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拓寬閱讀教學的空間,轉(zhuǎn)變小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報告 (2)
《小學語文拓寬閱讀教學的空間,轉(zhuǎn)變小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報告 (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學語文拓寬閱讀教學的空間,轉(zhuǎn)變小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報告 (2)(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拓寬閱讀教學的空間 轉(zhuǎn)變小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研究報告) 一、研究背景 社會的發(fā)展對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人才的概念也在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當所謂“文盲”就是不會主動尋求“新知識”或不會把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踐的人。就學生的學習而言,最重要的并不在于他通過學習,積累和占有了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他是否學會和擁有了掌握和獲取知識的能力。這也勢必引起我們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廣泛關注。 而小學生學習方式的現(xiàn)狀是不容樂觀的:長期以來,我們教育者過分關注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相當程度地忽視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我們教師扮演了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學生則成了接受知識的容器。這是一種名副其實的“接受學習”的學習方式。雖說每種學習方式都有它的優(yōu)勢,但從學生發(fā)展的角度來說,“接受學習”一方面相對削弱了小學生提出疑問與做出解釋的勇氣;另一方面造成學生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不足,更談不上做學習的主人。 尤其是現(xiàn)在的語文閱讀教學更不容樂觀。學生學語文,似乎只有課堂上才是學語文,而我們的閱讀教學也往往只重一本教科書,學生日復一日地在課本里轉(zhuǎn)悠。學生學知識似乎只有坐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學習。學生抬起頭來見到的是黑板,轉(zhuǎn)過身去碰到的是墻壁。這種院墻式的學習怎能不碰壁?這種封閉的教學,犧牲的是個性,是創(chuàng)造,是自學的能力,是對學習語文的興趣。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前進,如果我們?yōu)槿藥熣卟辉父淖儾缓蠒r宜的陳腐觀念,還是按“唯書”、“聽話”的標準來要求學生,以期使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只能是“癡人說夢”。 ??基于這樣的現(xiàn)狀和思考,我們確定了“拓寬閱讀教學的空間??轉(zhuǎn)變小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為研究課題,旨在通過拓寬閱讀教學的空間把小課堂與大課堂結合起來,把課內(nèi)與課外結合起來,鼓勵和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探索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二、理論思考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嚴格地說,任何一種教學都有它的優(yōu)點。本課題以“拓寬閱讀教學的空間”命名,旨在針對當前偏面的、狹隘的填鴨式的課堂閱讀教學仍有相當市場的情況下,使教師在組織、指點、幫助等方面的地位更加突出。“拓寬閱讀教學空間”并非僅僅是針對課堂40分鐘設計的課堂教學模式,而是指這樣一種教學:在課堂教學條件下,教師依據(jù)學生閱讀過程的需求,以課堂為經(jīng)線,以課外、以生活等為緯線而設計學生學習活動和教師組織幫助活動的過程。這樣把課內(nèi)與課外結合起來,把小課堂與大課堂結合起來,教師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語文的環(huán)境條件,在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途徑上加以指導幫助,從而讓學生感受語文的魅力,增強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其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獲得關于閱讀方法、能力、習慣及精神的提煉,最終使學生由教他學,變成自主輕松的他會學,以最終使學生不斷尋找、優(yōu)化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我們認為,“拓寬閱讀教學的空間,能轉(zhuǎn)變小學生學習方式”。