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與元白詩派.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白居易與元白詩派.PPT(2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 第七章 白居易與元白詩派 重寫實、尚通俗的元白詩派是中唐詩壇的另一個重要詩歌流派。2 第一節(jié) 重寫實、尚通俗的詩歌思潮 與張籍、王建、元稹的詩歌創(chuàng)作 一、元、白詩派 元、白詩派是中唐時期以白居易、元稹為代表的詩歌流派。該派詩人特別注重詩歌的社會功能,重寫實、尚通俗。他們用新樂府詩反映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詩風通俗曉暢,故又稱通俗詩派。3 二、重寫實、尚通俗文學思潮溯源 遠源:詩經(jīng)和漢魏樂府民歌。近源:杜甫深刻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新題樂府詩,如“三吏”、“三別”、兵車行、悲陳陶等。與杜甫同時或稍后的元結(jié)、顧況、戴叔倫等詩人,也具有寫實性和通俗化傾向。到了中唐的貞元(785-805)、元和(806-820
2、)年間,白居易、元稹,以及張籍、王建等人,將這種創(chuàng)作思潮推向了高潮。4 三、什么是新樂府詩 新樂府詩產(chǎn)生在安史之亂到中唐時期,是一種自命新題寫時事,語言通俗淺顯的樂府詩。起自杜甫,到白居易形成創(chuàng)作高潮。新樂府詩繼承了古樂府詩的寫實傳統(tǒng),但不再沿用舊題,而是根據(jù)所寫內(nèi)容自命新題,也不再配樂歌唱。5 四、張籍、王建的樂府詩 張籍、王建是中唐時期較早創(chuàng)作樂府詩的詩人,時號“張王”。(一)張籍 張籍(766?-830?),字文昌,蘇州人。張籍的樂府詩有古題,也有新題,取材廣泛,寫得最集中、最深刻的是農(nóng)民的生活和苦難,如野老歌。6 張籍的樂府詩一般取自俗人俗事,選題不大,挖掘較深,往往由一人一事見出社會
3、的縮影。如牧童詞、征婦怨、促促詞等。牧童詞牧童詞 張籍 遠牧牛,繞村四面禾黍稠。陂中饑烏啄牛背,令我不得戲垅頭。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犢時向蘆中鳴。隔堤吹葉應(yīng)同伴,還鼓長鞭三四聲。牛群食草莫相觸,官家截爾頭上角。張籍的近體詩,也多追求一種平易而意蘊深厚的風格,如秋思。7 (二)王建 王建(766?-?),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市)人。王建的古題和新題樂府詩的題材廣泛,憎愛分明。不僅描寫下層人民勞作的艱辛,也注重表現(xiàn)他們的喜怒哀樂,如田家行、海人謠、水夫謠等。8 一些作品對婦女題材給予了很大的關(guān)注,如當窗織、搗衣曲、望夫石、新娘詞三首等。望夫石望夫石 王建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上頭日日
4、風復雨,行人歸來石應(yīng)語。新娘詞新娘詞其三 王建 三日入廚下,洗手做羹湯。未諳姑食性,先譴小姑嘗。9 王建曾從軍邊塞,其邊塞題材的詩歌,如渡遼水、遼東行、送衣曲等,大都聲調(diào)低沉,明顯地具有中唐時期的時代特征。王建又以反映宮女生活、以白描見長的宮詞一百首著名,其中不乏構(gòu)思巧妙、清新可誦的篇章。如第八十八首(樹頭樹底覓殘紅)、第八十一首:教遍宮娥唱盡詞,暗中頭白沒人知。樓中日日歌聲好,不問從初學阿誰。10 五、元稹 元?。?79-831),字微之,洛陽人。十五歲明經(jīng)及第,貞元十九年(803)與白居易同中書判拔萃科,同任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806)又與與白居易同中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授左拾遺,轉(zhuǎn)監(jiān)
5、察御史。因直言無諱而長期遭貶。元和十年(815)回朝后曾升任宰相,后任同州刺史、武昌軍節(jié)度使等職。11 元稹有和李紳的“新題樂府”12首,如上陽白發(fā)人等。這組詩均為寫實之作,但其中有些敘事繁亂,藝術(shù)性不強。元稹又有與劉猛、李余二人相和的樂府古題 19首,都是“寓意古題,刺美見事”(元稹樂府古題序)的諷諭之作。每首詩只述一意,題旨集中明確,代表作織婦詞、田家詞。但從總體水平看,這組詩的語言仍嫌滯澀。12 元稹的代表作是敘事長詩連昌宮詞。通過連昌宮的興廢變遷,探索安史之亂前后朝政治亂的因由。全詩以敘述為主,雜以議論。將史實、傳聞、想象糅合在一起,詩情生動曲折。元稹的小詩行宮,包孕豐富,情致宛然,與
6、連昌宮詞有異曲同工之妙。13 最能代表元稹創(chuàng)作特色的是他的艷情詩和悼亡詩。如春曉、離思五首等。元稹悼念亡妻的譴悲懷三首,追念生活瑣事,抒寫人生至情,是古代悼亡詩的著名作品。14 第二節(jié) 白居易的詩歌主張及其諷諭詩 一、白居易的生平思想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祖籍太原,其先世遷下邽,白居易生于新鄭(今河南新鄭市)。早年因避戰(zhàn)亂有過多年的顛沛生活。貞元十六年(800)中進士,貞元十九年(803),中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806),中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授盩厔尉,后遷翰林學士、左拾遺、京兆府戶曹參軍、太子左贊善大夫。15 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刺殺,白居易上書請
