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動鉗鉗架、摩擦片配合間隙與制動沖擊異響關系研究論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制動鉗鉗架、摩擦片配合間隙與制動沖擊異響關系研究論文(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制動鉗鉗架、摩擦片配合間隙與制動沖擊異響關系研究論文
摘 要: 本文重點對制動鉗鉗架與摩擦片之間配合間隙與制動異響之間關系進行研究,通過設計一種緩沖結構在保證制動鉗基本功能實現的前提下避免異響問題發(fā)生。
關鍵詞:制動鉗;摩擦片;沖擊異響;制動異響
1 引言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fā)展,車輛已逐步普及家庭,車流密度也隨之日益增大,人們對車輛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現代轎車的制動器有鼓式和盤式兩大類型,但隨著轎車車速的不斷提高,因盤式制動器具有頻繁制動時能保證良好的制動效果,能較快地冷卻,保養(yǎng)和維修方便,徑向尺寸小等特點,已被現代轎車廣泛采用,但盤式制動器并不是沒有問題反饋,
2、目前反饋最多的是制動異響問題,通過對產品各零部件尺寸確認計算發(fā)現制動鉗鉗架、摩擦片配合間隙理論范圍為0.020.66mm,此間隙設計意圖是保證摩擦片在制動時能夠夾緊制動盤產生制動力,制動結束后摩擦片能夠回位而不產生車輛拖滯。本文主要研究鉗架與摩擦片配合間隙大小與摩擦片對鉗架沖擊異響的關系。
2 鉗架與摩擦片配合間隙介紹
制動器中的制動鉗通過兩個導銷浮裝在鉗架上,導銷裝在內外襯套,同時用防松螺栓防止制動鉗松脫。鉗架同時既是摩擦片安裝支架,又是摩擦片滑動軌道,這就要求摩擦片和鉗架之間存在一定的配合間隙,具體如圖1所示。
3 失效模式確認
某車型下線時連續(xù)反饋前進或倒退制動時
3、前輪發(fā)出清脆的金屬撞擊聲,通過將故障車用舉升機舉起,卸掉車輪進行故障模擬再現,發(fā)現制動時摩擦片隨制動盤在配合間隙內運動,摩擦片撞擊鉗架產生異響;然后通過向配合間隙內塞紙消除摩擦片和鉗架的配合間隙后重新進行故障模擬再現,未發(fā)生異響問題,最終確認異響原因:因鉗架和摩擦片間存在配合間隙,制動時摩擦片在配合間隙內運動撞擊鉗架產生。
4 原因分析
4.1 故障再現
測量8例故障車輛制動鉗間隙,結果如表1。
通過上表可知產品尺寸均在圖紙要求范圍之內,鉗架和摩擦片的配合間隙整體大于配合間隙范圍中值0.32mm,為驗證異響與配合間隙關系,挑選鉗架槽長、摩擦片長度分別位于尺寸范圍上限、中
4、值、下限附近(即配合間隙分別位于上限、中值、下限)的零部件進行3X3的交叉試驗,結果如表2:
通過交叉實驗發(fā)現鉗架和摩擦片的配合間隙大會造成制動鉗異響。
4.2 失效機理分析
制動時摩擦片在鉗架內運動狀態(tài)共分為三個過程,分別如下:
過程一:車輛前進,制動盤向前旋轉,制動時摩擦片因摩擦力隨制動盤運動到達鉗架一側,松開制動踏板,摩擦片制動盤分離,此時摩擦片鉗架配合間隙達到最大。
過程二:車輛后退,制動盤向后旋轉,制動時摩擦片隨制動盤旋轉方向移動,運動行程為最大間隙。
過程三:摩擦片隨制動盤移動至鉗架位置,由于鉗架固定,摩擦片由運動突變?yōu)殪o止,摩擦片和鉗架產生撞擊
5、,導致異響。
4.3 沖擊異響與配合間隙關系研究為研究沖擊異響與配合間隙關系,明確不產生異響的最大配合間隙,設計以下兩個實驗進行研究。
實驗一,在配合間隙內逐層粘貼0.1mm厚度消音紙進行裝車實驗,確認最佳配合間隙,結果如表3:
實驗二,為消除消音紙對試驗結果的影響,制作配合間隙為0.2/0.3mm產品裝車驗證,未產生異響。
結合上述兩個實驗結果,當最大配合間隙≤0.3mm時可以避免沖擊異響問題發(fā)生。5 對策制定及驗證
5.1 對策制定
通過分析研究,當配合間隙≤0.3mm時可以避免沖擊異響問題發(fā)生,但考慮到產品制造過程較難實現,故通過增加卡簧減
6、震能力將配合間隙控制在0.3mm以下,具體方案如下:
在軛簧與摩擦片支耳接觸部位做出鼓包(簧片上紅色部位為鼓包),保證行車時摩擦片始終位于鉗架中間位置(方案簡圖如下)。
5.2 對策驗證
a 以過盈量為響應,拖滯力、滑動阻力為預測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如下
滑動阻力的p值為0.000,滑動阻力與過盈量顯著相關
b去除弱相關項重新進行回歸分析:
回歸方程為:滑動阻力=11.9-7.576*過盈量。
最終通過產品極限尺寸計算及卡簧鼓包過程共產確定卡簧鼓包高度尺寸定為0.80.1。
根據分析結果制作樣件進行制動鉗總成震動噪音試驗及切線力
7、耐久實驗能夠滿足標準要求,方案可行。
6 結論
汽車行業(yè)競爭越來越激烈,僅僅對產品當然質量進行改善已不能夠滿足顧客的要求,應更多的關注產品的魅力質量,本文分析了摩擦片和鉗架配合間隙與制動時摩擦片沖擊異響的關系,確定了不產生異響的最大間隙值, 通過增加卡簧減震結構,在保證制動鉗基本功能實現的前提下避免異響產生。
參考文獻:
【1】 葉文海,普通盤式制動器的致命缺陷與對策分析. 廣西: 中職教育總第781 期2014(3):129.
【2】 桂健生,盤式制動器(一、二、三)譯自英國Lucas 技術手冊之六 輕型汽車技術 2002(4)總152;33-39.
【3】 陳丹華,新時期汽車制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性能優(yōu)化方法探討 河北農機 2014(1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