因為: 1.拓寬閱讀教學的空間,能讓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陳腐觀念,重新審視自己的角色地位。拓寬閱讀教學的空間,在學科上堅持了大語文教學觀,這就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鼓動者和服務者,要去幫助每一位學生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并能創(chuàng)造機會讓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學習方式去組織自己的學習。這樣的教學,學生角色地位也在變化,他們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嘗試。學習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他們必須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經(jīng)歷學習,在獲得知識、技能精神提升的同時,掌握學習方法,從而獲得帶有鮮明個性的學習經(jīng)驗,真正達到學會學習。這樣的教學要求我們教師重新審視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這三要素的地位及其關系:教師不再是牽著學生的鼻子走進教材,而最終是要走出教材,學生又帶著教材走向老師,走向家庭,走向圖書館、電腦網(wǎng)絡,走向社會,走向生活,又從生活走進教材,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真知,形成語文能力,獲得個體的發(fā)展。這樣的教學勢必會使我們的閱讀教學呈現(xiàn)出勃勃生機,最終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2.拓寬閱讀教學的空間,符合學生語言發(fā)展的規(guī)律。而學生語言得以發(fā)展,就為學生的自我閱讀,自我交往等能力奠定了基礎,為轉(zhuǎn)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供了可能性。有一份報告上說:“兒童在3歲左右就基本掌握了本民族語言的發(fā)音和基本的語法結構,兒童習得語言的能力是驚人的”,“在語言發(fā)育的關鍵期,腦結構的可塑性特別強,因此兒童有極強的語言能力”。顯然兒童學習語言的潛能是很大的。這是學生廣泛閱讀的優(yōu)勢所在。我們還看到,語文學習不同與其它學科,因為生活中處處有文字,時時有語言。日常生活的一切言語交際、文字接觸都是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也是學習語文的好途徑。我們應充分利用學生語言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將語文教學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之中,建立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以嶄新的靈活的方式學習語文。在生活中學語文,走出教材,走向社會,走向生活,是拓寬了閱讀教學的空間,改變了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這是從立體的角度提出來的;從平面的角度來說,拓寬閱讀教學的空間還包括數(shù)量的要求。有一定的量變才能達到質(zhì)的飛躍。有實驗已經(jīng)證明:只有當學生的閱讀量達到了課本的4.5倍時,才有可能形成語文的自學能力。東晉大詩人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不求甚解”的大面積閱讀,不專指文學作品,而是包括文學作品、科技文章、應用文字在內(nèi)的廣義的語言材料?!八e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在一個只求基本了解的層面上,放手培養(yǎng)學生好讀的習慣。相信泛泛而讀,能豐富學生的人生閱歷和感受,能拓展人的心理空間。 3.拓寬閱讀教學的空間,符合教學發(fā)展的新動向。綜合性學習是當前應大力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及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為目的。走進新課程的改革浪潮是本課題的實施的催化劑。在當前課程改革之際,“拓寬閱讀教學的空間”勢必要走出課堂,走出書本,將書本學習和實踐學習綜合起來,學生往往要調(diào)用多種的知識和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積累,來研究、分析、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這種學習方式是受內(nèi)發(fā)的學習動機所支撐,著眼于學生內(nèi)隱的認知框架的建構,促進個性化發(fā)展的學力形成。 