù) 前 面 的 講述 , 將 南 半 球 的 三 圈 環(huán) 流畫 出 來 ? 南 半 球 的 三 圈 環(huán) 流極 地 高 氣 壓 帶副 極 地 低 氣 壓 帶副 熱 帶 高 氣 壓 帶赤 道 低 氣 壓 帶極地東風(fēng)東南信風(fēng)盛行西風(fēng)060S30S 90S 赤 道 低 壓 帶副 熱 帶 高 壓 帶副 熱 帶 高 壓 帶副 極 地 低 壓 帶副 極 地 低 壓 帶極 地 高 壓 帶極 地 高 壓 帶東 北 信
4、 風(fēng)盛 行 西 風(fēng)極 地 東 風(fēng)東 南 信 風(fēng)盛 行 西 風(fēng)極 地 東 風(fēng)3、 地 球 上 七 個 氣 壓 帶 和 六 個 風(fēng) 帶 圖 中 各 字 母 所 在 氣 壓 帶 名 稱 是 : 60 N甲 乙60 S甲 乙綜 合 練 習(xí) 1.具 有 全 球 性 有 規(guī) 律 的 大 氣 運 動 稱 為 ()A.臺 風(fēng) B.大 氣 環(huán) 流 C.熱 力 環(huán) 流 D.季 風(fēng) 課 堂 練 習(xí) B2.關(guān) 于 低 緯 環(huán) 流 圈 的 敘 述 正 確 的 是 ()A.位 于 大 約 緯 度 0 60 的 對 流 層 大 氣 中 B.近 地 面 是 東 北 信 風(fēng) (北 半 球 )和 東 南 信 風(fēng) (南 半 球 )
5、C.赤 道 附 近 為 下 沉 氣 流 D.30 緯 度 附 近 有 上 升 氣 流 B 3.關(guān) 于 中 緯 環(huán) 流 圈 的 敘 述 正 確 的 是 ()A.30 緯 度 附 近 形 成 上 升 氣 流 B.60 緯 度 附 近 形 成 下 沉 氣 流 C.近 地 面 形 成 西 風(fēng) 帶 D.高 空 中 形 成 西 風(fēng) 帶 C 4. 在 南 北 緯 30 附 近 形 成 副 熱 帶 高 氣 壓 帶 的 原 因 是 ( ) A.空 氣 在 這 一 帶 大 量 收 縮 下 沉 B.近 地 面 氣 壓 較 低 , 使 高 空 空 氣 下 沉 補 充 C.由 赤 道 上 空 流 來 的 空 氣 在 南
6、 北 緯 30 附 近 上 空 聚 積 產(chǎn) 生 下 沉 氣 流 D.空 氣 受 熱 膨 脹 , 產(chǎn) 生 上 升 氣 流 C 設(shè) 問 2: 高 氣 壓 控 制 下 的 天 氣 與 低 氣 壓控 制 下 的 天 氣 相 同 嗎 ? 如 果 不 同 , 有什 么 不 同 ?拓 展 知 識 l 低 氣 壓 區(qū) 控 制 下 容 易 降 水 如 赤 道 地區(qū) 和 60 附 近 地 區(qū) 。 在 赤 道 地 區(qū) , 空氣 輻 合 上 升 , 氣 溫 降 低 有 利 于 形 成 降 水 。副 極 地 低 氣 壓 帶 由 于 冷 暖 空 氣 相 遇 , 暖濕 空 氣 沿 冷 暖 空 氣 的 交 界 面 爬 升 ,
7、 易 形成 降 水 。l 高 氣 壓 區(qū) 因 氣 流 下 沉 , 氣 溫 升 高 , 不易 形 成 降 水 。 例 如 , 極 地 地 區(qū) 、 30 附近 常 年 降 水 稀 少 。 l 西 風(fēng) 帶 氣 流 由 較 低 緯 度 流向 較 高 緯 度 , 運 動 中 空 氣 冷卻 , 有 利 于 水 汽 的 凝 結(jié) 、 降水 的 產(chǎn) 生 。l 信 風(fēng) 帶 、 極 地 東 風(fēng) 帶 氣 流由 較 高 緯 度 流 向 較 低 緯 度 ,氣 溫 升 高 , 不 利 于 水 汽 的 凝結(jié) 和 降 水 的 產(chǎn) 生 。 七個氣壓帶、六個風(fēng)帶 多雨帶少雨帶 赤 道 低 氣 壓 帶副 極 地 低 氣 壓 帶西 風(fēng)