7、急捕賊,被以越職言事等罪名貶江州司馬。后歷任忠州刺史、主客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杭州刺史、蘇州刺史、秘書監(jiān)、刑部侍郎。大和三年(829)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后任河南尹、太子少傅。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16 白居易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影響,“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是其立身處世的準則,被貶江州是其一生的轉(zhuǎn)折點。此前,他志在兼濟,積極地參政議政,表現(xiàn)在文學上,是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的諷諭詩。此后,獨善其身的思想益占主導,表現(xiàn)在文學上,是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閑適之作。17 二、白居易詩歌的分類 諷諭、閑適、感傷、雜律四類。三、白居易的詩歌主張 白居易在策林、與元九書、新樂府序
8、等中,系統(tǒng)闡述了自己的詩歌主張。1、重寫實、尚通俗、強調(diào)諷諭 2、補察時政,為君為民而作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保ㄅc元九書)3、白居易的詩歌主張的得與失18 四、白居易的諷諭詩 (一)基本創(chuàng)作傾向 白居易的諷諭詩有170多首,大都作于被貶江州之前。其基本創(chuàng)作傾向,一是對下層民眾苦難生活的深刻反映,二是對達官貴人腐化生活和欺壓人民惡行的尖銳揭露。19 (二)秦中吟十首 這組詩在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際作于長安。白居易秦中吟序說:貞元。元和之際,予在長安,聞見之間,有足悲者。因歌其事,命為秦中吟。一吟悲一事,集中暴露了官場的腐敗、權(quán)貴們的驕橫奢侈和對勞苦民眾
9、的多重欺壓。如重賦、買花、輕肥等。20 (三)新樂府五十首 1、主要內(nèi)容 這組詩作于元和四年(809),至元和七年(812)大體改定。內(nèi)容頗為廣泛,涉及諸多方面,其中寫得好而且有價值的,是反映民生疾苦和下層情事、揭露弊政和權(quán)貴丑惡的篇章。如賣炭翁、杜陵叟、紅線毯、新豐折臂翁、上陽白發(fā)人等。21 2、藝術(shù)特點 一篇專詠一事,主題專一明確。篇題即所詠之事,篇下小序即該篇主旨。如上陽白發(fā)人:“愍怨曠也?!辟u炭翁:“苦宮市也”等。篇末往往再一次強調(diào)主旨。形式靈活,語言通俗。一些詩篇描寫人物生動,感情濃烈。如上陽白發(fā)人、賣炭翁等。22 3、缺憾 為了“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新樂府序)的創(chuàng)作目的,有些
10、作品缺少藝術(shù)性。為湊足五十篇之數(shù),有些作品寫得枯燥乏味。因一意追求語言淺顯務(wù)盡,有些作品失之直露無隱。23 第三節(jié) 長恨歌、琵琶行 與元、白唱和詩 感傷詩中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是白居易成就最高的作品。一、長恨歌的創(chuàng)作和主題 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尉時,與好友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而作。長恨歌根據(jù)李、楊的故事傳說和詩人的虛構(gòu)想象創(chuàng)作成篇。24 詩歌的主題具有矛盾性,前半篇對李、楊的荒淫誤國有所諷刺批判,后半篇歌頌并感傷李、楊真摯而凄美的愛情悲劇,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歷史原貌,成為一篇以詠嘆李、楊愛情為主,充滿感傷情調(diào)的“風情”詩。“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感
11、傷主題。25 二、琵琶行的創(chuàng)作和主題 琵琶行作于元和十一(816)年江州貶所。歌女淪落和遷客貶謫的相通命運?!巴翘煅臏S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傷主題。26 三、長恨歌、琵琶行的藝術(shù)特征 1、敘事詩中抒情因素的強化 2、以精選的景物意象來營造氛圍、烘托意境 如長恨歌中的蜀山景色、桃李梧桐,琵琶行中的楓葉荻花、江水秋月等。27 3、通過動作、神態(tài)來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如長恨歌中太真寄物、琵琶行中歌女彈奏等。4、語言明白曉暢而又精純優(yōu)美 28 四、元、白唱和詩 1、中唐文人交往唱和之風 2、元、白唱和 元、白“通江唱和”。元和體:指元稹、白居易次韻相酬的長篇排律,以及元、白流連光景、淺切言情的“小碎篇章”,還包括元稹的艷體詩。29 第四節(jié) 白居易的閑適詩 白居易的閑適詩是其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與元九書)之作,這類作品表現(xiàn)出淡泊平和、閑逸悠然的情調(diào)。這類詩歌多描寫抒發(fā)身邊的瑣事閑情。也有不少記游寫景類的閑適之作,情韻悠然。如大林寺桃花。