三、研究內(nèi)容 1.收集相關資料,做好實驗前測量 收集、整理國內(nèi)關于閱讀教學策略和自主學習的研究和理論,以他人的研究經(jīng)驗和成果開拓自己的思路。這主要是采用文獻研究法。對實驗班級學生進行實驗前的現(xiàn)有學習方式測量。主要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進行。 2.閱讀教學的空間及利用研究 主要采用觀察法和調(diào)查法,著力研究閱讀教學空間形式有哪些,學生對其的利用程度。我們將在學習語文的優(yōu)秀生與后進學生的對比中尋找差距,設計好“閱讀空間及利用調(diào)查表”,對學生進行問卷調(diào)查。之后,從主觀和客觀,學校教育和家庭氛圍及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等多種角度,多個層面辯證地分析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在此基礎上組織優(yōu)秀學生開展一次“老師夸我會讀書”的交流活動,讓學生明白原來生活中處處有閱讀,讓學生明白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從而主動積極地利用生活學語文。 3.拓寬閱讀教學空間的策略研究 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著力研究教師介入學生語文學習過程的方式方法,探索拓寬閱讀教學空間的策略,學生的學習分課本學習和語文活動兩大部分,教師主要探索如何讓學生從教材中走出來,找到課內(nèi)課外閱讀的結合點;對如何閱讀和活動給予方法上的指導、幫助和組織。指導是指對課本學習的某一點,舉一反三,以“一”遷“幾”,促進課外的廣泛閱讀或?qū)﹂喿x時機的最佳選擇給予指導。如,就閱讀內(nèi)容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引導學生廣泛閱讀“ ①與作者相關的生平背景資料;②與課文主題類似的其他文章;③與課文中的某一知識點相關的資料;④就學生的疑難點引導閱讀;⑤專項積累閱讀。當然,我們還要依據(jù)學生閱讀得趨向,注意學生得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適時推薦學生愛讀的內(nèi)容。從閱讀的時機選擇來說,主要有三種類型:超前閱讀—課前預習閱讀;即時閱讀—課內(nèi)交流閱讀;滯后閱讀—課后拓展閱讀。從閱讀形式來說,一般有兩種:一是利用晨讀、班隊活動、語文興趣活動課等統(tǒng)一時間讀統(tǒng)一內(nèi)容或自選內(nèi)容;另一種是學生自我控制調(diào)整時間讀統(tǒng)一內(nèi)容或自選內(nèi)容。幫助指在學生進行查找資料時給予資料出文的提示和閱讀方法的指導,如是上網(wǎng)查找還是在某一類別的書籍中查尋;是精讀、跳讀還是瀏覽等。這樣以免學生化費過多的精力,造成時間和負擔過重。組織是指組織學生閱讀及交流閱讀結果和方法、經(jīng)驗,以便學生取長補短,也為教師調(diào)整教學服務。如:在班級開設圖書角,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交流形式一般有三種:第一,專題式的。如“春之律”閱讀匯報,“開卷有益”小小演講等;第二,日常式的。每天午會課安排三名學生介紹自己的閱讀情況;第三,個別式的。如學習小組相互聊天了解閱讀新發(fā)現(xiàn)。 4.拓寬閱讀教學空間后,學生課堂學習形式的研究 主要采用觀察法,著力研究學生學習方式的外顯指標體系,從而使教師在課堂閱讀教學中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更佳更有效益的服務,探索出一套更利于學生主動學習課堂閱讀教學模式。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設計好學生自主學習方式的外顯指標體系,初步形成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閱讀教學模式。 四、研究的具體工作 ??首先,我們對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家庭的文化氛圍不容樂觀,家長的教育理念有待更新;學生有一定的課外閱讀習慣,好好引導,潛力很大。其次,我們討論了學生閱讀指導的大體思路,就開始具體的工作。 (一)閱讀興趣的激勵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鼻擅钸\用各種激勵手段,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更能喚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增強讀書的興趣。 情感激勵法。即經(jīng)常創(chuàng)設一種濃厚的“書香”氛圍,和激動人心的“書林”境界,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置身于精神文明寶庫的神圣感。