8、 帶 -從 低 緯 吹 向 高 緯副 熱 帶 高 氣 壓 帶極 地 高 氣 壓 帶信 風(fēng) 帶 、極 地 東 風(fēng) 帶 上 升 氣 流下 沉 氣 流從 高 緯 吹 向 低 緯 有 利 于 水汽 凝 結(jié)不 利 于 水汽 凝 結(jié) 氣 壓 帶 的 成 因 :l 熱 力 原 因 : 是 由 于 地 面 冷 熱 不 均 , 引 起 大氣 的 膨 脹 上 升 或 收 縮 下 沉 運 動 , 使 近 地 面形 成 低 氣 壓 區(qū) 或 高 氣 壓 區(qū) 。 如 赤 道 低 氣 壓帶 和 極 地 高 氣 壓 帶 的 成 因 。l 動 力 原 因 : 是 在 水 平 方 向 上 , 由 于 氣 流 運動 造 成 空 氣
9、 在 一 定 區(qū) 域 內(nèi) 輻 合 或 輻 散 , 導(dǎo)致 近 地 面 氣 壓 發(fā) 生 變 化 。 如 副 熱 帶 高 氣 壓帶 和 副 極 地 低 氣 壓 帶 的 成 因 。 熱 、 濕冷 、 干熱 、 干熱 、 干冷 、 干暖 、 濕暖 、 濕 4 、 氣 壓 帶 、 風(fēng) 帶 的 南 北 移 動2、 就 北 半 球 來 說 , 。 觀 察 氣 壓帶 、 風(fēng) 帶的 季 節(jié) 移動 圖 , 回答 下 列 問題1、 氣 壓 帶 、 風(fēng) 帶 隨 季 節(jié) 移 動 而 南 北 移 動 。夏 季 北 移 , 冬 季 南 移太 陽 直 射 點 23 26N23 26S66 34S66 34N0春 分 日秋 分
10、日夏 至 日 冬 至 日 歸 納 小 結(jié) : 氣 壓 帶 和 風(fēng) 帶 的 形 成1、 只 考 慮 高 低 緯 間 熱 量 差 異 -單 圈 環(huán) 流2、 既 考 慮 高 低 緯 間 熱 量 不 均 , 又 考 慮 地 轉(zhuǎn) 偏向 力 -三 圈 環(huán) 流 : 低 緯 環(huán) 流 、 中 緯 環(huán) 流 、高 緯 環(huán) 流3、 七 個 氣 壓 帶 和 六 個 風(fēng) 帶 三 低 四 高 , 相 間 分 布 六 個 風(fēng) 帶 ( 注 意 風(fēng) 向 ) 氣 壓 帶 的 成 因 :熱 力 原 因 : 赤 道 低 壓 、 極 地 高 壓動 力 原 因 : 副 熱 帶 高 壓 、 副 極 地 低 壓 各 氣 壓 帶 、 風(fēng) 帶 對
11、 天 氣 、 氣 候 的 影 響 :多 雨 :少 雨 : 赤 道 低 壓 帶 、 副 極 地 低 壓 帶 、 盛 行 西 風(fēng) 帶副 熱 帶 高 壓 帶 、 極 地 高 壓 帶 、 信 風(fēng) 帶 、極 地 東 風(fēng) 帶4、 氣 壓 帶 、 風(fēng) 帶 的 季 節(jié) 移 動原 因 : 隨 太 陽 直 射 點 的 移 動 而 移 動方 向 : 北 半 球 夏 季 北 移 , 冬 季 南 移南 半 球 夏 季 南 移 , 冬 季 北 移 以 亞 洲 地 形 為 例 , 觀 察 地 球 表 面 是 否 均 勻 ? 高 壓 低 壓600N 300N冷 熱冬 季 夏 季 二 、 北 半 球 冬 、 夏 季 氣 壓 中
12、 心冬 季 : 大 陸 冷 卻 快 于 海 洋赤 道 低 壓副 熱 帶 高 壓副 熱 帶 高 壓副 極 地 低 壓副 極 地 低 壓高 壓 低 壓 二 、 北 半 球 冬 、 夏 季 氣 壓 中 心亞 洲 高 壓 ( 蒙 古 -西 伯 利 亞 高 壓 ) 阿 留 申 低 壓冰 島低 壓 600附 近 原 為 副 極 地 低 壓 帶 , 冬 季 因 陸 地 氣 溫 低 ,空 氣 收 縮 下 沉 , 陸 地 表 面 形 成 高 氣 壓 , 把 副 極 地低 氣 壓 帶 切 斷 , 副 極 地 低 壓 僅 保 留 在 海 洋 上 , 使北 半 球 氣 壓 帶 呈 塊 狀 分 布 。 二 、 北 半