比如,搜集關于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對比、教育;組織參觀新華書店有一定規(guī)模的圖書館,讓學生感受到書海之浩瀚和讀書之樂趣從而激起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 成果體驗法。當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被激發(fā)起來以后,為了穩(wěn)定和保持這種興趣,并且也為了獲取他們課外閱讀效果的反饋信息,我們采用了交流展示的方法,比如晨會課、課前準備時“一人一條新聞”“一人一個故事”“一人一篇小演講”等,讓學生將課外閱讀中所見的大事要聞、奇事怪物、民情風俗、自然風光等說出來。每學期不定期地搞一二次書面交流活動,比如優(yōu)美片斷摘記匯展、讀書筆記結集等。這些做法,大大激發(fā)了全體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 評比激勵法。即開展讀書筆記、“采蜜本”等書面作品征集評比和“新聞發(fā)布會”“故事演講”等口頭作品比賽活動,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分別頒發(fā)不同等次的證書和獎品。這樣來表彰先進,樹立典型,激勵其他學生多讀書、讀好書。 (二)閱讀方法的指導 我們指導學生學著利用最佳時間進行不同形式的閱讀(略讀、速讀、精讀)。一般的做法是:早晨是記憶性誦讀。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生說話、作文往往詞不達意,不能迅速地用精美的語言把看到的、聽到的或感覺到的“意味”描繪或表述出來。這可能與學生的泛泛瀏覽、無聲閱讀有關。所以,傳統(tǒng)教學中的誦讀仍有其優(yōu)勢。一日之計在于晨,我們就采用背誦、體味、賞讀等手段,讓名篇佳作、優(yōu)美片斷爛熟于心,從而促進語言的內(nèi)化、積累,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中午時間較長,一般讓學生隨著興致自由閱讀,內(nèi)容不限,以此維持閱讀興趣;晚上,學生一般按讀書計劃閱讀,閱讀內(nèi)容一般是整本的書或篇幅較長的文章。如《上下五千年》、《三國演義》、《水滸轉(zhuǎn)》等等。現(xiàn)在一部分學生已能較熟練地運用“整體式閱讀法”、“瀏覽式閱讀法”、“尋找式閱讀法”、“鑒別式閱讀法”進行閱讀。 (三)閱讀內(nèi)容的選擇 隨著年齡的變化、知識的積累、心理的發(fā)展,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表現(xiàn)出一定的階段性。實踐發(fā)現(xiàn)大致趨向是圖畫性的→圖文并茂性的→文為主圖為輔的→純文字性的。從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看大致趨向是由游戲性、故事性向知識性、專題性、古典名著、地理歷史類讀物類發(fā)展。投其所好,按其階段閱讀主流建議借書、買書,不以成人的趣味來限制學生閱讀,更適合學生的閱讀心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的過程中既要注意激發(fā)和尊重學生的閱讀興趣,但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現(xiàn)象。 與課堂教學相關的讀物。當今學生面對的課外閱讀背景是廣闊的,內(nèi)容是多種多樣、多姿多彩的。讓學生在課外閱讀的天地中自由馳騁的同時,我們還有必要尋找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的結合點。具體做法有:由文及人,即到課外去尋找介紹課文作者的生平事跡的文章來閱讀;由文及史,即到課外尋找與課文有關的歷史背景材料來閱讀;由文及“著”,即到課外去尋找課文所在的原著來閱讀;由文及地,即到課外去尋找與課文有關的地域風光、人情世俗讀物來閱讀。還有與課文有關的補充材料,即教完一課自讀幾篇同類型的補充閱讀課文。 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關的讀物。從生活的角度講,與學生有密切聯(lián)系的讀物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指導學生培養(yǎng)生活能力的讀物,包括關于衛(wèi)生保健知識、安全防范方法、自我服務技能以及禮儀、人際關系處理等方面的書籍;另一類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一半的讀物,包括家鄉(xiāng)的地理環(huán)境、風光名勝、經(jīng)濟物產(chǎn)、文史人物等方面的讀物。我們收集、積累并向?qū)W生推薦這些讀物,作為學校教育延伸出去的“生活課程”和“環(huán)境課程”,輔之以適當?shù)膶嵺`活動,有效地促使學生努力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逐步成為真正能夠生活、懂得做人、熱愛家園的人。 專向閱讀積累材料的讀物。小學階段是學生記憶的黃金期,從小記住的東西不易忘記,盡管有時只是死記硬背。江澤民總書記指出:“無論學習什么語言都得背,背誦使人受益不淺?!庇绕涫菍πW生來講,如果我們在他們記憶的高峰期,剝奪了他們?nèi)娣e累的可能,那將使他們在以后各個階段的發(fā)展上失去基礎與可能。為此,我們進行了新課程規(guī)定的《古詩文誦讀》專項積累性閱讀。我們要求不高,只要記住就行。隨著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學生會慢慢領悟其奧秘的。 (四)收集、整理資料方法的指導 1.上網(wǎng)瀏覽??現(xiàn)代意義上的閱讀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在報刊書籍上,電影、電視、網(wǎng)絡擴大了人們的閱讀空間,因此,有選擇地觀看知識含量高的影視節(jié)目和光盤,可以迅速增加知識。如在教學《揚子鱷》一課時,讓學生搜集揚子鱷的外形、生活習性的圖片、資料,并在課堂上展示,學生興趣盎然。 2.剪報編報??根據(jù)學校組織的活動、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讓學生剪報編報。本學年編了 “展國力”、“成語天地”、“老師,您辛苦了”、“媽媽,我愛你”等主題手抄小報。每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有針對性地選擇課外讀物,再對手頭資料進行選擇、編輯、抄寫、插圖。學生在剪報編報的過程中,拓寬了知識面,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與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對學生辦的報紙,無論好壞都張貼展覽。學生在相互觀摩、互相學習比較中,又會悟到很多東西。 3.閱讀摘記??在自由閱讀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做好讀書筆記。讀書筆記可作摘抄、編提綱、寫體會。這樣把讀書和生活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多讀、多思。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我們讓他們給文字配上插圖。對學生所做的筆記,每周一次進行反饋評價,在學生之間傳閱那些內(nèi)容豐富、圖文并茂的筆記,借此指導閱讀方法,向?qū)W生提出閱讀建議,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4.小課題研究??在學習、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后,提出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選擇研究題目,和同學組成課題研究小組,進行專門的研究性學習。如《林沖棒大洪頭》學完后,學生有的對林沖念念不忘;有的對梁山好漢108將感興趣……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自由組合,進行專題研究,通過各種途徑獲取了所需要的資料、數(shù)據(jù)和信息,最后各小組向大家展示了研究的成果:108將好漢英雄譜、人物畫像、特別人物(林沖、宋江等)的成長史、108將的勝衰原因分析等等。 (五)有意識地將閱讀與活動相結合 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如,我們進行了一次讀書系列活動(討論購書原則——去書店選書——設計扉頁內(nèi)容——制定讀書計劃——按計劃讀書——讀書交流)。課外閱讀實踐活動的形式有讀書介紹會、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心得交流會、爭鳴活動、讀書筆記交流、辦報刊、主題活動等。如學了《麋鹿》一課,我們開展了“我了解的國家級保護動物”主題活動。首先要求學生從選定的動物(大熊貓、金絲猴、丹頂鶴、白鰭豚等)的外形、生活習性、奇聞趣事和目前生活狀況等方面收集資料,然后組織中隊主題活動,將收集的素材加工,最后介紹給同學和老師。 五、研究的階段性成效 (一)總結了拓寬閱讀的基本途徑 總聽到有人說,家里買了很多書,可孩子就是不看。不是學生不愛看書,而是不知怎樣去讀書。面對琳瑯滿目的書,學生感到斗大的饅頭,無從下口,這就要我們教師加以引導。打個比方,如果說一篇課文是一棵樹的主干,課外閱讀便是那些枝。主干與枝的節(jié),就好比是一個個超級鏈接的點。哪些地方可作為引導學生廣泛閱讀的“鏈接點”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作者鏈接點。文章是作者的心聲,作者在文章中總要傳達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情感。作者是發(fā)出交際信息的源,找到了源,便能理出一些頭緒。因此可從作者入手,引導學生去了解他的身世,了解他的生活環(huán)境,了解他所處的時代背景,了解他的心理。這就等于站在作者的視角放眼時代潮流,和作者同呼吸共命運,從而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樣就為理解課文內(nèi)容作好了準備。 2.主題鏈接點。每篇文章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都表達了一定的主題。