13、球 冬 、 夏 季 氣 壓 中 心夏 季 : 大 陸 增 溫 快 于 海 洋赤 道 低 壓副 熱 帶 高 壓副 熱 帶 高 壓副 極 地 低 壓副 極 地 低 壓低 壓 高 壓 二 、 北 半 球 冬 、 夏 季 氣 壓 中 心亞 洲 低 壓( 印 度 低 壓 ) 夏 威 夷 高 壓亞 速 爾 高 壓30 附 近 原 為 副 熱 帶 高 氣 壓 帶 , 夏 季 因 陸 地 氣 溫 高 , 空氣 膨 脹 上 升 , 陸 地 表 面 形 成 低 氣 壓 , 把 副 熱 帶 高 氣 壓 帶 切斷 , 副 熱 帶 高 壓 僅 保 留 在 海 洋 上 , 使 北 半 球 氣 壓 帶 呈 塊 狀分 布 。
14、 一 月 考 慮 :高 低 緯 間 熱 量 不 均 ; 地 轉(zhuǎn) 偏 向 力 ; 太 陽 直 射 點 位 置 的 移 動 ; 海 陸 熱 力 性 質(zhì) 差 異-氣 壓 帶 分 裂 成 一 個 個 高 、 低 氣 壓 中 心60N30 N亞 歐 大 陸洋大 西 洋 太平副 極 地 低 氣 壓 帶蒙 古 -西 伯 利 亞 高 壓 阿 留 申低 壓冰 島低 壓 七 月 考 慮 :高 低 緯 間 熱 量 不 均 ; 地 轉(zhuǎn) 偏 向 力 ; 太 陽 直 射 點 位 置 的 移 動 ; 海 陸 熱 力 性 質(zhì) 差 異-氣 壓 帶 分 裂 成 一 個 個 高 、 低 氣 壓 中 心60N30 N亞 歐 大 陸洋
15、大 西 洋 太平副 熱 帶 高 氣 壓 帶亞 洲 ( 印 度 ) 低 壓亞 速 爾高 壓 夏 威 夷高 壓 海 陸 分 布 對 大 氣 環(huán) 流 的 影 響位 置 影 響 氣壓 分 布的 因 素 時間 被 切 斷 的 氣壓 帶 氣 壓 中 心 的 變 化亞 歐 大陸 太 平 洋北 半球 1月7月南 半球 氣 壓 帶 基 本 上 呈 狀 , 因 為 面 積 占絕 對 優(yōu) 勢 副 極 地 低壓 帶副 熱 帶高 壓 帶海 陸 熱力 性 質(zhì)的 差 異 冷 高 壓熱 低 壓 保 留 副 極地 低 壓 帶保 留 副 熱帶 高 壓 帶帶 海 洋 、 東 亞 季 風(fēng) ( 冬 季 風(fēng) 西 北 季 風(fēng) ) 冬 季
16、東 亞 盛 行 來 自蒙 古 -西 伯 利亞 高 壓 前 緣 的偏 北 風(fēng) , 低 溫干 燥 , 風(fēng) 力 強勁 。 夏 季 東 亞 盛 行 來自 太 平 洋 副熱 帶 高 壓 西北 部 的 偏 南風(fēng) , 溫 暖 濕潤 。 、 東 亞 季 風(fēng) ( 夏 季 風(fēng) 東 南 季 風(fēng) )東 亞 季 風(fēng) 形 成 原 因 : 海 陸 熱 力 性 質(zhì) 差 異 長 江 中 下 游 地 區(qū) , 由于 受 夏 季 風(fēng) 的 影 響 , 降 水豐 沛 , 形 成 森 林 景 觀 , 植被 為 亞 熱 帶 常 綠 闊 葉 林 ,農(nóng) 業(yè) 也 生 機 勃 勃 。 撒 哈 拉 沙 漠 常 年 受 副熱 帶 高 壓 的 影 響 ,
17、 降 水 稀少 , 形 成 沙 漠 景 觀 。 受 季 風(fēng) 影 響 , 我 國 降 水 量 多 少 和 雨 期 長 短存 在 明 顯 差 異 , 呈 現(xiàn) 出 由 東 部 向 西 北 部 逐 漸 減 少的 趨 勢 , 因 而 對 農(nóng) 業(yè) 生 產(chǎn) 有 重 大 影 響 。 例 如 , 在長 江 中 下 游 地 區(qū) 及 其 以 南 地 區(qū) , 由 于 高 溫 多 雨 ,農(nóng) 作 物 以 水 稻 為 主 , 一 年 2-3熟 。 我 國 華 北 、 東北 地 區(qū) 及 西 北 地 區(qū) 東 部 , 降 水 較 少 , 以 旱 地 農(nóng) 業(yè)為 主 , 農(nóng) 作 物 以 小 麥 為 主 , 其 次 是 谷 子 、 高 梁 、大 豆 、 土 豆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