同一時期作家反映類似主題的文章也很多,形成了特定的文學流派。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大量閱讀,以加深對文章主題的感悟。例教學《歌唱二小放牛郎》,引導學生讀有關抗日英雄的故事。學生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了解了歷史,積累了豐富的心理體驗和知識準備,這比教師苦口婆心地講解促使學生理解更有效。 從主題入手還包括豐富主題,例《李廣射虎》表現(xiàn)了將軍的勇武與神力,而“飛將軍”李廣是個豐滿的人物形象,可引導學生收集閱讀李廣的其他故事。 3.知識鏈接點。語文學科中,除固有的語、修、邏、文的知識外,相關的哲學、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等方面的多學科知識正不斷拓展。而一個學生的知識僅靠老師傳授,那他永遠只可能得到老師給的那些,甚至老師給的也不可能全部得到。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例教學《臺灣的蝴蝶谷》,讓學生放眼相關的書籍,引導學生找有關蝴蝶的資料。學生了解了蝴蝶的種類、特性等,有的甚至還動手制作了蝴蝶標本,這種知識的習得遠遠超過了老師的傳授。 4.擴散性鏈接點。有的知識與課文內(nèi)容無關,但卻很有相關性。為人師者,閱讀在先,可引導學生擴散閱讀?!兑魳分季S也納》講維也納是世界古典音樂的搖籃。很多音樂家都誕生在維也納。我們引導學生收集了音樂家的故事及其作品,并欣賞了作品。 5.疑難鏈接點。學生在學習課文時往往會遇到一些不明白的問題。我們可引導學生從疑惑處展開課外閱讀。如教學《盧溝橋烽火》學生提問日軍為什么不從水上入侵。我讓他們查找資料,自己解決。后來聽學生分析起來還真有寫道理,那架勢還真像個小軍事家。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驗到了解決問題的歡樂,課外閱讀對他們產(chǎn)生了魅力。 ??另外,學生還能隨生活閱讀。生活處處即學問。 公園、博物館、科技館、紀念館、大自然的優(yōu)美風光等,無不是一本本攤開的大書,漫步其間,自然增長見識。古人云: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即是這個道理。 (二)學生的閱讀進展令人欣慰 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有了明顯的變化,表現(xiàn)在:?1.對課外閱讀的態(tài)度變得積極甚至癡迷,大部分學生能自覺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2.閱讀時大部分學生養(yǎng)成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圈點勾畫、作批注、作卡片、寫讀書筆記成了他們自覺的行為;3.課外閱讀的面更廣,內(nèi)容不再局限于優(yōu)秀作文,涉及文學、科學、地理、歷史等各個領域;4.閱讀的效率明顯提高,能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閱讀目的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5.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較快,特別是編報的水平較高;5、語文感悟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三)教師的業(yè)務能力、科研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課題組教師樹立了大語文教學觀,自覺運用具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法,教學中敢于大膽嘗試,教學能力和自身素質(zhì)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課題組老師的論文發(fā)表、獲獎共6篇;并在全校進行了交流。課題組教師不但自己刻苦鉆研課題,還能帶動部分教師積極展開課外閱讀的研究,形成了濃厚的科研氛圍。 (四)初步課堂上課外信息資料的交流探索 大閱讀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過程,提倡教師與學生擴大信息吸納量,進行藝術性的移植、重組。我們課題的目的就是要達到課內(nèi)課外的融合,改變傳統(tǒng)的“你教我學”的方式。我們常用的方法有:在學生疑惑時,適時引導交流;在擴大視野中適當引入背景知識或相關知識;在新課將結束時簡要交流容量大的信息,以便學生課后互相借閱;學生在課堂突然醒悟式的自發(fā)交流。如教學 “笑”的成語韻味歌時,一生突然站起來說:“我想起了一個與徐霞客有關的特殊的“笑”。這就是學生主動地調(diào)集信息儲存,融會貫通。 六、研究的體會與后續(xù)研究的設想 (一)研究的體會 1.“拓寬閱讀教學空間??轉(zhuǎn)變小學生學習方式”符合現(xiàn)在新課程提出的要求,我們慶幸,我們的教學也在與時俱進。相信我們的課題為推進新課程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借鑒作用。 2.語文的確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我們的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圍繞一本書,不能僅僅上一堂課。語文教育是綜合發(fā)展的。難怪古代的語文不單獨設科確實有它的道理和優(yōu)勢?,F(xiàn)如今如何在單獨設科的情況下進行綜合教學呢?一句話,要有大語文觀。只有努力構建課內(nèi)外聯(lián)系、校內(nèi)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才能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必須讓學生利用學得的知識、方法去廣泛地閱讀課文以外的文章和書籍,使他們“得法于課內(nèi),受益于課外”。 3.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要常抓不懈,特別要重視及時的交流反饋,不僅要落實交流反饋的時間,還要注意交流反饋的形式,即使學生樂于反饋,又注重反饋的效率。只有交流反饋這一環(huán)節(jié)落到實處,才能為學生真正養(yǎng)成自覺的課外閱讀習慣提供保障,才能保證他們能個性化的閱讀,能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學習,才能真正做到不被他人牽著鼻子走。走自己的路,說自己的話,寫自己的文章。 (二)后續(xù)研究的設想: 實施課題的目的是讓我們的上帝能得到更健康更完美的發(fā)展。但是在課題實施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閱讀還存在很多也是很實質(zhì)性的問題,我們的教學還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束縛這將是我們下一步須重點關注的。 1.只注重一次性閱讀。我們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然而很多家長向我反映孩子書讀了不少,文章卻還是不見長進。我也反思這大概與反復閱讀,反復咀嚼有關,就像牛吃草總需反芻,才能消化。很大一部分學生的課外閱讀,多數(shù)的情形是精讀不足,一味略讀。讀某一本書,閱讀或摘抄之后,就束之高閣,不再謀面。這種一次性閱讀,在大腦中留下的往往是飄忽的印象和膚淺的感受,不符合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 2.只進行涉獵性閱讀。有些學生讀的書不算少,整體語文素養(yǎng)卻不見有多大進步。出現(xiàn)這種“怪圈”的原因,主要在于這些學生總是帶著休閑的心態(tài)去讀書,是浮光掠影“看熱鬧”式的“虛讀”,而不是潛心其中“看門道”式的“研讀”,全憑著興致,很少需要情緒的調(diào)動、意志力的參與和心智的投入。整個閱讀過程處于一種無意識狀態(tài)。當然,學生在緊張的學習活動后,適度的休整是必要的,休閑性閱讀應該是學生課余生活的重要部分??墒?,如果學生的課外閱讀完全以休閑消遣為目的,也就烙上了“先天不足”的印記。長期以往,學生的思想就很難得到磨礪,語言也難以得到發(fā)展。 3.課外信息在課堂教學中交流的探索?? 課堂上教師雖然努力不再扮演“傳授者”的角色,但在不知不覺中仍會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課堂教學歸教學,課外信息的交流歸交流,板塊分明,看似在互動,學得卻不主動,一切還在教師有意布置的八卦陣中。課內(nèi)課外如何貫通,師生如何互動,課堂如何真正煥發(fā)生命的活力,一種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還很值得我們?nèi)ヌ剿鳌? 4.課堂教學中課內(nèi)外信息交融走入誤區(qū)的成因及對策研究。?? 課堂上一些教師已經(jīng)有意識地拓寬學生的視野。但隨之而來的又出現(xiàn)了一種放野馬式的不著邊際的交流。或是教師被學生開放的閱讀交流牽著鼻子走,或是教師有意識地誤導了學生偏離了課文主題、課堂目標。針對種種不恰當?shù)慕虒W現(xiàn)象,我們要分析成因,對癥下藥,探索對策避免放縱式的開放課堂,為追尋內(nèi)涵豐富而又精致的課堂教學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學習的革命》(美國??珍妮特·沃斯??新西蘭??戈登·德萊頓/著) 2.《閱讀學新論》(中國???曾祥芹/主編) 3.《超文本閱讀帶給我們的教學思考》(《小學教學研究》??劉仁增/文) 4.《教育大辭典》(上海教育出版社)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小學語文拓寬閱讀教學的空間 轉(zhuǎn)變小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報告 2 小學語文 拓寬 閱讀教學 空間 轉(zhuǎn)變 小學生 學習 方式 研究 報告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talysoccerbets.com/p-152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